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耀初 《遗传》1991,13(6):16-19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王鼠(Rattus rajah)的核型,染色体数目为52,其中包括18对端着丝粒染色体、7对中着丝粒染色体以及一对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不同于Yong的研究结果。此外,文章中还从核型上讨论了王鼠在家鼠属动物中所处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2.
庞宏  陈宜峰  陈俊才 《遗传》1991,13(6):14-15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王鼠(Rattus rajah)的核型,染色体数目为52,其中包括18对端着丝粒染色体、7对中着丝粒染色体以及一对性染色体,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不同于Yong的研究结果。此外,文章中还从核型上讨论了王鼠在家鼠属动物中所处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3.
蝙蝠科七种蝙蝠的核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报道了贵州7 种蝙蝠科蝙蝠的核型。伏翼和印度伏翼的染色体数为2n = 26 , 常染色体都由10 对双臂染色体和2 对微小点状染色体组成, N.F = 44 , 性染色体是大小悬殊的端着丝粒染色体; 两者核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No.3 是中着丝粒染色体, 后者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大鼠耳辐(四川亚种) 、水鼠耳蝠和西南鼠耳蝠的染色体数都是2n = 44 , 常染色体都由4 对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7 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N.F = 50 , 其中大鼠耳蝠(四川亚种) 和水鼠耳蝠核型非常相似, 西南鼠耳蝠与前二者有一定区别; 山蝠(福建亚种) 是2n = 36 , 常染色体包括7 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 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9 对端着丝粒染色体, N.F = 50 ; 南蝠2n = 50 , 常染色体由24 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N.F = 48 , X染色体是最大的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王懋钦  黄孝龙 《兽类学报》1989,9(3):173-175
作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喜马拉雅旱獭的核型。染色体数目,2n=38。常染色体中有24个中着丝粒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2个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棕背Clethrionemysrufocanus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目为56,常染色体由2个中着丝粒染色体和52个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M+52A+XX(A,A)。结合前人的报道,属动物的核型在进化中显示出其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大壁虎的染色体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蕊芳  马昆 《动物学研究》1989,10(4):271-275
大壁虎(Gekko gecko)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由2对中着丝粒(Nos.1.4.)、3对亚中着丝粒(Nos.2.3.5)及14对端着丝粒和亚端着丝粒(Nos.6—19)染色体组成。一对核仁组织者(NOR_s),位于第7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末端。同时,本文还对大壁虎的减数分裂以及联会复合体(S.C)的结构和组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云南兔(Lepus comus)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t:2n=48,NF=88。常染色体由6对中着丝粒染色体, 5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和2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除少数几对染色体(Nos.9,14,16,20)着丝粒C-带呈阴性外,其余均呈阳性或浅染,但异染色质的含量差异较大。Ag-NORs的数目为5-6个,分别位于Nos.1 7,19,21。通过与兔科其它属种核型的比较,对其染色体进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精巢、四肢骨和脊椎骨为材料,利用直接制片法制备了丽纹攀蜥(Japalura splendida)染色体标本,首次对其精巢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特别是微小染色体的长度进行了测量,描述了染色体特征,并进行了核型分析.同时与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发现11对微小染色体类型中包括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2对端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点状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广东白腹巨鼠的G带核型和银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广东白腹巨鼠的核型、G带和银染色。结果表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0,常染色体包括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6对末端着丝粒染色体,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Y为大小不等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G分带可鉴别每对染色体的特征,Ag-NORs位于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3号)和2对中等大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大林姬鼠的核型与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星  赵小凡  齐洪英  高兴善  张来  关振学  王春海 《兽类学报》2000,20(4):289-295,T001,T002
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 ,对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山东泰山和陕西秦岭的大林姬鼠的染色体组型、C -带、G -带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 3个地区标本的染色体数目存在着显著差异。东北标本的 2n =48~ 51 ,A组染色体为 48条 ,均由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同时具有 1~ 3条B染色体 ,其形态为中着丝粒染色体 ;山东标本的 2n =53~ 62 ,A染色体同样为 48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具 5~ 1 4条B染色体 ,其中 1条为较大的中着丝粒染色体 ,其余为小的中着丝粒和点状染色体。秦岭标本 2n =48~ 49,A染色体为 48条端着丝粒染色体 ,具 1条形态很小的端着丝粒B染色体。3地标本的B染色体均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长白山标本B染色体的细胞克隆数目为 1~ 2 ,泰山标本为 1~ 3。在 3地标本中 ,中着丝粒B染色体呈现C -带阴性 ,点状B染色体呈中度深染。通过对减数分裂的观察 ,多数B染色体是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中国长白山种群的B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朝鲜种群相似。与欧洲种群存在着显著差异。泰山种群的B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朝鲜种群及欧洲种群均存在显著差异。泰山种群与秦岭标本同属华北亚种 ,但它们的B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1.
