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浆涂塑铝瓷冠(Slip casting aluminous ceramic crown)是新近推出的一种全瓷修复系统,它是由专用玻璃料熔融渗入多孔的铝瓷底层内形成高强度的铝瓷核冠再于其表面涂塑面瓷而成。具有强度高、边缘适合性好、透光性好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全瓷修复材料,日益受到国内外牙科修复界的重视。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制成功了GI—I型粉浆涂塑铝瓷核冠材料,经试用效果良好。笔者作为该材料的主要研究人员,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制作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一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国标GB16886.5-1997,医药行业标准YY/T0268-2001、YY/T0279-1995、以及YY/T 0244-1996所规定的方法对本院材料科新研制的复合树脂粘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短期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粘膜刺激实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无细胞毒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对口腔黏膜无刺激。结论: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进行进一步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苗莉  赵文峰  马芳  任晓丽 《生物磁学》2011,(19):3752-3755
目的:初步评价一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国标GBl6886.5-1997,医药行业标准YY/T0268-2001、YY/T0279—1995、以及YY/T0244—1996所规定的方法对本院材料科新研制的复合树脂粘按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短期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粘膜刺激实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无细胞毒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对口腔黏膜无刺激。结论: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进行进一步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Big dentin defect,BD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于我院牙科就诊病患中,后牙的牙体缺损大于1个牙尖者有80例,共87颗牙齿。以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41例,46颗)及对照组(39例,43颗)。对照组以高嵌体方案治疗,治疗组以聚合瓷嵌体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一周以及一年后修复体评价情况。结果:治疗一周后,治疗组在美观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8,P0.05)。而两组对比术后敏感以及牙周状况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132,1.389,均P0.05)。治疗一年后,治疗组在修复体折裂以及美观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38,2.874,均P0.05)。两组在继发龋和边缘着色,邻接以及肩台适合和牙周状况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132,1.374,1.454,1.268,1.366,均P0.05)。结论:聚合瓷嵌体对于活髓后牙BDD的修复效果较为显著,可较大程度恢复病患牙体功能,减少继发龋的发生率。不易折裂又更加美观,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强度及断裂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瓷修复材料抗拉强度,脆性大且制作困难,限制了它在牙科临床上应用,随着CAD/CAM技术和Ih-Ceram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牙科陶瓷强度和断裂韧性很大的提高,给临床全瓷修复体的制作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采用α型高纯度,超细氧化铝粉末,经等静压处理,在在1350℃下烧结成一定强度的多孔氧化铝坯体。最后在多孔氧化铝坯体的表面采用镧硅硼玻璃进行渗透,制作具有一定强度和半透明的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金属烤瓷修复体是目前临床上用以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方法,由于它在外观、色泽上与天然牙相似,功能良好,感觉舒适,且修复后不必摘戴,所以深受医患双方欢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免有损坏,如由于制作和使用的关系,常会发生瓷裂、瓷崩、冠脱落及继发龋等现象,并且由于金属烤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特殊,一旦破损后,用临床常规的修补材料和方法,如: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化学固化复合树脂,瓷贴面粘结等方法修补,都无法奏效。近年来,国外推出专用烤瓷修补材料和技术,使修补成功率有所提高,现将我科在金属烤瓷修复体瓷裂和瓷崩缺损修补方面的体会和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嵌体,贴面是一种全新的口腔修复方法。该方法用微型摄象头,摄取制备后的牙体立体图象,通过输入电脑加以数据处理,辅以人工修改设计,最后由电脑直接相联及控制的切磨系统,将预成瓷块制成嵌体和贴面。然后临床直接粘接,从而完成一个修复过程。CEREC系统即是这样一个微电脑和切磨系统联合的制作系统。临床上行之有效,大大缩短了传统烤资嵌体和贴面的制作总周期,简化了制作步骤,成为修复学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人类口腔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生存的条件,多种微生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了由基质包裹相互粘附的口腔生物膜,口腔生物膜是口腔微生物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随着1965年Brnemark种植体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种植相关材料周围致病菌导致的种植体周围炎成为种植修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种植修复的远期效果。种植体周围炎引起了许多关注,并且口腔种植材料表面的特性和口腔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种植材料及天然牙齿表面的生物膜形成、种植材料表面特性对口腔生物膜及细菌粘附的影响因素、增强种植材料抗菌性能的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因牙体缺损严重无法填充修复的乳牙牙体缺损患儿6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记为A组(22例)、B组(22例)和C组(23例)。A组患儿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B组患儿进行铸瓷嵌体修复,C组患儿进行银汞合金充填修复。随访18个月,比较3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儿随访期间发生牙痛6例,食物嵌塞、修复体和牙体之间出现裂缝的患儿各5例,牙龈充血3例,继发龋2例;B组患儿发生牙痛3例,食物嵌塞、牙龈充血、修复体和牙体之间出现裂缝以及继发龋等各1例;A组患儿发生疼痛和食物嵌塞各2例,牙龈充血1例。A组和B组患儿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和铸瓷嵌体修复儿童乳牙牙体缺损较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前言牙齿修复,是牙科中重要的医疗技术之一。而镶装羲齿,又是牙齿修复中的基本任务。传统的作法是,羲齿的固定体部位靠机械力去维持。特别是活动羲齿,要用合金卡环和支托等去加固。这样的羲齿,舌感不好,有时会影响发音,也缺乏美观。对某些蚀掉或切除牙冠的牙根,确认它不必被拨除时就可以考虑利用永磁力去镶装羲齿。在日本80年代以后,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了。这就是在羲齿上所配用的磁性附件的研制问题。图1,就是利用永磁力镶装羲齿的示意图。