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寒草甸地区小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寒苹甸地区的人工草场、半人工草场、次生杂类草草场和撩荒地中共有4个小哺乳类群落;根田鼠+高原鼢鼠群落;根田鼠+甘肃鼠兔群落;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群落;长尾仓鼠+高原鼠兔群落。小哺乳类群落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种的多样性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植被的高度、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原鼢鼠是各生境中的广布种。根田鼠与甘肃鼠兔在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中为群落的主要组成者;植被郁闭度低的环境中,高原鼠兔和长尾仓鼠是群落的主要成员。它们的空间格局主要反映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江西荒山灌木草丛的群落学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居新 《生态学报》1982,2(4):317-326
在以往中亚热带植被研究中所提到的有关概念,如草坡、荒坡、山地草原、荒山草甸、荒山草丛、灌丛高草群落、草山草坡、灌丛与荒山草地、次生灌草丛、亚热带次生稀树草丛、草灌丛、亚热带草丛、丘陵荒山荒地、丘陵荒坡和亚热带稀树灌木草原等等,均可认为是亚热带荒山灌木草丛的同义语。但,为与Steppe、Meadow(Prata)、Savannah及撩荒地等加以区别,我们采用了“荒山灌木草丛”的术语,而冠以“荒山”二字是为体现其动态特点和人为利用特点。 亚热带荒山灌木草丛在植被类型学上属于“灌丛和灌草丛”植被型组,但却分属于不同的植被型和植被亚型。可见“荒山灌木草丛,并非植被类型学的概念,而是亚热带地区地  相似文献   

3.
广州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植被和植物群落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详细植被和群落学调查。该保护区包括天然和人工群落一类型两大类。其中天然群落一景观类型包括常绿叶林、常绍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以及撩荒地。人工群落--景观类型包括村落、农田、果园以及水库。利用Clement多度启示法调查确定了天然植物中群落的优势和建群种。该保护区群落的优势种为藜蒴Castanopsis fissa、荷木Schima superba、黄樟Cinnamomu  相似文献   

4.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蚯蚓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种人工林(小叶栎、木荷、马尾松及木荷.马尾松混交林)和2种荒草地(保护荒地、轻度干扰荒地)及疏草荒地对照进行了蚯蚓种群的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退化红壤植被恢复10年后蚯蚓种群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仅1种天锡杜拉蚓存在.蚯蚓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平均值顺序为:保护荒地>干扰荒地>小叶栎>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疏草荒地,其中前三者显著高于其余植被类型(P<0.05).蚯蚓种群季节波动明显,夏季干热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就季节变异系数所体现的种群稳定性而言,小叶栎最高,而马尾松最低.荒草地也较低.鉴别分析从整体上刻画了不同恢复植被下蚯蚓种群的分异.由植被类型决定的归还土壤的有机物数量和质量是蚯蚓种群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另外.联系蚯蚓种群发展,讨论了退化红壤恢复中选择适宜植被类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次生演替在植物群落演替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次生演替主要有采伐演替,火烧演替,放牧演替和撩荒地演替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次生演替有其特殊的演替规律,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有利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草地以及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6.
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西省阳高县大型径流观测场为依托,选择土壤机械组成、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8项反映土壤特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裸坡、荒坡、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6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项理化性质指标可归纳为有机质因子、质地因子和孔隙因子3个公因子;柠条、沙棘、油松和苜蓿4种人工植被土壤有机质因子和孔隙因子均高于荒地;除苜蓿外,其他3种人工植被土壤质地因子均高于荒地;而裸地土壤的3个公因子均处于最低水平;苜蓿、柠条、沙棘、油松、荒地、裸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596、0.584、0.495、0.481、0.305和0.194。说明苜蓿、柠条、沙棘和油松4种人工植被均能促进土壤质量改善,其中苜蓿和柠条的优势更明显,裸坡则使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由于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植被丰富多样,导致蝶类数量和种类众多,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关注。为了展示四川的蝶类资源,宣传生物学、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等知识,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动物》编辑部、德阳市莲池珍稀动物养殖场和学会最年轻的会员赵力,于1993年9—11月在成都市人民公园联合举办了“赵力四川蝴蝶展”。  相似文献   

8.
布氏田鼠体重生长与栖息地植被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多种不同植被条件栖息地中分析布氏田鼠当年雄鼠的体重生长差异。研究表明 ,布氏田鼠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体重生长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植被条件中等的草场 ,布氏田鼠的体重生长最佳 ,在植被条件优越的轻牧草场或者过度放牧草场 ,布氏田鼠体重生长一般 ,植被条件较差的重度放牧草场 ,布氏田鼠的平均体重较低。在不同类型草场 ,布氏田鼠可以通过调节体重大小和生长速度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场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植被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光程  余丹  叶勇  陈彬 《生态学报》2013,33(2):327-336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生境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树林植被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从物种数量上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构成了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部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海水盐度、潮位和土壤特性等,但在小范围区域,林内动物的分布更多地与红树林植被特性和潮位有关.因此,由于红树林植被破坏或者恢复引起的生境变化,将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常见物种种群的变化,尤其对底上动物影响明显;随着人工恢复红树林的发育,林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相应增加,优势种也发生变化.相比位于相同潮位的无植被滩涂,红树林可促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布氏田鼠 (Microtusbrandti)为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主要害鼠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与牛羊争夺牧草资源 ,破坏草场、引起草场沙化退化 ,以及传播疾病等三个方面[3,5,8] 。该鼠为不冬眠种类 ,冬季以储存于地下仓库中的牧草为食[9,10 ] 。因此 ,研究其秋季洞群的贮草面积与草场植被条件的关系 ,对于分析该鼠的越冬适应策略 ,并进一步提出草场鼠害的优化管理方案 ,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该鼠秋季贮草习性 ,已有一些文献报道[1,4 ,6 ,7] ,但涉及该鼠秋季洞群贮草面积与草场植被条件的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开展了此项…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与其生存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家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啮齿动物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其数量大小和生态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生境中的植被为啮齿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了解啮齿动物群落与植被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动物群落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植被条件下啮齿动物群落的结构不同,Hernández等(2005)研究发现北美Chihuahuan荒漠的灌木生境中啮齿动物密度高于草地生境.  相似文献   

