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保德第30地点发现了两种跳鼠化石,主要是三趾跳鼠Dipus fraudator,还有少量的五趾跳鼠Paralactaga cf.P.suni。这个跳鼠组合虽然种类不如内蒙古二登图动物群中的丰富,但其优势类群和组成比例都与后者非常相似。而与陕西蓝田灞河组发现的跳鼠组合相比,两者相差很大,后者以Protalactaga为主,虽然可能有一颗颊齿属于Paralactaga,但其明显比所有已知的种类原始。保德的跳鼠虽然只是该地区首批详细研究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但已经表明保德动物群和灞河动物群在小哺乳动物组成上也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灞河期和保德期动物群的截然不同,支持了灞河期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跳鼠从10 Ma以后都是与高冠食草动物伴生,显示出其耐旱性。因此,保德第30地点和相关层位应该是开阔草原环境,这与之前根据大哺乳动物组合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分析所恢复的生态环境一致。由于缺乏有效的地理隔离,保德地区第30地点和第49地点的生态差异显然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  相似文献   

2.
丛林猫在甘肃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工作期间得到寿鹿山自然保护区雷光炳、王树荣、田种时和李生俊等同志的积极支持与帮助;在整理本文时,承刘季科教授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致谢1997年12月29日收到修改稿##D丛林猫(Fellscha。s)是我国二类保护的猫后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中西部的伊朗、里海、高加索、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及我国的云南、西藏(高耀亭等.1987.中国动物志,兽类,第八卷,食肉目.科学出版社,319页)。1996年11月,笔者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景泰县寿鹿山自然保护区(37”03’~27iN,103。4if~53iE)考察期间,于海拔2600m的青海云杉(Pice…  相似文献   

3.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sus(Protarctos)yinanensis十分接近,而被归入该种。该种修订后的鉴别特征是:头骨长头型,头长接近中等大小的现生黑熊,头骨最大宽约为最大长的一半;矢状嵴长,约为顶长的1/3;眶下孔与眼眶前缘相距近,两者均在M1上方;颧骨前端仅组成眼眶下缘,其后端止于关节窝前缘水平;硬腭短,齿列之后的腭长小于P4长的1.5倍或M2长的3/4。前臼齿数目全;P4原尖小,位于裂凹正内方;M1短长方形,宽/长~80%;M2跟座中长,M2宽/长56%~58%;M2长/M1长133%~153%。m1无前下后尖及前下内尖,分隔下三角座和跟座的横沟窄(前后),横沟中没有明显的嵴和沟;m2短于m1,其前、后接近等宽。与U.boeckhi相比,P4相对更小;臼齿相对更窄长;M1不呈五边形;M2跟座更大;m1横沟短,V形。现生熊亚科的6个种在分子和生化特性上非常接近,且其分异的时间非常短。这使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为研究手段的遗传学家越来越倾向于把它们归入同一个属,即Ursus。但是以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古生物学家却大多依据形态上的明显差异而把它们分成多个属。不过古生物学家也常把欧亚大陆上新世-第四纪早期的熊类化石简单地归入Ursus一个属。在对比研究东乡熊化石时,我们对欧亚大陆同期的熊化石作了较仔细的观察,发现m1的形态变化在熊亚科的演化中分异显著,在分类中应具重要意义。结合头骨及牙齿的其他特征,这一时期熊类化石主要可以分为三组:1)m1形态简单者,无前下后尖和前下内尖,横沟表面基本光滑。2)m1具嵴形图案者,具前下后尖,但无前下内尖,在三角座后壁和横沟中形成V,Y或X形嵴。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黑熊者最为接近。3)m1具前下后尖、前下内尖,次级附尖很发育,主尖及附尖多为圆锥形。这一组熊类的m1和现生棕熊者最为接近。属于第一组的有Baroth-Kopecz的U.boeckhi,沂南熊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左下颌(1890年描述)。第二组包括产自Perrier,Weze,Layna,Wolfersheim等地点的熊类及Serrat d'en Vacquer的一件头骨及下颌(1892年描述)。第三组包括发现于欧洲众多地点(Val d'Arno,St.Vallier等)的U.etruscus。上述三组熊类在m1形态上的差异和组内变异的程度,使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分为不同的属,其属名分别应为:Protarctos,Euarctos和Ursus。Protarctos包括P.boeckhi(MN 14),P.ruscinensis(MN 15)和P.yinanensis(相当于MN 16-17)。Euarctos包括E.pyrenaicus(MN 15),E.minimus(MN 16-17)和现生美洲及亚洲的黑熊。而Ursus则包括U.etruscus(MN 17)及许多后期类型,如U.spelaeus等,以及现生的U.arctos(可能还有U.maritimus)。  相似文献   

4.
