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应用本实验建立的三组套式PCR(PCR1、2、3)和一组以前报道的套式PCR(PCR4),对59份外周血淋巴细胞(PBL)DNA样品进行了恶性卡他热病毒(Malignantcatarrhalfevervirus,MCFV)核酸序列的检测。这些样品来自51只羊,以及与羊接触而发病的6头牛和2只鹿。除PCR4外,其它三组PCR都能扩增现有4个角马型MCFV分离株。有6只羊在4组PCR中都呈阴性,其余53份样品经PCR4检测均呈阳性。PCR1只能从45只羊体检出MCFVDNA,未能从牛和鹿体检出病毒DNA。PCR2检测的所有样品均呈阴性。在PCR3扩增中,除2头牛外,其它51份样品均呈阳性。通过Southern杂交和限制性酶切分析,对PCR1-4产物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此外,敏感性实验表明,四组PCR的差异也不明显。因此,本实验结果说明MCFV基因组在不同种动物之间发生了变异,羊体内的变异株可能是导致其它反刍动物发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套式PCR(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对6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Neonatalhepatitis)患者进行了HCMV(Humancytomegalovirus)检测,结果表明,当只用一对引物进行PCR时,检出33例患者为HCMV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4.1%;而采用套式PCR后,有17例为HCMV阳性,阳性检出率提高到77.0%。可见套式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PCR,并远高于目前使用的其它方法。同时也说明HCMV是导致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此外,灵敏性和特异性试验表明,套式PCR技术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在临床检测和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0), 单纯病例组(n= 18) 及γ- 干扰素(IFN-γ) 诱导组(n= 6)。结果发现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IL-2 m RNA, 在18 例单纯病例的CA患者有2 例皮损IL-2 m RNA阳性, 6 例CA患者注射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IL-2 m RNA, 而在皮损内注射IFN-γ72 小时后有4 例阳性。研究结果提示了IFN-γ可诱导Th1 应答, Th1 应答在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及清除HPV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IL-2 及IFN-γ治疗C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了62 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和79 名对照者的C677T 突变的基因型。结果发现, MTHFR基因C677T 突变型等位基因(V)频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χ2= 4.41,P< 0.05);三种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均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AV基因型比AA 基因型患脑梗塞风险高1.76 倍;VV 基因型比AA 基因型患脑梗塞风险高3.25 倍。结果表明, MTHFR 基因C677T 突变型等位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有一定的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邢辉  戴玉琳 《病毒学报》2000,16(2):111-115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1和HIV-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分别使用HIV-1和HIV-2特异性引特用套式PCR扩增HIV-1和HIV-2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基因片段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得到重组质粒N2A/CMV/hGM-CSF.经脂质体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通过G418药物筛选,得到抗性克隆。经PCR和Southem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该克隆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10 ̄4CFU/ml,克隆细胞培养上清用TF-1细胞可检测到GM-CSF活性。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DV和HEV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检测了10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的五种肝炎病毒──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成型(HEV)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并采用PCR技术检测了患者血清HBVDNA、HCVRNA及HDVRNA。结果五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35例(32.4%),单纯HBV感染者73例(67.6%)。HBV、HAVM重感染率为4.6%,HBV、HCV二重感染率为9.2%,HBV、HDVM重感染率为14.8%,HBV、HEV二重感染率为1.9%,HBV、HCV和HDV三重感  相似文献   

8.
