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骨龄学方法研究了雌性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nsis)的年龄、寿命和世代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宁陕齿突蟾的寿命至少可达8年,表明它是一种长寿命两栖动物。雌性宁陕齿突蟾的世代时间(性成熟年龄)为6年,其中蝌蚪期3年。本文得到的雌性宁陕齿突蟾世代时间为该种有效种群大小的估算、种群历史动态和历史生物地理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东北虎分布区域及其数量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 年1月至2006年12月利用划分监测区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境内野生东北虎进行监测,通过测量前足迹掌垫宽度的方法对野生东北虎进行个体识别,确定了野生东北虎的分布区及其种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有野生东北虎12~14只.其中,完达山东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5~6只,由2只雄性个体,2只雌性个体和1~2只亚成体组成;老爷岭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3~4只,由1~2只雄性个体,1只雌性个体和1只亚成体组成;老爷岭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为4只,由2只雄性个体和2只雌性个体组成;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监测期间未发现东北虎活动信息.监测结果与近几年调查的结果相比,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都发生了变化.在4个分布区中,老爷岭北部分布区是再次出现东北虎活动的区域,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未监测到东北虎的活动信息,可能没有分布.完达山东部分布区、老爷岭南部分布区和老爷岭北部分布区种群数量略有上升,张广才岭南部分布区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外来种粗毛牛膝菊在秦巴山区的种群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张璐璐  孔彬彬  卫欣华  朱志红 《生态学报》2016,36(11):3350-3361
外来种能否成功入侵新生境取决于其自身入侵特性(快速生长、足够的繁殖体压力等)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pav.)在秦巴山区呈现快速爆发趋势,但其种群发展动态尚不明确。通过监测实验和野外调查,对粗毛牛膝菊种群动态和其对入侵地环境选择的偏好性规律进行了研究。在4块样地中开展的监测研究显示,粗毛牛膝菊种群密度最高可达300株/m~2,单株平均种子产量达675粒,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达45619株/m~2,说明其在研究地区已能够产生较大规模的稳定增长的种群,可为种群爆发提供较高的繁殖体压力;其种群密度随着时间呈逻辑斯蒂型下降趋势,且在向繁殖阶段过渡期间个体死亡率最高,暗示着种群可能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对秦巴山区30个野外样地的调查研究显示,粗毛牛膝菊主要入侵农田、撂荒地、路边等受到过人为活动干扰的生境;其在群落中出现的频度与土壤紧实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坡度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对入侵地环境因子的偏好性。调查结果说明,在这些干扰生境中,粗毛牛膝菊种群更容易在土壤紧实度高、坡度小的地段建立,这将为进一步预测其入侵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入侵现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各地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深圳陆域优势植被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对深圳全市的入侵植物分布、来源、入侵途径、风险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深圳的入侵植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基础数据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面实地观察结合的方法普查得到;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植物种类基础数据按研究要求进行筛选、提取、分析;创新性的引入斑块入侵风险计算方法和入侵植物种群风险计算方法,经计算得出深圳市范围内的入侵植物风险分布现状与高风险入侵植物种群。结果表明:(1)参照《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标准,深圳市陆域群落优势植物共有入侵植物63科200属258种,且以豆科、菊科、禾本科植物为主;其中36种为林业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农业农村部和海关明确的官方认定且需要严格管控的入侵物种;(2)单种科和少种科占比较高,共占比87.3%,大型科虽然占比仅4.8%,却包含了共计106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41.1%;单种属在深圳入侵植物区系中占绝对优势,占比83.5%,远高于其他类型之和;中型属中,属种比为1∶6;(3)热带区系属性非常明显,热带分布科共计35科,占总科数的92.1...  相似文献   

