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是消灭脊灰工作中病毒学监测的首要任务。近期我国存在4个脊灰Ⅰ型野病毒基因型,其中P1/CHN-JX89和P1/CHN-R91为两个主要的流行基因型。在分析了我国大量脊灰野病毒VP1核酸序列的基础上,选取了1338JX89病毒VP15′端的96个核苷酸片段(2480-2575),经PCR扩增,克隆至pUC/T7质粒,线性化后,用T7RNA多聚酶制备RNA探针,并将Dig标记物渗入探针分子中。经杂交试验,两个主要基因型病毒全部与此探针呈阳性反应,而其它基因型和疫苗相关病毒均为阴性反应,体现了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而且实验结果由核酸序列分析等证实。脊灰野毒探针的应用在国际上尚未见报道,它克服了疫苗探针杂交中容易遗漏野毒株的缺点,直接查出野病毒。这对疫苗株中混有少量野毒株的分离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含脊髓灰质炎病毒(PV)RNA聚合酶的不同长度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SG5质粒上,分别构建了4个表达RNA聚合酶的质粒。体外转录实验证明,pSG5-POL1.99和pSG5-POL2.03质粒转染细胞的提取物促进了特异的RNA转录,表明两质闰可表达RNA聚合酶。将PV的5’NCR序列插在载体pGREEN LANTERN-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pGREEN LANTERN-1-5’NCR质粒;  相似文献   

3.
1989~1994年中国发生的脊髓灰质炎流行,疫情开始集中于华东、中南地区,后期趋于南部沿海一带。对近百份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脊灰病毒流行期间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发现流行主要由脊灰病毒Ⅰ型野毒株引起,未发现Ⅱ型野毒株,但1993年在新疆分离到1株Ⅲ型野毒株。Ⅰ型野毒株中共存在4个基因型病毒,其中CHNP1-R91型病毒为这几年流行中新产生的重组病毒,在VP1/2A区含有一段疫苗株序列,另一段野毒株序列很可能来自CHNP1-JX89型病毒。这两个基因型病毒分布在全国大部份地区。病毒核酸的亲缘关系研究还证明,92~94年流行在南方沿海一带的脊髓灰质炎,主要由91年产生的重组病毒引起。此研究揭示了各地区、各基因型病毒与疫情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及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非肝病组。6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HCV-RNA-PCR检测和抗-HCV检测,25例抗-HCV阳性的患者中HCV-RNA-PCR,21例阳性(84%),43例抗-HCV阴性的患者中HCV-RNA-PCR,9例阳性(20.1%)、有输血及血制品史者48例,其中HCV-RNA-PCR阳性16例(33.3%),164倒无输血史者中HCV-RNA-PCR阳性20例(12.2%),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1.HCV感染与慢性肝病有密切联系,说明HC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致病因素;2.HCV-PCR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弥补了抗-HCV检测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确定HCV感染的主要手段;3.HCV感染与输血关系密切,因此对献血员进行常规HCV检测对预防由输血所致HCV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重PCR法检测对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春  黄捷 《病毒学报》2000,16(3):262-265
根据对虾皮下和造血坏死杆状病毒(HHNBV)HHNBV-XIA靶基因序列设计了4个多重PCR法用引物(P1、P2、P3、P4)。采用了五种引物组合形式分别对HHNBV-XIA、HHNBV基因和PRDV-JAPAN片段进行了物异扩增,建立了多重PCR检测HHNBV方法。通过优化多重PCR法检测HHNBV条件,可从阳性感染的中国对虾fg级DNA中定性检测出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采用RAPD方法对我国21个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基因型和11个国外引进向日葵因型进行分析,构建了它们的方图谱。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5个有效引物共产生188条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26-1.98kb之间,其中164例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总数的87.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7.52条。32个向日葵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各基因型间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3987.08531之间,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6281。11个国外向日葵基因型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7134-0.8531之间,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7828,说明国外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21个国内向日葵基因型的Nei氏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4750-0.8206,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6478,说明国内向日葵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多态性较为丰富。通过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UPGMA)的方法,给制了32个向日葵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树图。32个向日葵基因明显地聚成A、B两大类群。21个国内向日葵基因型聚成了A1、A2两个亚类,A1组包括:X10、陕西向日葵、D-S12、长岭向日葵6、黑2-S2-2、T-C08、长岭葵花4、白葵3号、BH-10、J-S-B1、张掖白子葵、C101-S4-3S4等12个基因型;A2组包括:LK305-S8、LK、CS-7、长岭葵花S2-S2、辉南7-S1-3、辉南、CY-XX19-XX2、吉葵112、吉葵116等9个基因型。11个国外向日葵基因型划分为B1、B2两个亚类,B1组包括LG12028Q、LG9023R、CRN143、SF9903、SF9902、S-3322、SH332、SH41、SFP9001、CRN1445等10个法国基因型;B2组织有来自美国的G101一个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1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肝病患者98例(慢性肝炎43例、肝炎后肝硬化4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进行HCV-RNA检测。结果9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27例(27.6%),114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PCR阳性9例(7.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种肝病患者的HCV-RNA-PCR阳性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J-801bkf毒株VP2 cDNA基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N)中国毒株CJ-801bkf的基因组A片段dsRMA为模板,经反向转录和PCR扩增,克隆了保护性抗原VP2cDNA基因。经Sanger法测序,确定了VP2cDNA基因有1484个核苷酸,推测了VP2氨基酸的顺序,与已报导的6株IBDV毒株CuI、PBG98、52/70、002-73、STC和VariantE的VP2区做了比较,证明:克隆的CJ-801bkfVP2cDNA基因是全长的,含有正确的起始密码子ATG;CJ-801bkf与毒株Cul和pBG98同源性最高;CJ-801bkfVP2高可变区内两个亲水区的氨基酸顺序与CuI、PBG98、52/70、002-73和STC完全相同;7肽区内第三个丝氨酸残基则变异为精氨酸。这些结果提示,中国CJ-801bkf毒株应属标准血清I型IB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组腺病毒接种实验动物后的免疫反应性,利用RT-P C R方法,从HAV的RNA中克隆了结构蛋白基因插入穿梭质粒pXCX2Not I,通过磷酸钙-DNA共 沉淀技术,将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与线形化的pXCX2-CMV-HAV共转染293细胞。一系列检测方法证明产生了重组腺病毒rAdHAV。纯化后的rAdHAV滴度为1×109TCID50/mL ,腹腔注射免疫昆明种小白鼠后,可诱导产生抗HAV IgG和HAV中和抗体。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可作为发展基因工程病毒疫苗载体的有效系统。  相似文献   

