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与光学显微镜的发明是分不开的 ,随之而产生的光学显微镜技术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尽管在近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 ,人们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更细微的结构进行观察 ,但光学显微镜仍然是当前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工具 ,光学显微镜技术还是生物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手段。虽然光学显微镜分辩二点间的距离不能小于照明光波波长的一半 ,一般大于 0 .2μm,但在分辩范围内 ,我们利用它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如微生物、动植物的组织、细胞 ,部分细胞器和诸如纤维之类非细胞形态结构等。由于光学显微镜…  相似文献   

2.
于丽杰  崔继哲 《植物研究》1996,16(4):496-499
利用连钱草成熟叶和茎尖为材料,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三种不同种类的毛状体形态和发生。这三种毛状体是(1)8-细胞盾状腺毛,(2)2-细胞头状腺毛;(3)多细胞单毛。  相似文献   

3.
非洲狼尾草胚珠(着重胚珠附器)发育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光学显微镜对非洲狼尾草胚珠发育做了进一步观察。结果表明有如下几个特点:(1)珠孔区域的珠心细胞发生特化,膨大1伸长并进入珠孔,形成胚珠附器。(2)珠心表皮平周分裂产生周缘珠心组织。(3)珠孔由内珠被和腹侧外珠被构成。  相似文献   

4.
自光学显微镜问世以来,微观世界的种种奥秘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至今已出现结构与功能十分完善的光学显微镜,然而人们要精细地观察和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还得借助于复杂的制样品技术.对活细胞的研究目前主要使用相衬显微镜,但效果不太理想. 现在人们已采用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光学装置来观察研究活细胞和组织,效果较理想.这装置叫色振幅干涉差照明装置,用该装置替换下普通显微镜的聚光器,就能使显微镜出现新的功能,不需要复杂的标本制作技术,只要将微小薄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就可以观察,该装置使活细胞标本的不同相呈现出不同的干涉色,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彩色衬度的图象显示,扩展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明察了大豆根瘤菌1132—2对大豆子苗根愈伤组织的侵染。愈伤组织培养到第10—25d,接种根瘤菌再共同培养lO-30d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愈伤组织疏松区域中有根瘤菌存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只有在细胞质较少的薄壁细胞之间和薄壁细胞内有根瘤菌存在,处在细胞间的根瘤菌许多处于分裂相,有的已经形成类菌体。  相似文献   

6.
病毒是微生物大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其他的微生物都有细胞构造,因而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惟独病毒没有细胞构造,小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在电子显微镜尚未出现的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间,人类还无法目睹病毒的真面目,当时只能借助过滤细菌的滤器来测定病毒的大小,因此,当时称它为“滤过性病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硫化砷(As4S4)作用于人类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后对其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硫化砷(0,2.5,5,10,20txM)作用于Jurkat细胞不同时间(24,48,72小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硫化砷(0,5,10,20tx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利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硫化砷(0,5,10uM)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和C.myc蛋白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提示硫化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显微镜下观察到硫化砷处理Jurkat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而其细胞碎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结果显示硫化砷处理24小时后,胞内CleavedNotchl蛋白、C-myc蛋白下调,并随浓度增加下降的更为明显。结论:硫化砷对Jurkat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学显微镜使用中小黑斑的妙用王永良(宁夏隆德县沙塘中学,756300)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或装片上的标本,能直接找到,便很省事了,但由于物镜镜头的通光部分很小,观察者将片子放在载物台上时眼晴在侧面注视,常常不能准确的将标本放在通光孔的正中心或适宜观察...  相似文献   

