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籽是茄科(Solanaeae)烟草属植物烟草(Nicotana tabacum L.)的种子。烟草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主要是采其叶经烘烤作卷烟原料,故通常称为烤烟。烟籽是副产品,产量随烤烟生产的发展而有所增加。烟籽富含油脂、粗蛋白,是一种很  相似文献   

2.
间套作种植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苏本营  陈圣宾  李永庚  杨文钰 《生态学报》2013,33(14):4505-4514
间套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能够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升单位面积物质产出,同时还具有多重其他生态效益,是一种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范式.生态系统服务是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论述间套作种植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从物质产出、土壤肥力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病虫草害和有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论述了间套作种植提升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实践及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间套作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间套作种植农田生态系统未来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沙化面积大、农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粮食安全面临威胁。本文以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生产和科学问题入手,探讨了间套作种植模式应用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旱作农作系统,对于有效增加地表覆盖度和粗糙度以减少风蚀,减少水肥淋溶且加快有机物质分解以改善土壤可持续性,形成独特的冠层和根系结构的时空分布及不同作物组合的相互作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农田生产力的作用;分析了间套作系统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和种间相互作用提高生产力的机理。在今后研究中应重点探明气候变化对当地间套作系统潜在产量、产量差及土壤可持续性的影响,并将田间试验、基本过程的作物模型和结构与功能模型有机结合,利用大田试验结果和结构与功能模型在器官尺度上阐明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并在区域尺度定量评估间套作在减缓农业气候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性能源紧缺和我国能源植物大规模种植困难等大背景下,优质、充足的原料供应已成为制约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在确保能源植物高效生产和克服"与粮争地、与人争粮"现实的同时,挖掘我国边际土壤高产高效生产能源植物的土地优势和增产潜力。通过筛选评价适宜西北干旱地区高抗逆的新型能源植物种类,开发应用能源植物与粮经作物间套作栽培技术,实现新型能源植物对逆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规模化种植,提高能源植物的生产力和优化能源物种的区域配置,增加土地产值和农民收入,缓解能源紧缺,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为我国能源和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烟草野火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能够危害植株叶片、花、蒴果、种子等部位的细菌性病害,是世界上各主要产烟国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在我国,由于在近些年的烤烟生产中大面积种植不具有抗野火病特性的品种以及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等原因,使得烟草野火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日趋严重,逐步成为了影响我国烟草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特点、分类、致病性分化、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烟草野火病的病原学研究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为烟草野火病综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田作物布局作为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内容,一直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田块作物间套作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的影响,探索马铃薯甲虫可持续防控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本研究在马铃薯甲虫发生期对马铃薯-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马铃薯单作3种作物间套作模式进行田间种群数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差异。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甲虫发生期,马铃薯单作第二代幼虫为害高峰期出现晚于两种间套作模式,第一代成虫为害高峰期早于两种间套作模式。第二代幼虫为害低峰期(8月26日-9月7日)时,马铃薯-玉米间套作幼虫量显著低于马铃薯单作(P<0.05),马铃薯-玉米间套作幼虫量显著低于马铃薯-向日葵(P<0.05),整个调查期间,马铃薯单作虫量要大于两种间套作。此外,天敌昆虫群落调查表明:间套作玉米异色瓢虫量显著高于马铃薯单作(P<0.05),间套作向日葵的草蛉、食蚜蝇虫量高于马铃薯单作。间套作向日葵或玉米对越冬代马铃薯甲虫的扩散有影响,马铃薯播种初期间套作向日葵或玉米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马铃薯甲虫的定殖扩散。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稻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粮作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水稻复杂农艺性状基因解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创了以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复杂性状基因调控网络的新领域.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我国科学家率先践行了分子设计育种理念,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营养高效利用的"绿色超级稻"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烤烟籽饼是茄科烟草属植物烟草(Nicotana tabacum L.)的种籽榨油后的饼粕。烤烟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面积已突破两千万亩。其中,贵州省1986年以来,种植面年均两百万亩以上,产量和商品烤烟20多万吨,1988年产量达29148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烟草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烟籽是种植烟草(烤烟)的副产品,对烟籽的综合利用,贵州省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收购榨油,其饼粕主要用作肥料。为提高  相似文献   