10.
应用Dot—ELISA检测PVX,PVY和PV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NCM为固相载体、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纯化的PVX、PVY和PVS;对接种的烟草,马铃薯块茎的芽、休眠块茎顶端的稀释度PVX分别为:1/20480-1/81920、1/5120;PVY分别为1/81920、1/20480和1/5120;PVS分别为1/81920-1/327680、1/20480-1/81920和1/5120-1/20480,和Cocktail-ELISA相关,检测PVX和  相似文献   

11.
根据锤头核酶模型,设计合成了一个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外壳蛋白(CP)亚基因组RNA为底物的锤头型核酶(RZC),在证明它能有效切割该底物后,再将这个核酶与一个能专一性切割烟草花叶病毒(TMV)移动蛋白(MP)亚基因组RNA的锤头型核酶(RZ1)相互串联构成了一个双价核酶(RZ1C),体外结果表明,这个双价核酶能与相应的单价核酶RZ1和RZC一样专一而有效地切割CMV CP和TMV MP RNA  相似文献   

12.
将含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基因c D N A 的重组转移质粒p S X I V V I+ X3 S1 . Holte 和p S X I V V I+ X3/4 S1 . Holte 分别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gal+ ) 共转染草地夜蛾( Sf9) 细胞,经空斑纯化得到重组病毒 Tn N P V( X3) S1 . Holte O C C+ 和 Tn N P V( X3/4) S1 . Holte O C C+ 。将重组毒株分别感染 Tn5 B1 细胞,并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esternblot 检测。结果表明, Tn N P V( X3/4) S1 .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蛋白, S D S P A G E 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72 h S1 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35 .8 % ,而 Tn N P V( X3) S1 . Holte O C C+ 感染的细胞内检测不出 S1 蛋白。经分析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来自 S1 基因翻译起始位点及其附近的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马铃薯Y病毒中国分离物(PVY-C)复制酶NIb基因,并制备了其抗血清。利用PCR定点突变方法使NIb基因移码-1位,构建了移码-1位NIb基因(UN)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BA4404)介导转化烟草NC89,获得51株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中检测到UN基因相应的RNA转录产物,3推测该基  相似文献   