毛冠鹿种内异染色质变化与染色体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对8头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皮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发现了一种核型与以前所报道的几种核型不一致,确定为一新核型。在该核型中,染色体众数2n=47,2条X染色体异型,一条为端着丝粒,另一条为近端着丝粒。C-带显示该核型中异染色质除了分布在2条X染色体长臂中之外,在第一对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中的一条近着丝粒区出现一异染色质“柄”。结合C-带及薄层扫描结果对毛冠鹿种内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中异染色质的含量和分布与染色体多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施舌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西施舌囊胚期胚胎为材料,5—10μg/ml秋水仙素海水处理2h,50%海水蒸馏水低渗0.5h,热片法制片,对西施舌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的二倍体数目2n=38,核型为14m 16sm 8st,NF=68。染色体实际长度CL为1.10—3.47μm,染色体总长度TCL为80.72μm。整个核型的染色体长度依次减小,相邻各对之间差异不明显。其中l、3、7、10、11、16和19号为中着丝粒染色体;5、6、8、9、13、14、17和18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2、4、12和15号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染色体荧光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马尾松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荧光带纹的分析结果表明,其色霉素A的染色体的荧光带赤;1对为着丝粒区和臂间我均有带纹的中间着丝染色体。6对为臂间区有带纺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着丝粒区有带纹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3对无带纹的中间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着丝粒区有带纹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民  王建华 《兽类学报》1989,9(4):285-288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数目为2n=66,染色体的臂数NF=124。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6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对亚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及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和Y性染色体是一对长度大小有明显差异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对染色体作了G、C、Ag显带处理。C带结果可以看出有些染色体上存在着整个的异染色质短臂。Ag-NORs的数目为3—5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骨髓为材料,用秋水仙—低渗—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山瑞鳖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其2n=66 NF=60,其中近中着丝粒染色体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4对和端部着丝粒14对。并有11对点状染色体。山瑞鳖与鳖的染色体数目是十分相近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寄生于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腔内的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ignotus)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胃瘤线虫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12=10 m+2 sm。由5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性别决定模式为XX-XY,其中X、Y和1~4号染色体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5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有特定的G-带带型。  相似文献   

17.
星康吉鳗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体注射秋水仙素制备鱼类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鳗鲡目)的染色体作了初步观察。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38。雌鱼(♀)组型为:13M+4SM+21T;雄鱼(♂)为:14M+4sM+20T。即在星康吉鳗中存在着ZZ(♂)-ZW(♀)型性染色体。Z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W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对党参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表明,党参染色体数为2 n=16。染色体的核型为2n=12m 4 sm=16。第1、2、3、4、5、8对是中间着丝粒染色体(m);第6对和第7对染色体属于近中着丝点染色体,未观察到有携带随体的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用常规涂片法对贵州产龙里瘰螈Paramesotriton longliensis与织金瘰螈P.zhijinensi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里瘰螈的核型为2n=24=16m+8sm,染色体臂数NF=48,其中No.7、10、11、12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其余均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织金瘰螈的核型为2n=24=20m+4sm,NF=48,其中No.9、11为sm,其余均为m。2种瘰螈的核型存在差异,可为2个物种的成立提供细胞遗传学佐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试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及胰酶-EDTA法分析了23只胡阿基亚型羊驼(Huacaya alpaca,雌20只,雄3只)的染色体核型及其G-分带,结果表明:羊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74,雄性羊驼核型为74,XY;雌性羊驼核型为74,XX。其中,1~20对常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21~36对常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中着丝粒染色体,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G-带分析表明,羊驼G带明暗相间,显现出不同的带纹,且羊驼每对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特征,其带纹数目和精细程度随着染色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Abstract: Blood samples from 23 Huacaya alpacas, 3 males and 20 females, were used to study chromosomes and karyotyp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cytogenetic bases for the selection, improvement by crossing, disease diagnosis of alpaca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sex determinatio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ulture was used to prepare chromosome. A method of trypase-EDTA was used for G-banding.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The number of diploid chromosomes was 2n=74, with the karyotype 74, XY and 74, XX for males and females respectively. Thirty-six homologous pairs of chromosomes were autosomes, in which chromosomes pairs No.1 to No.20 were acrocentric-subterminal and No.21 to No.36 metacentric-submetacentric. And X chromosome was metacentric, Y chromosome telocentric. The analysis of G-bands showed that bright and dark bands appeared by turn. It showed different bands. And every pair of chromosomes had its distinct band, and the longer the chromosomes, the more the number of bands, and the more clear the b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