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制备青花椒精油纳米乳的最优配方,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相转变法制备青花椒精油纳米乳并绘制伪三相图筛选其配方工艺,然后使用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表征形态进行检测,最后考察青花椒精油纳米乳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青花椒精油纳米乳最优配方为:12.6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4.21%1,2-丙二醇、7.33%青花椒精油、75.82%蒸馏水。以此配方为基础制备的青花椒精油纳米乳整体澄清透明、流动性和稳定性均良好。试验制备的青花椒精油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26.1±0.78 nm,分散指数为0.591±0.21,呈正态分布;透射电镜下其形态为球形,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载药量为73.29±1.56 mg/mL。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青花椒精油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均为2.29 mg/ml,且青花椒精油纳米乳抑菌效果优于青花椒精油。结论:制备得到的青花椒精油纳米乳工艺简单,显著提升了青花椒精油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花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8个云南不同产地的青花椒(分别产自云南迪庆州、昭通市、红河州、丽江市等地)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选用滤纸片法测试其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产地青花椒精油的平均提取率为8.56%,精油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D-柠檬烯和4-萜烯醇,不同产地青花椒精油对幽门螺杆菌抑菌圈直径大小均大于25 mm。综上所述,不同产地青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均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且抑制幽门螺杆菌效果与精油中的芳樟醇含量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昭通几个地区的新鲜青花椒进行杀青、冻干等处理后,进行花椒精油量的测定,结果冻干花椒精油含量的损失最大,约13%,杀青处理对精油含量没什么影响;同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顶空法对新鲜青花椒原料和不同处理的青花椒样品进行成分定量及定性分析和比较。结果经GC-MS分离并鉴定其挥发性成分(匹配度在80以上)约10种;5种主要成分为桧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γ-萜品烯、芳樟醇;新鲜花椒中:芳樟醇73%以上;桧烯6%以上;D-柠檬烯5%以上。经蒸汽杀青后其成分含量排序基本没变,但芳樟醇略有提高,而桧烯和D-柠檬烯略有下降;经冻干和晾干后其精油成分中桧烯和D-柠檬烯比例提高至30%左右,而芳樟醇含量下降至30%左右。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青花椒水提物及精油对松材线虫的防治作用。分别提取青花椒水提物及精油,倍比稀释法探究其对松材线虫寿命及运动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 mg/mL的青花椒水提物和0.1%的青花椒精油4小时均能完全杀灭松材线虫,青花椒水提物和精油均能降低松材线虫的运动行为能力,从而说明青花椒水提物及精油对松材线虫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花椒产业近年来在南方地区发展迅速,而与品质相关的基础研究却较为滞后。本研究以市场上主要的八个青花椒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花椒中的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八个青花椒品种挥发油含量差异较大,在八种青花椒中共鉴别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9.76%~99.66%,其中有29种共有成分,占挥发油含量的96.64%~98.95%。这些共有成分主要为醇类和烯类,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和柠檬烯。八个青花椒品种挥发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似但含量相差较大,多数非共有挥发性成分含量少于1%,根据共有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将八个青花椒品种分为了两类。对不同青花椒品种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分析,可为青花椒的品质评价、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花椒籽油的提取和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石油醚、无水乙醇、正己烷三种溶剂对花椒籽油进行索氏提取,结果青花椒籽油的得率分别为:5.34%、5.49%、4.80%;红花椒籽油的得率分别为:18.69%、24.41%、17.20%;红花椒籽油得率是青花椒籽油得率的3~4倍。花椒籽油经皂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的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结果鉴定的主要组分为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这四种组分占95%以上;青花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43%以上;其中棕榈油酸占60%以上,油酸占20%左右,亚油酸占5%左右。红花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9%以下;其中棕榈油酸占12%余,油酸占40%左右,亚油酸占10%左右。而红花椒籽油中棕榈酸含量在30%左右,约是青花椒籽油中棕榈酸含量(11%左右)的3倍。  相似文献   

7.
对酸性染料比色法来测定提取液的总生物碱的方法加以改进;并对以SFME法提取精油后的青花椒作原料、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渗漉法提取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乙醇渗漉法提取生物碱的相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椒生物碱提取的最佳操作条件是控制渗漉液的流速在每秒2滴左右,每15 min收集约60 m L左右渗漉液,渗漉时间为2.5 h,乙醇浓度为70%~75%。  相似文献   

8.
花椒精油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及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壁材。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确定壁材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采用喷干燥技术进行花椒精油的微胶囊包埋处理以获得固化的花椒精油微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9.
