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3H 标记的雌三醇对雌性大白鼠在大剂量给药情况下观察了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比较了口服和肌注给药途径在排泄上的差异。初步分析了尿中放射性代谢物的性质。静脉推注~3H 雌三醇后血液中的放射性成指数曲线衰减,说明进入血液的雌三醇迅速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从肌注给药后各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来看,肝组织中放射性积累最多,持续时间也较其他组织要长,对肝脏中长时间保留放射性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口服动物最初三天由粪尿中排出的放射性占给药量的70.9%,而肌注动物相应的数值为43.7%,在给药初期口服较肌注排出要快。尿中放射性代谢物经薄板层析分析主要为极性较大的雌三醇结合物。标记物进入动物体后十三天,不论在组织或粪尿等排泄物中都还可测到少量放射性,说明给予大剂量的雌三醇以后,雌三醇或其代谢物在体内可贮存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2.
何谓排泄     
何谓排泄?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不断产生一些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胆色素、SO_4~(2-)、CO_2、NH_(?)和多余水与各种电解质以及外部进入体内的毒物,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积累过多,不仅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还会造成各种中毒症状影响消化吸收和中间代谢,甚至危及生命.而排泄就是通过某些器官将血液中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换言之,人和动物把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以及其他身体不需要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称为排泄. 因排泄物的组成不同,所以机体的排泄途径是  相似文献   

3.
张柯  李季 《蛇志》2004,16(2):41-42
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肾通过尿的形成,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有重要作用.肾的功能障碍或丧失,可以危及生命.肾也是人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脏毛细血管丰富,血流量大,肾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兼有分泌和重吸收的作用,肾髓质的逆流倍增原理使尿液中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肾脏内的许多酶的活性可被各种药物抑制或灭活.肾的解剖、生理特点使肾脏对药物的毒性甚为敏感,易致肾损害.由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的损害,临床表现称为药物性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机械性阻塞.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地木耳中提取脂溶性物质,经硅胶柱层析将脂溶性物质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脂溶性物质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以促进地木耳的综合应用。结果表明,地木耳中脂溶性物质含量为2.62%。其中,非极性石油醚洗脱组分含量最高,占总脂的54%,但无抑菌活性;强极性的乙醇洗脱组分含量其次,占总脂的32%,其抑菌活性最强;弱极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低,占总脂的14%,有弱抑菌活性。地木耳脂溶性物质对6种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大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酿酒酵母假单胞杆菌。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动物的某些器官内存在着物质或能量的“逆流交换”现象。本文以哺乳动物的肾脏、鱼鳃、鸟肺以及快速游泳鱼类的游泳肌为例阐明其重要的生理意义。1 哺乳动物肾脏内的逆流交换作用哺乳动物能够产生比血液高渗的尿 ,肾脏的这种浓缩能力与其结构有关。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襻和远曲小管三部分。尿浓缩的关键在于肾髓质的组织间溶液总是处于高渗状态 ,它有一定浓度梯度 ,即从肾的皮质到髓质 ,渗透浓度逐步增大。这种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肾小管髓襻段的逆流倍增作用 ,这一作用既…  相似文献   

