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多疣棘蛙(Paa verrucospinosa(Bourret),1939)是Bourret于1937年根据越南沙巴采集到的标本订为棘胸蛙一新亚种[1],1939年他改订为新种[2]。寇治通等人1983年10月在云南省勐腊县景飘采到一只雌性成体蛙的标本,作为我国多疣棘蛙的新纪录发表[5]。但一直未得到承认[3,4,6~9]。笔者于2003年7月在云南省景洪市勐龙乡勐宋村、2004年8月在云南省勐腊县勐远镇艺班东村进行两栖动物调查时,采集到8号蛙类标本,经鉴定为蛙科棘蛙属多疣棘蛙(Paa verrucospinosa),这是中国两栖动物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蓥库蠓Culieoides huaylngensis Zhou et Lee,1984 动物分类学报9(3): 293—294 根据四川省华蓥山一只雌蠓标本记述,雄蠓未详。冷延家教授于1983年5月15日在江西大余的吉村采获一批库蠓标本,经作者鉴定发现华蓥库蠓1♂5♀♀,从而获得本种雄蠓。现记述于后,并对雌蠓特征作了补充。标本保存于沈阳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对蝴蝶多样性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5年5–10月,自重庆市沙坪坝区到北碚区沿城市生境梯度选取了5个断面(沙坪公园、南溪口、回头坡、鸡公山和缙云山),进行蝴蝶取样调查。共采获蝴蝶4,802只,隶属11科41属65种。统计分析表明,东方菜粉蝶(Pieriscanidia)、菜粉蝶(P.rapae)和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maha)等3种为优势种,青凤蝶(Graphiumsarpedon)、宽边黄粉蝶(Euremahecabe)、连纹黛眼蝶(Lethesyrcis)、黄钩蛱蝶(Polygoniac-aureum)、点玄灰蝶(Tongeiafilicaudis)和直纹稻弄蝶(Parnaraguttata)等9种为常见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缙云山>回头坡>鸡公山>南溪口>沙坪公园。沿城市生境梯度,从人为干扰较大的沙坪公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代表)到人为干扰较小的缙云山(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代表),蝴蝶多样性指数基本呈递增趋势,且植被种类丰富度越高、覆盖率越高、日照量越高的生境,蝴蝶种类和数量越多,蝴蝶多样性指数也越高。蝴蝶的多样性特征可以作为城市生境质量和环境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九龙山两栖动物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5年,浙江丽水地区科委、丽水地区生物学会下达了两栖类动物资源调查课题时,笔者在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从海拔260—1300米以上的不同采集点进行了两栖类的采集和调查。共采得标本300多号,结合文献资料,已知九龙山两栖动物有2目8科11属26种。比以往报道增加了6种。同时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新种——九龙棘蛙,并对崇安髭蟾及中华大蟾蜍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生态观察。  相似文献   

5.
西藏两栖动物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5—9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到西藏南部的亚东、错那、墨脱—带进行了重点调查;在日喀则、朗县、林芝、波密、芒康等地作了短期调查。发现二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凸肛角蟾 Megophrys pachyproctus Huang,新种(图1) 模式标本 正模(770650号),配模(770652号),副模1(770651号),西藏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张家界发现白线树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7年7月,采用样线法对位于湖南张家界市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动物多样性进行实地调查时,在天子山景区茶园采集到1号两栖类雄性成体标本(图1)。经分类鉴定为树蛙科(Rhacophoridae)的白线树蛙(Rhacophorus leucofasciatus),属湖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沈猷慧等2014)。该标本经10%的甲醛溶液固定后,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两栖动物调查及珍稀和特有种的测量数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至2005年对海南岛进行了多次两栖动物调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每年进行本科生动物学野外实习,也采集了大量的两栖动物标本。所有标本均保存在生物系标本室内,经整理编号,统计共有955号,分类鉴定得35种,分别隶属16属7科2目。本文报道整理结果,并将其中海南特有物种及国内分布区狭窄的个别物种的测量数据加以报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5月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调查过程中,采集到树蛙科Rhacophoridae雄性成体标本1号(KIZ045743,图1)和雌性成体标本1号(KIZ045764),经鉴定为绿背树蛙Rhacophorus dorsoviridis Bourret,1937,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两栖类新纪录。标本使用10%甲醛溶液固定,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形态特征:雄蛙体长34.8 mm,雌蛙体长39.6 mm。头近似三角形,头长小于头宽;吻端钝圆;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2008年2月对海南岛稻田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得两栖动物标本15种,隶属于5科11属,结合文献资料,海南岛有两栖动物38种,隶属7科20属.其区系组成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的93.33%,特有种占13.3%.  相似文献   