9.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实验七:“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的一部分。我在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了叶片下表皮、启发他们讨论了气孔的结构后,在补充介绍气孔开闭的原理基础上,指导学生做了气孔关闭的实验。其方法步骤是:从盖玻片的一侧满人3O%蔗糖溶液,在盖被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叶片下表皮就浸入到浓蔗糖溶液中了。这时候,因保卫细胞逐渐失水,故用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到气孔逐渐变小直至关闭。通过这一步实验,对于学生理解教材中“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的百合鳞茎、地上茎、叶和幼胚等组织的细胞中发现了“内生菌”。通过光学显微镜、电镜和组培等观察,“内生菌”不影响百合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分化,再生植株健壮。这些细菌还能随着宿主细胞的分裂转移到子细胞。“内生菌”椭圆形或近圆球形。电镜切片菌壁厚,单层,均质,为典型革兰氏阳性菌壁结构。电镜观察结果与光学显微镜观察内生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EGFP—pBABE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对其表达进行鉴定。方法从pEGFP—N3质粒上切下EGFP片段,连接到pBABE载体,构建EGFP—pBABE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Fr67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收集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SiHa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EGFP—pBABE重组质粒。该质粒转染PT67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GFP的表达;用该重组质粒包装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宫颈癌SiHa细胞36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EGFP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表达EGFP的EGFP—pBABE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利用该载体制备逆转录病毒并观测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的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等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壁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研究领域,自1665年胡克(RobertHook)用他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时,所看到的“细胞”实际上就是植物的细胞壁;因为细胞壁在细胞死亡后仍保持其固有的状态,所以过去人们一向认为它是代谢上无活性的物质而予以忽视。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技术对大鼠颌下腺细胞(rat submandibular gland cells,RSMGs)与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SFCs)的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为观测、评估种子细胞在三维支架的内部生长情况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取0~8 d龄SD大鼠的颌下腺,对大鼠颌下腺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离纯化并传代;用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CK8)及淀粉酶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选取传至第二代的对数生长期的RSMGs作为种子细胞,选取SFCs共混膜(5×5×2)mm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涎腺样结构。将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分别于倒置显微镜、SEM、荧光显微镜和LSCM下观察二者复合生长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情况,方法简单易行。SEM可以较精确的展示细胞支架复合生长的表面超微结构。经过荧光染料的着色,荧光显微镜和LSCM都可以观察到支架上锚定的种子细胞。荧光显微镜可见细胞核的荧光信号均匀的分布在支架孔隙内。LSCM通过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较厚的标本获取图像;并可以通过旋转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的三维剖面或整体结构,得到更为准确的定位信息。结论四种显微技术均可应用于RSMGs与SFCs体外共培养的形态学观测。LSCM的三维重建技术结合荧光染料标记可以较好地获得RSMGs与SFCs复合生长的情况,有着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葡萄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葡萄科Vitaceae11属37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弓形或浅波状;气孔器通常仅分布在下表皮(火筒树属Leea偶尔可在上表皮观察到),除无规则型(地锦属Parthenocissus、俞藤属Yua、葡萄属Vitis、蛇葡萄属Ampelopsis和酸蔹藤属Ampelocissus)最为常见外,不等细胞型(火筒树属)、短平列型(白粉藤属Cissus、乌蔹莓属Cayratia和崖爬藤属Tetrastigma)、  相似文献   

15.
就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用于观察与鉴别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此染色法对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检测,既方便又可靠,在一般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就可进行观察与检测。此法不失于研究细胞凋亡的一种检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具尾蓝隐藻(Chrcomonascaudata)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具尾蓝隐藻具有明显的纵沟,细胞顶端具圆形四口,表明该种有"口沟"存在。从而澄清了文献上对该种有无"口沟"相互矛盾或模糊不清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人类PSF基因的不同功能片段定向连入pEGFP—C2质粒,使PSF蛋白的各功能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在HeLa细胞内融合表达,观察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重组质粒pEGFP—C2-PSF为模板,PCR法扩增出目的基因,将扩增片段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C2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C2-PSF(I—V)。将构建成功的pEGFP—C2-PSF(I—V)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定位与分布。结果成功构建质粒pEGFP—C2-PSF(I~V),并在HeLa细胞中实现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到融合蛋白GFP—PSF(I~V);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的融合蛋白表达和定位。结论人类PSF基因的不同功能片段的重组质粒pEG—FP—C2-PSF(I~V)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PSF蛋白的不同功能片段,为进一步研究PSF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纪申 《遗传》1981,3(1):36-38
人类对核酸的认识,是与生产和科学的发 展分不开的,由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的 进展,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确定了各种遗传 活性物质的存在。在电子显微镜制出之前,人 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只能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到染 色体。在电子显微镜制出之后,已能直接观察 到原核和真核生物的遗传活性物质的超显微结 构,因此电子显微镜技术可用于遗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雪松花粉和花粉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更直观地观察和显示花粉和花粉管中细胞结构及其细胞核的状态与行为。雪松花粉和花粉管经卡诺液固定,分别以埃氏苏木精、曙红、Hoechst 33243单染和曙红-Hoechst 33342双染后,用冬青油整体透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4种染色法观察效果不同;以曙红-Hoechst 33342双染的样品观察效果最佳,在紫外光激发下清晰地显示出细胞核,在488 nm激光激发下不仅能清晰看到花粉和花粉管壁结构,且能分辨管细胞、柄细胞及体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空间位置关系。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适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和花粉管中成员细胞结构及其细胞核的状态、行为的制片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具有独特的共轭成像装置、连续光学扫描、图像三维重组和多通道检测等功能,极好地展示了雪松花粉和花粉管的结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其观察到的图像更清晰、更直观、更具立体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空间结构,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技术结合异硫酸氢荧光素-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标记F-actin、碘化吡啶(PI)标记核酸的荧光探针双重标记技术,对鼻咽癌细胞F-actin进行光学切片、三维重组及形态学观察。实验结果可见高分化鼻咽癌细胞F-actin呈芒刺状分布于细胞表面,而在细胞突起末端细胞间连接处呈束状,放射状密集分布;代分化鼻咽癌细胞F-actin明显少于高分化鼻咽癌细胞,仅沿细胞膜表面呈弯曲细小绒毛状分布。结果表明F-actin在细胞内的空间分布与鼻咽癌的分化类型有关,肿瘤或恶性转化细胞的F-actin在形态和结构方面有异常改变;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结合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是研究细菌骨架结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