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按蚊唾腺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按蚊是我国传播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它所进行的广泛研究,发现其生态习性和传病作用在各地区间差异很大,因而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弄清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种型的分化问题,但长期来的观察证明,研究复合体中的种型分化,不能停留在外部形态的观察,还应在细胞学及生化学上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通过对多线染色体的细微研究,已能从染色体(特别是性染色体)带型的比较和对杂种染色体的分析,把冈比亚按蚊复合体中的六个种全部区别开来。同样对五斑按蚊、斯氏按蚊、流溪按蚊等若干按蚊的复合体的多线染色体观察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对某些蚊种遗传防治所取得的成功,都显示了多线染色体带型研究的应用前景。 关于中华按蚊多线染色体的研究,Sharma在印度首次报道并发表了唾腺染色体全图,日本Kanda曾发表有关中华按蚊唾腺染色体的描述,但仅见摘要,未见全文及详细的分带图。Oguma亦发表过有关文章。而此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有许多工作亟待去做。现将我们对中华按蚊四龄幼虫唾腺染色体进行制片观察,并将唾腺染色体的组型和带型与蛹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进行比较和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几种染色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通报》编委 :您好。笔者对贵刊 2 0 0 2年第 37卷第 2期第 2 3页刊登的“用 Feuglen染色法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一文感兴趣 ,但笔者认为文中几处不妥 ,比如 1)水浴温度波幅偏高 ;2 )染色时间不确定 ;3)试剂配方不全 ;4 )盐酸的浓度单位有误 ,mol?M?;5 )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表述不清。特撰写下文与各位读者商榷。双翅类昆虫如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唾腺染色体 (Salivary chromosome)比普通染色体大的多 ,处于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 ,是由于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形成的 ,大约有 10 0 0~4 0 0 0根… 相似文献
4.
三种鲫鱼品系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彭泽鲫、银鲫D系以及野鲫三种鲫鱼品系的心、肝和肾脏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表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彭泽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比银鲫D系在肝组织多出二条酶带(LDH7'和LDH8');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心和肾组织中分别多出一条酶带(SOD12'),表明彭泽鲫和银鲫已在生化水平产生明显的分化,推测它们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祖先,独立演化而形成.此外,彭泽鲫和银鲫D系的同工酶电泳图谱都包含野鲫的基本酶带,而彭泽鲫和野鲫的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尤为相似,推测彭泽鲫和银鲫可能起源于野鲫,而彭泽鲫和野鲫的关系较近,银鲫和野鲫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
细胞遗传学是蚊类、特别是按蚊复合种团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十分有用的方法之一(White,1984;Green等,1984)。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结合生化、生活习性、生态和形态分类等技术,已经发现了许多按蚊近似物种的存在(Kitzmiller,1976;Coluzzi等,1979;Stegniy,1981),明确鉴别各按蚊近似种,对于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比较同属赫坎按蚊种团(Anopheles hyrcanusgroup)的两种近似种——赫坎按蚊(An.hyrcanus)和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唾腺多线染色体、有丝分裂染色体,确定它们在遗传学上的亲缘关系,为赫坎按蚊种团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三种姬鼠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中华姬鼠(Apodemusdraco)、大林姬鼠(A.peninsulae)和大耳姬鼠(A.latronum)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3种姬鼠的2n均为48。中华姬鼠的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林姬鼠的常规核型中,除1对中着丝点染色体(No.23)外,其余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耳姬鼠的核型中,有13对端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和7对中着丝点染色体。中华姬鼠C-带核型中,所有染色体着丝点C-带都呈强阳性,异染色质非常丰富,Y染色体整条深染。在大林姬鼠C-带核型中,Nos.7,11,15,21,22着丝点C-带弱化甚至近阴性,其余染色体着丝点异染色质C-带都呈现程度不同的阳性。且Nos.2,4,7有强弱不同的端位异染色质带。X染色体着丝点区有大块的异染色质斑带出现,Y染色体整条深染。大耳姬鼠除Nos.3,4,10,12,13染色体着丝点C-带很弱外,其余染色体着丝点C-带均呈阳性,并有8对(Nos.16-23)染色体出现异染色质短臂。从总体上看,大林姬鼠和大耳姬鼠的着丝点异染色质明显比中华姬鼠的少。中华姬鼠的Ag-NOR 相似文献
7.