9.
烟草黑胫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大部分烟区发生普遍,造成的损失惨重,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对烟草黑胫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策略进行系统论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准确模拟其间套作的发育时期对评价和优化间套作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建立了向日葵和马铃薯单作、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利用2010-2011年的大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育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1.2、2.9、2.4和2.6d,误差<5%.模型既有较强的机理性,又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探索间套作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1.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间套作是抑制植物病害流行的天然屏障,利用间套作持续控制作物病害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间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间作物搭配模式、光热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病害控制效果及产量优势等方面。然而,有关间套作控病机理尚缺乏系统总结。本文首先综述了间套作对气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的控制效果;其次,从寄主作物抗性、病原菌和环境(土壤及田间小气候)三方面阐述间套作控制病害的机理,主要为:(1)合理间套作促进养分吸收利用,改善寄主作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而提高寄主作物的抗病性;(2)间套作一方面增加地上部作物多样性,形成物理屏障阻挡病原菌的传播,另一方面增加地下部根系分泌物的多样性,对病原菌进行化感抑制,降低病原菌的存活与侵染;(3)间套作改变田间小气候(田间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微生物区系、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而增强间套作的控病效果。最后,讨论了当前间套作与病害控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展望了间套作控制病害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供磷水平对间套作物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择小麦/大豆和小麦/玉米2种模式,用盆栽法和根系栽培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间套作物根系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的影响,试验得出:间套种植种植根系Apase的分泌量,套作大表兄弟经单作大豆平均提高35.9%,而小麦和玉米在间套种植时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说明间套种植有利于土壤有机磷向有效化方向转化,大豆不论单作还是间套作其根系APase都远高于相应小麦,而小麦又高于玉米,说明大豆利用土壤的潜在的能力大于小麦,而小麦又高于玉米,可见,禾谷类的小麦与大豆间套后不但能改善小麦的氮素营养状况还使磷素营养也得以好转。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着力点,其自研发以来不断发展,已在多种作物上成功应用,且培育品种日趋多样化。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增加,种植国家也逐年增多。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往往较高。而我国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其他微生物材料,无法通过我国现行的《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获得有效保护,阻挠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省份,重庆地区农作物生产春夏秋三季皆可播种,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增种一季晚秋作物,是实现全年增粮增收目标的重要保证。如何在重庆地区发展晚秋作物种植,分期播种、优化秋粮作物生产布局都是可行的选择。本文对此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玉米田三代玉米螟赤眼蜂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雷 《昆虫知识》1992,29(1):14-15
<正> 我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部近黄海,多低山丘陵,中部潍河纵贯南北,平原辽阔,由于地貌环境、自然条件复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适于粮、棉、油、烟多种作物种植,全市耕地面积172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达80万亩。我市作物布局因土质及水源条件而做了集中种植的安排:全市农田分为“粮区”、“棉区”、“花  相似文献   

16.
烟草黑胫病是严重威胁烟草产业发展的一类灭生性病害,具有难防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目前,我国防治烟草黑胫病主要采取优化栽培管理、进行化学与生物农药防控等措施.但单一的防控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寻求新策略防治烟草黑胫病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村烟草黑胫病发生严重、损失巨大的问题,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构建烟草黑胫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运用拮抗菌剂基质拌菌技术、有机肥拌菌技术、抗性诱导技术、精准用药技术、中微量元素补充技术等多种技术协同调控植烟区土壤问题,提高烟株抗性,并系统评价了技术体系应用后对烟草黑胫病的控制效果以及烤烟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烤烟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有优势.团棵期,试验区烟株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高于对照区的121.27%, 27.14%, 154.85%;旺长期,试验区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高于对照区的26.99%, 45.01%, 16.67%和124.32%.试验区烟草黑胫病发病始终轻于非处理区,对照区烟草黑胫病发病率为41.69%,病情指数为27.10,试验区烟草黑胫病发病率为6.85%,病情指数为1.95,与对照区相比,...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强调通过景观规划途径来实现.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景观结构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一般性结论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景观、地块间、地块内3个尺度分别探讨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并建议可以通过采取如下途径有效地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1)在景观尺度上,维持较高比例的自然、半自然生境,注意农用地和种植作物的多样化,注重树篱等廊道生境的保护和建设;2)在地块间尺度上,构建农田边缘地带;3)在地块内尺度上,合理地规划作物种植密度、作物空间分布及采取间套作、轮作等方式.此外,大尺度景观规划途径的实施还需要诸如自然保护计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与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模式对烤烟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广东南雄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单行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单行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后期垄体覆盖稻草、双行凹垄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和双行凹垄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后期垄体覆盖稻草)对烤烟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种植模式相比,双行凹垄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后期垄体覆盖稻草处理显著促进了各时期烤烟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SOD、POD)活性均较高,而MDA含量较低,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双行凹垄种植+前期垄体覆盖地膜+后期垄体覆盖稻草处理可以改善烤烟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是广东南雄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的有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繁华背后的烟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是一种古老的物种,也是一种遍布世界的作物。人们对烟草的认识过程漫长而曲折。烟草最初是人们心目中有疗效的“神草”,今天却备受世人争议。因为烟草,我们有了遍布世界的烟草种植园、众多的烟草制品、繁忙的烟草经济、丰富的烟文化以及关于“吸烟和健康”的激烈争论、不断前进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繁华背后的烟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一种遍布世界的植物烟草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茄科烟草  相似文献   

20.
烤烟的钾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是喜钾作物,对钾的需要量高,充足供应钾素以保证烟株正常地进行代谢和生长发育,是烤烟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吸烟有害于健康这一问题的关注,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是当前烟草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中心问题,这就使钾能提高烟叶的质量和燃烧性能,因而有利于提高烟叶安全性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烟叶的钾/氮比、钾/钙比和钾氯比,已经用来作为衡量烟叶质量的指标。但过去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