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汤丹铜矿区苔藓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野外采样及鉴定,发现在云南东川汤丹铜矿分布着6科(丛藓科、真藓科、青藓科、羽藓科、牛毛藓科和绢藓科)16属(扭口藓属、净口藓属、对齿藓属等等)22种苔藓植物,其中59%是丛藓科植物,为优势科。并且这些苔藓植物中有68%是直接生活在布满铜绿的矿岩石上,另外32%是生活在含氧化铜的矿土上。苔藓植物生活型有3种:矮丛集型占68%、高丛集型14%、交织型18%。区系分布类型有7种(东亚和北美分布、中国特有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分布、世界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及北温带分布),以东亚分布为主。未发现经典的铜藓(Copper Mosses)。  相似文献   

2.
采用踏查、样线及样方法调查花城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和群落组成,分析研究其植物组成、地理区系、生活型成分及群落组成特征,为管理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区域植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湿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生活型成分及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花城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79属93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  相似文献   

3.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田大江  陶慧  李玏  朱鹤 《生态科学》2016,35(3):153-160
湿地生态旅游既是生态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 也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银川湿地资源丰富,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对银川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 分析得出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 运用内、外部环境分析矩阵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以探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以“生态安全为底线、生态文化为核心、生态文明为目标”的开发理念, 以社区参与、政策、资金等为保障机制, 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升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为开发方式的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型, 以期实现银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那坡县475份苔藓植物标本的整理和鉴定,获得该地区苔藓植物40科81属163种及亚种、变种,其中有34个广西新纪录种.在科属组成分析中,优势科有灰藓科、丛藓科、蔓藓科等,优势属为真藓属、灰藓属、青藓属等.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数的30.06%,温带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那坡县具南北过渡的特点;中...  相似文献   

5.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湿地价值量并分析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区域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青海西宁湟水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构建一套适合高原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采用功能价值法和断裂点模型法,分析公园的湿地价值及其辐射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 2020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1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6.18亿元,四大服务价值量按照价值高低排序依次为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2) 5个评价区中,湟水主河道的价值最高,其次为北川湿地和海湖湿地,最后是火烧沟公园和宁湖湿地;(3) 5大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辐射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宁湖湿地>北川湿地>湟水主河道>海湖湿地>火烧沟公园;对湿地服务辐射范围叠加处理后,形成1个核心区和5个次核心区域;(4)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空间溢出情况,湟水主河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向周边湿地公园溢出,其他四个湿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相互溢出和叠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振煜  汤镇霖  张朝晖  张绪良 《生态学报》2023,43(22):9555-9563
分析国家湿地公园研究的主要内容、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提供理论依据。作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对从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检索到的发表于2004-2022年的1285篇国家湿地公园研究中文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关系、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图、关键词突现分析,以及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湿地植被、水生植物和植物区系、植物和鸟类物种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景观格局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湿地保护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湿地保护的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促进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普宣教、自然教育措施等。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格局分析、景观规划与管理优化、植物区系、鸟类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等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志国  杨立  王青  魏伯阳 《生态学报》2021,41(21):8456-8463
量化评价管理绩效能为湿地公园管理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选取山东省68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角度出发,选择植被覆盖率、废水排放量等8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结合相关数据,基于熵理论定量评价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管理绩效。结果表明,(1)山东省整体总熵流为负(-0.3018),其中41个湿地公园为负熵流,系统趋于稳定,管理绩效提升;(2)正熵流主要来自废水排放量(0.0854±0.0434),负熵流则主要来自环保投入(-0.0802±0.0392);(3)国民生产总值和熵流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和熵流呈现正相关关系。综合经济发展和熵流评价结果,2个市的湿地公园面临高管理风险,其中菏泽市需要引起注意;山东省近海和海岸湿地的管理绩效较低,且面临高管理风险,应当优先制定、开展保护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8.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计,分析研究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特征,并与江西7个地区苔藓植物的相似性和热带性质/温带性质(R/T)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8科100属179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藓类植物34科64属113种,苔类植物23科34属64种,角苔类植物1科2属2种。(2)九岭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最高;温带成分略高于热带成分,该区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3)九岭山苔藓植物与大部分地区科、属的相似性都较高;九岭山与阳际峰种的相似性最高,而与鄱阳湖湿地种的相似性最低。(4)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R/T值最高为1.32,鄱阳湖湿地R/T值最低为0.50;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R/T值最接近,且都是温带性质略高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过渡性。总体来看,江西从南到北热带成分逐步减少,温带成分不断增加,中部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研究》2016,(5):377-380
湖南通道玉带河湿地公园的鱼类资源状况一直不明,适时开展野生鱼类资源调查很必要。2015年,利用样点采集法,对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鱼类进行了分类研究,该地鱼类隶属于4目11科42种。在区系分析中,华南区所占权重最高,为49.10%,华东区所占权重次之,为36.49%。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选择生态区位及代表性、生物多样性、物种稀有性、自然性、规模与分区适宜性5个方面的15个指标,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60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总体较高,评分值在67.64以上(高保护价值)的国家湿地公园有37个,占61.7%,其中评分值在77.72以上(很高保护价值)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2个,占20.0%.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的年际变化呈离散状,规律性不强,但总体上仍呈现降低的趋势.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以70分等值线为界,形成了东西2个高分值密度区和3个高分值点、中部1个低分值密度区和4个低分值点.生态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条件和规模大小是湖南省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价值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广西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493种,隶属于132科357属;湿地植物有165种,隶属于54科118属。在科、属水平上对种子植物区系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性质均强于温带性质,属的成分以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为主。对湿地植物进行生态型划分和统计,并根据现状提出植物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中国298个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最近距离指数、K指数、核密度等计量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98处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接近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接近性;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县域可接近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和经济区的分布差异均较大;国家湿地公园的平均可接近时间为144.07 min,全国60%的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可接近时间在2 h以内,30 min以内的可接近性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13.29%,可接近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青藏高原,高达1283 min;可接近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县域可接近性的Moran I为正值,国家湿地公园与其邻近地区的可接近性呈显著正相关;可接近性热点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分布的格局;国家湿地公园的服务范围整体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构建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外来园林植物生态风险评价体系,推进外来园林植物的有效判定、有利运用和有别管控,探讨国家湿地公园前期建设中存在外来植物科学防控问题,为各类生态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物种组成和外来植物入侵现状进行全面普查,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南滇池国家湿...  相似文献   

