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广东汉族皮纹密度的基本参数, 在知情同意原则基础上采集18—21岁在校学生掌纹307例(男157人,女150人), 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掌纹嵴线, 计算皮纹密度。结果表明a-bRC、b-cRC、c-dRC、a-dRC和t-dRC分别是36.19±5.58、25.86±5.21、32.83±5.57、75.43±13.11和90.66±13.50,除c-dRC外,都是男>女。a-bDD、b-cDD、c-dDD、a-dDD、t-dDD和ΔatdDD分别是16.76±1.98、17.68±2.39、16.89±1.85、14.49±2.24、14.42±1.67和5.54±0.75,均为女>男。广东汉族皮纹密度与江西汉族和西藏藏族有一定差异。广东汉族皮纹密度有自己的特点, 这与民族渊源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
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安徽合肥和芜湖地区284例(男145人,女139人)2-59岁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皮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中尺箕、箕/箕组合、帐弓、皮纹密度、atd角、t距比、掌褶通贯型、悉尼型、过渡Ⅰ型和小指短小类型等项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简斗、斗/斗组合、a-dRC、t-dRC低于对照组(P<0.01),a-bRC亦低于对照组(P<0.05)。这些皮纹参数可以作为智力低下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白马藏族的皮纹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四川省平武县的488例白马藏族健康人的皮纹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246人,女性242人。将其皮纹参数与汉族、土族、彝族等民族的皮纹比较,经X~2及u检验处理,发现该民族的皮纹基本符合黄色人种的特点,但与汉、土、彝、藏诸族也存在若干统计学差异。认为若希冀皮纹学研究对该民族的识别有所帮助,需扩大样本,选择对照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皮肤纹理与遗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皮纹属多基因遗传,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在胚胎第12周皮纹即已形成并保持终生不变。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中,几乎无法找到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指纹学在现代户口及刑事侦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鉴别不同人的重要依据。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对染色体的深入研究,发现皮纹与某些遗传病特别是染色体病有相关性,故皮纹分析可作为遗传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在遗传病群体普查时,也可作为一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漫谈皮纹学     
狡猾的犯罪老手,一定会戴上手套作案。这些惯犯心里明白,在作案现场留下指纹,无疑会给公安人员破案提供线索和佐证。我国西安出土文物秦简的“盗穴篇”就显示了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了“手迹”的含义。利用指纹破案,由来已久。人的手指、手掌、足趾、足蹠等皮肤上出现的纹理图型,就称皮纹。皮纹是人类重要的遗传特征,具有家族遗传性、高度稳定性及个体特异性三大特征。皮纹的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经形成,终生不变。每个人的皮纹,绝不相同。英国科学家高尔顿(Gaiton)在1892年就曾推测,当地球上增至60亿人口时,也许才能找到指纹特征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皮纹可作为绝妙的天然“身份证”。科技先进国家的  相似文献   

6.
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芜湖地区382例(男220人;女162人)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O型130人,A型113人,B型101人,AB型38人。分析比较了指纹类型、指纹组合格局、指嵴纹计数、掌嵴纹计数、atd角,掌部真实花纹,掌褶纹和拇趾球纹等项参数,结果表明,ABO各血型的皮纹参数间有若干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900例佤族的10项皮纹参数正常值测定,并与汉族和白色人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佤族的皮纹有自己的特点,又具有蒙古人种的一般皮纹特征。  相似文献   

8.
金安鲁  张朴 《人类学学报》1990,9(3):217-222
本文报告了云南省白族等11个少数民族14项皮纹正常值参数,并与汉族、北美白人作了比较,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皮纹这一类遗传性状不仅在各人种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且在我国各民族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各民族有自己皮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裕固族皮纹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甘肃裕固族青少年儿童346人的皮纹学特征,报道了斗、箕、弓各型指纹的频率,指纹指数,总指嵴数,a-b嵴数,通关手出现率,掌纹真实花样等8项皮纹学参数和主线止区的分布比例。并作了性别、手别、族别及人种间的比较。结果表明,裕固族既具有蒙古人种的皮纹特征,也有一些白种人的皮纹特点,这可能暗示着裕固族有白种人的血统。  相似文献   

10.
皮纹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乐斌 《人类学学报》1990,9(2):130-138
本文对ab、ad、td、Δatd四种皮纹密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皮纹密度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其性别差异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左右手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四种皮纹密度与七项测量性特征呈不同程度与性质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土族、撒拉族皮纹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皮纹表现具有遗传特征、民族差异和 种族差异,是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壮 族和藏族的皮纹调查已有研究外[1-5,7],其它民 族的皮纹调查资料尚未见报道。为积累我国各 民族正常群体的皮纹学数值,供人类遗传学及 皮纹学与临床医学相关性研究的参考,本文对 主要聚居于青海省的土族、撒拉族儿童的手部 皮纹进行了观察,并与国内其它民族相比较,现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地区五个民族的皮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4月至1982年3月,在伊宁市、 新源县、尼勒克县以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等地,对5个民族共5,166名正常人的皮纹进行 了调查。其中汉族1,001人,维吾尔族1,020人, 哈萨克族1,092人,蒙古族1,032人,锡伯族 1,021人,在这些人中,男2,590人,女2,576人。  相似文献   