5.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南部沿海,作者搜集了一个池塘繁殖的斑索蟾(Crinia signifera)的种群统计资料。通过捕捉进出池塘的1 612只个体,获得种群大小、结构、生长率、性成熟时的大小和年龄、死亡率及寿命资料。迁移高峰从6月持续到11月,蛙的最高、最低遇见数量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但第2年,该池塘蛙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补充到种群中的幼体数量很少的缘故。6个月后个体的重捕率很低;但距第一次捕获18个月以后,仍有个别个体再次被捕获。性成熟时,雌性比雄性的身体大一些。生长曲线显示,雌性比雄性的生长更快,所以更早地达到性成熟。研究种群的数量、结构和死亡率趋势等与已知的其它Crinia signifera种群基本一致。但研究种群迁移活动的高峰出现较晚,并且夏季的活动水平明显很高。这种长的活动时间可能会导致存活率的下降,同时有利于选择迅速性成熟的雌性[动物学报51 (3) : 393 -400 , 2005]。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鹿科动物表现出偏向雄性的扩散行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于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1985年被重引入中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导致部分麋鹿个体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外逸,最终在洞庭湖区形成自然野化种群。野化麋鹿是否也存在偏性扩散行为?1995—2012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分区直数法、特殊个体识别法和访问调查法,按性别组成将扩散群分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对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18次扩散。其中,有65次扩散可确认扩散群的类型;60次可确认扩散群准确的个体数。结果显示:(1)雄性麋鹿较雌性更倾向于扩散。雄性群的扩散频次高于雌性群和混合群;50%的雄性扩散群仅由单一成年雄体组成。(2)雄性麋鹿的扩散能力最强,雄性群、混合群和雌性群的平均扩散距离分别为(13.73±8.74)km、(11.05±4.16)km和(8.95±2.16)km,但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χ2=1.896,df=2,P=0.387)。雌性群和混合群的扩散距离均短于25km,而5.88%的雄性群扩散距离长于25 km。(3)雄性群的平均个体数与混合群的差异显著(F=5.324,df=24,P=0.000.05),与雌性群的差异不显著(F=9.830,df=35,P=0.813),而混合群与雌性群之间的差异显著(F=48.085,df=55,P=0.000.05)。(4)50.00%的雄性群和53.57%的混合群选择芦苇草地作为扩散目的地的生境。洞庭湖区自然野化麋鹿种群与其他野生鹿科动物一样,也存在"雄鹿较雌鹿更倾向于扩散"的现象,雄性的扩散能力比雌性强,雌性的扩散可能依赖于雄性。以上结果对麋鹿的野外放归和自然野化种群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卵黄目(Prolecithophora)柱口科(Cylindrostomidae)肠口涡虫属(Enterostomula)为海栖涡虫,全球记录3种,在中国未见报道。作者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海边(22°31'N,113°56'E)采集到一种海栖涡虫。本文对该种涡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鉴定为柱口科肠口涡虫属格氏肠口涡虫(E.graffi de Beauchamp,1913),为中国新纪录科新纪录属一新纪录种。该种涡虫多数个体背部具2条黑色横纹,部分个体背部花纹有明显变化。眼点2对。雌雄同体,精巢、卵巢各1个。受精囊位于卵巢与子宫之间;子宫位于体末端,后接一微小的外阴道。本文发现:①该涡虫的尾部腹面具有一个交配囊及一根雌性生殖管,交配囊是一个由肌肉层组成的袋状囊,同时与子宫、雌性生殖管相连;②雌性生殖管外围有明显的生殖腺包裹;③雌性生殖管孔、阴茎孔与口孔一起通往体外;④此种涡虫喜分泌黏液将微小杂质粘结呈半球状窝,虫体隐藏于窝内。  相似文献   

8.
检测了卵胎生入侵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繁殖期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繁殖输出。结果表明,繁殖期,雌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大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雄性个体,食蚊鱼属于偏向雌性的两性异形。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及后续的Tukey's检验显示,特定体长食蚊鱼的雌性个体的头宽、眼间距、体宽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和尾鳍长的两性间差异不显著。6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2个主成分共解释65.1%的变异。头宽、眼间距、体宽和体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5.4%变异),头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9.7%变异)。食蚊鱼的繁殖输出与母体个体大小的线性回归显示,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体长、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食蚊鱼的繁殖输出与母体局部特征的线性回归显示,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头宽、眼间距和体宽呈显著的正相关。窝仔数与后代个体的平均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后代个体的平均体重相关不显著,后代个体大小与数量不发生权衡。食蚊鱼繁殖期的性别比例、个体大小和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受生育力选择、性选择、生态位分化、食物竞争等多种选择压力的作用,也有利于该物种种群扩张和快速入侵。  相似文献   

9.
基于个体的空间显性模型和遥感技术,以互花米草为例,模拟了自1997到2010年的种群扩张动态,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与潮间带高程的影响;并通过全局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种子扩散、成体存活率、有性和无性繁殖等种群统计学特征对互花米草种群扩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发现:1)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共同决定互花米草种群快速扩张;2)潮间带高程和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影响模型预测的精度,对互花米草种群扩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成体存活率与种子长距离扩散是影响互花米草种群扩张速度最重要的因素;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对种群扩张的影响更大;种子长距离扩散比本地扩散更为重要,同时,小概率的种子长距离扩散事件对种群扩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扩张,应该抑制种子的长距离扩散和移除种子长距离扩散形成的位于入侵前沿的小斑块。  相似文献   

10.
针对B型烟粉虱入侵后的暴发性及生态系统的可侵入性,开展了B型烟粉虱的入侵机制、成灾机理和控制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至少存在6种生物型(B,Q,ZHJ-1,ZHJ-2,ZHJ-3,FJ-1),其中B型烟粉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Q型烟粉虱在我国长江流域已成为优势种群,给蔬菜、花卉和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寄主植物、地理环境及杀虫剂可诱导B型烟粉虱产生遗传分化,使其种群遗传结构发生快速演变;黄瓜和南瓜可诱导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移酶(GSTs)活性升高,增强B型烟粉虱抗药性;植物次生物可诱导B型烟粉虱解毒酶活性升高.B型烟粉虱所具有的较强的高温胁迫适应能力和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响应密切相关.B型烟粉虱可取代土著烟粉虱,B型烟粉虱与土著烟粉虱间的非对称交配干扰及其与植物双生病毒间的互利共生加剧了B型烟粉虱的入侵;特定条件下B型烟粉虱可取代温室粉虱,较强的逆境适应能力、较快的种群增长力可能是B型烟粉虱取代温室粉虱的主要机制;较强的对寄主转换的适应能力与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有关.土著天敌对B型烟粉虱具有较强的控制潜能;B型烟粉虱3,4龄若虫及蜜露可诱导丽蚜小蜂产生强烈的搜索行为,若虫利它素在丽蚜小蜂寄主搜索和定位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B型烟粉虱入侵种群在我国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机制和分子生态适应机制、探明种群形成与扩张过程中生态对策的调整及其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为B型烟粉虱的生物生态控制途径和持续治理策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