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占首位的种苗公司、埼玉原种育成会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黄瓜种子,并从2年前就与植物工学研究所合作。在4月召开的第81届日本育种学会联名发表了黄瓜组织培养的再生和使用土壤杆菌导入外源基因的研究成果。向黄瓜导入基因再生植物体的技术基础研究基本结束。据植物的工程研究所讲,还没有互换共同进行育种的正式合同,正在观察事业计划调制时间表。如签订合同,植物工程研究所对黄瓜进行基因操作,提供母本,埼玉原种育成会决定使其母本与手中?娴哪  相似文献   

2.
日本烟草产业(JT)公司使用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开始培育水稻的雄性不育品种,一部分达到试种阶段.去年该公司与比利时Plant Genetics Systems公司合作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雄性不育水稻.但是3年前就计划用细胞融合改良水稻品种.打算今年扩大室内试验的规模.日本烟草产业的农业事业部长江口恭三已宣布此事,这是该公司首次决定宣布水稻研究的进展状况. 建立雄性不育系统是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第一步.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把细胞质雄性  相似文献   

3.
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2小组说,一旦在科学技术会议生命科学部会上认可3月12日申请的基因重组水稻的非封闭式实验计划,就发表实验计划的详细情况。因此,5月终于开始在一般温室进行重组水稻二种栽培试验。农业研究中心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培育的重组水稻“水稻1号”是用基因操作技术在“日本睛”中导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编码蛋白基因;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培育的重组水稻“水稻2号”是用基因操作技术在“绢光”中  相似文献   

4.
坂田(酒田)种子公司通过非对称细胞融合法已成功地向甘蓝导入白菜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该公司去年在君津育种农场内设立了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围绕细胞融合技术的植物生物技术临战体制。该中心得出的最初的研究成果是甘蓝。研究的详细情况将于1988年4月在宇都宫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挽救弱化的雄性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5.
《日经生物技术》2000年4月10日号第9页报道:日本烟草产业(JT)公司以前开发的基因重组杂交一代(F1)水稻已取得成果。并于2月15日公开了专利内容。 据公开的专利明细书(专利号2000-41682)中称,该公司使用了微生物RNase-barnase酶活性减弱的变异体。在水稻花药特异性启动子控制下将低活性barnase基因导入水稻,成功地高效率地培育出了雄性不育水稻。用低活性的barnase解决了开发重组雄性不育水稻来自强酶活性barnase引起的植物形态异常问题。专利申请日期为1998年8月4日,申请人为日本烟草产业(JT)公司。 JT的F1水稻开发项目还须追溯到1990年与德国/法国Aventis CropScience公司子公司-比利时PlantGenetic Systenms公司签订的共同开发合同。这次专利的公开可以说经过8年的研发终于结出了硕果。但是,JT的水稻开发部门现已移交给英国AstraZeneea公司农业部门Zeneea Agrochemicals,情况较最初开发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要商品化这项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不能马上进入下一阶段。孙国凤  相似文献   

6.
强化水稻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开发高产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公司利用基因重组使水稻增产获得成功。将水稻合成蔗糖的关键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连接在花椰菜花椰病毒(CaMV)35S启动子下游并使之大量表达。水稻栽培品种“日本晴”的SPS活性提高了4倍。大量表达植物本身基因可避免降低活性的共阻遏(co—supression)现象。三井东压公司确立了培育水稻F1杂种的技术,因而具备了利用杂交和重组使水稻高产的两种手段。该项成果于1996年3月27日在鹿儿岛召开的日本植物生理学会上发表。高活性SPS水稻个体的增产技术还未确认。仅用当代的重组…  相似文献   

7.
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分子育种部广近洋彦等小组利用转座子首次在世界上构建了水稻基因破坏系。用动物、微生物确立了同源重组的基因破坏法。植物的基因定靶法尚无确认系。美国PioneerHi—BredInternational公司去年底利用转座子成功地开发出玉米基因破坏法。用水稻、玉米2种谷物确立了基因破坏法,在此基础上,希望能进行机能分析以加快育种工作。2月26日在东京召开的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的成果报告会上发表了这项成果。广近等的方法是在传统的组织培养变异法上再使用PCR的筛选法。检测在水稻组织…  相似文献   

8.
北海道绿色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北海道大学共同宣布,使导入水稻萎缩病病毒外壳蛋白的水稻再生成个体获得成功,现在正在鉴定病毒抗性。因此该研究所确立了水稻的基因操作技术,将来准备应用于该研究所瞄准的耐冷性水稻开发等。该研究所在这周(5月26日~28日)在盛冈市召开的日本植物病理学会上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详细报告。京都大学农学部教授古泽严男等小组也与住友化学公司一起育成了重组了水稻  相似文献   

9.
日本烟草产业(JT)遗传育种研究所研究员石田祐二等利用植物病原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确立了玉米性状转化技术,于7月15日在东京召开的组织培养学会发表。 以前利用土壤杆菌的基因导入技术(Agrobacterium法)是适用于向双子叶植物中导入基因的简便的导入法。但是不适用于向单子叶植物中(Agrobacterium不能作为宿主)导入基因。JT公司1994年开发了世界第一个使用土壤杆菌向单子叶植物水稻中稳定地导入基因的技术。这次确认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向玉米中  相似文献   