14.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优势鸟类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晶  赵成章  任悦  李雪萍  雷蕾 《生态学报》2018,38(6):2213-2220
鸟类时空格局影响下鸟类种群生态位的变化是认识鸟类环境适应机制的理论基础。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采用样带法研究了冬春季节5种优势鸟类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时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更替,5种优势鸟类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麻雀(Passer montanus)、白骨顶鸡(Fulicaatra)的最高值出现在1月分别为1.601、1.415、1.627、1.771,大白鹭(Ardea alba)的最高值出现在3月为0.556;不同月份间鸟类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存在差异,3月、11月生态位的重叠值最大,1月份最小;优势鸟类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在时间尺度上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湿地公园时间尺度上的鸟类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差异与湿地食物资源及隐蔽条件、鸟类群体迁徙规律、鸟类种间的竞争密切相关,反应了湿地鸟类适应生境变化的可塑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化中心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对其科属组成、植物生活型、植物药用部位及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中心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49科114属135种,以被子植物为主;优势科、单种属现象明显,其中以菊科种数为最多;植物生活型以草本类植物为主,药用部位以全草(株)入药为主;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除世界分布外,在科水平上具有北温带和泛热带属性;属水平上表现为温带性质,并与热带植物有一定联系;种水平上表现为明显的温带属性,且融入亚寒带-寒带及热带属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李咏红 《水生生物学报》2022,46(10):1535-1545
以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 针对该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及景观单一等问题, 统筹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及历史文化底蕴, 以水质改善、水生态健康稳定、水景观协调为目标, 基于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生态综合治理理念, 采用水系廊道连通、人工湿地及构建水生态系统等一系列适合区域环境特点的关键技术, 逐步实现河流湿地水系连通、河湖水质提升、恢复水生态、打造水景观, 建设成集水文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净化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 协同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战略需求。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方案可为北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外来植物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而关于库塘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湖南省平江市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基于5种土地利用类型共10条样线调查资料,对公园内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和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公园内外来植物共17科37属46种,菊科(9种)和禾本科(7种)植物最为丰富,分别占总种数的19.57%和15.22%;生长型以一、二年生草本为主(33种),占总种数的71.74%。(2)原产地以南美洲和北美洲为主,说明美洲大陆起源的外来植物在公园内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3)区系组成上热带科属比例显著高于温带科属,表现出强烈的热带区系性质。(4)公园内共有42种外来植物形成入侵危害,前3级危害种(32种)占总种数的69.57%,其中大狼杷草、凤眼莲等5种植物已造成恶性入侵危害。(5)公园与同纬度范围内其他湿地(洞庭湖、南矶山和漩门湾)外来植物的主要原产地均为美洲,并以菊科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最为优势;相互间种类组成相似性系数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与洞庭湖的相似性最高,并有32.61%(15种)的外来植物种类仅见于黄金河。悠久的人类干扰历史...  相似文献   

18.
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显示,杭州西溪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11种,其中蕨类和裸子植物各11种、被子植物489种,隶属于111科352属;绍兴镜湖湿地维管植物384种,其中蕨类12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361种,隶属于101科285属.两地物种较为丰富.区系成分、生态类型和生长型比较以及β多样性分析均显示,两地有较高的物种相似度,这与两地同处于亚热带东部地区以及相似的人类影响有关.西溪和镜湖的湿地植物分别为280种(54.8%)和200种(52.1%),占据总物种数量的比例较低,是一定程度退化湿地的表现.建议在今后的修复和建设中,多培育湿地环境和湿地植物;同时需保留一定的管理强度,使多样化的生境、丰富有益的动植物物种得以维持,两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以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及监测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收入统计法等方法,对其9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80×108 yuan·a–1;其中鸟类栖息地维持价值最大,为8968.38×104 yuan·a–1,其次为生物产...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研究体系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立龙  陆林 《生态学报》2011,31(17):5081-5095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性利用新方式,也是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载体,目前国内外兴起湿地公园建设热潮,为湿地保护性利用带来了新机遇。但作为新兴研究领域,目前湿地公园专题研究滞后于其建设与发展,研究基础理论薄弱、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强、研究方法简单、研究体系不完整,对公园建设的实践指导不足。构建湿地公园研究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对国内外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研究理论体系、研究内容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等层面对湿地公园研究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提出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将其组成结构研究体系、功能研究体系、影响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等作为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对现有研究方法述评分析,构建了以基础理论探讨、规划研究、试验研究和空间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体系;指出了未来应注重的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最后结合部分实证研究对体系进行了充实完善。以望为推动湿地公园专题研究进程做出贡献,为湿地公园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