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中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现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平 《动物学杂志》2002,37(3):71-78
中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的萌芽期;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成长期;8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期。1990年以来,繁殖是我国鸟类生态学的最主要研究内容,论文数量比例占23.53%;行为,栖息地,群落和迁徙等方面的研究有明显增长;鸟类食性研究的关注程度下降,本文对繁殖,行为,栖息地,种群和群落内容研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中国鸟类生态学研究与发展予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鸟类群落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崔鹏  邓文洪 《动物学杂志》2007,42(4):149-158
鸟类群落的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群落的组成结构、集团结构、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动态与演替、群落与栖息地关系以及城市化对鸟类群落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动态与演替以及群落与栖息地关系的研究是过去20年间的研究热点,但有关城市化对鸟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鸟类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邓文洪  赵匠  高玮 《生态学报》2003,23(6):1087-1094
于1998~2000年夏季。运用GPS定位系统确定了12块面积范围为6.5~112.8hm。的彼此隔离的森林斑块。比较了斑块面积和栖息地质量对繁殖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面积斑块中繁殖鸟类的群落结构有所差异。各斑块所容纳的繁殖鸟类的物种数从4种到26种不等。鸟类物种数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多。不同鸟类对斑块面积的反应并不相同,耐边缘种偏爱面积较小的斑块。而非边缘种偏爱在大面积的斑块中繁殖。斑块栖息地质量也是影响鸟类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质量好的斑块包容的鸟类物种较多。鸟类物种丰富度与斑块质量的相关性(R2=0.67)小于与斑块面积的相关性(R2=0.88)。各斑块中的鸟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年份间比较相似。栖息地破碎化不但缩小了栖息地面积。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栖息地的质量。从而消极地影响着鸟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十年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蒋爱伍  周放  覃玥  刘迺发 《生态学报》2012,32(18):5918-5923
栖息地选择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期间中国大陆鸟类学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对我国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提出展望。10年间,我国鸟类学家共发表有关鸟类栖息地选择或利用的论文170篇,共涉及到鸟类10目31科73种。在这10年里,中国大陆有关鸟类栖息地选择或利用的文章持续增长。然而,我国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1)存在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利用误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10年内并无明显改善;(2)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很少考虑个体的可获得性、种群密度及抽样尺度对栖息地选择的影响;(3)大多数的栖息地选择的论文没有对鸟类的栖息地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也缺乏对其选择的适合度背景去进行研究。根据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来的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城市化的后果和城市栖息地的特征已引起了部分生态学家的关注,同时也决定了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城市化对野生动物的泛化影响以及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潜在理论价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和探讨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些国外新的理论和方法在此领域研究上的应用状况,这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食肉目动物中,大熊猫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物种之一,既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亦是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
以来,迄今已积累了大量有关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知识,近年来3S 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在综合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栖息地生态学、觅食
生态学、繁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不同方面就野生大熊猫生态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力图归纳已有研究发现,阐明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及在保护生物学上的意义。同时,结
合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贡嘎山东坡鸟类群落垂直多样性格局在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变化,本研究分别在繁殖季(2012年3至6月、2016年3至5月及2017和2018年两年的3至6月)、非繁殖季(2012年9和10月、2017及2018年两年的11和12月)用样线法对贡嘎山东坡海拔1 200 ~ 4 400 m区域开展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鸟类α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对鸟类α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且夏候鸟的迁徙、气温和植物花果期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影响鸟类α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尽管贡嘎山的山地季节性气候明显,但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β多样性的垂直格局比较稳定,并与植被群落的垂直多样性格局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植被群落多样性是影响贡嘎山东坡鸟类β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在中海拔,而非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则出现在中低和中高海拔。因此,山区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变化与全海拔段的栖息地保护状况需要在今后的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管理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鼎湖山森林鸟类群落的集团结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放 《生态学报》1987,7(2):176-184
本文应用生态学中正在发展的集团理论,分析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繁殖季节鸟类群落的组成。该鸟类群落由28种鸟组成。根据鸟类的取食方法、取食基层和取食高度取定的取食行为格局,使用了聚类分析法和主分量分析法把这鸟类群落划分为8个不同的取食集团。由于集团内成员的取食行为格局十分相似,把群落划分为集团后,更有利于研究群落内种间的相互作用,也便于了解群落内资源分割的情况。文中讨论了划分鸟类集团的依据,并就集团理论及其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张征恺  黄甘霖 《生态学报》2018,38(10):3357-3367
我国的城市鸟类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鸟类学也有了较快发展。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城市"和"鸟类"为主题词检索了1950—2015年间发表的文章,筛选获得128篇文章,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城市鸟类学发表文章数量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增加,由1981—1990的年均0.7篇跃升至2011—2015年的年均11.6篇。研究地涉及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57个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城市鸟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影响城市鸟类的主要环境因素和城市鸟类的保护实践。综述发现,不同城市环带位置,城市中不同生境组合会影响城市的鸟类群落结构;不同尺度上的环境因素会对鸟类的分布、繁殖、觅食和生理情况产生多种影响,而城市化是影响这些环境因素的主要驱动力;鸟类栖息地规划以保护城市中自然栖息地,增加其景观连通性促进鸟类保护,鸟类招引技术主要通过补充巢资源和食物资源促进鸟类保护。然而,由于资源限制,有关城市鸟类的长期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已有研究中城市鸟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也鲜有涉及。为此,对我国城市鸟类学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展望,城市鸟类学研究应加强城市绿地鸟类招引措施的生态影响研究,进一步发掘城市鸟类的自然体验与环境教育价值,并促进民间爱好者参与长期系统性城市鸟类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鸟类群落变化及其与城市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助长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其中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从城市环境变化压力下,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空间分布和繁殖营巢方式的改变分析,重点介绍了支持城市地区鸟类多样性的植物环境因素与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城市中的植被和绿色空间为城市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是城市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地。2)保留原生乡土植物和大型树木的地区能支持更丰富的鸟类物种。3)植被的结构和盖度对鸟类群落有显著影响。林冠覆盖率增加,复杂的垂直空间和多样的植物种类的组合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和栖息地类型,吸引不同的鸟类物种,相应地也会导致更丰富的鸟类群落。总之,保持和加强城市中植物环境良好和稳定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据此,提出城市环境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其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Bacteria have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vertebrate evolution not only by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but also generating complex interactions with behavior and physiology. Advances in molecular techniques have started to reveal the intricate ways in which bacteria and vertebrates have coevolved. Here, we focus on birds as an example system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impact bacteria have had on the evolution of avian immune defenses, behavior, physiology, re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ies. The avian egg has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evolved to enable effective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ic attack. Microbial risk of pathogenic infection is hypothesized to vary with life stage, with early life risk being maximal at either hatching or fledging. For adult birds, microbial infection risk is also proposed to vary with habitat and life stage, with molt inducing a period of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Bacteria not on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immune system as well as trade-offs with other physiological systems, but also for determining digestive efficiency and nutrient uptake. The relevance of avian microbiomes for avian ecology,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is highly topical and will likely impact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avian welfare, conservation, captive breeding as well a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host-microbe coevolution.  相似文献   

