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描述了陕西蓝田晚中新世灞河组的松鼠类和林跳鼠类。松鼠科化石包括3个种:骊山花鼠(新种)Eutamias lishanemis sp.nov.,细小岩松鼠(新种)Sciurotamias pusillus sp.nov.和松鼠属(未定种)Sciurus sp.;林跳鼠科有两个种:西安脊仓跳鼠(新种)Lophocricetus xianensis sp.nov.和脊仓跳鼠(未定种)Lophocricetus sp.。在牙齿的形态上,蓝田松鼠科的新种分别与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很相似,但特征原始。其中Sciurotamias pusillus新种代表了该属最早的地史记录;Lophocricetus xianensis新种比内蒙古最晚中新世常见的葛氏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grabaui)原始得多,为中国现知较为原始的一种。这些新种的特征如下:骊山花鼠(Eutamias listmnensis):个体比现生花鼠(Eutamias sibiricus)稍大,前臼齿和第三臼齿的尺寸比现生种的相对大。P4具完整的前边脊,明显臼齿化;上臼齿的原尖较收缩,中附尖不发育;M3无后脊;下臼齿的下内尖几乎融汇于后边脊,下中尖很小。细小岩松鼠(Sciurotamias pusillus):岩松鼠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齿尖和齿脊比Sciurota- mias wangi和S.leilaoensis的高且较强壮。P4似三角形,前附尖膨大;M1/2的原尖收缩,时见小的后小尖和中附尖;m1/2的下内尖界限模糊,唇侧谷窄浅;m3明显向后扩展。西安脊仓跳鼠(Lophocricetus xianensts):Lophocricetus属中个体较小的一种,M1和M2具小或脊状的原附尖,m1和m2的外附尖和齿带不甚发育。M1的中尖通常弱,中脊短,内脊连接前尖或原脊,后边脊连接后脊;M2常见双前边脊,中脊伸达齿缘;m1下外脊的后部低、弱甚至断开,下次尖与下内尖或下中尖与下内尖间的脊连接;m2的下原尖连接下后尖或前边脊。脊仓跳鼠是中亚和北亚特有的一属啮齿动物,被认为从异蹶鼠属(Heterosminthus)演化而来,近10余年来有较多的发现和研究。本文特别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属种的区分作了进一步界定。哺乳动物的研究显示,陕西蓝田地区晚中新世早期的气候可能比现代还要干旱。灞河动物群中松鼠类和林跳鼠类的出现,还表明了在这个温带开阔的草原环境中,尚有一些灌丛和林地。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产自内蒙古二连盆地呼和勃尔和剖面伊尔丁曼哈组底部砂岩中的3种仓鼠类化石:内蒙古祖仓鼠(新种)Pappocricetodon neimongolensis sp.nov.,中条祖仓鼠(相似种)Pappocricetodon cf.P. zhongtiaensis和祖仓鼠(未定种)Pappocricetodon sp.。P.neimongolensis的特征是有P4或者DP4;M1前附尖细小,前叶小,原尖前棱通常至原小尖横向延伸,再转向前颊侧与前附尖相连,无原尖后棱,原小尖与前尖通过前脊相连;M2原尖后棱较为发育;M3次尖不退化;m1下后尖比下原尖位置靠前;m2下原尖后棱完整,连接下后尖或直达下后尖基部;m3不退化,下外脊S型。新种形态与早期仓鼠类Pappocricetodon antiquus接近,但又略显原始。同时,在该层位还出现有M1前叶已经增大的Pappocricetodon sp.和中脊发育的Pappocricetodon cf.P.zhongtiaensis,表明当时仓鼠类已出现多样化,其起源可能要早于中始新世的伊尔丁曼哈期。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采自山东省胶南市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L.根部的线虫1新种,即胶南无孔小咽线虫Aporcelaimellus jiaonanensis sp.nov.。新种主要的鉴别特征是雌虫虫体中等长度,强壮,体表角质层由明显的两层组成;唇区缢缩明显,唇瓣彼此分离,呈角状;齿针强壮;内阴唇骨化明显,呈心形;尾圆锥形,具近指状尾尖突,尾尖突末端钝,尾长是肛门处体宽的1.1~1.4倍。新种的近似种是亚马逊无孔小咽线虫A.amazonicus Andrassy,2004和岛居无孔小咽线虫A.insularis Andrassy,2004。新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内阴唇呈心形,尾尖突末端钝;亚马逊无孔小咽线虫内阴唇长且窄,不呈心形,尾尖突末端锐尖。新种与后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虫体较长,尾较长、呈圆锥形,具近指状尾尖突;岛居无孔小咽线虫虫体较短,尾很短,向背面凹陷,具向背面弯曲的钉状尾尖突。  相似文献   

4.
