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基于2×2联列表,应用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x~2统计量度量等常用公式,测定了鼎湖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群落的15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全矩阵阳星座图等图形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均适用于南亚热带常淋阔叶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但在一个群落内的种间联结测定是以联结系数和x~2统计量较佳,在多个群落间的种间联结测定,共同出现百分率的效果亦较理想。本文较完整地推导了x~2统计量度量公式。同时指出当某个种出现频率为100%时,应用某些测式如将b、d值加权为1,效果则更佳。  相似文献   

2.
种间联结反映了植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程度,对群落恢复和目标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金钱松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M.Godron稳定性测定等数量分析方法,对浙江长兴金钱松群...  相似文献   

3.
采用方差比率法(VR),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Ф,对桥山林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落中重要值前17位的乔木种群进行种间联结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桥山林区麻栎群落17个主要乔木种群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关联,各物种趋于独立,群落整体不稳定;χ2检验结果显示17个主要种136个种对中,正联结占44.85%,负联结占55.15%,绝大多数呈不显著关联,说明群落种间关联较弱,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联结系数AC与共同出现百分率PC分析结果都表明17个主要种总体上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各种对同时出现几率小;点相关系数Ф测定结果显示正联结种对62个,占总对数45.59%,负联结种对74个,占总对数54.41%;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结果及生态习性,把17个主要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4.
罗卜岩保护区闽楠种群与优势蕨类植物种间联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罗卜岩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群落中闽楠和17种优势蕨类植物进行种间联结测定,应用2×2联列表,以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x2统计量度量等公式计算联结值。研究结果表明,蕨类植物与闽楠种群之间联结Pc值>30的有6对植物,但Ac和x2均较低。蕨类植物种间联结较紧密,Pc值>30的有6对植物;Ac值>40的有8对植物;x2值中≥x2(1)(0.01)的有38对植物。闽楠与蕨类植物以及蕨类植物之间种间联结较紧密,体现了它们对环境要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在珍稀植物狭果秤锤树集中分布地设置0.5 hm~2的固定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在2×2联列表基础上,运用x2和W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的种间联结性分析和M.Godron群落稳定性测定方法,对狭果秤锤树群落中频度较高的24个木本植物优势种,276个种对间的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评价狭果秤锤树这一稀有种群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联结性分析表明,群落总体联结性VR(方差比率)1,检验统计量W≤x_(0.05(50))~2,显示群落木本种群间表现出净的正关联,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联结性测定指标显示,狭果秤锤树与大多种群关联不显著,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和随机性,关系松散。群落稳定性比值为35/65,远离20/80,表明群落总体不稳定。狭果秤锤树群落尚未达到稳定阶段,急需加强保护。在物种就地保护和回归实践中,可选择和保护与之正联结的物种,建立适宜的生存环境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2×2联列表,应用X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联结系数和多物种关联指数为参数,研究分析了海南油杉(Keteleeriahainanensis)所在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特征。结果表明,19个主要种群在总体水平上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19个种群组成的171个种对中,有87对表现为正关联,82对为负关联,2对无关联。X2检验有6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5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负关联。有144个种对0  相似文献   

7.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方差比率法(VR)、χ2统计量、2×2联列表和共同出现百分率对帽峰山次生林群落10000m2典型样地乔木层15个主要种群和灌木层9个主要种群进行种间联结的测定与分析,指出乔木层15个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主要种群黄樟、三叉苦、鸭脚木和亮叶猴耳环只与极少数种群形成显著联结,与大部分种群联结关系较弱。灌木层9个种群整体为显著负联结,但主要种群三叉苦与九节、七裂叶悬钩子和假鹰爪呈显著正联结,鸭脚木与九节呈显著正联结,亮叶猴耳环与灌木层其它种群不存在显著联结关系。本文比较了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指标和3个成对物种间联结性测定指标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帽峰山生态公益林示范区次生林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缙云山亚热带栲树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08,自引:9,他引:9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缙云山栲树林的13个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全矩阵和星座图等形式表达测定结果。研究表明,缙云山栲树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使用上述系列技术效果很佳。运用方差分析可揭示出多物种整体间联结性,X2检验表示出各种对联结的显著性程度和性质,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标量出种对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同时表明,缙云山栲树林种间联结较复杂,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与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间为极显著正联结,而与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间为极显著负联结,与小叶栲(Castanopsis carlesii var.spinulosa)间为显著负联结。表明亲缘关系较近、对环境要求相同、对环境反应相似的种群相伴随出现的机率较大,其联结的性质却不因此而定。  相似文献   