8.
9.
几种鼢鼠染色体组型和血清LDH同工酶电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中华鼢鼠指名亚种、甘肃亚种、四川亚种、罗氏鼢鼠的染色体组型和LDH同工酶电泳。发现中华鼢鼠3个亚种染色体数2n=60,罗氏鼢鼠2n=58;中华鼢鼠指名亚种和甘肃亚种LDH同工酶酶谱带数为3条,而中华鼢鼠四川亚种和罗氏鼢鼠为2条。同时,对分类学上争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人按蚊 Anopheles anthropophagus 和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 是赫坎按蚊类群的两个主要成员,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为进一步给我国赫坎按蚊类群的系统关系研究提供生物化学证据,亦为两蚊种发育生化及其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IEF)电泳法,比较分析了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三种罗非鱼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加俐俐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绘制了它们各自的核型模式图。所有这3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都是44,即2n=44。第1对染色体最长,第2对次之,其余20对均为大小差不多的染色体。它们的核型可分为3组,SM组4对,ST组17对,T组1对。3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本文还讨论了罗非鱼的核型与进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三种微蛛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农田常见三种微蛛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微蛛的酯酶同工酶共有18条Rf值不同的酶带,但同种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的酯酶同工酶带数不同,而对种间来说其酯酶同工酶谱具有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华按蚊不同地理株间的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华按蚊系1928年Wiedemann根据在中国广州采到的成虫标本命名的,因其近似赫坎按蚊,故当时定名为赫坎按蚊变种Anophe-les hyrcanus var sinensis Wiedemann。之后又由Reid及Ohtsuru等鉴定为独立的种: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从1934年以来姚永政、冯兰洲、冯鲁柏、马素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化技术进行蚊虫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Robert等综述了昆虫同工酶及其意义;McDonald等和我国的缪建吾都分别报道了白纹伊蚊的酯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不同地理株的同种蚊虫的生化分析结果。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IFE),先后对三属六种十二株伊蚊、库蚊及按蚊作了酯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及蛋白的生化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采用本所饲养的白蚊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广州株、南宁株、上海株、海南株、云南株及宜兴株;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Linnaeus)]Bora-Bora株和海南株;黄斑伊蚊(Aedes flavopitus Yamada)。淡色库蚊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探索,在果蝇唾腺制片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加蔗糖液保色,树脂胶封边,制备一种半永久制片标本。操作过程如下: 1.取出唾腺,在其上加2滴(37℃)蒸馏水低渗处理10~20分钟,使唾腺细胞涨大有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2.用滤纸吸去蒸馏水,加1滴1N HCl解离8~15分钟(时间随当时的温度而定),吸去解离液,用蒸馏水轻轻冲洗2~3次,将水吸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化技术进行蚊虫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Robert等综述了昆虫同工酶及其意义;McDonald等和我国的缪建吾都分别报道了白纹伊蚊的酯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不同地理株的同种蚊虫的生化分析结果。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IFE),先后对三属六种十二株伊蚊、库蚊及按蚊作了酯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及蛋白的生化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种瘤背豆象幼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法 ,分析了 3种瘤背豆象属豆象 :绿豆象 Callosobruchuschinensis L.、灰豆象 C.phaseoli ( Gyllenhal)、鹰嘴豆象 C.analis ( Fabricius)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从酶谱的酶带数、迁移率、酶活性强弱 (酶带染色深浅 )、酶含量 (酶带宽窄 )等方面的比较发现 ,3种瘤背豆象属豆象幼虫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明显的差异。由此探讨利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法鉴别豆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