贵州三都地区阿伦尼克期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首报报道了发现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的疑源类化石,属种丰富,保存完好,它们多见于阿伦尼克期至兰维尔期,其中有些分子仅限一阿伦尼克期,根据组合中出现较多的Striatotheca,Coryphidium和Arbusculidium等,认为本区可能属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详细研究这些化石对认识疑源类组合与笔石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记述甘肃酒泉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两种掌鳞杉科植物化石Pseudofrenelopsis dalatzensis(ChowetTsao,1977)Cao ex Zhou和P.gansuensissp.nov.。其中,归入P.dalatzensis的标本无论是小枝形态还是表皮构造都与产于吉林延吉盆地大砬子组的模式标本一致。定为新种的标本小枝较粗,可能只有一枚叶;节间角质层厚25—30μm,表面没有乳突和表皮毛,气孔器和表皮细胞均规则成行排列;气孔器圆形或椭圆形,较大,整体下陷。副卫细胞通常5—7个,少数可达8—9个。保卫细胞仅部分保存。已发现的Pseudofrenelopsis均分布于北半球,时代限于早白垩世,且多为早白垩世晚期,其中P.dalatzensis在模式标本产地与丰富的被子植物共生,应为早白垩世Aptian到Albian期。该种在酒泉盆地中沟组的出现说明该组的时代最高可到Aptian或Albian期。已有资料还表明,Pseudofrenelopsis主要生活于有季节变化、盐度较高或较干旱的环境中,这与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物和其他门类的化石所指示的环境特征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心羊齿属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发现于我国宁夏中宁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新种宁夏心羊齿(Cardiopterisningxiaensissp. nov.),并讨论了心羊齿属(Cardiopteris)的地理分布、地质时代和演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仓鼠属Cansumys在河南的发现路纪琪,王廷正(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新乡453002)(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关键词甘肃仓鼠属,发现,河南作者在进行河南省啮齿动物调查时,于1994年6月在大别山区的商城县黄柏山(海拔320m)和罗山县灵山寺(海拔4...  相似文献   

8.