12.
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全球现存7种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概况,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访问法对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栖息地、活动习性、食性、繁殖习性、打洞习性进行一般性的描述。开普穿山甲(M.temminckii)主要集中在家域、活动和运动、食谱和觅食行为生态上,繁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及栖息地的研究没有涉及。树穿山甲(M.tricuspts)仅见其家域研究的报道。其它4种穿山甲生态学研究未见任何报道。7种穿山甲的习性相似。今后应当强调从生命的各个层次对其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存在的生态差异。重点应是洞穴生态、觅食生态、行为生态(如家域与活动)、繁殖生态和种群生态。  相似文献   

13.
2019和2020年,在广西崇左恩城观察了喀斯特森林一对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的繁殖行为.此对冠斑犀鸟每年4~7月在石壁上的洞穴里营巢,其孵卵期约为35 d,育雏期约为55 d.每年均有2只幼鸟成功离巢.幼鸟及雌鸟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雄鸟喂食时缺少明显的高峰.结果表明,冠斑犀鸟...  相似文献   

14.
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为华南区常见鸟类。我们在整理中国鹎科鸟类分布区变化情况时发现,2006年以来红耳鹎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1976至2016年期间红耳鹎的分布信息,并利用GIS技术详细地描述分析了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红耳鹎jocosus亚种的分布范围呈现一个辐射状的扩散趋势,且向北方地区迁移。除少数扩散属人为因素造成外,基本上都是自然扩散。本研究还初步讨论了生境选择、繁殖习性以及食性等生态特征对红耳鹎扩散的影响,并对该物种地理分布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广东鼎湖山,华南云实(LaesalpiniacristaL.)始花期从2月或3月开始,开花后约1周达到盛花期,盛花期持续2~4d,花期可持续到4月底。华南云实基本繁育系统为雌蕊先熟、自交不亲和的异花受精。华南云实传粉方式为风虫媒。其主要传粉者为膜翅目昆虫,该种是云实属植物中首次报道的可行风媒传粉的种类。描述并探讨了华南云实花的结构与其主要传粉者木蜂之间的互动适应,并讨论了传粉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处理方法对华南云实开花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和生境面积的常数次幂成比例,这说明它们的对数数量级呈线性正相关。我们研究了中国境内15块湿地的高等植物和32块湿地鸟类多样性,发现它们分别和湿地面积在对数尺度上呈线性正相关.进一步支持了种数与面积的幂指数关系。我们还借助计算机模拟系统地讨论了产生这种简单规律的生态学机理,包括中性理论、集合种群动态和物种分布的自相似性。中性理论假设了群落中物种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忽略了其它的种间关系。集合种群动态理论考虑的是由多个亚群落构成的集合群落,在研究种数和面积关系时也忽略了种间关系,所以也是中性的。尽管物种分布的自相似性可导致这种面积幂指数关系,但在自然界中自相似性也可能不成立。  相似文献   

17.
Avianspecies assemblages are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of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 avian fauna in landscapes enable prediction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and possible deviations in the ecosystem functions. Documentation of avian species assemblages in different landscapes are therefore being emphasized fro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erspective. As a primary effort, the present commentary depicts the avian species assemblage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using Burdwan, West Bengal, India, as a study area. Employing line-transect method of continuous survey and opportunistic encounter, a total of 144 bird species under 51 families and 19 orders were recorded from the study area. The avian species richness was highest for the order Passeriformes followed by Charadriidae and rest 17 orders. Resident, local migrant and migrant species constituted 61.15, 31.65 and 7.20 % of the bird community,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bird species (51.85 %) were associated consistently with the agricultural fields as their habitat followed by aquatic systems (29.20 %) and human habitat (18.98 %). The study records the presence of three species under IUCN Near Threatened category and many species exhibiting sparse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encounter rate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the habitat. The observed richness of bird species in the study area call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habitat preference, census and breeding biology to highlight species specific roles in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susten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