12.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人工植被区生境与植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合土壤、气体、植被等诸多因子,结合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迁对植被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沙子水分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延长而线性地减少,30a后人工植被的水分得以稳定,对降水量增加的响应也变弱。(2)虽然人工植被盖度有所下降,但以油蒿为建群种的群落能够适应沙坡头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自我繁衍,保持可持续性。(3)随着环境的变化,该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藻类、藓类以及浅根性植物和动物等的侵入,使简单的人工植被已演变到多层次的复杂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草原化荒漠条件下较高的盖度,有利于沙面形成结皮并向在土过程发育,从而可保持固沙系统较长时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概括本实验室和国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冬眠动物心血管系统具有耐低体温、抗心律失常、耐缺氧等几大机能特点,并着重指出,冬眠动物适应于特殊生理条件所形成的心血管系统机能稳定性,及其背后的调节途径,对于医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作者倡导利用我国动物资源,从医学角度研究冬眠动物。  相似文献   

14.
陈祥彬  傅向东 《遗传》2016,38(4):360-361
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的生存都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对于植物来讲尤其如此,因为扎根于大地的植物并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远离或逃避实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已形成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以达到整体的协调,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最大贡献者,地表生机盎然的植被给生态  相似文献   

15.
西鄂尔多斯地处半荒漠地带,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甚为严酷,动物种类较为贫乏。然而经过千万年的沧桑,一些动物却顽强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了下来,并且形成了各自的适应机制。它们世代繁衍,家族兴旺,俨然成了这儿的主人。两栖爬行动物,便是这众多生灵中的一类。 据调查,生活在西鄂尔多斯的爬行类有四大类。第一类要数沙蜥,当地俗称“沙和尚”。沙蜥属的起源和分布中心在中亚荒漠区,这是一群古老的动物。它们占据着地势开阔、植被稀疏的沙漠地带,以昆虫为食。长期的磨炼,使它们的形态外貌和行为都能很好地适应严酷的风沙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世强  周曾铨 《生命科学》1996,8(5):36-37,10
本文在简要概括本实验室和国际天空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提出了冬眠动物心血管系统具有耐低抗温,抗心律失常,需缺氧等几大机能特点,并着重指出,冬眠动物适应于特殊生理条件所形成的心血管系统机能稳定性,及其背后的调节途径,对于医院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作者倡导利用我国动物资源,从医学角度研究冬眠动物。  相似文献   

17.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地面覆盖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儋州市东成镇的7个不同类型的桉树(Eucalyptussp.)人工林和一个马占相思林(Acaciamangium)林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硬度)以及土壤的机械组成等5个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比无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的高出11.2~62.9 g.kg-1;同一样地内,有枯枝落叶覆盖物的土壤含水量平均比没有枯枝落叶覆盖物的土壤含水量高27.6~38.2 g.kg-1;有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温度比无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和空旷弃荒地低,但却比无林下植被、树冠大、荫蔽度大的马占相思林地的高。有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硬度要比无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马占相思林地和空旷弃荒地的小5.49~18.76 kg.cm-3。林下植被覆盖率高的桉树人工林地,其容重比有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无林下植被的桉树人工林地、马占相思林地、牧草实验地样地小0.33~0.48 g.cm-3。这说明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土壤硬度、土壤温度、土壤容重等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因子。因此,为了有效改善桉树林的立地条件以及能更好地经营桉树人工林,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藏羚羊栖息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迪  刘世梁  董世魁  苏旭坤  张翔 《生态学报》2014,34(12):3285-3292
植被的分布及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栖息地的分布与变化。基于植被遥感影像数据及GIS空间分析,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植被类型要素识别出适宜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区域,对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处于较低水平,低覆盖度植被区域占总植被覆盖区的50%左右,且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均集中在卡尔墩检查站的东南部。植被覆盖度在2000年、2005年、2010年间的增长趋势表明保护区植被对于动物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大,植被的分布表明藏羚羊的活动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而产羔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且海拔较高。对藏羚羊取食植被针茅草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分析表明,针茅草原植被覆盖度随时间而有所提高,藏羚羊栖息地的面积可能有所增大,覆盖度分布的变化表明藏羚羊栖息地有向保护区西南方向扩散的趋势。对植被覆盖度与海拔关系的分析表明,高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中度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但是两者并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植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比较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植被类型、植物区系组成和自然条件,结果表明,两半岛的植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植被分区单位。温度的南北差异、海陆变迁及地形因素是引起两半岛植被分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首次从神农架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次生林、荒地、耕地采集土样 78份 ,用 5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经挑选留取 96株 ,其中 86株放线菌为白长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olongus)等 5 5个种或类群种。对神农架林区和自然保护区链霉菌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讨论了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海拔高度、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对神农架林区和自然保护区链霉菌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