花椒精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在我国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花椒精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功能,现就20年来花椒精油的提取方法、化学组分和药理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最佳工艺,该研究采用四种提取工艺作对比,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进行了工艺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四种工艺提取到的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互叶白千层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最优提取条件为氯化胆碱与1,3-丁二醇摩尔比1∶3、含水量52 mol、原料干燥时间9 h、料液比1∶5 g·mL-1、蒸馏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提取率为4.06%,实验值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有较好的拟合性,证实模型有效,提取率比新鲜原料水蒸气蒸馏、干燥原料水蒸气蒸馏和冻融原料水蒸气蒸馏分别提高了383.33%、290.38%和497.06%。(2)经四种工艺提取所得精油主要成分大致相同,但含量差距很大,主要有醇类和烯烃类物质。(3)干燥原料低共熔溶剂蒸馏的精油提取率和特征组分含量都高于其他工艺,包括醇类8种,烯烃类9种,其他化合物3种;主要成分为γ-松油烯、松油烯、α-蒎烯、α-松油醇、香树烯,其中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大,为45.31%;特征组分松油烯-4-醇含量为30.58%...  相似文献   

11.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提取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和相似度的检索,最后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这三种提取方式下汉麻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提取方法下所得精油组分差异性明显,共计鉴定出154个成分,且含有13个共有成分,相似度均在80%以上。其中水蒸馏提取法共鉴定出8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大麻二酚(19.69%);亚临界萃取法鉴定出62种,含量最高组分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7.56%);超临界萃取法鉴定出5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油酸(22.50%)。三种方法所得精油组分种类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水蒸馏法获得的精油组分种类最多,多为烷烃、烯烃、醇类、醛类、倍半萜类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亚临界法和超临界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二者共有40个共有成分,多为酸类,醇类,酯类,酚类等高沸点化合物或大分子化合物,但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青花椒粉粹粒度对精油提取率及提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前适当粉碎能显著提高精油的提取率,并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但粉碎太细或放置过程精油很容易挥发导致提取率明显下降。同时考察了微波辅助提取青花椒精油工艺中适宜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微波功率。结果表明,料液比在1∶6~1∶1范围,微波功率100 W~300 W之间时,微波提取时间在2 h内,精油基本提取完毕且得率高于9.0 m L/100 g。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高效的食用菌绿色保鲜剂,以新鲜的白色金针菇为供试材料,以花椒精油和丁香精油为供试熏蒸剂,分别在常温(25±1)℃和低温(4±1)℃条件下开展了适用于金针菇保鲜的精油种类和浓度的筛选试验,并对金针菇贮藏期内的感官评价、失重率、呼吸强度、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丙二醛(MDA)以及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常温(25±1)℃条件下用0.1 mL·kg-1花椒精油和0.5 mL·kg-1丁香精油保鲜效果优于其他处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0.1 mL·kg-1花椒精油和0.5 mL·kg-1丁香精油处理组感官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23.4%和27.8%,二者均能够抑制金针菇褐变、减轻腐败变质,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温(4±1)℃贮藏试验中发现,0.1 mL·kg-1花椒精油和0.5 mL·kg-1丁香精油均能有效抑制呼吸强度和PPO活性的升高(P<0.05),其呼吸高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8.3%和39.6%;贮藏15 d后,精油处理组PPO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8.2%和16.6%;精油处理有效降低了MDA含量的产生,保持着较高的总酚含量、减轻腐烂褐变的程度。第15天时,对照组MDA含量为1.75 μmol·g-1,而花椒精油和丁香精油处理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0.15、0.40 μmol·g-1,丁香精油处理组显著低于花椒精油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0.1 mL·kg-1花椒精油和0.5 mL·kg-1丁香精油均对金针菇采后贮藏保鲜效果显著,其中,0.5 mL·kg-1丁香精油的保鲜效果最明显,在15d的贮藏期内,金针菇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品质,而对照组已经轻微褐变,部分开始腐烂。研究结果为花椒精油和丁香精油应用于金针菇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花椒生物碱含量测定及光谱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酸碱滴定法有效的生物碱定量测定方法,并比较测定了花椒的两个品种花椒和青花椒中生物碱的含量。对生物碱提取液在紫外扫描图谱的基础上分析了花椒和青花椒生物碱的差异,有望将此紫外图谱应用到不同品种花椒生物碱的指纹图谱上。  相似文献   

15.