10.
今年至少3种基因重组水稻达到科学技术厅重组DNA实验指导方针所规定的非封闭式温室栽培条件。被视为植物生物技术之根本的水稻大概会最早实施。农林水产省和三菱商事·三菱化成两公司合资的植物工程研究所正在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重组水稻。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农业研究中心的“1号”和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中的“2号”就是抗条纹叶枯病的重组水稻,“1号”、“2  相似文献   

11.
日本烟草产业(JT)公司成功地开发了可从性状转化植物高效地去除选择性标记的利用土壤杆菌的无标记性状转化法。不仅限于双子叶植物,也能进行单子叶植物水稻的基因导入。JT公司在川崎市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了该项成果。在植物的性状转化中使用了卡那霉素等基因,但是,如果能排除标记,就能反复使用单一标记,所以希望此法能在需要导入代谢系基因群等多种基因时使用。因此,选择标记的去除法是植物重组育种必需的技术。JT公司开发的载体是在其1994年开发的、土壤杆菌(不仅能向双子叶植物中导入基因而且也能向水稻和玉米等…  相似文献   

12.
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普通核雄性不育性遗传方式能够满足对植物最佳雄性不育系选育的要求,是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极好遗传工具。如果能解决其不育系繁殖问题,将优于现有的其他杂种优势利用方式。克隆出普通核雄性不育性的可育基因,通过叶绿体转化,将核雄性不育性可育基因向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细胞质转移,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的保持系;通过种子成熟后表达的启动子;和以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为基础的基因开关以及化学诱导启动子的利用,都可能繁殖出100%不育株率的普通核雄性不育系,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性利用的新途径,对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学研究所2个小组向科学技术厅申请重组水稻的非封闭式环境的实验。重组水稻是导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编码蛋白基因的水稻,如科学技术会议确认适合重组DNA实验方针,将在日本首次进行“非封闭式”的水稻的栽培试验。实验在农环研的实验温室进行。为在横滨市的植工研的研究室栽培农环研—植工研小组培育的重组水稻,计划将重组水稻移到有温室的筑波市实验。  相似文献   

14.
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普通核雄性不育性遗传方式能够满足对植物最佳雄性不育系选育的要求,是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极好遗传工具。如果能解决其不育系繁殖问题,将优于现有的其他杂种优势利用方式。克隆出普通核雄性不育性的可育基因,通过叶绿体转化,将核雄性不育性可育基因向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细胞质转移,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株的保持系;通过种子成熟后表达的启动子;和以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为基础的基因开关以及化学诱导启动子的利用,都可能繁殖出100%不育株率的普通核雄性不育系,创造普通核雄性不育性利用的新途径,对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产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对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并开发了新的基因转移方法。新出版的《粮食作物的生物技术:水稻生物技术及遗传工程》一书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综述和近期水稻遗传工程的研究进展。本书的内容包括组织培养方面、细胞生物学和原生质体技术,还包括关于水稻基因转移的详细资料、转基因植物的特性鉴定和转基因植物的大田实验结果。本书分为以下各章:作为全球性作物  相似文献   

16.
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是近年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创造雄性不育的各种基因工程途径,包括通过核酸酶基因的特异空间表达、使胼胝质提前降解、利用反义基因、改变某些激素含量与比例、导入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将特异启动子与催化产生某种毒素的酶基因结合转化植物、通过共抑制、通过双重转基因系杂交及一些新的设想如RNAi、凋亡;及上述不育系的保持与恢复的各种基因工程途径,包括利用引起雄性不育基因的抑制基因、利用雄性不育基因的反义基因、通过化学调控、利用定位重组系统。文中还尽可能列出了上述技术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情况,并就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4,(4):I0003-I0003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团队,通过图位克隆法克隆了野生稻控制芒发育的An-1基因。该基因编码一个bHLH转录调控因子。从而揭开了相关水稻遗传之谜。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杂志。  相似文献   

18.
《日经生物技术》1999年4月12日第10页报道:日产化工工业公司和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小组成功地开发出抗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重组水稻。研究组所使用的基因是独自从水稻花药中克隆出的NADH依赖性还原酶基因YK1。目前从玉米中分离出NADH依赖性HC毒素还原酶基因。该基因可还原、解毒北方斑点病菌所产生的HC毒素,并能用于植物抗病性改良。据说将NADH依赖性还原酶基因导入植物体赋予抗病性大约还是第一次。详细成果4月4日在宇都宫市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对YK1导入水稻系统进行稻瘟病(レ…  相似文献   

19.
三井东压化学公司正在与科学技术厅继续商议改建研究所内的现有温室的事宜,准备用来试种基因重组水稻.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内已建有现代设备的温室.对民间企业来说这是一大笔投资.该所曾作过重组番茄的野外栽培试验.因此,三井东压化学公司采取了改建的方针. 该公司在建立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系时,曾得到三井集团的其它企业、三井业际植物生物  相似文献   

20.
植物工程研究所培育导入并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蛋白δ内毒素转基因水稻获得成功,用导入基因的第二代水稻叶确认了对水稻害虫甘蓝螟的耐虫性。摄食了重组水稻叶的甘蓝螟阻碍生长或死亡。δ内毒素可作为微生物农药BT 剂的杀虫成分。含有该编码基因的耐虫性植物,在日本开发还是首次。详细情况在10月18~20日名古屋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