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分为桑蚕和柞蚕两种。我们北方主要以养柞蚕为主。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蚕是由神经系统来调节活动的,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关系。外界环境条件发生的任何变化,蚕体不能适应,表现出机能紊乱,发生病态。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柞蚕常见的病害和敌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化学农药中毒未死昆虫对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农药处理五龄饷食24小时的桑蚕,其结果:(1)后期(?)育速度大多减慢,影响极显著的是杀虫双、甲胺磷、氰戊菊酯,显著的是氧乐果,其他的不显著;(2)蚕体质变差,幼虫蛹的死亡率增加,羽化率降低,总的死亡率以杀虫双最大,其次是氰戊菊酯,最小的是敌敌畏;(3)蛹体重下降,极显著的有甲胺磷,显著的有杀虫双、氰戊菊酯、敌百虫、克百威。茧层重杀虫双超过对照,其他的低于对照。茧层率杀虫双克百威极显著超过对照,其他的显著低于对照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外源DNA作用的方法改变动物固有的遗传性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选用两种不同科的昆虫,即家蚕蛾科的桑蚕(Bombyx mori)和天蚕蛾科的蓖麻蚕(Attacus Cynthia ricini)作为试验研究的对象,从桑蚕中幼虫具有不同斑纹的黑蚕、671和华合×东肥三个品系的蛹或幼虫,提取DNP(DNA蛋白)和DNA,注入姬蚕品系的蓖麻蚕五龄幼虫体内,在受过注射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激光在蚕业上的应用效应,我们从1974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吉林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大力协作下,先后用多种激光器在柞蚕、桑蚕上进行增产增丝和诱变育种实验。五年来,通过小区实验和农村基点小量试验鉴定,初步证明了应用一定剂量的钕玻璃激光辐照蚕卵,具有提高产茧量、改进丝质和诱发突变作用;应用氮分子激光辐照柞蚕蛹和桑蚕卵也诱发了突变个体,并从这些突变体中初步选育出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He—Ne激光辐照野桑蚕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定量He-Ne激光辐照野桑蚕催青卵及蚕肾,并与家蚕杂交,对其子代的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发现谱带数目及活性有变化。另外,茧质调查和丝质调查与对照相比也有差异,并发现丝长和纤度特好的变异个体,显示He-Ne激光辐照对野桑蚕生理生化性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柞蚕蛹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柞蚕蛹为原料进行柞蚕蛹油提取的研究。对影响蚕蛹油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料液比等条件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获得最大提取率的条件。即:以石油醚(60~90)作提取剂;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为5 h;提取料液比为1:10。并对提制的蚕蛹粗油进行精制,得到透明浅黄色,略带蚕香味的柞蚕蛹油。  相似文献   

7.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玉银  包焕盛 《昆虫学报》1996,39(3):333-336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陈玉银,包焕盛,吴玉澄(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N)桑蚕Bombyxmori(L.)氟中毒导致蚕茧严重减产是目前蚕业界最为关切的问题,有关桑蚕幼虫氟中毒的机理研究也从各方面展开[11]。已知桑蚕氟...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对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蛹致病力较强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以及防治最佳时期,本研究以三个时期采于临汾市洪洞县杨树林内的杨尺蠖蛹为标本,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解剖以了解其内部结构。然后用实验室现有的三株球孢白僵菌TST05、FDB01、SYN01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杨尺蠖蛹外部形态特征大致相同,有复眼、触角、中胸气门、翅芽和臀棘等结构。不同时期的蛹内部结构变化很大。前期蛹虫体未发育完全,只看到直肠囊位于中央。中期蛹基本发育完全,已经分化出中肠和马氏管等结构。后期雌蛹中出现了卵。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侵染杨尺蠖蛹,死亡虫体继续培养后长出白色菌丝。各时期杨尺蠖蛹的校正死亡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不相同,但是染菌4 d后,TST05菌株对蛹的校正死亡率一直保持最高的趋势。染菌8 d后,三个时期TST05菌株对杨尺蠖蛹的校正死亡率都是最高,LT50最小,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P0.05)。TST05菌株对前期和中期蛹的校正死亡率较高,在70%以上,各时期间差异显著(P0.05)。前期和中期LT50都低于5 d。球孢白僵菌TST05在杨尺蠖蛹期的地下防治中有较大的潜力,5月化蛹初期和7、8月雨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ricini)原产印度,是多化性的昆虫,在一生任何阶段中都不滞育,因此在生产实践上,解决蓖麻蚕越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种野生的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i)和蓖麻蚕的血缘很近,是同一种中的不同亚种,但以蛹越冬。在阐明昆虫以蛹态滞育的生理机制上,有Williams(1946,1947,1952)在一种大型的天蚕蛾(Platysamia cecropia)的试验。他发现 P cccropia的蛹态滞育是由脑激素停止分泌所引起的。福田(1958)在蓖麻蚕和樗蚕的蛹脑移植试验上,证实了蓖麻蚕的多化性和樗蚕的  相似文献   

