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研究了注射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注射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吞噬试验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以婴儿双歧杆菌为启动剂可从DBA/2小鼠体内诱生肿瘤坏死因子,提示双歧杆菌可调节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因此双歧杆菌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学反应。推测定居于肠道的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移位到体内器官、释放免疫活性成分被肠道中Peryer氏淋巴结群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作用于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这一推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SL-益生素对小白鼠体重及其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鑫  马桂荣 《微生物学报》1995,35(6):455-459
研究了SL-益生素(SL-P)对小白鼠体重和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经急性毒性实验检查,该益生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致病作用。灌服SL-P10d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经过SL-P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灌服SL-P10d后,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水解酶类:血清溶菌酶(血清LSZ),腹腔巨噬细胞溶菌酶(PMφLSZ),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PMφACP)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表明SL-P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被吞噬细胞吞噬是多数凋亡细胞的命运.凋亡细胞表面膜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膜碳水化合物的改变及表面糖蛋白的重新分布和聚集导致被吞噬细胞识别与摄取.吞噬细胞的多种受体参与吞噬过程,有些受体参与栓系凋亡细胞,有些激发巨吞饮的摄取机制.吞噬的摄取过程因吞噬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类型差异而不同.至少有7种线虫吞噬基因及其哺乳动物同源物组成两条部分重叠而又平行的摄取信息传导通路.吞噬基因的突变可以改变凋亡细胞的进程.吞噬功能的缺陷将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被公认为是正常组织生长调节的一种重要机制,与增殖相对。凋亡细胞及时被清除,一方面可以防止胞内有毒物质的释放,避免组织炎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阻止核物质的释放,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的发生。凋亡细胞主要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接触和识别是吞噬发生的前提,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有多种机制的参与。目前已发现三种主要机制参与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包括磷脂酰丝氨酸与磷脂酰丝氨酸受体,碳水化合物与凝集素样受体,血小板反应蛋白、CD36与玻连蛋白受体。  相似文献   

6.
异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时通常需要经过细胞膜上受体的认别和粘附。大量实验证明,无论是中性粒细胞还是巨噬细胞,其细胞表面均存在有Fe受体和C_3补体受体,它们在吞噬细胞识别、结合、吞噬抗原颗粒及传递抗原信息中起着协同作用。体内外各种因子或微环境均能影响表面补体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在增强免疫力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口灌胃给予方式,设受试物组3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从小鼠体重指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吞噬细胞活性、NK细胞活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复合益生菌对小鼠体内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下的益生菌粉组中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益生菌组中的小鼠碳廓清功能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不同剂量的益生菌给予期间,均未见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脾脏/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足趾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半数溶血、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有影响。结论:该复合益生菌粉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单核—吞噬细胞活性和NK细胞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8.
胶原蛋白肽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用生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肽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8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胶原蛋白肽低剂量组[3 g/(kg·bw)]、中剂量组[7.5 g/(kg·bw)]和高剂量组[12 g/(kg·bw)],每日给药2次,连续2周.检测免疫器官重量、抗体生成细胞数(Jern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结果 高剂量组可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半数溶血值及吞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可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中剂量组可提高胸腺指数、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提高小鼠半数溶血值及吞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低剂量组可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结论 三种剂量胶原蛋白肽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高剂量组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9.
刘定干 《生命的化学》1999,19(5):245-247
提到免疫系统,我们总是自然地想到骨髓、脾脏、胸腺、淋巴系统,以及T和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各种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等等。确实,由这些组分组成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在人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抗肿瘤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烟曲霉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宿主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表达绿色荧光的烟曲霉ATCC13073,研究烟曲霉侵入上皮细胞和被巨噬细胞吞噬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烟曲霉侵入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量随时间呈现完全不同的规律,烟曲霉侵入上皮细胞A549能力较弱,在7h后侵染量才有明显的增加,为原始接种量的(0.09±0.01)%。前3h,鼠巨噬细胞J774吞噬量迅速升高,然后侵染量缓慢下降。烟曲霉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会引起宿主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重排,侵入过程中伴有吞噬杯的形成。结论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和烟曲霉侵入上皮细胞规律有明显不同,侵入过程都伴随肌动蛋白骨架的重排。  相似文献   

11.