甘肃鼠兔贮草越冬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草甸、灌丛和弃耕地3 种类型栖息地共27 个甘肃鼠兔草堆的研究结果表明, 每个草堆干重在23.8~984.2 g 之间, 平均184.2 g , 总计含有26 种双子叶植物和一些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分析显示, 草堆大小(食物重量) 与栖息地植被类型无关。在贮存干草堆时, 甘肃鼠兔对不同植物成分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其中,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分别占总重量的8.06 %和84.61 % , 与它们各自在栖息地中的生物量百分比51.76 %和39.57 %形成鲜明对照。甘肃鼠兔对植物种类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栖息地植被类型的影响, 但最喜食的几种植物却基本不变, 它们是美丽风毛菊、棘豆、麻花艽、禾草、线叶龙胆。人工去除栖息地中的干草堆后, 甘肃鼠兔种群越冬存活率从对照样地的51.84 %下降到21.33 % , 表明草堆食物对其成功越冬有一定正效应。野外观察证实, 甘肃鼠兔的鸣声不及同域分布的高原鼠兔发达, 但前者具有贮存食物越冬的习性, 而后者却不贮存越冬食物, 此结果不支持“鼠兔类动物建立草堆的行为与鸣声行为平行发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晚古生代楔叶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形态演化,通过对化石宏观形态的研究以及与相似化石种的对比,确定甘肃永昌太原组中几种楔叶植物化石的分类位置。本文共鉴定楔叶植物化石2属5种,其中包括营养叶和繁殖器官。基于这些楔叶属的新材料,对椭圆楔叶以及马齿楔叶的茎轴表面纵纹、叶片分裂次数等特征进行修订。同时报道楔叶穗属一新种Bowmanites yongchangensis sp. nov.。结合该属在晚古生代的古地理分布情况,表明在乌拉尔世早期该研究区内楔叶属植物呈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并推测该属植物的起源时间不晚于晚泥盆世法门期,在维宪期由华南地区传入华北地区后,于宾夕法尼亚亚纪晚期传入龙首山地区所在的阿拉善地块。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鼩鼱(Sorex cansulus)由Thomas (1912)根据采集于甘肃省洮州(今临潭县)的鼩鼱标本首次进行描述,为中国特有种,无亚种分化。多年来,甘肃鼩鼱的分布记录仅在模式产地甘肃临潭;后有来自西藏东部的分布记录(Smith和解焱,2009),但没有提供详细的地点,而Burgin和He(2018)认为甘肃鼩鼱不大可能分布在西藏;最近报道云南省西北部有甘肃鼩鼱的分布(宋文宇等,2021)。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东乡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东乡椒子沟发现的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Gomphotherium sp、Dzungariotheriura orgosense、Rhinocerotidae gen. indet.和Paraentelodon macrognathus sp. nov.,着重讨论了全北区猪齿兽类的系统关系。根据化石的性质判断,东乡椒子沟化石点的地质时代应与欧洲Burdigalian早期,亦即MN_3相当或稍早。笔者将原定为上新世临夏组的第一、二岩性段划出,命名为椒子沟组,其时代为早中新世。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豪猪化石一新种,甘肃豪猪(Hystrix gansuensis)。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大;鼻骨较宽大,后缘圆凸,达M3的后上方;门齿与P4间齿缺长,腭面较宽,两齿列彼此近于平行;后鼻孔前缘弧形;颊齿为中度单面高冠;P4的前边脊短,褶I向颊侧开口,具低小的前附尖;上臼齿褶I不向颊侧开口;M3较少退化。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群判断,其时代为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13.
从新疆哈密地区石城子北剖面7件样品获得分异度较高、有机质壁显著炭化保存的疑源类化石,根据其形态特征,共鉴定出14个形态属和15个形态种(其中8个未定种,3个比较种)。结合国内外古生代晚泥盆世已知疑源类组合进行比较,清楚表明当前获得的疑源类组合代表了晚泥盆世海洋微体浮游植物群面貌。我国涉及晚古生代疑源类生物地层的调查研究相对薄弱,而有关晚泥盆世疑源类化石的发现和报道更为匮乏,当前疑源类化石的发现,填补和丰富了新疆乃至国内晚泥盆世疑源类化石研究资料。该发现佐证了关于卡拉麦里洋在早石炭世闭合的认识;作为基础食物链的海洋微体浮游植物是重要成烃生物,晚泥盆世疑源类的保存预示研究区域具有石油、天然气勘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古新统发现的北方诺登斯基果(Nordenskioldiaborealis)主要具以下特征:果序轴有2个分枝,上面着生多个无柄的果实。着生果实的果序轴基部明显膨大,并由此向果序远轴端(下部)逐渐变细。果实近球形或卵圆形,由15个分果组成,分果围绕一中央轴排成一轮。将被前人鉴定为扁叶对枝柏(DitaxoicladusplaniphyllusGuoetSun)的种鳞化石重新鉴定为北方诺登斯基果。分析诺登斯基果属在我国的地质地理分布,并结合现生昆栏树科的地理分布,认为:1)诺登斯基果属在我国地质历史时期曾有着广泛的分布,但自古新世后其分布区很可能从北向南退缩;2)诺登斯基果属比昆栏树属(Trochodendra)分布的气候带更广,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气候适应性,这印证了诺登斯基果属不是昆栏树属的直接祖先的推测。  相似文献   

15.