10.
重庆四面山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至2007年对重庆四面山的两栖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采集,共有两栖动物1目5科11属18种,其中无尾目弧胸类(蟾类)2种、固胸类(蛙类) 16种.建议加强对该地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榆林沙蜥的生态观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榆林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dis)是毛乌素沙漠南部,榆林地区的优势种。当地群众叫“沙虎“、“沙和尚”。1983年6—10月,笔者在神木、榆林、定边等县调查时,釆到榆林沙蜥标本771号,对它的栖境、洞穴、气候(光照、温度、风)对它活动的影响、光照与它体色变化的关系以及种群组成等观测资料,现整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两栖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两栖动物,过去有一些零散资料:Pope & Boring(1940)、胡淑琴等(1966)、方荣盛(1985)、原洪(1985)、宋鸣涛(1984、1985)等,但是,陕西两栖动物区系的研究仍无专文论述。笔者根据1978—1985年,对陕西两栖动物的调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北部榆林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过去资料甚少。1983年6月16日—10月9日,笔者在府谷、神木、榆林、佳县、定边、绥德等县,对两栖、爬行动物做了调查。共捕获两栖纲动物标本572号,隶于5种(亚种),2属2科1目,陕西省新纪录: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共捕获爬行纲标本1001号,隶于11种(亚种),9属6科3目,陕西省新纪录:耳疣壁虎Gekko auriverrucosus、密点麻蜥指名亚种Eremias multiocellatu multiocellata、密点麻蜥叶城亚种E.m.yarkandensis。  相似文献   

14.
<正>序言 作者于1983年7月号曾发表了有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态等详细的综述。在第5次国际免疫学会议(1983年8月、京都市)上对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和8月,采用样带法于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在三叉河片区(28°30′43.67″N,106°25′03.72″E,海拔1 087 m)采集到25只形态相似的两栖动物标本,经过鉴定,该标本为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的合江棘蛙(Q.robertingeri),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贵阳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物种多样性评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部分。研究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能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特点,于2014年7月22日—8月4日,选取22条样线开展调查,同时将保护区海拔300~2161 m区间按200 m的间隔分为10个海拔段,对两栖动物的海拔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29种,隶属2目9科22属,以蛙科为主,占两栖物种总数的37.9%;2)崇安湍蛙(Amolops chunganensis)为保护区新纪录;3)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大致呈先平台后递减的海拔分布特点,这可能主要受生境复杂性的影响。此外,本研究采用Stevens法和逐种法对Rapoport法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很难判断是否支持Rapoport法则。  相似文献   

17.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耿宝荣 《四川动物》2002,21(3):170-174
1 研究简史福建省两栖动物的研究 ,最早见于 1 869年Stein dachner的采集报告。G .A .Boulenger(1 882、1 899)、W .Wolterstorff(1 90 6)、N .Annandale(1 91 7)、L .Stejneger(1 92 5 )分别研究报道了福建的两栖动物。 1 92 5年C .H .Pope受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委派加入“中亚调查队” ,来到我国许多省份采集两栖爬行动物 ,曾在福建省的南平、福清、崇安等地进行采集 ,对两栖动物的生活史作了详细的观察。尔后 ,K .P .Schmidt(1 92 7)、伍献文 (1 92 9)、徐锡…  相似文献   

19.
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采集到不少多毛类环节动物标本,其中有一个属于海稚虫科(Spionidae)稚齿虫属(Prionospio Malmgren,1867)的新种,本文除描述此新种外,并对稚齿虫属作一初步的探讨。 西沙稚齿虫 新种Prionospio sishaensis sp.nov.(图版Ⅰ,1—8) 完模标本 采集地:西沙群岛武德岛,浮游生物取样,雄虫体内充满精子,1958年5月15日,范振刚采,标本号A-23。 副模标本 采集地及采集时间等同上,标本号A-24。完模及副模标本保存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08~2011年,作者每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自然保护区)对10条调查样带(长3~6 km,单侧宽5 m)内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将该保护区海拔400~1 800 m的区域按200 m均匀地分为7个海拔小带,对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莽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36种,隶属2目7科。其中以蛙科17种和角蟾科6种为多;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17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国特有种12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和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为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现象较明显,大致以海拔1 400 m为分界点,两栖动物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海拔600~800 m小带的物种数最多。最后基于历史资料,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