以干花椒和新鲜漂烫处理的花椒为原料,采用三种方案进行花椒精油与生物碱同步提取,比较其精油及生物碱的得率。结果,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得率基本相同;花椒生物碱得率为微波干法提取干花椒精油后再用乙醇渗漉提取生物碱的方法最高,干花椒和漂烫鲜花椒生物碱得率分别为1.24%和1.34%,而传统水蒸气提取精油后取滤液及微波湿法提取法精油后取滤液的方法分别为0.54%和0.62%、0.56%和0.54%。得率差异明显,微波干法提取精油后用75%乙醇渗漉法提取生物碱的得率是另外两种方法的2.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开花期的椒样薄荷(Mentha×piperita)、薄荷(M.haplocalyx)和苏格兰留兰香(M.×gentilis)叶片部位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通过GC-MS分析,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精油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1)椒样薄荷与薄荷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和异薄荷酮,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酮和柠檬烯。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符合欧洲药典与ISO标准,椒样薄荷需要继续改良以提高其精油品质与抑菌功能。(2)精油单独使用时,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15442对椒样薄荷精油和薄荷精油敏感;P.aeruginosa ATCC27853对薄荷精油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敏感。精油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抑菌范围和强度均有所改变:绿脓杆菌的2个菌株对精油与抗生素的组合最为敏感,其中,椒样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的组合对P.aeruginosa ATCC15442显示出最强的增效作用,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混合之后对P.aeruginosa ATCC27853出现拮抗作用。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25923对所有精油以及精油与抗生素混合物均有抗性。(3)椒样薄荷、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不仅对精油品质有影响,而且影响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作用,可考虑将其作为薄荷属植物品质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使用GC-MS仪对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的四个不同居群的岷江柏叶精油进行了化学组分研究.四个居群精油样品化学组成基本相同.精油组分的多变量分析得到汶川县的人工林与其它居群的相似性最小.各组分含量和居群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著,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在岷江柏居群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叶片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喻阳华 《广西植物》2020,40(6):782-791
为阐明顶坛花椒人工林叶片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探讨顶坛花椒对不同海拔生境的适应策略,该研究测定了叶片厚度、比叶面积、叶全氮含量等9个功能性状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8个环境因子,揭示了顶坛花椒人工林叶片功能性状的内在关联及其随海拔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随海拔升高,顶坛花椒比叶面积、叶全磷、叶全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干物质含量、叶全氮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叶片厚度、叶面积及叶片含水率逐渐增大。(2)顶坛花椒叶片功能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全氮与叶全磷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厚度的关系则相反;叶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叶片含水率呈显著的抑制效应。(3)土壤因子对顶坛花椒叶片的影响表现为速效氮速效钾有机碳,其他土壤因子的影响较小。研究显示顶坛花椒主要通过增强防御功能性状、协调叶片养分含量的生存策略来提高获取资源和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能力,对土壤养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其干旱适应属性为干旱避免,该研究为顶坛花椒人工林复壮、高产与稳定,及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花椒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主要分布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在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由于青花椒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生物碱、酰胺类化合物等成分,使其在食品、医药、农业和日化行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介绍了青花椒主要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综述了青花椒主要生物活性如抗菌、镇痛、抗癌、保护心血管等,最新研究表明青花椒还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牙周膜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等活性。此外,青花椒抑制脂质细胞分化,开发减肥产品将成为青花椒一种新的应用。本文还综述了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进展,从多个角度阐述青花椒在不同领域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以开花期的椒样薄荷(Mentha × piperita)、薄荷(M. haplocalyx)和苏格兰留兰香(M. × gentilis)叶片部位提取的精油为研究对象, 通过GC-MS分析, 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3种精油单独使用及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 (1) 椒样薄荷与薄荷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和异薄荷酮, 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芹酮和柠檬烯。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符合欧洲药典与ISO标准, 椒样薄荷需要继续改良以提高其精油品质与抑菌功能。(2) 精油单独使用时,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15442对椒样薄荷精油和薄荷精油敏感; P. aeruginosa ATCC 27853对薄荷精油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敏感。精油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抑菌范围和强度均有所改变: 绿脓杆菌的2个菌株对精油与抗生素的组合最为敏感, 其中, 椒样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的组合对P. aeruginosa ATCC 15442显示出最强的增效作用, 薄荷精油与头孢他啶混合之后对P. aeruginosa ATCC 27853出现拮抗作用。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对所有精油以及精油与抗生素混合物均有抗性。(3) 椒样薄荷、薄荷和苏格兰留兰香精油的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不仅对精油品质有影响, 而且影响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作用, 可考虑将其作为薄荷属植物品质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