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危型蝮蛇咬伤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人院时测定的血清钾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356例重危型蝮蛇咬伤患者有78.09%血钾异常和82.30%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关系密切,并影响病情变化.心电图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等,部分心肌损害严重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重危型蝮蛇咬伤易引起血清钾与心电图改变,病程越长中毒越重,血清钾和心电图改变也越明显,在治疗期间注意及时防治血钾异常和心肌损害等,可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患者血清钾、心电图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预后和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危型毒蛇咬伤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世轰  卢惠萍 《蛇志》1995,7(3):44-46
重危型毒蛇咬伤的救治,中医,西医各有其优点及不足,中西医结合抢救重危型毒蛇咬伤,能扬长避短,疗效更佳,康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丁雄飞  俞文球 《蛇志》2005,17(1):14-15
颜面部蝮蛇咬伤系蝮蛇咬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病情发展快,扩散迅速,凶险。现报告1例典型的颜面部蝮蛇咬伤病例。  相似文献   

4.
宾文凯  贺华  沈严严  李湘云  曹昕  周克兵 《蛇志》2013,25(2):102-104
目的 探讨蝮蛇咬伤患者心肌酶学(CK-MB、CK)和肌钙蛋白I(cTnI)变化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106例蝮蛇咬伤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重、危重型3组,对3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学、左室Tei指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危重型组患者的CK、CK-MB、Tei指数、cTnI阳性率均高于轻、重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TnI呈阳性患者的左室Tei指数与CK、CK-MB相关系数为0.311、0.266.结论 cTnI对蝮蛇咬伤患者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CK和CK-MB.蝮蛇咬伤中毒患者心肌酶学升高可以判断骨髂肌损伤程度,只有极少数危型蝮蛇咬伤患者合并有心肌损伤,左室Tei指数测定也证实蝮蛇咬伤cTnI呈阳性者均有心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236例毒蛇咬伤胰(或糜)蛋白酶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开满 《蛇志》2000,12(2):57-58
我院1976~1998年,共收治蛇咬伤患者288例。288例中确诊为毒蛇咬伤236例,占81.9%。其中竹叶青蛇咬伤143例;银环蛇咬伤49例;眼镜蛇咬伤9例;眼镜王蛇咬伤13例;烙铁头咬伤7例;蝮蛇咬伤8例;蝰蛇咬伤7例。病情轻中型139例;重症型93例;危重型4例。我们对236例患者采用胰(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的方法治疗,对重症型和危重型患者辅以综合支持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胰蛋白酶治疗124例。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2~82岁,平均27岁。病情轻中型72例,重症型50例,危重型2例。蛇伤种类:竹叶青蛇咬伤72例,银环蛇咬伤28例…  相似文献   

6.
高琛 《蛇志》2001,13(4):29-30
蝮蛇咬伤是澧县春夏秋季节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被蝮蛇咬伤后 ,若能得到及时治疗 ,则可避免和减轻中毒症状 ,但若延误治疗 ,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 ,重者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 3 4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4 6例中 ,男 1 79例 ,女 1 6 7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72岁 ,9~ 40岁 3 0 7例 ,40岁以上 3 9例 ;大多咬伤暴露部位 ,其中上肢 1 2 4例 ,下肢 2 0 9例 ,躯干 1 3例 ;咬伤月份以 5月~1 0月多见 ,1 2月~ 4月较少 ;咬伤至…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3)
正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有毒蛇50多种,每年被毒蛇咬伤病例在50万人次以上,死亡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1])。而蝮蛇在我国是分布最广的一种蛇类,蝮蛇伤是夏秋季常见的危急症,其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势变化快等特点~([2]),一旦被蝮蛇咬伤,蛇毒素经伤口吸收迅速,常引起伤肢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即使应用抗蝮蛇毒血清及其他解毒药物后,伤肢肿胀疼痛仍不易缓解~([3]),是蝮蛇咬伤患者的主  相似文献   

8.
黄伟青  张远新 《蛇志》2013,25(2):117-118
目的 通过对重危型神经毒毒蛇咬伤的病情预测和处理,建立和评价机械通气应用路径的价值.方法 对132例神经毒毒蛇咬伤患者进行临床病情分型,其中重危型69例,即予病情预测,以路径式管理,在呼吸困难早期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对伤口局部和全身程序化综合救治,并观察病情变化及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重危型神经毒毒蛇咬伤患者,经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后的抢救成功率100%,无过敏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时间较前缩短.结论 早期准确预测病情变化,在使用抗蛇毒血清的同时尽快建立临床路径,应用机械通气方法能提高毒蛇咬伤的疗效,并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网保  王慧华 《蛇志》2007,19(1):54-55
蝮蛇咬伤是突发的急性中毒事件之一,具有病情急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处理棘手,预后难以逆转等特点。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蝮蛇咬伤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如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后果,轻者致残,重者则危及生命。由于蝮蛇咬伤多发生于野外作业人员,就诊的基层医疗条件相对有限,加上一些地方仍采用原始的方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根据我们20余年的救治体会,认为蝮蛇咬伤的救治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1蝮蛇咬伤早期患肢结扎不当因为被蝮蛇咬伤后,蛇毒在3~5min内就可进入血循环,30min左右在血中就可达到最高浓度,如超过…  相似文献   

10.
程祖耀 《蛇志》2002,14(4):30-31
我院治疗毒蛇咬伤已有 3 0多年历史 ,每年均有 1 0 0多例蛇伤病人接受住院治疗 ,其中蝮蛇咬伤在 95 %以上。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病人出现低钾血症的情况。现将今年收治的 1 2 7例蝮蛇咬伤病例低钾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2 7例均为蝮蛇咬伤患者 ,其中男性 96例 ,女性 3 1例 ,男女之比为 3 .1∶ 1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82岁 ,其中 2 0岁以下 1 1例 (8.7% ) ,2 0~ 6 0岁 92例 (74.4% ) ,6 0岁以上 2 4例 (1 7.8% )。按照 1 997年第一届国际蛇伤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蛇伤临床分型标准 ,1 2 7例中 ,轻症 95例 (74.8% ) ,重症 3 0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