小鼠卵慢速和快速降温及玻璃化冻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4种冷冻模式:慢速降温(SL),超快速降温(Q1)和防冻剂组成不同的玻璃化法(R-FVM和MVM)对昆明小鼠卵进行冷冻保存的比较研究,并用体外受精技术检测冷冻复苏卵的受精能力。SL和R-FVM的存活率分别为55.1±1.2和65.9±7.9,显著高于Q1(24.2±7.3)和MVM(4.5±2.4)其受精率分别为72.8±1.8和73.9±0.4显著高于Q1(58.6±11.2)和MVM(41.5±8.5),而与对照组(77.5±3.9)相似。结果表明:1)慢速降温程序(SL)和同时含有渗透性和非渗透性防冻剂的玻璃化法(F—RVM)较适宜昆明小鼠卵的冻存;2)同时考虑冻存过程中的冰晶损伤和渗透压损伤是获得较好冻存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PV-18序列中引物HP1、HP2之间的片段(F)进行扩增,通过两组阴、阳性对照实验证明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用不同Mg^++浓度的缓冲系统进行PCR反应发现,缓冲系统中Mg^++浓度高低是影响HPV-18/HP1、HP2特异扩增的重要因素,高浓度Mg^++导致扩增特异性降低。对17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PCR检测,有9例检出F出段,其检出率是53%,为HPV-1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彩珠  卢永干 《病毒学报》1998,14(3):272-278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检测动物(猪、牛、羊)组织(肌肉、淋巴结、脊髓、扁桃体和蹄冠皮)和牛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中的口蹄疫(FMD)病毒核酸(RNA)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引物对是人工合成的两条20mer寡核苷酸片段,它们的序列相应于FMD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后2/3区段,在4个血清型之间基本一致(保守)。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试验结果表明,RT-PCR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PV-18序列中引物HP_1、HP_2之间的片段(F)进行扩增,通过两组阴、阳性对照实验证明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用不同Mg浓度的缓冲系统进行PCR反应发现,缓冲系统中Mg浓度高低是影响HPV-18/HP_1、HP_2特异扩增的重要因素,高浓度Mg导致扩增特异性降低。对17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PCR检测,有9例检出F片段,其检出率是53%,为HPV-18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四种龟的细胞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我国四种龟类动物的核型、C带和Ag-NOR_s。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的核型2n=52(14M+2SM+4ST+6T+26m),NF=72,核型模式为8+5+13,一对次缢痕位于I组的No.1pinter;三线闭壳龟核型2n=52(12M+4SM+4ST+6T+26m),NF=72,8+5+3,黄缘盒龟的核型 2n=52(16M+4ST+6T+26m),NF=72,8+5+13,一对次缢痕位于I组No.1pinter;黄额盒龟2n=52(16M+2SM+4ST+6T+24m),NP=74,9+5+12,有4对次缢痕,分别位于I组的No.1pinter,No.3pper,No.7pper和No.6(X染色体)qper。黄额盒龟有1对异型(XY型)性染色体,其余3个种没有。这四种龟的全部染色体都出现着丝粒区C带正染。它们都仅出现1对AgNORs,其中黄额盒龟的Ag-NORs。位于II组的No.5qper,其余3个种的Ag-NOR_s位于I组的No.7qter。本文还阐述了近缘种间核型的演化机制和黄额盒龟性染色体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非肝病组。6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HCV-RNA-PCR检测和抗-HCV检测,25例抗-HCV阳性的患者中HCV-RNA-PCR,21例阳性(84%),43例抗-HCV阴性的患者中HCV-RNA-PCR,9例阳性(20.1%)、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48例,其中HCV-RNA-PCR阳性16例(33.3%),164倒无输血史者中HCV-RNA-PCR阳性20例(12.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1.HCV感染与慢性肝病有密切联系,说明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致病因素;2.HCV-PCR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弥补了抗-HCV检测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确定HCV感染的主要手段;3.HCV感染与输血关系密切,因此对献血员进行常规HCV检测对预防由输血所致HCV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诱导了SERCA2a的转录下调  相似文献   

15.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庆华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5,11(2):138-143