13.
畲族皮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畲族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和广东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闽东及浙南。据文献报道,不同民族的皮纹类型是有差异的,对汉族、壮族、藏族、青海撒拉族等的皮纹都已有调查。我们对425例畲族的12项皮纹参数正常值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我们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4月至1982年3月,在伊宁市、新源县、尼勒克县以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对5个民族共5,166名正常人的皮纹进行了调查。其中汉族1,001人,维吾尔族1,020人,哈萨克族1,092人,蒙古族1,032人,锡伯族1,021人,在这些人中,男2,590人,女2,576人。  相似文献   

15.
唐宏亮  贺学礼 《植物学报》2007,24(5):614-619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岩黄耆属(Hedysarum L.)18个种(含3个居群)的种皮纹饰。结果表明: 岩黄耆属种皮纹饰性状在种的划分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依据种皮纹饰特性, 大致分为光滑型和粗糙型2大类型以及断棱状、嚼烂状、龟纹状、网纹状与细网状5个亚型。依据其划分的类型及亚型, 种皮纹饰呈现出从断棱状、细网状到光滑状的演化趋势, 从而阐明了种皮纹饰在岩黄耆属系统演化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舍族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和广东 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闽东 及浙南。据文献报道,不同民族的皮纹类型是 有差异的,对汉族、壮族、藏族、青海撒拉族等的 皮纹都已有调查。我们对425例舍族的12项 皮纹参数正常值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我们的 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手掌与足底皮嵴纹在胚胎早期就形成了一定的型式,一般是终生不变,并且具有遗传特征。据研究,皮纹型式在染色体疾病和染色体畸变以及其它先天性遗传疾病中有较大的变异。我们对正常学龄儿童250名(7—9岁)不加选择的全部进行了手皮纹学调查统计。检查方法是制定统一观察表格,一年级均采用按捺油印手纹图以备复查;二年级则采用放大镜直接观察登记。检查分三部分:一是手指尖三种皮纹型,即弓形、箕形(桡  相似文献   

18.
爬行动物鳞片的微结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脆蛇蜥(Dopasia harti)和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头部、背部和腹部鳞片的微皮纹结构及感受器特征。结果表明,3个物种的微皮纹和感受器存在种间差异。北草蜥和王锦蛇背部及腹部微皮纹均为狭长带状,脆蛇蜥为不规则多边形。北草蜥和王锦蛇颔片上有感受器,北草蜥无。脆蛇蜥腹部微皮纹上无小齿状凸起,北草蜥和王锦蛇有,与北草蜥相比王锦蛇的小齿状凸起更宽更长。王锦蛇的眼部微皮纹为向上竖起的脊,而其他部位的鳞片为具有小齿状凸起的狭长带状结构。本研究共收集整理17科99种的背鳞微皮纹数据和8科25种的感受器数据,对微皮纹特征和感受器形态进行祖先重建发现,狭长带状背鳞微皮纹主要存在于蜥蜴科(Lacertidae)、游蛇科(Colubridae)和石龙子科(Scincidae)中,而鬛蜥科(Agamidae)、蛇蜥科(Anguidae)、蟒蛇科(Boidae)以及蝰蛇科(Viperidae)的大多为多边形;较原始的感受器形态为无感觉毛的透镜状,这一结构在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岩黄耆属(豆科)种皮纹饰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岩黄耆属(Hedysarum L.)18个种(含3个居群)的种皮纹饰。结果表明:岩黄耆属种皮纹饰性状在种的划分上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依据种皮纹饰特性,大致分为光滑型和粗糙型2大类型以及断棱状、嚼烂状、龟纹状、网纹状与细网状5个亚型。依据其划分的类型及亚型,种皮纹饰呈现出从断棱状、细网状到光滑状的演化趋势,从而阐明了种皮纹饰在岩黄耆属系统演化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金丝桃属5组9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形态学研究,以探讨岐山金丝桃的系统位置。结果显示,种子形态特征在本实验观察的5个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金丝桃组种子外形较为细长,种皮纹饰为狭长而规则的矩形网纹;黄海棠组种子稍粗,种皮纹饰为长宽近等的多边形(稀矩形)网纹;元宝草组的元宝草、贯叶连翘组的贯叶连翘以及挺茎遍地金组的云南小连翘种子均较小,元宝草种皮纹饰为负网纹,贯叶连翘种皮纹饰为相邻网纹间有间隙的近圆形网纹,云南小连翘种皮纹饰为复网纹。研究显示,岐山金丝桃的种子形态与黄海棠组最为接近,支持岐山金丝桃归于黄海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