9.
福建永定桫椤群落内主要灌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X^2检验、联结系数(AC)和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分析了福建省永定桫椤群落内主要灌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除少数种对外,绝大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在联结性显著的种对中,下述4个种对之间有较高的正联结性;赤楠-杜茎山、蔷薇属一种=细齿叶柃、沿海紫金牛-杜茎山,青冈-冬青,表明这4个种对间的生态习性和对环境的需求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在南麂列岛东侧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基于2×2数据矩阵的χ2检验、方差比率、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等,分析了主要游泳动物的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30种主要游泳动物中,优势种有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3种,它们的生态位宽度较宽.采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以将主要游泳动物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3个类型.生态位重叠值分布区间为[0, 0.98],说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存在差异,生态位出现分化并伴随种间竞争现象.根据方差比率和W检验得出主要游泳动物间总体为显著正相关.χ2检验结果显示,联结性显著的有76个种对(χ2≥3.841),这与群落结构稳定性、物种共存现象存在一定关联.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和点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物种间联结性较强,总体趋于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线叶嵩草草地群落构成及种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线叶嵩草群落和退化的线叶嵩草群落为对象,采用方差比率法分析群落总体关联性;基于2×2列联表及植物种重要值,运用χ2检验和Jaccard指数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了群落构成、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的阶段。结果表明:(1)2个群落物种组成差异小;(2)群落总体关联性均为显著负相关,群落种间关系整体上比较紧密;(3)群落内多数物种间联结性较弱,独立性较强,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种对数约各占一半。研究认为,2个线叶嵩草群落均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无中心指数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3个群落进行了群落物种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落内物种的总体关联均表现为不显著的负关联性;北温泉群落6个主要物种的15个种对中有7个正关联,8个负关联;鸡公山群落8个主要物种的28个种对中有11个正关联,16个负关联,1个相对独立的关系;东温泉群落4个主要物种的6个种对中2个正关联,4个负关联。这反映了整个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与生境片断化是密切相关的。种对间的关联性表明缙云卫矛与慈竹间显示出较强的正关联性,这表明缙云卫矛的生长需要慈竹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种间关联性,在典型抽样法调查的基础上,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北京百花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刺五加群落中的27个优势物种、351个种对间的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刺五加群落中27个优势物种总体呈极显著正关联,表明该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χ2检验表明,正关联种对有191对,负关联种对有160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1.19;Pearson相关检验发现,正关联的种对有112对,负关联的种对有239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0.47;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正关联的种对有170对,负关联的种对有181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0.94。将优势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相结合进行PCA排序发现,27个优势物种可被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刺五加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稳定且群落结构正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贵州桫椤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贵州分布较多,局部地段形成以桫椤为主的植物群落。本文就贵州赤水县金沙沟桫椤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外貌、结构等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表明赤水桫椤群落是保存完好、结构典型、类型多样的珍贵群落,应注意很好保护。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野外95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反枝苋群落的25个优势种,共300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呈负相关趋势,优势种的分布相对独立,群落结构较为松散,显著和极显著关联的种对较少;2)χ2检验与关联度指数有机结合才能更为准确的反映种间关系;3)Spearman秩相关系数灵敏度高,分析结果较χ2检验与Pearson相关系数更为合理准确;4)根据25个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结合PCA排序,将它们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种对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丽丽  毕润成  闫明  祁建春 《生态学报》2012,32(17):5494-5501
