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有植物同钟花(桔梗科)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我国西南的特有属同钟花属的同钟花(Homocodon brevipes)进行细胞学研究,其染色体数目为68,核型为2n=68=56m 10sm 2st,可能是四倍体。通过比较桔梗科已有的大量细胞学资料认为该类群应该与风铃草属和沙参属所代表的类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对分布我国西南的特有属同钟花属的同钟花( Homocodon brevipes) 进行细胞学研究, 其染色体数目为68 , 核型为2n = 68 = 56m+ 10sm + 2st, 可能是四倍体。通过比较桔梗科已有的大量细胞学资料认为该类群应该与风铃草属和沙参属所代表的类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桔梗科的地理分布:关于分布中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桔梗科44个属的分布作了分析,发现属的3个频度分布中心:东亚区(13个属),开普区(10个),地中海区(14个)。东亚区有12个属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云南东部和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南部);在地中海区属的分布相对均匀,但巴尔干半岛比较集中,有9个属。因此中国西南部是桔梗科属的最集中分布的中心。对桔梗科作了尝试性的划分,将该科分为6个类群,7个亚类群。东亚是类群和亚类群最集中分布的地区,因此可以称为类型的多样性中心。本文选择Polemoniaceae为外类群,把Cyphiaceae和Lobeliaceae作为参考类群,并考虑一般承认的进化原则,据此分析了26个性状的演化趋势,进而计算出每一个属的性状原始指数,并据此确定各属的原始性和进化性。最原始的属和大部分比较原始的属分布在东亚,因而可以认为东亚,特别是中国西南部,是桔梗科的原始类型中心。这个地区也就是康滇古陆的所在地,地史上一直稳定,为桔梗科原始类群的分化提供了历史地理背景,这里就是原始类群分化、发展的地区,推测桔梗科起源于白垩纪,但具体的起源地难于判断。  相似文献   

4.
中国蜘蛛抱蛋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任翔  李光照  郎楷永  韦毅刚  刘演   《广西植物》2000,20(2):138-143+193
报道了 11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 :伞柱蜘蛛抱蛋 ** ,2 n=36 =2 0 m+6 sm(2 sat) +10 st,属 2 C型 ;辐花蜘蛛抱蛋 ** ,2 n=38=2 2 m+6 sm(2 sat) +10 st,属 2 C型 ;棒蕊蜘蛛抱蛋 **,2 n =36 =18m +8sm (2 sat) +10 st,属 2 C型 ;柳江蜘蛛抱蛋 **,2 n=38=2 0 m +6 sm(2 sat) +12 st,属 2 C型 ;小花蜘蛛抱蛋 ,2 n=38=16 m +4sm +8st (2 sat) +10 t,属 3C型 ;线叶蜘蛛抱蛋 ** ,2 n=36 =2 0 m(2 sat) +16 st,属 2 C型 ;罗甸蜘蛛抱蛋 ,2 n=38=16 m+6 sm(2 sat) +16 st,属 2 C型 ;四川蜘蛛抱蛋 ,2 n=38=2 4 m +4sm+10 st (2 sat) ,属 2 C型 ;广东蜘蛛抱蛋 ,2 n=36 =18m +2 sm(2 sat) +16 st,属 2 C型 ;洞生蜘蛛抱蛋 **,2 n=36 =18m +2 sm(2 sat) +14st+2 t,属 2 C型 ;大花蜘蛛抱蛋 ,2 n=36 =16 m+6 sm(2 sat) +14st,属 3C型。其中棒蕊蜘蛛抱蛋、柳江蜘蛛抱蛋、线叶蜘蛛抱蛋和洞生蜘蛛抱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以及广东蜘蛛抱蛋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蓝钟花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蓝钟花属Cyananthus及整个狭义的桔梗科Campanulaceae(s.str.)的花粉、染色体和形态性状作了深入的系统研究,表明蓝钟花属是该科的最原始类群,它的亲缘属有党参属Codonopsis和细钟花属Leptocodon。 对蓝钟花属中各个种及它的亲缘属的地理分布分析,揭示了该属是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区系的成分,横断山地区是该属的频度和多样性中心;认为中国西南部及其邻近地区至少是桔梗科原始属的保留中心,甚至可能是该科的起源中心。作者最后对蓝钟花属各个种的性状作了生物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属进行了全面的分类修订,把原有的26个种9个变种归并为19种(包括2亚种);对该属的次级分类也作了修订。首次报道了该属的染色体数目和细钟花属的花粉形态。  相似文献   