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基因片段和人粒细胞-茂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GSF)的cDNA,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N2A,得到重组质粒N2QA/CMV/hGM-CSF。经脂质体包装并转染包装细胞,通过G418药物筛选,得到抗生克隆。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M-CSF基因已整合到该克隆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10^4CFU/ml,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DNA A的克隆及其全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我国南瓜曲叶病的病毒分离物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中国南瓜曲叶病毒DNA A由2741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病毒链有2个ORF:AV1(256aa)和AV2(140aa),AV1为外壳蛋白基因;病毒链的互补链有4个ORF,AC1(243aa)编码复制酶基因,AC2(134aa)编码反式激活蛋白,AC3(136aa)和AC4(172aa),该病毒属于旧世界Begomoviruses,是一个粉虱传播的联体病毒。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病毒(HEV)合成肽及基因重组抗原免疫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ORF2、ORF3合成肽抗原(1~10号)及基因工程重组的ORF2抗原(1和2号)分别建立了酶联免疫方法(EIA),检测60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HEVIgG及IgM10个合成肽抗原(Sp1-Sp10)及2个重组抗原(Re1、Re2),均和HE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但阳性率和反应强度差别很大。以Re1(ORF2,402~660)检测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7%(58/60);Sp6(ORF3,88~123)次之,为93.3%(56/60);以上两种抗原混合使用阳性率为100%(60/60)。Sp6、Re1及这两种抗原混合使用检测抗HEVIgM,阳性率分别为18.3%(11/60)、66.7%(40/60)和66.7%(40/60)。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肽6号(Sp6)及重组抗原1号(Re1)是制备戊肝抗体诊断试剂的理想抗原。  相似文献   

18.
从一名国内感染的艾滋病人采血,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MCs)。首先与正常的PMCs共培养,4周后检测其HIV-1p24抗原(ELISA)达到峰值。用此时的细胞及其上清分别感染Jurkat-tat、CEM、MT4细胞,可很快地在这三株细胞中检测到HIV生长,HIV在Jurkat-tat细胞中生长情况最好,同时用病人血清直接感染Jurkat-tat和MT4细胞,4周后检测其细胞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为阳性,但OD值很低(约为PMC共培养组的一半)。用病人的少量全血与正常PMCs共培养,得到的结果与分离病人PMCs法相近。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酶法(IEA)、蛋白印迹法及HIV-1POl基因和Env基因特异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证实为HIV-1病毒。分离的HIV在Jurkat-tat细胞中连续传代,细胞被感染后2-3天即出现以大量融合细胞为主的细胞病变,感染后7-10天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病毒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生长特征及致细胞病变特征不变。此病毒命名为CA-2毒株。  相似文献   

19.
以存活率(SR)、复苏运动度(RM)、SPA为精子活力检测指标,对四种冷冻程序PSF、H3P、LP、MDP和卵黄的、无卵黄的冷冻稀释保存液进行了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精液冻存比较研究。 PSF的SR为90.1±1.9%,RM为63.8±2.8%,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冷冻程序(P<0.01)。卵黄冷冻稀释保存液(MDM)的SR(95. 4±1.3%)和RM(88.0±10.2%)显著高于无卵黄防冻液(FCS-G/TH)的SR(90.1±1.9%)和RM(63.6±2.8%),但前者在复苏一小时后,RM(12.5±1.6%)明显低于后者的RM(54. 7±2. 2%)。用 FCS~G/TH冻存的精液经 SPA检测,其穿透率为新鲜精子的 51. 9%。结果提示:1)慢速降温冷冻程序适于藏酋猴精液冻存;2)卵黄冷冻稀释保存液能较好地保存藏酋猴精液的活动度;而无卵黄防冻液则有利于延长其冷冻精子的运动寿命。这可能与两者的稀释液及所含的脂蛋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C33_c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C33_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H6D2、2G1A6、3A4A8、3E3E7、4G12C10、4A10C2、5F4B6.试验结果表明,7株McAbs具有良好的HCV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10 ̄4-1:4×10 ̄4;竞争抑制实验和相加指数测定证实7株McAbs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7株McAbs中1株为IgM(5F4B6),其它6株为IgG(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