10.
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e)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福州春季菜株平均被害率达85%,严重者达100%。笔者曾进行白僵菌防治试验,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一、方法 喷菌前先进行田间虫情调查,选择菜青虫为害较严重的甘蓝菜作为试验地。然后采用培养一个半月的病菌,稀释戍1:50倍的菌液(每毫升含有854万个孢子),以手提式喷雾器喷射,至有液滴开始出现为止。以后每隔2天检查一次,并将死虫,死蛹拾回来,鉴定其死亡原因。凡是因白僵菌寄生致死,都有明显罹病症状,而在保湿条件下,培养2—3天即可长出白色菌丝和孢子。病菌致死率(%)=喷菌后罹病死虫总数/(活虫总数+各种死虫总数)×100对照区不作任何处理。 二、试验效果 在福建农学院及附近生产队进行了多次田间小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应用白僵菌防治菜青虫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调查蛾类蛹的寄生率,通常是采回一批活蛹,养出蛾子和各种寄生物,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计算总寄生率或某一种寄生物的寄生率。这样做,就不去理会有多少蛾已经羽化,多少寄生物已经跑掉。因此,调查的结果只能说明这个世代余下活蛹的寄生率,不是这个世代蛹的寄生率,所以是错误的。 正确做法应该是:在采回活蛹的同时,不但要把蛾子羽化后遗留下来的蛹壳采回来,还要把寄生物跑掉后遗留下来的蛹壳也采回来,连同死蛹(包括田间采回来的,以及饲养过程中死亡的),一起统计,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对蛹壳和死蛹都鉴定出是被什么东西寄生的。  相似文献   

12.
裂解性噬菌体在高效防治动植物致病菌(细菌和真菌)、解决耐药性、快速检测等方面效果显著,具备研制新生物制剂的条件。文中主要介绍了裂解性噬菌体抗菌优势,探讨了利用其检测致病菌的新方法和开发新生物制剂,重点论述了该噬菌体在防治植物病原菌上的应用和探索及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旨在说明裂解性噬菌体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三眠蚕诱导剂咪唑类物质KK-42对桑蚕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作为三眠现诱导剂的一种唑化合物RK-42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侧休(CA)短期体化学测定Bombyx motx则的活性,通过记蟆皮(MH)的垫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了血苏巴内根据的放射免疫法成功珍KK-42作用后的肢导泌侃前胸蚊腺面的试验,提出了KK-42作用的新解说,吧调体活性的湖汇KK-42与侧体外支明KK-42应用下桑蚕四龄前期时,把器官首先见侧休,咽侧体看成性反使用分泌PTTH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引起蜕皮激素高峰的推迟.推迟了的蜕皮素峰与扣对馈管的保幼激素JH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了化蛹蜕皮,产生了三眠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SDS-PAGE法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蚕血液中主要血浆蛋白质sp、30KP浓度的变化;从不同发育阶段的蚕脂肪体提取RNA和poly(A)~+-RNA,在兔网织红细胞系作体外翻译并检测翻译产物。结果表明,5龄蚕脂肪体mRNA合成蛋白质的速率为初蛹的2倍;5龄及初蛹脂肪体30KP mRNA活性的发育变化与其相应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一致;sp-1在5龄幼虫脂肪体内的表达及卵黄原蛋白(Vg)在蚕蛹脂肪体内的表达具有雌特异性,其表达和性特异性大体是在前翻译水平被调节的。  相似文献   

15.
郑霞林  王攀  王小平  雷朝亮 《生物学通报》2010,45(2):11-14,F0004
鳞翅目昆虫的主要化蛹场所为地下(即入土化蛹)和地上(寄主植物及地表)。入土化蛹的昆虫挖掘蛹道,进入土壤并分泌丝状物和粘液将土粒粘在一起做成一定形状的蛹室化蛹。在地上化蛹的部位较多,有茎杆、叶片和果实等,以在茎杆内和叶片上化蛹居多。蝶类幼虫多在寄主植物上化蛹,常见种类的蛹可分为悬蛹和缢蛹。对鳞翅目幼虫化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降雨和土壤湿度。通过研究鳞翅目幼虫的化蛹场所、化蛹行为及影响化蛹的因素,了解越冬蛹的化蛹场所,为野外调查、预测预报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F污染桑叶对家蚕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抗F性蚕品种的幼虫短期添食梯度浓度NaF研究F对桑蚕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个体能正常羽化产卵,F对怀卵数、产卵数、产卵率和孵化率都无明显影响,低浓度的F对强抗F性品种蚕的生殖似有促进作用;但5龄期添食高浓度的F可引起怀卵数、产卵数和孵化率下降;F主要港集在马氏管、中肠等组织中,蚕卵中F的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MS-07A(以下简称7A)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试验,是辽宁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从1982年到1984年,三年来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从松毛虫死蛹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抑制致病菌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致病菌引起的各种胃肠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应用益生菌制剂防治致病菌感染,具有安全和减少耐药性等优点,为控制致病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主要从益生菌与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与致病菌的共聚作用及其产生的抗菌物质三个方面综述益生菌抑制致病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RT-PCR和RACE合成了柳蚕卵黄原蛋白(Vg)cDNA,经序列分析其长度为5701个碱基,由一个ORF组成,编码了1 77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有2个保守的多聚丝氨酸区域。并推测氨基酸序列中有8个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位点(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与樟蚕、天蚕、柞蚕、野桑蚕、家蚕、樗蚕、蓖麻蚕的VgcDNA序列比对后发现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3.1%、81.1%、81.0%、64.7%、64.6%、79.7%、79.2%,同其它昆虫Vg cDNA序列也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7种蚕(家蚕、天蚕、柞蚕、蓖麻蚕、樟蚕、野桑蚕、樗蚕)VgcDNA序列建立了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20.
在辽宁省蚕科所栗蚕保存育种过程中,发现栗蚕蛹体内有寄蝇幼虫,7月吐蛆后人工埋入或自然钻入土中化蛹,并罩笼;翌年6月初羽化;采集成虫,形态分类鉴定为分布日本的白毛蚕寄蝇Sericozenillia albipila,为中国新分布纪录属和种;首次记述该种雄性成虫外形特征,并给出雌性成虫主要特征;栗蚕是其新寄主.研究材料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