江苏泗洪早中新世下草湾组仓鼠科化石(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在江苏泗洪早中新世下草湾组采集的5属5种仓鼠类动物化石,其中包括1新属和4新种,即Eumyarioninae亚科的Alloeumyarion sihongensis gen.et sp.nov.,Cricetodontinae亚科的Cricetodon wanhei sp.nov.,Copemyinae亚科的Primus pusillus sp.nov.和Democricetodon suensis sp.nov.,以及Megacricetodontinae亚科的Megacricetodon sinensis Qiu et al.,1981。Cricetodon,Democricetodon和Megacricetodon属常见于早、中新世地层,并有较广泛的地理分布;Primus属仅发现于印度次大陆下中新统;新属Alloeumyarion可能与Eumyarion属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泗洪发现的仓鼠是该哺乳动物群中种类最多、材料最丰富的一类啮齿动物。泗洪地点位于现代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渡地带,这一化石组合的出现为我国中新世哺乳动物地理及其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证据。根据仓鼠类化石的研究,下草湾组的时代很可能属于早中新世晚期,或者是中国陆相哺乳动物时代的山旺期,大体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时代的奥尔良期或MN4带的时代。这些新属和新种的特征如下:异美鼠(新属)(Alloeumyarion gen.nov):美鼠亚科中个体中等者。牙齿低冠;齿尖中度鼓胀、趋于脊形。上臼齿三根,内谷前指向,原脊和后脊近横向平行排列,无前尖后刺;M1前叶前后向伸长,前边尖简单,有宽大的后边谷,但无前脊刺;M2的原脊稍前指向,舌侧与原尖前边连接;M3的后部明显退化。下臼齿双根,下外谷横向、近对称;m1下前边尖简单,下前脊单一,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后臂不很发育;m2无下次尖后臂。万合古仓鼠(新种)(Cricetodon wanhei sp.nov.):个体中等大小。M1和M2四齿根,在早期磨蚀的牙齿中有清楚的后边谷,但外脊发育弱;M1的前边尖简单或略微分开;M2前边脊舌侧支模糊;M3冠面近圆形,多数牙齿的内谷为连接原尖和次尖的脊封闭,时见原脊后刺;m1具双下后脊和短的下中脊;m3与m2等长或比m2稍大,具短的下前边脊舌侧支。细先鼠(新种)(Primus pusillus sp.nov.):个体小。M1的前叶前后向较短,前边尖和前边脊弱,原脊略后指与原尖后臂连接,后脊稍前指与次尖前臂相连;m1具较宽且呈刀形的前边尖,下次脊前指向。苏众古仓鼠(新种)(Democricetodon suensis sp.nov.):个体中等大小,颊齿低冠,齿尖和齿脊较弱,臼齿中脊的长度一般在中长至长之间,上臼齿的双原脊不甚发育。M1的前边尖简单而窄,原尖前臂和原脊II间常有一脊相连;M2的后脊横向或稍前向;M2和M3多具"轴脊"("axi-oloph");m1的下前边尖单一而窄小;多数m1和m2有下外中脊;m3的下中脊通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四川凤仙花属一新种,凉山凤仙花。新种与黄麻叶凤仙花近缘,主要区别:花序2~6花,均垂于叶片下,囊状的唇瓣肿胀,在中部明显弯曲,翼瓣基部裂片先端长渐尖或尾尖,上部裂片背腹约120°~180°扭转。  相似文献   

6.
