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细胞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保证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通常被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了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根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可将细胞周期检查点分为三种。第一种负责查看DNA有无损伤,称为DNA损伤检查点;第二种负责DNA复制的进度,称为DNA复制检查点;第二种负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外DNA在酵母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甚多,机制复杂。近年来已发现酵母染色体外DNA在细胞衰老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认为细胞的衰老受控于一种特定的染色体外DNA复制的次数,具有精确的时间控制机制[1、2]。1.染色体外DNA与衰老的关系酵母染色体外存在大小不等的rDNA环,称为染色体外rDNA环(extrachromo-somalrDNAcircle,ERC)。已发现衰老的酵母细胞中含有丰富的ERC,而年轻酵母细胞中的ERC则很少。芽殖酵母中含有人类Werner氏综合征(一种早老症)WRN基因的同源序列——SGS1基因…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原核细胞DNA复制机制早已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对真核细胞DNA复制机制的认识 ,直到 90年代中期才比较清楚。SV40DNA复制系统是研究真核染色体DNA复制的理想体系。在SV40DNA复制系统中由病毒编码的唯一的复制因子是T抗原 ,其余的复制因子全依赖于宿主细胞。利用纯化的蛋白质或人细胞抽提物在体外重新构建SV40DNA复制体系 ,可以细致、深入地研究真核DNA复制的起始、延伸和滞后链的成熟。1 .在DNA复制的起始至延伸阶段发生DNA聚合酶α/δ转换哺乳动物细胞有 5种DNA聚合酶 (α、β、γ、δ、ε、)。由…  相似文献   

4.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的控制陆长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真核细胞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DNA复制的控制从狭义上看发生在DNA复制的起始上;从广义上看,也发生在参与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基因表达调控上。关于这些调控机制虽然远还没搞清,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与近来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研究的一些进展结合起来,可以说已初露端倪。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的控制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DNA复制的控制无疑对于搞清细胞周期在G1\S 期的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过去认为体外连续培养的细胞在有限次数的细胞分裂增殖后 ,虽能维持基本代谢过程 ,但丧失了DNA合成及分裂的能力 ,最终导致细胞增殖能力的丧失 ,称复制性衰老 (replicativesenescence)。它也被认为是限制体细胞过度增殖的重要内在调控机制。某些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称永生化 (immoralization)细胞 ,它们的细胞周期检查点 (checkpoint)通常消失。新近用大鼠雪旺细胞 (schwanncells)———一种来源于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做体外细胞培养试验发现 :如果设法保留细胞…  相似文献   

6.
细胞周期检查点在细胞遭遇DNA损伤因子的攻击或遇到营养缺乏等不利因素作用时,能够暂时阻止或减慢细胞周期的进程,是细胞在长期进化中发展起来的抵御DNA损伤的重要机制.不仅如此,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存在一种S期检查点,对DNA复制的速度进行调控.从分子水平而言,这种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ATR、9-1-1复合体、Chk1、Cdc25A和CDK2等的作用来实现的.这种调节作用对细胞至关重要,它使DNA复制速度不致于过快,从而减少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几率,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与染色质结构变化及细胞周期进程密切相关,伴有组蛋白代谢变化和核小体的解聚与重组装。细胞周期蛋白p34^cdc2激酶在S期的活性变化对真核生物DNA复制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以义技术,结合Lipofectin导入和GPT筛选方法,研究了DNA聚合酶ε在HeLa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功能,针对DNA聚合酶ε和α的反义寡核苷酸都能够专一地抑制HeLa细胞的DNA合成。首镒直接证明了DNA聚合酶ε在哺乳动物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芽殖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细胞中,G1期的三种cyclins和S、M期的五种cyclins之周期性的合成和分解调节着Cdc28的活性,驱动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除了CDK的磷酸化作用外,蛋白质的泛肽化降解作用间接或直接调控细胞周期:CDC34泛肽化途径通过降解Cdc28的专一抑制子而起始DNA复制;APC泛肽化途径通过降解M期后期的抑制子和M期cyclins,使姐妹染色体分离和M期终止。  相似文献   

10.
检查点:细胞周期的质量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家睿 《生命的化学》1999,19(5):199-202
细胞周期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其基因组DNA在DNA合成期(S期)完整地复制成两份拷贝,而后在分裂期(M期)将这两份拷贝正确无误地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产生错误,又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将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和变异。对单细胞生物,其后果是导致细胞...  相似文献   

11.
《DNA复制:调节机制》《DNA复制:调节机制》(DNAreplication:theresulatorymechanisms)由P.Hughes等人编著,1992年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422页。该书有下列章节:1.细胞DNA复制。DNA复制的细胞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周期研究进展陆长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S,M两个主要事件及G1,G2两个间隔期。每个细胞期都有它的特殊的功能,各细胞期之间都有转折点。经过一个细胞周期,细胞的遗传物质DNA被正确地复制并分配到两个子细...  相似文献   