种间分离的研究对于揭示种间相互作用、群落组成与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白皮松林内物种间的关系及其共存机制,运用ArcGIS软件、N×N最近邻体列联表及其2×2列联表截表的方法、Pielou的分离指数,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山西五鹿山白皮松群落55个样方内的15种乔木和灌木的种间分离规律及9种乔木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种间分离情况以及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将样地中15个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结果表明:(1)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占绝大多数(80%),正分离种对较少(16.19%),负分离种对极少(3.81%),群落趋于稳定。(2)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分离常发生在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之间;而负分离常发生在群落中的优势种和一些伴生种之间。(3)物种的种间分离状况与其种内种间竞争及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分离常常发生在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呈聚集分布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之间;而负分离常常发生在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的优势种和伴生种之间,且同一生态种组内的物种种间竞争较不同生态种组间激烈。(4)种间分离与群落的生境异质性和物种的生态需求也具有密切的关系,即两个具有不同生境要求的物种之间常常发生正分离;而具有相同或相似生境要求的物种之间常常发生负分离。(5)白皮松群落内物种的总体分离规律为全面不分离。(6)由生境异质性和物种间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引起的种内种间关系是维持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白皮松群落稳定共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陕西子午岭森林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方差比率(VR)和基于2×2联列表,通过x2统计量检验、共同出现百分率(PC)、联结系数(AC)的方法,对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子午岭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12个树种、灌木层20个树种和草本层21种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总体种间关联性表现为显著正关联,草本层为不显著正关联。乔木层主要种群表现出相互独立的特点,但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和油松(Pinus tabulaefomis),油松和茶条槭(Acer ginnal),茶条槭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杜梨(Pyrus betulaefolia)与辽东栎、油松、茶条槭、白桦等7个种对存在一定正关联。正关联的种对数是副关联的2倍。灌木层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和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水栒子(Cotoneaster maltiflorus)和红瑞木(Cornus alba)、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和华北丁香(Syringa oblate)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联结;华北绣线菊(Spiraea fritschiana)和野葡萄(Vitisamurensis)、冻绿(Rhamuns utilis)和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es)、南蛇藤和野葡萄、南蛇藤和葱皮忍冬(Lonicera ferdinandi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联结。正关联和副关联种对数相当。草本层种间联结表现出较为松散的特征,无关联的种对数多达21个。正副关联的种对数约为3∶2。最好将多个指标配合使用能更好地说明种间联结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禁牧处理对西藏亏祖山温性草原优势植物群落中主要植物物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的影响,为青藏高原温性草原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vins”方法、方差比率法(Vr)、卡方检验、联结系数(Ac)和Ochiai(Oi)指数,对亏祖山温性草原优势植物群落中的8个主要植物物种进行分析。【结果】(1)禁牧增加了草沙蚕(Tripogon bromoides)、高山嵩草(Carex parvula)、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和丝颖针茅(Stipa capillacea)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2)研究区内禁牧处理的群落总体表现为负关联(Vr=0.43),自然放牧群落总体表现为正关联(Vr=1.21);χ2检验表明8个优势物种所组成的28个种对在禁牧和自然放牧处理下分别有67.9%和53.6%的种对表现出负联结性;联结系数Ac值表明,禁牧和自然放牧处理下分别有50%和42.9%的种对均...  相似文献   

19.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chiai指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在演替恢复初期表现为无相关性,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为总体的正关联,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呈总体负关联,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在演替初期主要种对间尚未形成一定的种间关系,演替至混交林和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种间关系开始形成,但大多表现为直接的竞争关系,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同层树种间的种间结合或竞争和不同层种间的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种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基于二元数据的χ2检验、方差比率法和基于数量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方法,研究了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5′)森林群落(海拔1 600~2 430 m)21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较为松散(χ20.95N<W<χ20.05N),种的分布相对独立,森林群落总体处于稳定阶段;但局部地段优势种群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位于山体中下部的群丛组Ⅰ、群丛组Ⅱ的总体关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关联,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位于山体上部的群丛组Ⅲ的总体关联性为无关联,种间关系较为松散。随着海拔的升高,三个群丛组的联结指数(VR)呈上升趋势,χ2检验显著率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正负关联比有所增加,负显著率都明显下降,正显著率有升高的趋势,说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种间关系表现为无关联,森林群落也趋于稳定。应用方差比率法与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较为清晰地揭示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种间关系。这四种方法可以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支持随着群落演替进程的发展,群落结构及其种类组成将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群落种群总体种间关系也将向着无关联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