14.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J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J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J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J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CRF在谷氨酸兴奋中央杏仁核引起的升压反应中之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能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末梢广泛分布在中央杏仁核(AC)及其投射的重要升压区。本工作显示:(1)谷氨酸兴奋AC或将CRF分别注入AC投射区:室旁核(NPV)、外侧下丘脑/穹窿周围区(LH/PF)、蓝斑(LC)、臂旁核(NPB)、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均引起升压反应;(2)AC的上述投射区内预先分别注入α-HelicalCRF[9-41](CRF拮抗剂)均能阻断谷氨酸兴奋AC引起的升压反应。以上结果结合以往报道:LH/PF也有纤维投射至LC、NPB和PAG,后三者均可通过RVL引起升压反应,表明AC发出的CRF能投射纤维一方面可兴奋NPV,另一方面则可间接(通过LH/PF)或直接作用于LC、NPB和PAG,进而激活RVL-交感兴奋神经元,也可能直接兴奋RVL而引起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转基因烟草中表达的外壳蛋白(CP)能够重新包被侵入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假设,利用抗原表位标记的方法观察CP亚单位在病毒5′端的交换。通过PCR 方法将来源于鼠肝炎病毒(MHV) S蛋白的两个小肽段(11 a.a.和15 a.a.)的DNA序列分别插入TMV-U1 CP基因邻近3′端的两个位点,并构建了带有外源序列的TMV 侵染克隆V9 (11 a.a.)和E15 (15 a.a.)。通过体外转录反应,得到V9 RNA 及E15 RNA。突变病毒RNA 侵染烟草(Nicotiana tabacum )后表现不同特性。V9 和E15 侵染XanthiNN烟草后同野生型TMV一样产生枯斑。但是,当它们侵染Xanthinn 烟草时,V9 产生同侵染XanthiNN 烟草相同的枯斑,而E15的特性同TMV-U1几乎完全相同,能对Xanthinn 烟草进行系统侵染并在叶片中聚集大量的带有外源片段的外壳蛋白,而且病毒的结构极其稳定。V9 和E15 特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外源片段在外壳蛋白中存在位置的不同影响了外壳蛋白的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以来自哈尔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强毒株(Harbin 毒株,H) 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的方法得到了其A 节段的全长cDNA 片段,分5'端(1 659bp) 和3'端(1 444bp) 上下两段分别克隆到pGEMB○R - T 载体上,测定了其核苷酸顺序,在长为3 101 bp 中含有两个阅读框ORFA1 和ORFA2 ,分别编码1 012 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 - 4 -3) 和145 个氨基酸的VP5,ORFA1 和ORFA2 有部分的重叠。将核苷酸序列及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IBDV 血清Ⅰ型和Ⅱ型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 毒株与其它血清Ⅰ型毒株之间,在核苷酸水平上存在25bp - 267bp 的差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存在17 ~40 个氨基酸的差异。在VP2 - 4 - 3 内比较显示,H 毒株与P2 、Cu- 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小为1 .7% ,H 毒株与UK66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大为3 .9 % 。变异主要发生在VP2 的可变区(206 - 350 位氨基酸) ,在H 毒株所特有的12 个氨基酸当中,该区就占5 个,代表1 .76 % 的变异。VP4、VP3 和VP5区各有  相似文献   

18.
用PCR方法从pPAIJ.7中扩增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基因,与pPUC18重组,经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与核苷酸序列分析,获得全长人PAI-2基因.PAI-2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9重组,构建受乙醇氧化酶1基因(AOX1)启动子与转录终止区控制的酵母表达质粒,转化GS115宿主菌,经表型筛选和PCR扩增筛选阳性克隆,用甲醇诱导表达,重组PAI-2以分泌型表达,占分泌总蛋白的30%,具PAI-2抗原性,与低分子量尿激酶形成了抗SDS复合物,具抑制纤溶的活性(91.4AIU/ml).对培养条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锤头核酶模型,设计合成了一个以黄瓜花叶病毒(CMV) 外壳蛋白(CP) 亚基因组RNA 为底物的锤头型核酶(RZC) 。在证明它能有效切割该底物后,再将这个核酶与一个能专一性切割烟草花叶病毒(TMV) 移动蛋白( MP) 亚基因组RNA 的锤头型核酶(RZ1) 相互串联构成了一个双价核酶(RZ1C) 。体外结果表明,这个双价核酶能与相应的单价核酶RZ1 和RZC 一样专一而有效地切割CMVCP和TMV MPRNA。  相似文献   

20.
常春藤阶段转变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春藤阶段转变研究概况包劲松1李载龙1夏英武2(浙江农业大学,1.园艺系,2.核农所,杭州,310029)ASURVEYFORPHAESCHANGEINIVYBaoJing-song1LiZai-long1XiaYing-wu2(1.Depar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