6.
大白鼠灌服棉酚后,棉酚在血液和有关脏器中的滞留是不等的,肝脏中浓度较高,累积也较快;血清、睾丸与附睾浓度较低,累积也较慢。但是,在较低的剂量条件下,这种累积是有限度的,即使长期灌服棉酚,也不会造成棉酚在体内无限制的累积;已累积的棉酚在体内滞留时间也并不长久,停药一段时间便可消失,大白鼠也逐渐恢复生育能力。剂量增大时,血液或肝脏中的棉酚浓度也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地增大。大量棉酚经肝-胆系统随粪排出,而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多食多排泄、少食少排泄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肾在调节内环境稳定中有重要作用,它有效地调控着NaCl、H_2O、K~ 、Ca~( )和P等的排泄和摄入,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酸,生成-重吸收 HCO_3~-等,从而维持内环境的容量、成分和pH的相对稳定。肾的这种排除机体不需要的物质,保存机体必需的物质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肾小球过滤血浆、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复杂过程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器官。肝脏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生物转化作用。通过新陈代谢,肝脏将它们彻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所以说,保护肝脏对于维持整个身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1.大鼠口服标记棉酚后迅速通过粪、尿和呼气排出。粪排出量最多,占口服总剂量的83.5%;其次为呼气中的~(14)CO_2,占11.73%;尿中的含量最少,只占2.51%。经粪排出率最高,表明通过肝脏—胆汁—粪的代谢和排泄是排除体棉酚的主要途径和解毒过程。呼气中的CO_2是棉酚代谢过程中脱羰基作用的产物,这一过程也是体内棉酚解毒过程的一种方式。尿中排泄量低,可能与棉酚的非离子化态大分子结构不易通透肾小球而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2.大鼠一次口服标记棉酚20微居里/7.5毫克后,从体内排出总剂量的半量的时间(t(1/2))为2.5天,按排泄半量规律推算,从体内清除所需的时间约为服药后的第23天左右,与我们在第19天实测的体内残留率比例大体相符。3.分布于脏器组织中的标记棉酚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胃、肠道内容物,胃、肠道组织和肝脏中的比活性最高,在服药后1天即到达它们的高峰强度水平。血液的活性在1天内亦到达高峰。但其比活性较上述脏器组织为低。心、肾、脾、肺、胰、膈肌和睾丸等主要脏器组织的比活性在服药后的初期较低。到第4天才达到它们各自的高峰水平。其中脾、肾、心的比活性较其他脏器为高,内分泌腺中的肾上腺、垂体和甲状腺的比活性亦较高。而神经系统中的丘脑下部、延脑和脊髓的比活性则均较低。各脏器的比活性随时间而递减下降,到第19天后均下降至微量水平。4.连续给药组脏器组织中的标记棉酚分布动态与上述一次给药组基本相同。连续每日服药2周后,所有组织均出现放射活性,其中脑组织的比活性最低,胃、肠道壁及其内容物以及肝的比活性最高。其次为脾、肺、心、肾、胰、膈肌和睾丸。这些主要脏器在连续服药3周后达到各自的比活性高峰水平。以后即逐渐下降。停药2周后均下降至微量水平。上述结果表明两个给药组的棉酚分布的变化动态基本一致,定质和定位的结果亦基本相符。5.棉酚的代谢:两个服药剂量组的胃、肠道组织,肝组织,胃、肠道内容物和粪中的游离棉酚(F)和结合棉酚(B)的比值,在服药后的初期均较小。以后随时间而逐渐递增。反映了棉酚在体内的早期代谢形式以结合棉酚为主,以后在脏器组织中通过氧化、分解或转化,游离棉酚及其代谢产物的比例增加,通过粪、尿和呼气(脱羰基后的CO_2)排出。  相似文献   

10.
<正>肝脏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器官。肝脏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生物转化作用。通过新陈代谢,肝脏将它们彻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所以说,保护肝脏对于维持整个身体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皮下注射二巯基丁二酸钠1500毫克/千克,司将小鼠一次腹腔注射锑铵的半数致死量从90—112毫克/千克提高至1300—1460毫克/千克。静脈注身锑~(124)铵予家兔後,如立刻经同一途径注射二巯基丁二酸钠,亦可降低锑铵的急性毒性。二巯基丁二酸钠的解毒机制为阻止血锑进入组织,减少锑在部分组织中的含量及增加锑自尿排泄的速度。锑主要自尿排出,用二巯基丁二酸钠後,72小时内锑由尿排出给药量的96%,而对照组动物在同时间内仅有36%由尿排出。  相似文献   

12.
人体内许多在各代谢途径中起控制、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平衡的活性物质,通常的有微量随尿液排出,而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生理状态某种物质会以显著量排出.用这些活性物对那些体内缺乏而呈现某些病理或机能障碍的病人给于补充,即可得到治疗,因而可以作为药物.又因这些活性物是人体自身内源性产物,生理生化作用专一性强,疗效高而没有付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尿液中活性物质不断被发现.我国人尿资源极其丰  相似文献   

13.
畜尿排泄特征及其对草地植被和家畜选择采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应文  南志标 《生态学报》2008,28(2):777-785
综述了畜尿特征及其对草地植被和家畜选择采食的作用.畜尿主要成分为尿素,尿斑N浓度一般为20~80 g N/m2.家畜排尿量和尿斑大小与家畜种类、饮水次数和放牧季节有关.畜尿空间分布表现为数量和浓度的不同,常呈线形函数形式随机分布于家畜采食路线周围,尿斑中心与边缘的尿N浓度差别很大.通常,畜尿对草地植物的影响限于尿斑区域,约为尿斑面积的2倍,作用时间可持续6~12个月;对草地植物生长具长期促进和短期灼烧作用,其效应大小与尿N浓度和施尿时期有关.一般畜尿促进禾草生长,抑制豆科草的生长和固氮作用.尿斑处植物的N成分比非施尿斑块高,植物吸收的N量随家畜年排泄N不同而异,尿排泄对植物生长的正效应发生于≤250 kg N/(hm2·a)情况下.畜尿排泄增加草地植物多度、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并受放牧、培育措施的影响.不同植物对畜尿的响应不同,放牧家畜对尿斑不同植物的选食性和补偿性生长差异,是引起和维持草地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放牧家畜具优先选食和反复采食尿斑植物或高营养斑块的特点,亦经常在远离高营养植被斑块的地方采食.具体草地管理与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在草地采食不足的地方设置饮水点、补饲料及搭荫棚等措施,提高家畜对整个草地的利用,以降低家畜对尿排泄物密集区高N植被斑块的过度采食.  相似文献   

