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水库大多利用天然饵料养鱼,其实质,就是把水库中的天然饵料合理地转化为鱼产品。一个水库一年的天然饵料量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无一种令人满意的办法来测定。所以,鱼类亦难因饵养殖。 水库中的鱼产品是库内鱼类利用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2.
水库生态系统特征研究及其在水库水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62  
林秋奇  韩博平 《生态学报》2001,21(6):1034-1040
水库是一种半人工半自然水体,兴建水库是人类调节自然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主要手段,水库生态系统受人类调节明显,具有独特的生态学特征,对近20a来国际水库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水库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阐述这些特征在水库中水质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方法,强调开展水库生态学研究在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2006-2011年间,对西江珠海段和7座江河抽调水型水库水体总氮、总磷进行的长期监测结果发现,西江水体营养盐水平显著高于7座水库,抽调江河水导致水库营养盐水平在短期内急剧升高,水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凸显。7座水库总氮、总磷浓度最低的为3座中型水库:凤凰山水库、乾务水库和大镜山水库;最高的为南屏水库和竹仙洞2座小型水库,小型水库纳污、缓冲和自净能力较弱,更易受抽调来水水质的影响。设立合理的水质调度标准和构建生态工程是减缓调水水库富营养进程的有效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调度,调整水库水力滞留时间,改善水体流动性,能有效降低水库蓝藻水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英守水库位于辽宁省抚顺县南部,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宜鱼水面面积1,650亩,蓄水量为500万立方。近年来,每年投放鲢、镛、鲤鱼种几十万尾(表1),年捕捞量约为25,000公斤。1975年自水库解冻以来,约在4月3日至6月上旬(水库表层与底层的平均水温:4月份9℃,5月份15℃,6月上旬21.2℃)  相似文献   

5.
3座南亚热带串联调水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的CC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韧  顾继光  聂祥  王伟  李秋华 《生态科学》2008,27(5):315-319
蛇地坑水库、南屏水库、竹仙洞水库是珠海市对澳门供水的3座串联水库,平均每天对澳门和拱北水厂供水2.2×105m3。但水库自身流域集水难以满足水量需求,从广昌和平岗泵站从磨刀门水道抽水通过管道输入南屏水库,再进入竹仙洞水库或由洪湾泵站由洪湾水道抽水先进入蛇地坑水库后再进入竹仙洞水库。当竹仙洞水库供水不足时,蛇地坑水库泄水向竹仙洞水库输水洪湾泵站取水点位于磨刀门水道的下游,水质较差,长期调水入库增加了水库的营养盐负荷。蛇地坑水库的调水主要发生在1月份和3月份,水力滞留时间较长;南屏和竹仙洞水库的调水入库频繁,水体水力滞留时间短,平均为23.5和10天。2006年对3座水库进行了富营养化和浮游植物调查,营养盐浓度较低的蛇地坑水库4月份发生了蓝藻水华,而营养盐浓度较高的南屏和竹仙洞水库的蓝藻的生物量均很低,前者以硅藻为主要浮游植物类群,后者以绿藻为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3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蛇地坑水库的浮游植物以微囊藻、卷曲鱼腥藻、蓝纤维藻、小球藻和小环藻为优势;南屏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假鱼腥藻、小环藻、针杆藻和微小多甲藻为优势种;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衣藻、小环藻、游丝藻和隐藻等为优势种。三个水库相比较,蛇地坑水库4月份蓝藻占优势,其后主要以绿藻占优势,12月份是硅藻占优势;南屏水库4月份以绿藻为优势类群,随后的三个月以硅藻为优势类群,蓝藻在6月和8月为次优势类群,绿藻门的实球藻是12月份的优势种;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4月份丰度最高,绿藻门的四鞭藻是该时期的优势种,6月份竹仙洞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和4月份类似,但生物量明显下降,随后的三次采样,优势种更替较频繁,硅藻、绿藻、蓝藻和裸藻先后成为优势门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 对3座水库的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pH值、水位库容、正磷和水力滞留时间与浮游植物的分布关系最为直接;而透明度和降雨量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蛇地坑水库中,总磷、正磷酸盐浓度是影响蓝藻丰度的主要因子,硅藻则与库容和透明度有关。在南屏水库中,硅藻在短水力滞留时间期间丰度高,微小多甲藻的丰度主要出现在丰水期。竹仙洞水库的绿藻分成两个集群:四鞭藻、游丝藻等大型绿藻在低温、低水位和较长水力滞留时间的4月份较高;小球藻、栅藻、月牙藻等小型种类则与较高的水位和正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南屏水库与竹仙洞水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相似,蛇地坑水库的优势种则与它们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生物量上看丰水期南屏水库的硅藻为优势,而竹仙洞水库以绿藻为优势,主要是南屏水库截留了河流中含硅丰富的泥沙,且水体动荡更大的原因。影响这3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力滞留时间,短水力滞留时间抑制了南屏和竹仙洞水库中的蓝藻成为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6.
