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1980年3月至1982年5月对太原市常见麻蝇的生态学调查研究结果,共获麻蝇科35种,其中以棕尾别麻蝇、白头亚麻蝇、红尾粪麻蝇、红尾拉蝇、黑尾黑麻蝇及酱亚麻蝇等为当地优势种群。并对优势种群的季节消长、越冬及其幼虫孳生习性分别作了介绍。太原市常见麻蝇活动期限在3月中旬至11月中旬,7、8月份多数种类出现高峰,高峰季节与当地肠道流行病的高峰有关。优势种类主要以蛹期越冬,但急钩亚麻蝇也有幼虫越冬的现象。发现幼虫孳生场所5类:人粪便类、畜粪便类、腐败动物质、腐败植物质及垃圾。文中并对防蝇灭蝇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市蝇类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学 《昆虫学报》1974,(1):120-126
为灭蝇提供科学根据,进而控制或减少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机会,在1963年对呼市地区蝇类的种别、季节消长、孽生地、活动场所以及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继而在1972年对远郊的不同生境以网捕法采集,初步掌握其种属地区分布。 经调查共发现蝇类23属52种。室内以家蝇属为最多,约占捕获总数的93.76%,室外以腐蝇属为最多。约占诱捕总数的56.84%。呼和浩特地区除11—3月无蝇外,全年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6月及8月。 对市区和市边缘区季节消长情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市边缘区密度高于市区,主要由于市边缘区是垃圾粪便堆集场所,屠宰场及酿造厂均在城郊,这些废料给蝇类繁殖造成了有利条件。 对越冬蝇的栖息场所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越冬蝇主要为家蝇属中的舍蝇,它们多在温度较高、食物气味较浓的地方栖息。温度高达13℃以上时则飞翔活动,4℃时以指触动稍能爬行,低于4℃时则蛰伏不动,最后趋于死亡。对越冬蝇蛹进行了调查,其主要场所为猪、马粪堆、厕所墙角地面、粪窖周围等。并对家蝇、绿蝇、麻蝇传播痢疾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蝇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乾章 《昆虫学报》1959,(6):555-563
福州地区的蝇类,最近陈桂光氏(1957)在市区作了初步调查,发现蝇类有13属18种,并报告了蝇类在不同捕集场所的分布与季节消长情况。可是对这个地区的广大郊区的蝇类情况还不了解,为了今后做好“除害灭病”工作,我们进一步在1957年1月至1958年3月间对福州的市区、郊区的蝇类的种别、季节消长、成蝇活动场所、滋生地及冬季活动情况等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扼要报导如下,以供灭蝇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常见蝇类的滋生习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上海地区与人接近的蝇类经滋生场所的调查发现有50余种,但常见的与人接近频繁的计15种,从卫生方面看与人关系密切的计有: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Mg.))、铜绿蝇(Luciliacuprina(Wd.))、麻蝇(Sarcophaga spp.)、山蝇(Musca sorbens Wd.)及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Flln.))等7种。 滋生场所分为5型,即人粪、畜粪、腐败动物质、腐败植物质及垃圾。这5个类型的滋生场所,所产的蝇类各有不同。同一滋生场所的各种蝇类,有明显的季节性优势变迁。 人粪中主要滋生大头金蝇及麻蝇,畜粪中尤其猪粪及牛粪主要滋生舍蝇,腐败动物质尤其兽骨与禽兽毛羽中主要滋生丝光绿蝇,植物性腐败物中滋生的蝇类最少,主要包括几种麻蝇,而垃圾型中滋生的蝇类最多,如舍蝇、绿蝇、麻蝇等。 由调查结果所示卫生上重要的种类的滋生场所包括人粪、畜粪、兽骨、毛羽与垃圾,其中人粪及垃圾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各种蝇类的滋生习性对这些蝇类滋生场所与滋生物质的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德文 《昆虫学报》1963,(2):233-242
本文记述了1960年5月至1961年4月在济南市市区及郊区采用臭鱼诱捕及人工不定期采集对蝇类的种类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济南市蝇类的种类前人先后报告共有22种, 此次调查共发现42种, 其中21种为本地区的首次记录。蝇类季节消长总的情况是:自3—11月份在室外均可捕获到蝇类, 8月为其高峰:最常见种类的高峰如下:大头金蝇、银绿蝇均在8月, 舍蝇在10月, 市蝇为8、10两个月, 格氏丽蝇则在5月。全年诱得的蝇类总数中以大头金蝇为最多(18.06%):银绿蝇次之(16.64%):再次之为舍蝇(15.49%)及市蝇(15.06%)等。不同场所诱得的蝇类中占比例最高的蝇种则各不相同;北郊厕所以大头金蝇为最多(34.6%), 北郊马厩则以舍蝇(30.94%)、市蝇(30.06%)居首位, 市区食堂、酱园及南郊垃圾堆则以银绿蝇为最多(分别为37.54%、27.11%及19.36%)。此外, 对不同场所常见蝇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本文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雅安地区有瓣蝇类滋生场所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炎  刘桂兰 《昆虫学报》1990,33(1):55-63
本文报告对四川西部雅安地区有瓣蝇类滋生场所的调查,发现47型滋生场所中有66种有瓣蝇类滋生,其中25种的滋生场所及3种的雪下存活蛹前期个体为首次报道.文中对如何控制蝇类滋生场所的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卫生防疫站(1958—1959)曾对昆明市蝇类的孳生场所作过调查。本文记述了昆明市及其郊区常见蝇类的种类与季节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8.
