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 195 0年魏曦与康白二位作者发现抗生素 (青霉素与链霉素 )治疗 1例鼠咬热患者引起的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的学术论文发表以后 ,在国内曾掀起了对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问题的研究热潮 ,到 6 0年初期 ,微生物学与临床学有关专家都对这个问题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在当时有许多知名专家都在呼吁要展开对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进行研究。最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余之氵贺在《解放日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学部委员 )谢少文在《光明日报》,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教授 (原大连医学院教授 )、中科院院士 (学部委员 )魏曦在《中华医学杂志》分别著文论述微生态学的重要性。为了了解这段历史 ,本刊特将余之氵贺教授在《解放日报》196 5年 6月 2 5日发表的文章摘要发表如下 ,作为微生态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中国微生态学的发展起步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魏曦教授就已经认识到了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菌群失调。因此,魏曦教授指出:"光辉的抗生素来临之日,应注意其所带来的引起正常菌群的菌群失调的阴影。"这就是在当时中国或国际上对微生态学研究的初级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微生态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50年。当时中科院院士魏曦教授与康白医生在临床上首次发现青霉素与链霉素治疗败血症并发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而致死的病例。这一沉痛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在"光辉的抗生素时代"来临之后,必须对其可能带来的阴影——菌群失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有关科研单位、院校、医院等相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微生态思想和理论。尤其在生态防治方面,研制出一系列生态制剂,取得了可喜成果,获  相似文献   

4.
1引言 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仅一字之差,简言之都是研究微生物与生命的关系,前者研究非致病微生物群,后者研究致病微生物.微生态学尚未列入必修课也未列入选修课,足见人们对它的不认识.然而,它很可能成为揭示生命奥秘的极重要课程,是太平盛世的中国人欣开了生命科研新一页的主导学科.已有人和院校对它重视和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魏曦院士(已故)、康白教授等奠定和发展了我国微生态学,在国内外有很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曦(1903—1989) 魏曦,男,1903年生,湖南岳阳人。曾任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魏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微生态学家及流行病学家。他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微生态学奠基人魏曦教授不幸于1989年5月20日与世长辞。魏教授生前为微生态学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积极提倡成立全国性微生态学学会组织;出版微生态学专著;创办全国性微生态学杂志,现在这些任务均一一实现了。我们为了表达对魏曦教授的深切怀念,特将他生前所发表的有关微生态学的立论在此重新刊出。  相似文献   

7.
1回顾1999年11月6日,在原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态学的开创者康白教授的关心和推动下,在知名儿科专家段恕诚教授亲自筹备组织联络,和刘作义、黄志华、梁淡梅、许春娣等教授的参与协助下,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在西安临潼正式成立(图)。康白教授、周殿元教授、杨景云教授、潘令嘉教授、袁杰利教授等全国微生态学专家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进行了学术讲座。光阴荏苒,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已经历了20年的历程,期间得到了历任主任委员康白教授、熊德鑫教授、李兰娟院士、副主任委员袁杰利教授,微生态学专家肖晓蓉教授、张德纯教授、胡宏教授及儿科专家董永绥教授、杨锡强教授、杨永弘教授、申昆玲教授等的大力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已故魏曦院士是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和奠基人,他的研究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他有两个著名预言:“我相信,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学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微生态学与遗传学,(会)共同成为21世纪两支生命科学的劲旅,将为人类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微生态学是研究不使生命致病的正常存在的生理微生物群,即精气、元气、正气及真气,而微生物学是研究凡指的微生物,是使生命致病的微生物群,即烦气、邪气和毒气。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使学科有了很大发展,在国内外有很好的影响,但是,离魏老预言还相距甚远。1古文学揭示生命起源《…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益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从 2 0世纪 5 0年代 ,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于养殖业以来 ,由它产生的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动物体内菌群失调问题以及抗生素本身的残留性问题越来越严重 ,已使抗生素成为全球性的污染物 ,其巨大的负面效应也使抗生素成为限制世界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益生素(probiotics)的研究和应用就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的深入研究 ,利用益生菌来调节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病害、增进健康 ,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潮。由于益生菌制品没有残留 ,也不会产生抗药性 ,许多国家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抗生素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人类感染性疾病作出的贡献。但由于抗生素的泛用、滥用和过度治疗,引起了机体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更为严重的细菌耐药性。为解决抗生素的弊端,解决菌群失调等问题,促使了微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本文还阐述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及危害,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动因,后抗生素时代对细菌的防控措施。提出用微生态制剂、肠道正常菌群、中药、抗菌肽、噬菌体、研制新型抗菌药和规范用药等措施,防控细菌感染。同时阐述了常用中药的抗菌谱,及与微生态制剂合并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老年微生态学组于1993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固老年微生态学术讨论会,同时举办纪念魏曦教授诞辰九十周年活动,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工作,于金秋时节,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老年微生态学组组长范志明致开幕词,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著名医学专家、教授表示感谢。国家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白书令副部长在致词中,盛赞老年微生态学将对老年医  相似文献   