峡山水库坐落于山东半岛,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在潍坊市潍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4县市交界处。库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花草树木繁多,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大型天然场所。水库总库容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3亿立方米。库区涉及范围大,包括县市4个、乡镇11个、移民村97个。水库始建于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4万亩,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和城市以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7.
广东沿海与粤北山区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山区水库(赤石迳水库)、沿海水库(大水桥、赤沙水库)三个水库的湖泊区和河流区进行研究,分析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三个水库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均有所区别,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及外源性营养盐输入是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水库不分层,而山区水库丰水期温跃层明显。各水库的氮磷比均较高,chl.a水平主要受磷限制,沿海水库则多喜暖性的种类,如裸藻、隐藻、沙居剑水蚤等,山区水库发现较多喜冷性浮游生物,如金藻、透明溞等,丰水期的甲藻丰度也相对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8.
刘蕾  胡韧  顾继光  韩博平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60-1965
在沿海水资源短缺地区,小型抽水型和非抽水型水库在城市和农村供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这些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于2006年4、8、12月对3座抽水水库和3座非抽水水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抽水型水库的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的浓度的平均值均高于非抽水型水库,而透明度低于非抽水型水库.抽水型水库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的浓度在冬春季高于夏季,而在非抽型水库中其动态相反.抽水型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略高于非抽水型水库.此外,2类水库间的浮游植物组成存在差异:蓝藻门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e sp.)、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是抽水型水库中的优势种属,甲藻(Peridinium sp.)是非抽水型水库的优势种类.抽水型水库的富营养化指数高于非抽水型水库,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浓度是影响抽水型水库富营养化状态的主要因子,而温度是影响非抽水型水库的富营养化状态的主要因子.由于抽水入库改变了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和水动力学过程,导致抽水型水库和非抽水型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明显差别,同时表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9.
水库汞活化效应是河流筑坝蓄水后促进甲基汞生成,进而导致鱼体汞含量显著上升的现象。该现象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因各水库具体情况的不同在持续时间、影响强度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历程及成果,包括世界范围内水库蓄水前后的鱼体汞含量变化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水库参数、环境条件等因素。为更深入地理解该效应背后的相关机理,本文还探讨了水库中汞的来源和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水库蓄水后的鱼体汞累积和生物放大特征;总结了我国水库中汞的甲基化反应区别于欧美地区的特点,可为预防和治理未来可能出现的水库鱼体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于2011年1-12月调查分析了韶关市南水水库、瀑布水库和花山水库3座大中型饮用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和优势功能类群的演替特点。结果表明: 南水水库为贫营养型水库, 全年以适应低营养盐环境的Lo和A等功能类群占优势, 枯丰两期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变化不明显, 全年低浓度的氮、磷营养盐是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重要影响因子; 瀑布水库和花山水库为中营养型水库, 虽然枯、丰两期Lo和A等功能类群占优势, 但在丰水期, 适应富营养环境的X1、MP和J等功能类群也占优势,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动态变化相对明显, 枯、丰两期氮磷营养盐浓度差异、水体稳定性和透明度变化是其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白鲢疯狂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引言 近年来,杭州地区淡水渔业在饲养白鲢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疯狂病。病鱼在一斤左右死亡率最高,病区水体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特别是大水面的水库、湖泊病情更甚,最近在其它省亦有发现,实为淡水渔业中一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汤溪水库富营养化特征与水质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对广东省汤溪水库水生态学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并从流域管理和水动力学两个方面对水库水质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汤溪水库为中度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时空分布差异,丰水期富营养程度高于枯水期,溪头河流区高于新桥河流区。蓝藻是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其中引发水华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水库上游集水流域分布近30万居民,大量的生活排污和农业污染形成了主要的外源污染源,这些外源污染的输入是水库水体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合理处理上游居民生活垃圾、减少生活污染中磷含量、增加流域和库区周围植被覆盖、合理使用农业化肥是降低水库表层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主要途径。由于该水库的蓝藻和富营养化水平直接与水体的稳定性有关,利用对水库排水的可控制性调节水库水体的稳定性,可作为控制蓝藻水华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中国水库渔业近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相关管理日渐有序,管理目标也从纯粹追求渔业产量逐步过渡到统筹生态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渔业,这是水库管理理念上的进步。水库是指在河道、山谷或低洼地带修建挡水坝或堤堰而形成的具有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功能的水利工程。水库渔业是在水库水域进行  相似文献   

14.