王酉芝 《昆虫学报》1965,(2):163-170
1.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在成都市郊的集镇和农村作了家蝇越冬问题的探研。着重解剖雌蝇观察成蝇的生理状态,作为判断生殖系统是否执行任务、繁殖的强度和是否冬蛰的标准。 2.成蝇在室温条件下(3.7—17.2℃)给以丰富食物,表现低温时潜伏、温暖时飞翔寻食,呈半冬蛰状态。蝇最长可生存94天,在15—22℃情况下可继续繁殖,但繁殖速度较缓,并可产卵两次。 3.成蝇冬季在犀浦镇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微小气温高于气温5—15℃不等的四种处所,整个冬季都可发现活动。成蝇活动在气温2—7℃时蜷伏不动;7—8℃时爬行;12℃以上可以自由飞翔。冬季农村成蝇很难发现,只有在温暖日子方发现极少♀蝇,飞翔寻食。 4.通过雌蝇生理状态的检查,集镇成蝇在冬季继续繁殖,但数量很少,经过严寒的累积生殖机能于2月上旬受到一定的抑制。农村成蝇则表现半冬蛰状态。 5.幼虫及蛹的调查,集镇采集的各种基质标本218份,阳性率为36.2%:在温床上发育率为71%,自然发育率1.1%,春季检查余蛹都死亡不能羽化。农村采集含蛹基质79份,阳性9份,至春季相继羽化出17只家蝇,其余蛹均死亡;又搜寻农村中各种基质268份,仅在个别畜粪中发现3个三龄幼虫及蛹前期,余未发现。 6.对集镇与农村家蝇由于微小气候的不同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越冬方式,以及脂肪体在越冬过程中的作用,均作了讨论。并提出了防制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蝇类种类繁多,仅山西省已知蝇类600余种,分布较为常见的有129种,经常出入人畜舍,传播肠道传染病并致蝇蛆病的不外乎30种。为此,讨这些常见及重要蝇种的生态学研究,有助于蝇类的综合治理及蝇媒病与蝇蛆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几种常见蚊虫越冬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3—1954年我们曾在上海地区对几种常见蚊虫的越冬情况作了一些观察,兹将所得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53—1957年我们曾在四川地区对几种常见蚊虫的越冬情况作了一些观察,现将所得结果简述如下: 1.中华按蚊 A.hyrcanus var.sinensis Wied. 中华按蚊孳生地很广,遍及省内各地。主要为水田最多,池塘、沼泽、沟渠等处次之。从九个  相似文献   

12.
前 言 我们于1961—1963年在河北省代表地区进行蝇种调查时,根据采集的地点和蝇类的活动情况,对栖息习性作了初步的观察(表1)。在石家庄于1962年1-12月每月作了采集,以了解其季节分布(表2)。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结 果 一、丽蝇属 各种丽蝇皆有嗜寒性,适应于低温高湿的环境,故其活动季节与多数蝇类相反,在春季和初冬出现的数  相似文献   

13.