洮江宽寄螨Euryparasitus taojiangensis,新种 鉴别:本新种接近于Euryparasitus kasakstanicus Chelebiev,1978,但体型较大;后背板后缘较直;前背板刚毛22对,后背板刚毛17对,F_3、M_1、M_2、S_6和M_(11)长而软,微羽状;St_1羽状,St_2和St_3  相似文献   

7.
新种大连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dalianensis sp.nov.采自中国辽宁省大连市老铁山的枯死黑松.新种的鉴别特征为:体较短(雌虫:571.5~658.0 μm;雄虫:436.8~520.0μm),口针纤细(雌虫:10.0~12.7 μm;雄虫:9.2~11.8μm)具有基部球,侧线4条.雌虫阴门位于虫体60%~75%处,尾型特殊,具蜗牛触角状分叉的尾尖突;雄虫尾部向腹面弯曲成拐杖形,有1简单尾尖突,交合刺小(10.0~12.9μm),乳突3对,无交合伞.新种的近似种是大核滑刃线虫A.macronucleatus,主要区别在于大核滑刃线虫的雌虫仅具一简单尾尖突,雄虫加热杀死后呈"L"形,而非新种的"J"形.应用限制性酶切图谱(PCR-ITS-RFLP)的方法以及DNA测序为新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狶科化石一新种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在我国内蒙古沙拉木仑地区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中发现的科化石———内蒙古短面 (新种 ) (Brachyhyopsneimongolensissp .nov .)。新种的主要特征是 :下颌骨深 ,前臼齿部分更缩短 ,下缘明显斜向前上方 ,颊齿主尖高锐 ,脊形 ,上臼齿梯形 ,已形成原脊 ,原尖位置靠后 ,M3具次尖 ,后齿带弱。研究表明Eoentelodon和Brachyhyops在下颌骨具骨质突起的刍形 ,前部缩短 ,下颌骨联合达p3,p3与p4彼此紧靠 ,下臼齿的下前尖与下后尖明显分开 ,以及上颊齿的形态上都很接近。Eoentelodon为Brachyhyops的后出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9.
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锦林  叶航  叶创兴 《广西植物》2012,32(6):753-755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Camellia osmantha Ye CX,Ma JL et Ye H.新种为灌木,花白色,微有香气.其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多数,10~12枚,花瓣6~8枚,均易脱落;雄蕊长短不一,大部分分离;花柱短,基部连生,先端分离,与短柱茶组特征一致.新种花有香气与窄叶短柱茶C.fluviantlis Hand.-Mzt.接近,但前者叶常为倒卵形,具尾尖,后者叶狭披针形,渐尖.  相似文献   

10.
内蒙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牛科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蒙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牛科化石计两属两种——齐氏翰海兽 (Hanhaicerus qii gen. et sp.nov.) 和似亚洲古高齿兽 (Palaeohypsodontus cf. asiaticus).新属比中新世的相近种类如 Eotragus、高齿兽 (Hypsodontus)、戈壁兽 (Gobiocerus) 等均原始,个体小,齿冠低.新属下臼齿齿冠珐琅质轻微褶皱,内侧附尖和肋相对发育,下次尖前臂与下后附尖不连接, M_3 的下次小尖和下内附尖之间有褶沟,齿冠高度指数相对小等特点均与同时代的古高齿兽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在甘肃省首次发现的河狸化石:安氏河狸(Castor anderssoni)。安氏河狸在甘肃东乡的发现,扩大了河狸化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并进一步证明龙担地点的黄土的时代为早于2Ma的早更新世。对现生河狸生存环境的对比分析表明,东乡地区在早更新世时可能比现在更湿冷,河、湖广布,树木较多,与现在温带半干旱气候的黄土丘陵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很可能是青藏高原后期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临夏盆地的渐新世巨犀化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描述了 2种巨犀化石 :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 (Dzungariotheriumorgosense)和牙沟副巨犀(新种 ) (Paraceratheriumyagouensesp .nov.)。新种的主要特征是 :个体小 ;上颊齿齿冠高 ,有薄层白垩质覆盖 ;DP2~M1反前刺大 ,原尖后收缩沟明显 ,次尖有深的前收缩沟 ,中谷和后凹中常有附属小柱等。巨犀的演化历史可能比过去想象的更复杂。Indricotherium、Dzungariotherium和Paraceratherium为代表不同进化水平和支系的 3个属 ,不应合并为Paraceratherium一属。牙沟含巨犀化石层位的地质时代为晚渐新世。  相似文献   

13.