把小永磁体镶装在羲齿内,使永磁极面与贴有软磁片(称为衔铁)的牙根顶面相接触,于是靠足够大的吸力把…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牙科陶瓷采用脱水缩聚的方式成型,而新近推出的牙科渗透铝瓷(Infiltrated alu-minous Ceramic)则采用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粉浆涂塑法(Slip casting)成型。本文介绍了粉浆涂塑成型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牙科渗透铝瓷成型过程中的应用。 一、粉浆涂塑原理 粉浆涂塑是一种陶瓷成型工艺,工业上采用此工艺成型陶瓷制品已有较悠久的历史,常称为粉浆浇注成型或注浆成型。传统的注浆成型是指在石膏模的毛细管力作用下,含一定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金属烤瓷是近年来口腔科用作牙齿缺损修复的一种新材料,它是用金属作为衬底,在其表面烧敷陶瓷,做成各种型式的修复体,以帮助牙齿缺损患者恢复牙齿的外形美观和咀嚼功能。金属烤瓷应用于口腔科的历史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但真正取得突破是在本世纪中叶的五十年代,在美国首次研制成功,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新科学》杂志报道,墨尔本大学牙科学院的一个生化小组发现,牛奶的提取物酪素磷肽(CPP)不仅可以减少龋齿而且有助于其修复。据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大鼠实验表明,1%CPP溶液施用于喂食促龋齿饮食的大鼠的牙齿,可降低其龋齿发生率达50%以上。初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氧化锆全瓷和金属烤瓷冠修复对牙冠延长术后牙周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牙冠延长术联合牙冠修复治疗患者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研究组应用氧化锆全瓷,对照组应用金属烤瓷,比较两组牙周情况、佩戴修复体时间和康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正常者比例为83.81%(88/1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69/105),轻度病损者比例为8.57%(9/105)显著低于对照的21.90%(23/1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佩戴修复体时间和康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氧化锆全瓷修复能改善牙冠延长术后患者牙周情况,缩短佩戴修复体时间和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受污染沉积物原位覆盖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沉积物修复技术,它与传统的受控自然恢复技术和疏浚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更小的生态风险与更低廉的成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原位覆盖技术已经应用到受污染沉积物修复中.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原位覆盖技术已经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挪威与加拿大等国家的受污染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并且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相互促进过程中,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其中,原位覆盖材料表现得更为突出,使得原位覆盖技术的应用前景变得广阔.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原位覆盖工程实践中各种覆盖材料的应用状况和实际修复效果进行了总结,为其在我国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氧化锆全瓷修复与金属烤瓷修复在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患者80例(共97颗上颌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48颗患牙)采用金属烤瓷修复,观察组40例(49颗患牙)采用氧化锆全瓷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牙体修复效果和牙周修复效果,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松动度(movable degree,MD)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76%vs.70.83%,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缘密合度、牙体折损、牙体颜色和牙龈健康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BI、MD和P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化锆全瓷修复用于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金属烤瓷修复,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治疗的107例(220颗患牙)需行前牙美容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给予烤瓷冠修复,观察组54例给予全瓷贴面修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6.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瓷贴面行前牙美容修复具有磨除牙量少、对牙髓的刺激小、生物相容性好、修复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治疗费用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国产陶瓷块对CAD—CAM MOD嵌体适合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我国生产的陶瓷材料,运用CAD-CAM CEREC系统制作同一标准模型MOD嵌体,与进口材料在同一设计下制作的嵌体就He面所标定的边缘的密合度在扫描电镜下,运用图像分析技术,比较各自的密合度。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混合型嵌体修复前牙切角缺损120例,经过20年随访,复查24例,28个修复体,19个完好,无松动,边缘密合,功能良好,唯唇面充填材料磨损、变色,影响美观。修复时间最长17年,最短3年,远期疗效良好。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前牙切角缺损的适应证、洞型设计、牙体制备、蜡型制作及充填材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究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与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牙的咀嚼能力和外观的效果。方法:选择298例牙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与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与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嵌体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咀嚼能力、外观变化、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修复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的完整度为99.33 %,颜色匹配度为97.32 %,边缘适合性为98.66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 %、65.77 %和67.11 %(P<0.05)。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外观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LI和G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对修复的总满意度为9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5 %(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0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53 %(P<0.05)。结论: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牙的咀嚼能力和外观的效果较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