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明确哈尔滨地区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流行情况,对2003年上半年采集的部分发热患者血清及血细胞进行筛选、鉴定、比较,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研究。同时从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血中分离病毒,对疑似风疹病毒的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9例发热患者血清中的风疹病毒IgM进行测定;采用BHK21细胞培养法对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血标本进行风疹病毒分离,并用RT—PCR、细胞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可疑风疹病毒株进行鉴定。结果 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为22例,占13.83%;经RT—PCR、细胞生长曲线、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初步鉴定从血液标本中获得的病毒分离株是风疹病毒。结论 采用FTISA决对该地区159例发热患者血清风疹病毒IgM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3.83%;获得了1株风疹病毒分离株。  相似文献   

2.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1999~2015年中国大陆流行的风疹病毒动态变异变迁规律。方法依据全国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的风疹病毒学监测数据,对1999~2015年中国流行风疹病毒进行分子进化分析。1999~2015年从全国29个省市(除新疆和西藏外)共获得风疹病毒株1737株,分属于4个基因型(1E,1F,2A和2B基因型):11E基因型风疹病毒自2001年首次分离到之后,替代1F基因型风疹病毒成为2001~2013年中国流行风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并从年代上可分为两个进化分支[Cluster A(2004-2015)和Cluster B(2001-2009)],然而自2011年其检出比例逐渐下降,至2015年该比例仅为1.3%;21F基因型风疹病毒在地理上局限于中国,而在2002年之后未再监测到,推测其在中国的传播可能已被阻断;32A基因型风疹病毒株均来自于疫苗相关病例;42000~2015年间中国至少有4个不同的2B基因型风疹病毒传播链(Lineage1-4),2B基因型风疹病毒在2010年之前只有零星的流行,一直处于弱势,但自2011年输入型2B基因型风疹病毒(Lineage 3)的检出构成比逐年增高,并在2014~2015年成为中国流行风疹病毒的主要基因型。通过对中国连续16年风疹病毒变异变迁规律的研究,系统地掌握了其进化和流行规律,同时也为中国风疹控制和将来消除提供了重要的病毒学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05年三江地区妊娠妇女风疹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400例妊娠8~24周孕妇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风疹特异性IgM抗体,对IgM阳性患者进一步用PCR检测风疹病毒RNA,对该人群的风疹病毒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检测400例孕妇风疹病毒IgM,阳性20例,阳性率为5.00%;检测IgM阳性者的风疹病毒RNA,结果阳性8例,占IgM阳性者的40.00%。结论用ELISA和PCR法进行妊娠早期风疹病毒感染的检测,对降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风疹病毒(RV)引起儿童出疹性疾病,更严重的是致胎儿畸型。自从报道风疹病毒分离成功之后,各家相继建立了许多风疹病毒株,并对其生物学性状作过许多报道。近几年国内也有分离病毒成功的报道,但是国内尚未见到对风疹病毒株生物学性状研究的报告。我们采用原代兔肾细胞分离长春地区风疹病毒数株,并对其中的RV-814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部分比较实验观察,以便为今后制备减毒风疹活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风疹病毒的诊断对于风疹的监测,预防,判断预后及其恰当的处理措施,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风疹病毒颗粒,病毒蛋白及其病毒基因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风疹病毒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株风疹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2年Weller及Neva和Parkman分别用原代人羊膜细胞和原代绿猴肾细胞分离风疹病毒获得成功后,于1963年McCarthy首次在兔肾传代细胞(RK 13细胞)上观察到风疹病毒的规律性病变,并用于风疹病毒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疫苗松叶株(Matsuba)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的基因稳定性及遗传特征,探讨其功能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在病毒传代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风疹病毒Matsuba株14、16、17、18、23代次C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并将各代次病毒的C基因与风疹病毒疫苗株Matsuba(GenBank登陆号:AB588193)及其他风疹病毒株C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风疹病毒Mat-suba株传代病毒C基因在传代过程中核苷酸及氨基酸均未发生变异;各代次病毒与AB588193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各关键功能区未发生变异;Matsuba株与18株风疹病毒核苷酸相似性在90.2%~99.9%之间。结论风疹病毒Matsuba疫苗株C基因遗传特性非常稳定,与生物学作用相关的区域未发生传代改变。从分子水平证明Matsuba疫苗株毒种及其生产的疫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的危害性,国内外均有报道,我们在开展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试图以酶免疫吸附法对风疹病毒感染作出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ELISA法和PCR技术检测孕妇风疹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2例孕妇风疹病毒IgM检测,结果阳性41例,阳性率为4.7%,对IgM阳性者进一步用PCR检测风疹病毒RNA,其中19例阳性,占IgM阳怀的46.34%,风疹病毒感染与孕龄,职业无关,与孕次有关,与不良孕产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使用Vero细胞、RK13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2000年~2007年山东省6个市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所分离的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其E1基因的1107个核苷酸片段,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亲缘关系树上,16株风疹病毒株分属三个基因型:1E(12株)、1F(1株)和2A(3株)。1E基因型于2001年在山东省首次检测到,并逐年成为我省风疹病毒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其中,2006~2007年间流行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与2001年和2002年流行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存在差异,但无明显的时间和地理分布倾向;1F基因型和2A基因型分别于2000年、2001年分离到,至2007年间未再出现;3株2A基因型风疹病毒与我国风疹疫苗株(BRDII)密切相关。16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均无重要抗原位点的改变;山东省2001~2007年间分离的所有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E1蛋白的第338位氨基酸发生相同突变(Leu338→Phe338),以往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11.
风疹病毒及其感染的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疹病毒因其在优生优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受到人胶的广泛重视,迄今,许多国家已将风疹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继而列入消灭麻疹后的又一个战略目标,并对风疹感染进行监测。风疹病毒感染的诊断是关系到上述行动的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风疹病毒及其感染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重组病毒抗原原在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风疹病毒感染与优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疹病是引起先天异常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文从风疹病毒的致病作用、发病机理作一综述,以期对风疹病毒先天感染及其严重危害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风疹病毒是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的唯一成员,能够诱导细胞发生细胞凋亡。Ras-Raf-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是病毒增殖与细胞生存的必要通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p53蛋白和TAp63蛋白能够进入细胞核与DNA特异结合,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的物质(细胞色素C等)释放,进而引起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本文从风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系,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病理改变和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等方面对风疹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风疹病毒基因组及其蛋白结构功能的研究,以及疫苗研究的进展作简要综述,并阐述遗传多态性、HLA基因多态性及细胞因子对风疹病毒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风疹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畸病原体之一.由于现行疫苗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所以研制新型疫苗势在必行.本文就近年来风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Vero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我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2003~2007年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57株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了57株风疹病毒E1基因1 107个核苷酸的片段,并对该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亲缘关系树上,其中55株风疹病毒株属于1E基因型,相对于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另外2株风疹病毒属于2B基因型.57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除了2株风疹病毒在E1蛋白血凝抑制和中和位点区域第212位氨基酸由Thr变为Ser,其他病毒株均无重要抗原位点的改变;所有我国已分离到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E1蛋白第338位氨基酸共享突变位点(Leu338→Phe338),而其他基因型以及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该位点均未发生突变,提示该氨基酸(Phe338)可能是我国1E基因型风疹病毒所特有.2003~2007年在我国10个省均分离到1E基因型,而2B基因型只在2006年从四川省的越南输入病例中分离到,提示1E为绝对优势基因型,2B基因型为输入基因型.与1979~1984年和1999~2002年我国流行的风疹基因型不同,发生了基因型的更替,近年我国风疹的流行是由1E基因型为主的风疹野病毒的多个传播链引起.  相似文献   