14.
关于肾小球滤过作用的一点认识现行的《生理卫生》教材中将尿形成过程中的滤过作用描述为“尿的形成,先要通过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我认为应该是“肾小体的滤过作用”。肾的主要机能是泌尿。其功能的基本单位称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  相似文献   

15.
用,H—CBD1 灌胃Wistar 大鼠,研究其吸收、分布和转归。H-cBD1迅速经胃肠遭趿收,5分钟后血中即可测得放射性。血液时间一放射性曲线呈双峰,峰值分别为半小时和12小时。达峰值后血中放射性逐渐下降,生物半衰期6.33天。除胃肠道外,肝、肾、脑、卑丸放射性较高。肝,肾为其主要代谢和排泄器官。24小时内尿排出灌胃量的16.2%,粪排出7.5%。7天尿、粪共排出41.4%,14天排出43%。 CBD.的吸收和排泄符合二室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参数如下:T1/2 0.6858天,T1/2 6.3330天,T1/2 0.2342天,t,0.375天,Ka 2.9595天-1,VI 1663m1 IV 887ml, VD(ss)2551ml。相关系数0.978。 由此可见sH-CBD1 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没有特殊的蓄积器官;排泄较慢;与动力学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用~3H-CBD_1灌胃Wistar大鼠,研究其吸收、分布和转归。~3H-CBD_1迅速经胃肠道吸收,5分钟后血中即可测得放射性。血液时间-放射性曲线呈双峰,峰值分别为半小时和12小时。达峰值后血中放射性逐渐下降,生物半衰期6.33天。除胃肠道外,肝、肾、脑、睾丸放射性较高。肝、肾为其主要代谢和排泄器官。24小时内尿排出灌胃量的16.2%,粪排出7.5%。7天尿、粪共排出41.4%,14天排出43%。 CBD_1的吸收和排泄符合二室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α)0.6858天,T_(1/2β)6.3330天,T_(1/2Ka)0.2342天,t_p 0.375天,Ka 2.9595天~(-1),V_1 1663ml,V_2 887ml,V_D(ss)2551ml。相关系数0.978。由此可见~3H-CBD_1自胃肠道吸收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没有特殊的蓄积器官;排泄较慢;与动力学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系比较CT与其水解产物——DSA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并探讨DSA在大鼠体内的转化、吸收、分布和排泄。大鼠口服20及100毫克/公斤时DSA的利尿及排氯作用与CT相同,口服CT或DSA 4毫克/公斤后,则作用均不明显。水解前后比色或纸层分析都证明服药后的大鼠尿中没有DSA的乙酰化产物或其他代谢产物。口服DSA 20毫克/公斤后,药物被迅速吸收,1、3、9小时的胃腸道含药量分别为口服剂量的55、20及12%。大鼠口服DSA 4—100毫克/公斤后,3小时内自尿排出剂量的30%左右,口服CT4毫克/公斤后同时期内排出剂量的34%,但加大剂量到20及100毫克/公斤时,仅排出剂量的17—18%。反之,静脉注射20毫克/公斤后,CT自尿排出比DSA迅速。自胆汁排出的药量少于口服剂量的1%。大鼠口服DSA 20毫克/公斤后1小时,药物在肾脏分布最多,肝次之。但总的说来,本药在各脏的浓度较趋平均。  相似文献   

18.
《植物杂志》2009,(10):7-7
浙江大学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农药在植物体内降解和代谢。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提高,这些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或低毒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9.
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每天有各种化合物进入,其中一些对人体有害。有害物质也能从人体内部的化学反应中产生。对于不同的毒物,人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其主要的解毒方式是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因而可以加速它们的排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各种新的化合物大量涌现,而人体的解毒系统却仍然按照过去的方式处理,在一些情况下反而会增加化合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华中五味子降转氨酶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中五味子中分离得6种结晶成分,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酯甲、乙、丙及丁经药理和临床试验证明有降低血清GPT作用,去氧五味子素及酯戊无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酯甲对小鼠四氯化碳中毒后肝细胞亚微结构的影响,认为肝细胞的损伤受到保护,酯甲对肝细胞无直接损害作用。氚标记醇甲口服后很快吸收,在肝内从脂溶性迅速转化为水溶性代谢物,主要经肾排泄。提纯大鼠肝GPT酶蛋白,免疫家兔后,用抗原抗体反应证明酯甲的降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肝内GPT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