12.
魏曦教授是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期中指出:“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此即“魏曦预言”。从微生态学角度对中医药学原理和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这是极具挑战性的尝试,破解中医学的奥秘、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其理论和实践乃至文化意义和价值都是重大的。迄今该课题的提出已过30年,其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且中医药微生态研究本身也在发展,中医药微生态学已初步形成,并成为中国微生态学的特色。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概括性回顾和评论,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拙见,以期对探索中医学奥秘、阐释其科学内涵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论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 ,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魏曦教授早在 10多年前就在微生态学刍议一文中这样写道 :中医的四诊八纲是从整体出发 ,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 ,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 ,因此 ,我相信 ,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就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加以论述 ,以飧读者。1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 ,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  相似文献   

14.
潘云唐 《化石》2007,(3):12-14
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赵金科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今年5月18日,是他逝世20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马世骏 《生态学报》2015,35(24):3-3
<正>马世骏(1915—1991),著名生态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第三届荣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有害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  相似文献   

16.
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病原生物学实验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微生态学、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各自学科特点,进行以"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为例探讨病原生物学整合实验。由于临床标本及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可视化虚拟实验进行消化性溃疡中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及微生态菌群分析实验。这将为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研究论文系列报导摘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的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大连医科大学 (前大连医学院 )微生物教研室早在 5 0年代初正当抗生素鼎盛时期 ,当时的教研室主任魏曦教授就指出抗生素的辉煌的背后必将带来破坏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的阴影。此后一直连续进行该项研究 ,迄今已有 5 0余载。在微生态调节剂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的研究成功是微生态调节剂系列研究的重要里程碑。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课题是在康白教授主持下完成的 ,本项研究历时 2 0年 ,1980~ 1985年是理论与资料准备阶段。 1985~ 2 0 0 0年进入正式计划实施日程时期。该课题从正式在省科委立项、菌种筛选、安全实验、毒性试验、药理实验、功能实验到临床观察 (1、2、3期 ) ,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经过数次在国家医药审评委员会上进行答辩 ,最后才获得批准 ,取得国家新药证书 ,确定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于临床。该项研究过去已发表学术论文 31篇 ,分别就乳杆菌在阴道中的作用、粘附及定植、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本刊此次又发表 12篇研究论文 ,将系统报导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的微生物学、药理学、微生态学、工艺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总结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1 回顾1999年11月6日,在原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态学的开创者康白教授的关心和推动下,在知名儿科专家段恕诚教授亲自筹备组织联络,和刘作义、黄志华、梁淡梅、许春娣等教授的参与协助下,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在西安临潼正式成立(图)。康白教授、周殿元教授、杨景云教授、潘令嘉教授、袁杰利教授等全国微生态学专家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进行了学术讲座。光阴荏苒,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已经历了20年的历程,期间得到了历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8月4日是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创始人康白教授诞辰91周年纪念日,在此时刻,我们教研室及其同道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缅怀他老人家的学术历程。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望海涵。康白教授是我国微生态学的奠基人与推动者,著名的微生态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奉献科学、传播知识、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是科学工作者与教育者的楷模。他在微生态学、微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是我国微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微生态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2):F0002-F0002
中国工程院2005年当选院士名单于2005年12月13日下午在北京公布。通过两轮评审和主席团讨论审议,历时一年,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共评选出50名新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副主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教授李兰娟当进为中国工程院新院士。李兰娟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