17.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一种导致麻疹的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单股负链RNA病毒.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1].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UV)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孕妇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以引起胎儿畸形.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分离、病毒特异性IgM的检测、分子杂交直接检测病毒RNA、RT-PCR、RT-nested PCR(RT-nPCR)等[2-3].  相似文献   

18.
对872例孕妇风疹病毒IgM检测,结果阳性41例,阳性率为4.7%;对IgM阳性者进一步用PCR检测风疹病毒RNA,其中19例阳性,占IgM阳性的46.34%。风疹病毒感染与孕龄、职业无关,与孕次有关(χ2=8.94,P<0.05),与不良孕产史有密切关系(χ2=4.74,P<0.05)。  相似文献   

19.
风疹病毒(RV)是最重要的人类致畸病毒。对RV包膜糖蛋白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与表达RVRNA病毒样颗粒,用于核酸检测质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且有助于理解RV产生免疫的机理,以研制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等新型疫苗。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RV包膜糖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风疹病毒RNA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表达、建立风疹病毒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制备基因工程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风疹病毒(Rubellavirus)感染引起风疹,该病一般症状较轻,有的甚至不出现明显症状,预后良好。但孕妇受感后,病毒可经血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除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股外,活产者大约有20%表现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导致先天畸形[IJ。因此,对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与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关系。本研究用抗人IgM(u链)单克隆抗体(MCAb)作标记抗体,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抗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早期诊断,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毒抗原将风疹病毒(GtXi株)接种到BHKl细胞,按文献(则制备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