伊朗晚中新世的几个地点新近发现了哺乳动物足迹化石。足迹化石在伊朗中北部分布在一套被称为上红组的厚层、混杂的泻湖-陆相地层序列的数个层位中;在伊朗北部的里海地区南部,则位于一套陆相沉积序列中。产自上红组的足迹以偶蹄动物类型为主,由于个体很小,可归入几种像羚羊一样大小的种;其他足迹则分别归入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鼬科和猫科食肉动物。产自伊朗北部的足迹化石主要为长鼻类,有些可能是犀牛,少数为偶蹄类足迹。根据上红组中发现的猫科动物(剑齿虎)足迹,可认为产足迹的地层年代为晚中新世,而产于伊朗北部古地中海边缘区沉积中的长鼻类足迹显示,地层的最大年龄为中新世最早期。这些足迹化石的发现填补了这一重要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猪类对比研究表明,从晚中新世初期到晚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期),中国与欧洲的古气候、古环境和猪类演化都受到了全球性自然变化的影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发展经历。晚中新世早期(early Vallesian(MN9))中国与欧洲的猪类显示它们均受到先前来自南亚猪类的影响,南亚猪类可能通过东南亚扩散到中国南方,通过西亚扩散到欧洲。晚中新世中期(lateVallesian(MN10)and early Turolian(MN11)),中国和欧洲的猪类与南亚已基本没有交流,在各自地区相对独立地演化发展。晚中新世晚期(late Turolian(MN12、MN13))中国北方除了保留有从南方迁移来的种类外,欧洲的猪类也已出现,此时中国(北方)动物群与欧洲动物群关系较为密切。南亚动物群在晚中新世早期(或者更早些)似乎已经和中国及欧洲的动物群分离。受青藏高原隆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晚中新世中后期中国南方的古环境有一个从较为封闭、湿热的森林类型向相对开阔、干冷稀树草原类型的演变过程,而在此期间北方的自然环境则可能是从早期的半干旱疏林草原逐步发展到晚中新世末期的湿润林地。晚中新世欧洲自然环境有一个与中国南方相似的变化过程,比较而言,晚中新世中后期欧洲的环境可能比中国北方更为开阔和干冷。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是影响晚中新世猪类分布演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study on altogether 8 palyniferous samples from the volcano-sedimentary rock series in the Half Three Point area of the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the rock series being grey tuffaceous siltstone in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about 5m in thickness. Only after making a number of analyses, could we find the relatively abundant sporopollen fossils from 4 samples (Nos. GWP 4—7). But the fossils are poorly preserved, and most of them can hardly be identified; thi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pyrometamorphism resulting from the later volcanic heating at the place. Although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fossils in the assemblage are available for identification, they include some genera and species which are of significanc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atigraphical ages.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蓝田地区灞河组与蓝田组产出了大量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序列为认识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详细描述和研究了其中的食肉类化石。计有鬣狗科3种(Ictitherium viverrinum、Hyaenictitherium cf.H.wongii、Adcrocuta eximia)和猫科2种(cf.Metailurus major与cf.Metailurus parvulus)。在下部的灞河组与上部的蓝田组界线附近,食肉类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改变,但引起这种改变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9.
Cao Liu 《古生物学报》1990,(2):143-145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study on altogether 8 palyniferous samples from the volcano-sedimentary rock series in the Half Three Point area of the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the rock series being grey tuffaceous siltstone in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about 5m in thickness. Only after making a number of analyses, could we find the relatively abundant sporopollen fossils from 4 samples (Nos. GWP 4—7). But the fossils are poorly preserved, and most of them can hardly be identi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