对常见麻蝇早期幼虫的形态观察研究有助于蝇类早期幼虫的分类及其所致蝇蛆病的诊断。有关蝇类早期幼虫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报道很少。菊池滋(1972,1974)及作者先后对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1ineatum)、羊狂蝇(Oestrus ovis)及7种丽蝇与绿蝇(景涛1985)的早期幼虫与三龄幼虫用扫描电镜作过观察研究。但对麻蝇幼虫的观察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1981年至1983年对常见4种麻蝇早期幼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从野外采到怀孕的雌性麻蝇,或用诱蝇笼在旁边开一12×12cm的口,缝…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雅安地区蚊类越冬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炎 《四川动物》1992,11(1):32-33
1955年至1984年对四川雅安地区25种蚊类越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以成蚊越冬者6种;以成、幼虫越冬者1种;以成虫及卵越冬者2种,以幼虫越冬者4种,以幼虫及卵越冬者1种;以卵越冬者2种;无明显越冬期,冬季仍能繁殖发育者9种,各蚊种的越冬情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常见蝇类幼虫小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滋德 《昆虫学报》1957,(4):405-422
本文用检索表的方式报告了采自上海的50多种与人类杂处的常见蝇类和其他双翅类的幼虫鉴别特征;其中34种(内3种非上海产)有种的鉴别特征,其余的有些仅鉴别到属、亚科或科。对过去还未见记载的元厕蝇和斑跖黑蝇的幼虫、以及绯胫纹蝇和突额家蝇的蛹的形态,文内作了必要的描述。从绯胫纹蝇的口咽器和卵的形态看来,纹蝇属是与棘花蝇类很近缘的。  相似文献   

16.
前 言 在河北省各代表地区有瓣蝇类兹生习性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屠宰场蝇类的虫口密度大,蝇类相复杂。因此1963-1964年,分别在邯郸、张家口、秦皇岛、承德、石家庄等市的屠宰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在石家庄每月采集一次;其他市区于春夏之间和秋季各采集一次。1963年重点作了幼虫调查,1964年重点作了成蝇调查。在调查成蝇时,有意识的用拍击法15分钟)对蝇种密度作了统计。所有标本均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厦门丽蝇科麻蝇科及家蝇料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54年11月即开始采集蝇类,旋即中断,仅得常见种7种。至1956年5月又重新开始,迄1957年5月,共得蝇类39种,分隶于丽蝇、麻蝇及家蝇3科,今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四川蝇科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冯炎 《四川动物》1993,12(4):24-26
五十年代开始,作者对四川有瓣蝇类(Calyptratae)进行了调查,同时参照历史文献,到目前为止,已知四川地区蝇科蝇类(Muscidae flies)有10亚科37属197种,其中《中国常见蝇类检索表》已记载112种,现补记85种及常见种的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9.
河南平原农村的蝇类及季节消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除害灭病提供科学依据,1963年4月至11月,我们在河南平原农村的中牟县进行了蝇类的调查。观察是以笼诱法进行的。采得蝇类标本6科57种,内有9种为河南地区首次报告,1种为国内新记录,并将其中较常见的13种蝇类的季节消长作了记录。 一、方法 1.调查点选择居民厨房内、外,住室内、外,牲畜房内、外,营业食堂内、外及厕所、果林等共10处。每处设置一诱蝇笼,以麦麸、糖及酵母,适当加水拌和使之发酵作为诱饵。每旬诱蝇一次,每次自早5—6时放笼,至晚6—7时收笼。 2.将每次所诱获之蝇以DDVP熏蒸杀死,在实验室进行分类登记。 3.计算方法是以某蝇种每月共诱获数除以每月总笼数,所得的商作为每月某蝇种的平均密度指数。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常见蝇类幼虫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蝇类幼虫的形态分类,除范滋德(1957)对上海区系作有研究外,其他地区尚很少报导,甚至许多常见种幼虫的形态至今尚无描述。有鉴于此,我们将近年来在河北省各地采到的标本共计36种用检索表方式作一报告,其中蓝翠蝇Orthellia caerulea Wd.,新陆原伏蝇Protophormia terrae-novae R.-D.,暗额黑蝇Ophyra obscurifrons Sabr.,东方角蝇Lyperosia exigua Meij.及横带花蝇Anthomyia illocata Wlk.五种幼虫过去在国内外尚无记载或记载得还不够详细,本文作了必要的描述,并参考(1948)的著作,与它们的近缘种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