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4月8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境内海拔2150m亚东河岸边的沟谷常绿阔叶林中(N27°18′37″,E89°00′27″)拍摄到1只咬鹃目(Trogoniformes)咬鹃科(Trogonidae)鸟类。此鸟前额两侧及眉纹为橙黄色,眼周蓝灰色,头至背部橄榄褐色,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具白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外缘,初级覆羽黑色,次级覆羽褐色有细碎的黑色斑纹,喉至胸部灰褐色,腹部柠檬黄色(封面及图1)。经鉴定,此鸟为红腹咬鹃(Harpactes wardi)的雌鸟。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12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城郊(25°02′N,100°31′E,海拔1 370 m)发现1只体弱鸟类,后送至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恢复体力后被放飞。该鸟暗褐色,多杂斑;头顶浅棕黄色,有黑色纵纹;初级飞羽基部白色,翼上覆羽具棕色边缘;中央尾羽延长,尾羽基部显白色,尾上覆羽斑驳;嘴灰色,嘴尖黑色;脚黑色,有蹼。经查阅有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尹琏等2008,刘小如等2010)确认该鸟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6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竹瓦根镇(97°27'20.03″E,28°39'14.04″N,海拔2 302 m)观察到1只灰色涉禽,该鸟全身呈灰褐色,喙呈黄色,喙端有黑斑,头灰色,胸前有黑色条状斑,腹部白色,飞行时背部褐色,翅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白色,尾白色。经鉴定,该鸟为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MacK innon et al.,2000),通过查阅文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郑光美,2011;刘迺发等,2013;曲利明,2014),发现该鸟为西藏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3月9日,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那尔东村(29°21'16.84″N,95°8'39.98″E,海拔1 874 m)观察到雌、雄山椒鸟各1只,该鸟体长18~25 cm,雄鸟、雌鸟头部均为灰色。雄鸟背部亮黑色,腰、尾、胸部覆羽及下体呈朱红色,翅黑色,具一大一小2道"7"字形朱红色翼斑;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基部黑色,端部红色。雌鸟胸部及整个下体均为黄色,腰和尾上覆羽亦为黄色,翅和尾为黄色,颜色分布与雄鸟大致相似(图1),经鉴定为灰喉山椒鸟Pericrocotus solaris。虽然MacK innon等(2000)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4月17日上午7:20时许,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竹林坡村(26°38′42.26″N,101°31′34.61″E,海拔1 991 m)的山坡农田边缘低矮灌丛中,观察并拍摄到一只伯劳(图1)。该鸟头顶黑灰色,到枕部转为灰色,前额、眼先、眼周和耳覆羽深黑色,形成粗而明显的贯眼纹。喉、胸及下体白色。肩、背为深栗色。尾羽黑色,但外侧尾羽为白色。飞羽为黑色,但具有褐色羽缘,且在大覆羽下方有一白色翅斑。确认为雄性栗背伯劳(Lanius  相似文献   

6.
2020年11月14日,笔者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监测时,于大桥片区三家村附近(103°16′07″E,26°42′10″N,海拔2492 m)记录到1只大型涉禽(图1),该鸟整体呈白色,侧面观察可见翅上覆羽为粉红色,停歇时可见初级飞羽为黑色;喙镰刀状,灰白色,先端为黑色;腿部为灰色,鉴定为亚...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0月3日,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营盘圩(113°59′9.00″N,29°0′23.91″E,海拔1 076 m)环志站附近记录到了白尾蓝地鸲(Myiomela leucurum),此地主要植被类型为针叶林,该鸟确认为雌性,全身黄褐色,两翅羽缘红褐色,尾羽基部两侧具白斑,眼圈淡黄色,上喙黑色、下喙肉色。经作者查阅相关文献(黄族豪等2010,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其中1台红外相机(位置信息:114°14′54″E,31°56′10″N,海拔268m)于2019年3月19日拍摄的一段视频中记录到1只鸫科(Turdidae)鸟类。该鸟头和颈部灰色,背部及腹部栗红色,飞羽及尾羽黑色,喙黄色。经查阅《中国鸟类图鉴》(赵欣如等2019)、《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等文献,确定其为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雄鸟。因从视频中未观察到更多该鸟的形态特征,不能确定其所属亚种。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12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岭曹家垭(29°58′48.43″N,110°52′42.30″E,海拔661 m)拍摄到一只低空盘旋体型较大的猛禽。该鸟翅形圆,飞羽上具暗灰色和黑色横带,余部红褐色横纹与腹部相连,尾羽具3道宽阔的暗色横斑,经鉴定为褐冠鹃隼(Aviceda jerdoni)(图1)。经查阅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郑光美2011),确定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9日,在拉萨河沿岸的达孜县唐嘎乡湿地(29°50′12.68″N,91°33′31.74″E,海拔3 760 m)发现11只体型中等(体长约22~25 cm)的灰色椋鸟。其头黑,头侧具有白色纵纹,喙黄色,尖端黑色,跗跖和趾为暗橘黄色,腹部比背部灰色略浅,臀部偏白(图1)。经鉴定,该鸟为雀形目(Passeriforms)椋鸟科(Sturnidae)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5至6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墨竹工卡县境内)的尼玛加热乡直孔电站水库(30°01′44.39″N,91°50′36.99″E,海拔3 898 m)观察到1只亚成年鸥类,该鸟较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个体大,嘴为浅粉色,喙尖端黑色,跗跖和趾为粉色,全身大体白色,羽有褐色纵纹,背羽和尾羽具有更显著褐色纵纹(图1),经鉴定为北极鸥(L.hyperboreus)(约翰·马敬能等2000,Mark 2009,曲利明2014)。查阅相  相似文献   

