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类性外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激素(Pheromon)是指动物释放于体外的,能引起同种另一个体产生一种或多种特异性反应的化学物质。外激素在动物个体间的化学通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外激素的研究多集中在昆虫和哺乳动物。近年来,对鱼类性外激素(Sexpheromone)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性外激素在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化学通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化学通讯是指动物释放化学信号——外激素(有的俗称气味),以传递信息,受纳动物经由嗅觉(或味觉)分析器感受,产生一系列反应的通讯联系,它制约着动物许多的行为、生理等生物学特征,从而有效地调节着群体机能。愈来愈清楚,研究哺乳动物的化学通讯问题,不仅有助于揭示动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且对农、林、牧、副诸方面的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就哺乳动物的化学通讯问题逐步开展了一些工作,关于外激素对褐家鼠、小白鼠的性引诱及性成熟的影响已作过报道(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生态室一组,1975、1976)。本项研究以猪为实验材料,探讨哺乳动物化学通讯在性行为方面的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3.
范志勤 《生态学报》1982,2(3):285-290
各种环境刺激是通过机体调节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近来研究逐步揭示了化学信息在鼠类繁殖中的刺激作用(范志勤,1981;Bronson,1971;Parkes et al.1961;Whitten,1966)。一般将哺乳动物的化学信息分为信号外激素和诱导外激素。前者指经短时间的刺激,经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受纳动物直接的行为反应的一类外激素;后者通过神经一激素的调节诱导感受动物产生相对持久的生理状况和机能的变化。信号外激素的特点是作用时间短、行为变化快,反应可逆,即在刺激消失后,行为反应亦形消失。那么诱导外激素则表现  相似文献   

4.
化学通讯是许多哺乳动物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外激素是同种动物化学通讯过程中的信使。研究动物的化学通讯,对于揭示动物行为、动物群体数量调节机理、增殖有益动物和控制有害动物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激素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有关外激素的问题,迄今知道得很少。我们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不是以个体,而是以种群  相似文献   

5.
外激素Pheromone这个名词,是由Karlson et Luscher于1959年首先创议采用的,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挥发性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它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能影响它们的行为(或发育),故有人又称之为信息素。现在已经发现的昆虫外激素有性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追踪外激素及告警外激素等等。目前应用前途较大,研究最多的是性外激素,所以本文只着重简介昆虫的性外激素。  相似文献   

6.
外激素对于异性具有引诱作用,在家畜方面,诸如猪、狗、羊等早有应用。但是,对于野生动物的这方面研究,仅在近20多年来才受到重视,并且发展较迅速。目前,有关哺乳动物外激素的来源、化学结构及功能作用等问题,已有若干报道,例如对鼠尿外激素的研究,认为鼠尿中的气味物质有十几种,其结构特点也很相似,倘若分离出用于实践,则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物化学通讯小实验张立,房继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在动物的生活中,外激素所起的作用是很广泛的。例如,在昆虫中,外激素可以引起受纳个体的聚集、扩出、交回、产卵、示警和社会性群体的调节等多种行为。咱乳动物中,外出在可以对动物的社会等级、领...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生物发出信号可能通过嗅觉、视觉、听觉、触觉而起作用。信息素(又称外激素)系化学信号物质,是通过触觉或嗅觉而接收的。哺乳动物发出信号的气味源很多,如汗腺、后肠腺体等,若从尿液排出,则可以从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所用各种化学成份明确的培养基是研究生命科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它已被常规用于研究胚胎早期发育,多种动物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转基因动物,动物克隆等领域。介绍了用于移植前胚胎培养基的研究和发展历史,当前所用化学成份明确胚胎培养基的主要组成,特别是针对小鼠和大鼠移植前胚胎所用各种培养基及其成份,讨论了这类培养基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类外激素的作用朱春业(山东莱州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61400)人类外激素是指人体由外分泌腺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在人类群体中主要通过嗅觉发挥生理效应。到目前为止,国外已证明,能起到人类外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有数种。人类产生外激素的主...  相似文献   

11.
生态生物化学(九):哺乳动物对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发展程度最高的类群,胎生、哺乳是其主要特征。哺乳纲(Mammalian)现有35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从食性上可将哺乳动物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几类。大多数哺乳动物是杂食性的,能取食多种植物或动物。这一讲主要介绍植食性哺乳动物以及人对食物的选择。动物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份,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主要的营养成份是蛋白  相似文献   