衡水湖是大跃进年代修建水库以后得的名。它过去被人们叫做千顷洼,据说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掘了一锨土。因为地势低洼,荒地、农田、水库、湿地的演绎,一直未断,至今仍在继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水库的蓝藻污染状况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于2000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省19个大中型水库的浮游植物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蓝藻污染状况和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水库为蓝藻型水体,优势种类主要是能产生毒素的微囊藻类,而且蓝藻种类数和细胞密度与水库水质密切相关。蓝藻细胞密度和百分比分别为0.1×104-6728.4×104 cellsL-1和0.53%-99.2%。大部分水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属于中营养型;东江流域的新丰江水库和白盘珠水库水质优良,为贫营养型;而位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的鹤地水库、石岩水库和契爷石水库已受到严重污染。东江流域和北江流域水库水质普遍较好,而粤西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库则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氮污染与富营养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 0 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大中型水库的氮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2 0个大中型供水水库中 ,水质现状总体较好 ,70 %的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以下 ,30 %的水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库的总氮浓度普遍偏高 ,氮污染成为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库的总氮和DIN浓度存在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枯水期水库的总氮及DIN浓度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极显著 ,而丰水期则无明显相关性。NO3 N是水体无机氮的主要组成部分 ,平均占DIN的 72 6 % ,而水库的NH3 N含量明显低于NO3 N ,平均占DIN的2 5 5 %。NO2 N的含量一般很低。水库的总氮、DIN和有机氮含量是判断水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 ,而NO3 N和NH3 N在DIN中所占比例则是推测污染物来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大中型供水水库的磷污染与富营养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大中型水库的磷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0个大中型供水水库中,一半以上的水库受到磷污染,磷污染已成为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库的总磷浓度与水库的营养状态基本一致。水库普遍存在磷限制现象,且枯水期的磷限制现象更为严重。在低温和磷限制条件下,硅藻比绿藻更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3座热带亚热带水库枯水期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3座大型水库———流溪河、飞来峡和公平水库枯水期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探讨了热带亚热带地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脂肪酸组成特征与水体营养状态之间的关系。3座水库的浮游植物数量很低,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类,但以硅藻的相对丰度较高。公平水库各门类浮游植物的数量均高于流溪河和飞来峡水库,尤其是硅藻的数量。10月份3座水库的营养状态相差较大,流溪河水库接近贫营养状态,公平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而飞来峡水库则处于贫-中营养状态。12月份3座水库均处于中营养状态。3座水库的脂肪酸浓度较低,处于1.783—9.808μg/L之间。两次采样相比,10月份流溪河水库和飞来峡水库的浮游植物脂肪酸种类较多,各种脂肪酸的浓度也相对较高,检测到EPA和DHA,公平水库仅检测到饱和脂肪酸;12月份,3座水库的脂肪酸组成简单,除飞来峡水库检测到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和C18:1)外,3座水库只检测到饱和脂肪酸。因此水库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反映了这3座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的差别。另外公平水库两次调查的浮游植物脂肪酸只有饱和脂肪酸,浮游动物难以有效利用,这有可能是该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应用脂肪酸组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富营养化水平的指示是灵敏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西部地区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西部地区水库是下游平原区重要的水源地,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受到关注.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海河流域西部10座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采集水库上下游河流沉积物与水库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西部水库沉积物中Cd超标严重,平均含量是背景值的1.67倍,最高达2.77倍;超过半数水库的Pb超出背景值.结合毒性系数,计算了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As>Pb>Ni>Cu>Cr>Zn.多数水库的Cd生态风险危害等级均在中等危害及以上,承担保定市和北京市供水功能的西大洋水库Cd生态风险等级为“强”.水库上、下游河流沉积物重金属中Cd的生态风险显著高于水库自身,水库上游河流沉积物Pb、Cu、Ni的生态风险也高于水库,Zn和Cr的生态风险在水库上下游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库磷收支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校  李叙勇  张汪寿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673-3682
磷是主要的富营养化限制性因子,其收支途径和调控措施的研究是水库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水库磷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磷调控体系,本文归纳了水库磷的收支途径,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磷收支的影响,并对常规调控措施进行了梳理.水库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上游河流、地表径流、生活生产污染、养殖投入、大气沉降和底泥释放.其中上游河流的输入是水库磷最大的来源.磷主要的输出途径为泄洪或放水,并受不同排水方式的影响.另外生物收获也会输出部分磷.水库磷收支平衡受水库功能、水文条件和水体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和地域的收支情况差异很大.在磷的调控治理上,人工湿地、前置库、底泥疏浚和生物操纵法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有效去除磷,需根据水库不同生态特性和水质管理目标,选择或结合多种不同的调控方式.因此,未来的研究应突出水库生态特性,进一步对水库磷收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开展水库磷收支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有效削减水库磷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