12.
米小其  余波  王华 《动物学杂志》2015,50(3):469-469
<正>2014年4月19日,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祖坟附近(26°51′N,104°15′E,海拔2 175 m)湖边枯萎的香蒲(Typha orientalis)丛中观察并拍摄到1雄2雌共3只苇鹀(Emberiza pallasi)。该鸟的识别特征:雄鸟头顶、颊、耳羽、喉及上胸均黑色,下髭纹白色,后颈具较宽的白色横带;背、肩深褐色,羽缘灰白,腰及尾上覆羽浅灰色,小覆羽灰色;下体灰白色。雌鸟头顶和枕部皮黄色,耳羽褐色,眉纹和喉部白色,其余同雄鸟。苇鹀与近似种芦鹀(E.schoeniclus)的区别如下:苇鹀小覆羽灰色,而芦鹀为棕色;苇鹀上喙较直,而芦鹀上喙稍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月13日至1月1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棠公园海棠树上(101°45'5.58″E,36°39'42.47″N,2283 m)见到雀形目鸟类1只,并拍摄到清晰停落照片。该鸟额部及面部前端为栗色,向头后部颜色逐渐变浅;后枕部黑色羽毛长,形成冠羽,头顶细长的簇状羽冠,覆盖在枕部的黑色冠羽之上;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初级覆羽端部绯红色;尾羽褐灰,近端部渐过渡为黑色,尾端绯红色显著;虹膜褐色;嘴近黑;脚褐色。经鉴定该鸟为小太平鸟Bombycilla japonica,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  相似文献   

14.
李显达  郭玉民 《四川动物》2006,25(3):605-60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2002年5月28日环志时,捕到一只伯劳,其大小、羽色、形态酷似红尾伯劳,但它具白色翅斑,尾羽橙棕色(锈红色)至棕褐色(图版,封4)。2006年1月,经郑光美院士鉴定,该鸟为棕尾伯劳Lanius isabellious。量度见表1。表1棕尾伯劳的环志号码和量度环志号码性别鸟体量度(mm)头喙喙长翅长体长尾长跗C06-2953♂40·0 15·0 87·0 188·0 85·0 28·0棕尾伯劳,又名荒漠伯劳。隶属雀形目伯劳科。本次捕到的是一只雄鸟,上体灰褐,尾羽棕红色,翼上有白斑,飞行时很明显。过眼纹黑色(但无眼先带);眉纹白;虹膜褐色;嘴灰色;脚深灰。鸣声丰富多变…  相似文献   

15.
1984年9月3日在山东烟台的庙岛群岛(北纬37°58′,东经120°36′),获栗色黄鹂台湾亚种(Oriolus traillii ardens)雄性幼鸟标本1只(模式标本存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体重98克;体长260毫米(下同),翼长152,尾长100,嘴峰27,跗蹠23。形态:头、颈黑褐色,头顶黑色较深;背为石板灰色,各羽具黑色羽干;腰为浅灰色;两翅为黑褐色,中覆羽的羽端淡棕色;腋羽灰黑色;尾上覆羽和中央一对尾羽栗褐色,其余外侧尾羽的外翈和内翈边缘亦为栗褐色,内翈羽干部为浅栗红色;下体自颏到腹白色,各羽具较粗的黑色羽干纹;尾下复羽淡栗红色;虹膜黄褐色;嘴为紫黑,…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26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南坪分局壶瓶山(110°47’25″E,30°06’44″N,海拔1 566 m)发现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2只。2011年2月18日,在江坪分局石碾子沟(110°33’35″E,30°0’50″N,海拔439 m)再次发现褐灰雀9只(图1)。该鸟为中等体型的灰色雀,嘴绿灰色,嘴端黑色,眼先及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5月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滇池湖滨湿地(24°46'18.79″N,102°43'1.16″E,海拔1888 m)进行水禽调查时发现并拍摄到1只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经查阅有关文献(杨岚等,1995;杨晓君,2009),确认此鸟为云南省鸟类新纪录。该鸟体长约30 cm,头、颈和上背密布黑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条纹;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暗灰色。翅上覆羽灰褐色,羽缘白色;肩羽具栗红色和黑色杂斑;飞羽黑色,羽干白色。喉白色;胸部具黑褐色胸斑;下腹部白色,两胁具黑斑;翅下覆羽白  相似文献   

18.
王玄  刘威  常青  丁晶晶 《动物学杂志》2019,54(1):146-146
正2018年6月25日7时左右,在江苏省阜宁县北部发现了一种椋鸟:通体灰色,头顶及腹部偏白,飞羽黑,外侧尾羽羽端白色;肩部有较明显的白色,翅膀黑色,喙和脚均为灰色(图1左)。根据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这一特征,参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尹琏等2017),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在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渥洼池湿地(39°52'31″N,94°7'17″E,1335 m)见到猛禽1只,并拍摄到清晰捕食照片。该鸟无冠羽。上体深褐色,肩羽明显呈白色"车灯"状;初级飞羽黑色,展翅可见有4~5条不明显的深色横斑。下体棕黄色,具暗褐色纵纹,腿上覆羽淡黄色有棕色杂斑。尾羽近黑色,先端色较浅。嘴近黑色,蜡膜黄色。经鉴定该猛禽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的深色型。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10日,在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林业局组织的水鸟同步调查中,于洱海西岸星生邑村(100°7'44.89″E,25°53'3.46″N,海拔1 964 m)发现并拍摄到1种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鸟类(图1)。该鸟体型与混群的骨顶鸡Fulica atra(约40 cm)相近;呈黑白两色;头白,颈侧有明显黑斑;背部黑色,尾较长且尖锐上翘;胸褐色,体两侧白色;喙色较暗。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