12.
有趣的牙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波 《化石》2002,(4):24-25
众所周知的哺乳动物的牙齿是有分化的 ,科学家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分别称之为门齿、犬齿和颊齿 (包括前臼齿和臼齿 )。然而由于不同的动物是散布在大自然千差万别不同的领域里 ,有的在广袤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 ,有的在神秘的原始森林里 ,有的在暗无天日的地下 ,有的在浩瀚的海洋里 ,因此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环境 ,动物们也就发展演化出各种各样不同的 ,可以说是很特别的牙齿来 ,现在我们就到这个奇特的领域里游览一番。露出唇外的门齿数量约占哺乳动物40~50%的啮形动物 (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 ) ,都拥有一对夸张的大门齿 ,这正是这类…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受精”给予极大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扩大了对哺乳动物受精的生物学及化学的认识,因而对受精及节制生育的医学及伦理学方面均有影响。本文将叙述哺乳动物受精的细胞和分子特征,以及从精子与卵的最初相遇到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尽管大多数论述是从体外小鼠配子实验中得出的,但是也适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体内受精过程。  相似文献   

14.
植物对植食性哺乳动物的化学防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植物次生合物防卫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的次生化合物主要为酚类、萜类及含N类化合物,植物对动物觅食的化学防卫对策以次生化合物的各类而有差异,次生化合物通过对动物的食物摄入、消化、代谢,以及敏殖活动的效应,以抵御动物的觅食。将植物化学防卫与动物适应对策相结合,探讨动物-植物协同进化模式,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EAG技术研究棉铃虫对性外激素和植物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供试的气味物质有棉铃虫性外激素的二种主要组分和36种与棉铃虫寄主植物有关的植物气味物质。试验结果表明:1)只有棉铃虫雄蛾对性外激素组分产生反应,二种性外激素的组分中,Z-11-16:AL能引起较强的EAG反应。2)对植物气味物质,雌雄棉铃虫之间的嗅觉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棉铃虫对性外激素和植物气味组分的嗅觉感受过程是一个有选择性的感受过程:不同种类的气味物质能引起不同的EAG反应。只有棉铃虫雄蛾才对性外激素组分起反应,在二种性外激素组分中:主要组分:Z-11-16:AL引起的EAG反应最高,高于大多数植物气味物质。次要组分Z-9-16:AL引起的EAG反应很弱。雌、雄棉铃虫对植物气味组分的嗅觉反应的选择性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对苯甲醛和绿叶气味物质的反应最高。单萜类中的萜烯衍生物(萜类醇、醛、酯等)的触角电位反应次之。棉铃虫对大多数的供试化合物的EAG反应都很小。最后,作者讨论了性外激素和植物气味物质对棉铃虫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周、中枢和行为三个不同层次,探讨昆虫对性外激素感受的嗅觉过程。通过对大量昆虫的性外激素组分化学结构鉴定,以及结构一活性关系的研究,促进了对嗅觉机制的了解。对于嗅觉中枢过程的了解是很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蒲勇  张运海  章孝荣 《生命科学》2013,(11):1126-1134
哺乳动物卵巢中含有数以万计的腔前卵泡(preantral follicles),仅不足1%能够发育至预排卵卵泡。建立哺乳动物腔前卵泡有效分离及体外培养技术体系,能够大量利用腔前卵泡,增加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数量,对哺乳动物胚胎体外生产、克隆及转基因动物生产等胚胎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在体外条件下揭示哺乳动物卵泡发育机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鉴于卵巢质地与卵泡划、发生周期的固有差异,不同物种腔前卵泡分离方法与培养方式亦有所不同。同时,培养基类型、卵泡问相互作用、促性腺激素与细胞因子等因素均会对卵泡的体外发育产生影响。系统阐述了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培养方式以及相关因素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期望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获取高质量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是成功进行人类体外受精、动物胚胎生产和克隆的关键。尽管大多数哺乳动物卵母细胞能够在体外自发完成细胞核成熟,但卵母细胞成熟质量远不如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其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较差。目前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不充分造成的。研究表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系统与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化学联系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它涉及从个体到群落的一系列生物现象。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种群之间的化学联系和群落的化学环境。业已了解,生物的各个层次都有化学物质参与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在一个个体内部,通过激素或神经体液系统协调各器官的活动;在一个种群内部,通过种内信息素(又称外激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以调节受纳动物的发育、繁殖、行为,并可提供某些情报贮存在记忆中;某些生物的自身毒物或自我抑制物,以及动物密集时累积的废物,具有驱避或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使用化学信息来判别周围环境状况或相互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信息接受与交流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较具有很多的优点,与其他通讯方式的结合使用也可更大程度地提高信息接受与通讯的准确性。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也存在着化学通讯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化学信号在翼手目动物导航定位、探测和辨别食物资源、种内识别、母婴辨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