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的变性行为,并与菊花矮化类病毒(CSV)的变性行为进行了比较。提纯的ASSV的温度梯度电泳示出了类病毒特有的从类似于棒状的分子到打开的环状分子的构象转变曲线,与CSV及报道的马铃薯纺锤块状类病毒(PSTV)相似。但ASSV的构象转变中点温度及转变的协同性均低于CSV。在8.9mol/LTBE缓冲液中,ASSV构象转变的中点温度和半辐值分别为41.5℃和2.4℃,而CSV的分别为46.0℃和1.0℃。在ASSV的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图中,除了有代表单分子构象转变的曲线外,还观察到另一构象转变曲线,作者认为这代表了在提纯过程中由分子间碱基配对形成的双分子复合体的变性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PCR与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分子技术对成年健康口腔的龈上菌斑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方法8例成年个体包括4男4女,年龄19~29岁,分别采取每例个体上下颌牙周龈上菌斑样品,共18份(个体Subl间隔10天采集2次样品)。提取菌斑DNA,PCR扩增16SrDNAV3可变区,产物经TGGE后进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同一个体的上下颌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为81%~95%,而不同个体的龈上菌斑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均在60%以下。结论不同个体具有其独特的牙周微生物群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组成稳定。  相似文献   

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装置及其在DNA突变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装置。该装置为带缓冲液循环系统、可精确控制温度的夹芯式双垂直电泳槽,其整个凝胶板内的控温精度和均匀度均在±0.5℃范围内。对其在DNA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通过PCR-DGGE连用成功地分离了野生型p53基因和含点突变的P53基因(第141密码子由TGC突变为TAC)。  相似文献   

4.
这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系列综述文章的第三篇 ,讨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以及报道基因。  相似文献   

5.
DGGE/TGGE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是近些年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技术之一。由于DGGE/TGGE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性分析。文章对DGGE/TGGE技术原理与关键环节、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具有无需进行微生物培养、检测率高、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强有力工具.本研究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中的系统优化,重点介绍和讨论了DGGE在微生态学研究中应用以及进展情况,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堆肥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当前堆肥中微生物种群分布及其对有机物分解作用的研究进行分析,论述了分子生物技术中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特点。将DGCE与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可用于研究自然菌种堆肥和人工培养驯化菌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为研究和筛选堆肥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加有效、快速的信息,促进堆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只限于环境样品中极少部分(0.1% ̄1%)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综述了以16S rDNA为主要研究对象的DGGE/TGGE(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原理,以其为主要手段结合PCR扩增、克隆建库、序列测定以及种系分析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的最新动态。DGGE/TGGE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实际问题的诊断、作物生长跟踪监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有力工具.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基因片段的选择、共迁移、背景色和异源双链分子的形成等作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微生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研究断奶仔猪粪样细菌区系变化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利用PCR和DGGE技术分析了12头仔猪在断奶后其粪样细菌区系的变化。粪样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经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再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当天粪样 DGGE谱带少,同窝仔猪间图谱相似。断奶后,随着断奶时间的推移,每头仔猪的DGGE图谱带逐渐增多,变得复杂和多样,仔猪个体间DGGE图谱差异逐渐增大。仔猪是否同窝以及所采食日粮类型对DGGE图谱没有明显影响。相似性分析还表明,日粮中添加寡果糖的仔猪在断奶后第1周,其粪样微生物区系变化迅速,而后缓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在实验小鼠细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16S rDNA V3区引物,PCR扩增3种实验小鼠(KM小鼠、NIH小鼠和BALB/c小鼠)呼吸道和盲肠段的细菌基因组DNA;扩增产物运用DGGE进行电泳检测,并分析条带数量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KM小鼠盲肠段条带12~18条,呼吸道条带5~10条;NIH小鼠盲肠段条带15~20条,呼吸道条带4~10条;BALB/c小鼠盲肠段条带10~15条,呼吸道条带0~7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KM小鼠和NIH小鼠在盲肠和呼吸道电泳条带数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ALB/c小鼠与KM小鼠、NIH小鼠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GGE 在实验小鼠盲肠和呼吸道细菌检测中能较好地反映菌群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不依赖于培养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DGGE)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的原理 ,并列举它的应用实例。DGGE和传统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 ,若将DGGE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 ,效果更好 ,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14.
双向凝胶电泳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按照双向电泳的样品来源,分类综述了目前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寻找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药物靶标和阐明其发生发展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真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脉冲电泳是用于分离大分子量DNA的一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真菌的核型分析,种群特异性鉴定,基因定位及遗传分析的研究。介绍了脉冲电泳的原理,发展和基本操作程序,并阐述了脉冲电泳技术在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酸性琼脂电泳方法。它可以比较容易地分开血红蛋白A和血红蛋白F、可将异常血红蛋白分成两大类,即酸性电泳阳性和酸性电泳阴性两类异常血红蛋白。此法在血红蛋白病中比较常用的是鉴别血红蛋白S与其它电泳速度相同的变异物,帮助诊断镰状细胞贫血。在常见病方面,这种方法还能分开血红蛋白A和糖基化血红蛋白,用来帮助诊断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双向凝胶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涉及较多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常出现缺陷胶而导致实验失败。从数千张电泳胶图中选取了21张典型的缺陷胶图,对它们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分析和讨论了形成缺陷胶的多种原因,提出了实验改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以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下液为研究对象,结合单向明胶酶谱法和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创建了基质金属蛋白酶双向电泳分离酶谱鉴定技术,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重复性好,能够提供蛋白质的相关修饰信息。通过该技术初步发现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下液中存在有4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其中2种是由3或4种分子量相同但等电点不同的同分异构体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   

19.
The proteins of lumbar CSF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heir pattern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erum protein patterns. Serum proteins in CSF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electroblotting and immunoreaction with antiserum against total human serum proteins. Proteins derived from brain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antiserum against human brain proteins. The most prominent CSF protein group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ultiple form of apolipoprotein E.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has also been determined. The prefractionation of CSF proteins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or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ollowed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has facilitated the detection of trace components in CSF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