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主要综述了忍冬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分离方法、测试方法及其药理活性研究;由报道可知,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有70多个,并且分属于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无论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环烯醚萜的分离方法均可概括为溶剂浸泡、萃取、柱层析细分,柱层析细分主要有反相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对于环烯醚萜的定性或定量测试,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HPLC;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炎、止痛、解热、保肝及抗病毒方面;除此之外,文中对部分环烯醚萜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也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
环烯醚萜作为一类重要有效成分,存在多种中草药中,具有抗肿瘤,抗炎,降糖等多种药理活性。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不同,则其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修饰及其构效关系归纳总结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对此类化合物结构及构效关系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将对开发此类创新药物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广泛的文献调研,分析总结此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对此类化合物活性预测、结构优化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今后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环烯醚萜类药物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镇静、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活性分子。本文以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对近三年为主文献报导的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烯醚萜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结构类型、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该类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用女贞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约50种女贞属植物中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的有15种,从该类植物中提取分析出一百多种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乙醇类,挥发油和其它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从该属植物中得到的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和^13C-NMR谱图数据。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富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适合分离纯化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采用80%乙醇洗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使用该方法富集后,80%乙醇洗脱液干燥后总固体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长季节下藏药麻花秦艽活性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野生与栽培藏药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根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四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随植物的生长季节而波动,其活性成分含量在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差异。但是,栽培根中的龙胆苦甙已达到药典的标准,可供药用。  相似文献   

8.
龙胆科龙胆属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与獐牙菜属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为我国特有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结合多变量分析研究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及其构成比例在龙胆科植物种内和种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4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计量特征呈现种间差异,依据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及其构成比例,所有滇龙胆样品可分为4类。马钱苷酸含量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348,P0.05),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7,P0.01);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592,P0.01),高海拔有利于植株中当药苷构成比例的增加(R=0.245,P0.05);地理因子对植株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玄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所有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该属植物及该类成分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究短周期叶用林模式下不同杜仲无性系枝皮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特征,为叶用林杜仲枝皮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HPLC、HS-SPME-GC-MS分析技术分别对8个杜仲无性系枝皮的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其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环烯醚萜类物质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各活性成分含量在8个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在8个杜仲无性系枝皮中分离鉴定出酯类、醇类、醛类、萜类、酮类、内酯、烯类7大类70种挥发物质成分,其中,醇、醛、酯类是杜仲枝皮的主要挥发物质成分。萜类物质异植物醇在无性系EU2、EU5以及EU8中相对含量均最高,分别占7.24%、9.40%、6.35%。主成分分析表明在PC1上对无性系EU1、EU4、EU5有贡献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环烯醚萜类物质。将8个杜仲无性系划分为3组,其中I组包含无性系EU1、EU4、EU5,II组包含EU3、EU4,III组包含EU2、EU6、EU8,并通过PLS-DA筛选出22种差异挥发物质成分,其主要为酯类挥发性成分。EU1、EU4和EU5无性系在1 053 cm^(-1)处具有较强的红外吸收峰。本研究为今后杜仲叶用林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具有保肝、消炎、降血糖血脂等多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的挖掘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主要对药用植物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GPPS、GES、G10H、8HGO、IS、IO、7DLGT、DL7H、LAMT、SLS)与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合成途径机制与关键酶调控作用、提高有效活性成分积累、减缓药用植物野生资源紧张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中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传统上取其皮入药,但有研究表明杜仲叶片中的化学成分与皮相同且药理作用相似[1].杜仲的皮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和木脂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1].丁香脂素二糖甙(SGD)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对磷酸二酯酶(CAMP)有很强的抑制活性[2];京尼平甙酸(GA)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皮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导泻[3]、抗高血压[4]以及预防性功能低下、增强记忆功能、抗癌、抗氧化、促进胆汁分泌等功能[1].有研究表明, 不同地理种源、不同季节的杜仲叶片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5].因此,研究不同地理种源春、秋季杜仲叶片中丁香素二糖甙和京尼平甙酸的含量的差异,可以为杜仲的选择育种和叶片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龙胆科龙胆属滇龙胆( Gentiana rigescens)与獐牙菜属青叶胆( Swertia mileensis)为我国特有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含量,结合多变量分析研究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及其构成比例在龙胆科植物种内和种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4种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计量特征呈现种间差异,依据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及其构成比例,所有滇龙胆样品可分为4类。马钱苷酸含量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0?348, P<0?05),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 R=0?307, P<0?01);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0?592, P<0?01),高海拔有利于植株中当药苷构成比例的增加( R=0?245, P<0?05);地理因子对植株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巴戟天抗疲劳功效及活性成分。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经大孔树脂、MCI、ODS柱层析分离,核磁共振鉴定结构。结果表明,巴戟天醇提物大孔树脂分离得10%乙醇洗脱物对小鼠运动抗疲劳作用效果最明显,再经MCI、ODS柱分离,得到四个化合物单体,分别是耐斯糖(1)、4-羧基-7-羟基-8-羟甲基-3,6-环烯醚萜苷(2)、4-乙酰基-8-羟甲基-3,7-环烯醚萜苷(3)和4-羧基-7-羟基-8-羟甲基-10-乙酰基-3,6-环烯醚萜苷(4)。化合物2、3、4为首次从巴戟天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从藏药藏波罗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单萜类环烯醚。采用1H NMR、13C NMR、EI及HR-EI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1R,6S,8R,9R)-1-ethoxy-8-methyl-1,5,6,7,8,9-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aldehyde,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梓醇在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醇是从地黄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止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拟对其物理性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进展作一综述.对梓醇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裂环马钱子苷合成酶(SLS)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该研究根据川西獐牙菜转录组信息获得SmSLS2基因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体外诱导。结果表明SmSLS2 cDNA全长1 566 bp(GenBank编号MH535904),编码521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79 kDa,等电点为8.92。结构域分析表明SmSLS2含一个跨膜结构域,SmSLS2的gDNA全长为2 576 bp,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SmSLS2蛋白与其他植物中SLS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将SmSLS2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umo上,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37℃、0.5 mmol·L-1 IPTG条件下进行原核表达,诱导出与预测蛋白大小一致的目的蛋白。该研究成功从川西獐牙菜中克隆了SmSLS2,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环烯醚萜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蜘蛛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中药蜘蛛香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组织培养、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等的研究概况。蜘蛛香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成分、环烯醚萜成分 (包括其酯和甙 )及其他一些成分。药理活性包括镇静催眠、抗菌、抗病毒、细胞毒、抗肿瘤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包括挥发油 ,缬草素类成分 ,β -谷甾醇及总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中药胡黄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一向依赖进口,原植物为印度胡黄连(PcrorhizakurrooaRoyleexBenth)。本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发现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floraPenne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印度胡黄连根茎中环烯醚萜甙类成分具有显著抗乙肝病毒活性、保肝降酶等作用,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对胡黄连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为西藏胡黄连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女贞子系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果实,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女贞子含三萜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及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痛、保肝、抗骨质疏松、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等活性。对女贞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女贞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