13.
对生物大分子形状的正确了解有助于对其功能的解析。事实上,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法,使我们在对构成细胞各组分功能的探讨和研究方面收益匪浅。自从生物这家们认识到DNA在细胞行使其功能中的重要性以来,电子显微镜便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而被用于分析DNA的结构,研究DNA的复制、重组和转录机制。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技术又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使人们已经能够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介入DNA复制、重组和转录等过程中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的活体状态。今后,在对生物大分子的活体行为进行探讨时,电子显微镜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杆状病毒DNA解旋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解旋酶 (helicase)是DNA复制过程中一类重要的酶 ,负责打开DNA双链 ,并参与新生链的合成 ,在DNA修复和重组过程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杆状病毒DNA解旋酶除了参与DNA复制外 ,对于晚期基因的转录、关闭宿主蛋白质合成及决定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1.杆状病毒解旋酶的结构目前已有 5种杆状病毒的DNA解旋酶基因得到克隆并测序 ,分别是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 ,黄杉毒蛾核多角体病毒 (OpMNPV) ,家蚕核多角体病毒 (BmNPV)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MNPV)及粉…  相似文献   

15.
四种鱼类外周血红细胞细胞周期及DNA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廷  潘峰 《动物学报》1995,41(4):370-374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量了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奥利亚罗非鱼(Sarotherodon aurea)、 鳙(Aristichthys nobilis R.)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n.)红细胞的DNA含量,四种鱼与鸡红细胞DNA含量的比值分别为1·65、0.96、0.91、1·15,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计算,四种鱼二倍体体细胞的 DNA含量分别为3.80 pg/N, 2. 22pg/N、2. 08pg/N、 2. 66pg/N。另外,四种鱼外周血红细胞分别有26%、 26%、 23%、 24%的细胞处于 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这表明这四种鱼类的外周血红细胞并非失去分裂能力的特化细胞群,它们表现了较强的细胞周期现象。这有可能是这几种硬骨鱼类外周血仍具有造血功能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与脱落酸对番茄种子萌发中细胞周期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细胞流检仪检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GA-缺陷型、ABA-缺陷型和相应的正常品种(野生型)成熟种子胚根尖细胞倍性水平时发现:GA-缺陷型和野生型种子绝大多数细胞DNA 水平为2C,而ABA-缺陷型种子则含有较多的4C细胞。在标准发芽条件下,ABA-缺陷型和野生型种子浸种1 d 后胚根尖细胞DNA 开始复制,随后胚根突破种皮而发芽。然而GA-缺陷型种子除非加入外源GA,否则既不发生细胞DNA 复制,也不发芽。这说明内源GA 是启动番茄种子胚根尖细胞DNA 复制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说明番茄根尖细胞DNA 复制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实验证明:ABA 不抑制细胞DNA 合成,但阻止G2 细胞进入到M 期。外源ABA处理野生型种子与渗控处理结果相似,可以大幅度提高胚根尖4C/2C细胞的比例,但抑制种子的最终发芽  相似文献   

17.
Iee  N  盛飙 《微生物学杂志》1994,14(1):58-61
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的专一位点诱变方法,可从混合体中清除野生型DNA。并将所需突变DNA转入被转化细胞中,如此合成了与一种DNA分子目标序列一致的并带有能产生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插入突变的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利用野生型DNA分子中的两端各有两个限制性位点的一段目标DNA片段作为模板,上述合成的两种寡核苷酸引物被延伸、富集并分离。被延伸的产物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又反过来被用作模板,以获得突变的双链DNA片段,此片段通过其两端的限制性位点能很方便地用侧面限制性内切位点克隆到质粒中去。用这些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细胞可进行大量的分析。通过集落杂交试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得知这些转化体百分之百含有突变型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18.
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在染色体上特定的多位点起始.当细胞处在晚M及G1期,多个复制起始蛋白依次结合到DNA复制源,组装形成复制前复合体.pre.RC在Gl-S的转折期得到激活,随后,多个直接参与DNA复制又形成的蛋白结合到DNA复制源,启动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双向的DNA复制又.在染色体上,移动的DNA复制又经常会碰到复制障碍(二级DNA结构、一些蛋白的结合位点、损伤的碱基等)而暂停下来,此时,需要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调控来稳定复制叉,否则,会导致复制又垮塌及基因组不稳定.本文就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起始的机制,以及复制又稳定性的维持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已知分子量大小的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脉冲电泳研究中用以估算样本染色体DNA分子大小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对用做标记的啤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haromycespombe)完整染色体DNA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及改进研究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凝胶包埋法以及凝胶包埋破壁法效果均很好,都得到大量染色体DNA,且彼此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液氮冷冻研磨法和凝胶包埋法制备上述两种酵母菌染色体DNA分子标记是两种理想的方法,可完全取代凝胶包埋破壁法,即缩短处理时间又降低成本。此外,相同的电泳样本块在不同的电泳条件下,所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表明电泳条件是影响电泳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抱霉AS3.3413(M.ramanniana AS3.3413)和葡酒色被孢霉AS3.3414(Mvinacea AS3.3414)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三种被抱霉明显的染色体带数分别为15条,10条和11条,分离的染色体DNA大小范围大约为390kb-2660Kb,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21640Kb、15040Kb、19670K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