甘肃东乡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东乡椒子沟发现的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Gomphotherium sp、Dzungariotheriura orgosense、Rhinocerotidae gen. indet.和Paraentelodon macrognathus sp. nov.,着重讨论了全北区猪齿兽类的系统关系。根据化石的性质判断,东乡椒子沟化石点的地质时代应与欧洲Burdigalian早期,亦即MN_3相当或稍早。笔者将原定为上新世临夏组的第一、二岩性段划出,命名为椒子沟组,其时代为早中新世。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犀科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tritense和D .ringstromi的地理分布范围。更重要的是 ,柴达木动物群原来被确定为晚中新世早期 ,其主要依据是安琪马动物群的残余分子与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而此次的发现证明这一地区确实有含H .matritense的中中新世动物群存在。D .ringstromi的发现还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相当于保德动物群时代的晚中新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15.
甘肃榆中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甘肃榆中上苦水大沟发现的几种哺乳动物化石:Microtusgregalis,Ochotonasp.,Felistigris,Equusprzewalskii,Coelodontaantiquitatis,Cervus(Sika)sp.,Antilopinaegen.indet.,Ovisnahoor,Bovinaegen.indet..含化石地层的时代应为晚更新世中晚期。这是甘肃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层位确切、化石门类较多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相似文献   

16.
甘肃南部及秦岭林区姬小蜂区系调查(膜翅目,小蜂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省南部及秦岭林区的姬小蜂区系进行了调查.根据1998~2000年作者在甘肃省南部山区所采集的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馆藏标本,报道了该科4个亚科25属中的73种昆虫.其中,3属为中国新纪录属,41种为中国新纪录种.另外,作者对该地区的姬小蜂区系进行了初步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在贵州毕节团结乡首次发现麻窝口洞化石点,经2009年、2012年和2013年3次发掘,在麻窝口洞上部砂质黏土地层中共发现了四千余件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013年7月发现的3枚古人类牙齿,分别为左上犬齿、左上第一臼齿和右上第二臼齿。人类牙齿尺寸偏小,臼齿咬合面沟纹简单,没有复杂的咬合面皱纹和附尖齿带结构,牙根短而不显粗壮,上述特点有别于我国已经发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人类相伴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动物群组合反映出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根据动物群的时代特点,地貌地层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指示毕节麻窝口洞古人类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者晚更新世早期,毕节古人类牙齿的发现为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及演化增添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山东平邑盆地固城组、卞桥组共发现介形类化石21属21种4比较种13未定种,本文记述了其中的17属16种4比较种9未定种。卞桥组一段下部的介形类可称为Talicypridea reticulata-Mongolocypris longa-Frambocythere fangjiaheensis介形类动物群,含化石地层的时代被确认为晚白垩世最晚期,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晚期。该动物群的发现,为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确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及其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相当发育 ,保存了从渐新世至全新世的连续沉积序列。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为划分和对比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地层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然而 ,此前关于这个盆地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有许多矛盾之处 ,地层命名繁复 ,化石证据混乱。近年来我们对临夏盆地的野外考察已理清了沉积序列 ,并在充分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各个岩石地层单位所对应的地质时代。临夏盆地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以晚渐新世的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和早更新世的真马动物群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山西保德印度熊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印度熊一新种,Indarctos zdanskyi。正型标本是保存在一起的相当完好的头骨、下颌和寰椎,采白山西保德赵家沟的三趾马红土层中。新种以个体大,头骨矢状嵴高耸,乳突特别粗大并向外伸展,外耳道很细长,内鼻孔特别窄长,下颌联合后缘接近p4,颊齿相对较小,前臼齿高度退化,P4长于M1,m1前窄后宽,而m2前宽后窄而区别于本属已知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