6.
国产12种乌头属和18种翠雀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12种乌头属Aconitum L.和18种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的染色体。在12种乌头属植物中,除粗花乌头A.crassiflorum为四倍体(2n=4x=32)外,其他种类都为二倍体(2n=2x=16),中甸乌头 A.piepunense中有B染色体存在,牛扁亚属Aconitum subgen.Lycoctonum的二倍体植物与乌头亚属Aconitum subgen.Aconitum 植物的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有明显区别;所有18种翠雀属植物都为二倍体(2n=2x=16),其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与乌头亚属的染色体易于区别。翠雀属植物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明显高于乌头属植物,因此从染色体证据来看,翠雀属要比乌头属进化。  相似文献   

7.
黄精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玉竹P. odoratum (Mill.)Druce黄山材料2n=16=10m(3sc)+6sm,滁县琅琊山材料2n=18=10m(1sc) +2sm+6st(2sc),二者均属2B核型. 长梗黄精P.filipes Mirr. 黄山材料2n=22=8m+8sm(2sc)+6st,属3B核型,安徽繁昌材料2n=14=10m+4sm和2n=16=8m +4sm+4st,二者均属2B核型。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安徽黄山材料2n=20=8m+6sm+6st和2n=22=6m+8sm +4st+4t,二者均属3B核型,安徽滁县琅琊山材料2n=18=8m(2sc)+6sm+4st,属2B核型。长苞黄精(P.desoulayi kom.) 2n=22=10m(2sc)+6sm(1sc)+6st,属3B核型;轮叶黄精(P.verticillatum(L.)All.)2n=18=2m+2sm+10st+2t+2T和2n=24=6m+4sm+12st+2T,二者均属3B核型。其中玉竹2n=16,长梗黄精2n=14和2n=22,长苞黄精2n=22,轮叶黄精2n=18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新疆多年生小麦族植物染色体数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根楼  颜济  杨俊良   《广西植物》1990,10(2):143-148
本文对1987年采集于新疆的多年生小麦族(Triticeae Dum. )属种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该地区多年生小麦族各属种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是从2n=14到2n=84,前者主要存在于大麦属(Hordeum)、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而后者全部集中于赖草属(Leymus).其中染色体数目为2n=28和2n=42的频率最高,主要存在于鹅冠草属(Roegneria)和披碱草属(Elymus)。Roegneria gobicola, Roegneria kuqaensis, Roegneria tahelacona, Roegneria zhoasuensis的染色体数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野牡丹科6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野牡丹科国产野牡丹属(Melastoma L.)4种植物和从国外引种的蒂牡花属(Tibouchina Aubl.)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并对4种野牡丹属植物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野牡丹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为二倍体植物,蒂牡花属的蒂牡花(T. urvillean)和银毛野牡丹(T. heteromall)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野牡丹(M. malabathricum) 2n=10m(2SAT)+14sm;毛稔(M. sanguineurn) 2n=10m+12sm+2st;地稔(M. dodecandrum) 2n=12m+12sm;细叶野牡丹(M. intermedium) 2n=12m+10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国产野牡丹属植物染色体为小染色体,绝对长度为0.43~1.79 µ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7~62.91,均属2B型。野牡丹属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产7种菝葜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浙江产菝葜属smilax 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S.nipponica有两种核型,2n=26和2n=32,均为3B型,但后一种细胞型的雄株的第一对染色体大小不等,可能为性染色体;S.riparia 2n=30,属3B型;S.siebodii n=16;S. china有两个染色体数目,2n=96 和n=15;S. davidiana 2n=32,属3B型,对减数分裂MI的观察发现n=16;S.glabra 2n=32,亦属3B型:S. nervo-marginata var.liukiuensis 2n=32,属3C型。讨论了种间在核型上的差异、属的基数、核型演化趋势和性染色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