凋亡细胞能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对于正常组织的动态平衡和免疫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在凋亡细胞被吞噬(engulfment)的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受体来识别凋亡细胞发出的信号,如:“吃我(eat-me)”信号、缺少存在于健康细胞上的“不吃我(don’t-eat-me)”信号以及由凋亡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来吃我(come-get-me)”信号。至少有7种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吞噬基因(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存在同系物)组成了两条平行但部分重叠的吞噬信号通路,并且通过一个类似于巨胞CL(macropinocytosis)的“栓系-激活(tether and tickle)”保守机制吞噬凋亡细胞,这个机制因吞噬细胞和凋亡细胞的种类以及细胞凋亡后的时间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单核吞噬细胞、T辅助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和K细胞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细胞免疫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是肝非实质细胞的主要细胞群,具有物质转运、吞噬、抗原提呈、免疫耐受等功能. 肝在遭到多种病原侵袭时,肝窦内皮细胞窗孔逐渐减少或消失,内皮下基膜形成,产生类似于连续型毛细血管的结构,这一过程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 它由多种因素引起,其过程极复杂,在多种肝病的发病前期阶段均有出现,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而目前关于肝窦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机制研究方面的系统总结仍少有报道. 本文对肝窦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肝窦病理机制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除了阐述肝窦毛细血管化自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外,还重点介绍了肝窦毛细血管化参与肝多种疾病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 此外,对肝窦内皮细胞相关的研究方法也作了详细的介绍,为全面了解肝窦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某些因素对机体防御机能,特别是对吞噬作用的影响机制,首先研究了小鼠恒睦瞽核细胞眷噬过程中某些代谢活动的改变。以0.[)1%糖元溶液注射于小鼠腹腔,5日后,洗出腹腔内细胞,经洗滁后用予 试验。如此获得的细胞95%以上为单核细胞,其中40—50%为大单核细咆,其余为淋巴球。被吞噬物为加热杀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与细胞按10:l混合。予37℃恒温水浴内进行体外吞噬试验。在保温30分钟和2小时后,分别取标本检查眷噬百分率和蛋白酶及脱氢酶的活性,同时测定培养体系中乳酸的产量。这些代谢指标的改变与同样处理而不加细菌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说明,在香噬进行30分钟以后,吞噬百分率已达50—60%,平均每个细胞内吞噬菌4—6个,2小时结果与此近似。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柠檬酸脱氢 酶、醋酸脆氢酶、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甘油脱氢酶、磷酸甘油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及a-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活性,在存噬细胞中均增高,井在30分钟时已可明显观察到。pH 7.6和pH 3.5蛋白酶的活性,在30分钟时增强,pH 6.0蛋白酶改变不明显。乳酸产生在吞噬体系中此对照组显著增高。总结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小鼠单核细咆在吞噬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中,代谢活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5.
牦牛骨胶对小鼠应激及免疫机能的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牦牛骨胶对小鼠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小鼠负重游泳、耐缺氧、高温和低温存活时间,以及正常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和溶血素抗体水平。结果:灌胃牦牛骨胶能明显增强小鼠耐缺氧、耐寒、抗疲劳的能力,也能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明显升高免疫受抑小鼠的HC50,具有显著的抗应激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凋亡细胞的正确清除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必要环节,对生物体的器官发育和组织稳态维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凋亡细胞的清除涉及凋亡细胞与吞噬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吞噬小体形成、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凋亡细胞降解等多个环节.基于模式动物秀丽词线虫的研究使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调控机制有了系统的认识,本文将简要综述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同一生长条件下8月龄、20月龄及30月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虹鳟肝被膜均为单层扁平上皮,厚度变化明显;肝细胞为单核,8月龄细胞排列不明显,20月龄及30月龄形成完整双层管式排列,胆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随月龄发育尤为明显,血窦分支吻合成网状,窦壁内皮细胞扁平,胞质孔较多,窦腔内巨噬细胞具有典型胞质突,但并没有观察到Kupffer细胞;各月龄组肝星状细胞发育完善,胞突彼此相连;汇管区分为胆管孤管型、胆管动脉型、胆管静脉型、胆管动静脉型4种,8月龄以胆管孤管型为主,20月龄以胆管动脉型为主,30月龄以胆管动脉型、胆管动脉静脉型为主。因此,性成熟前虹鳟肝组织结构与其生理发育密切相关,胆管系统结构形式随月龄变化明显,肝细胞排列逐渐完善,Disse间隙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含量逐渐增加,与被膜、中央静脉及汇管区结缔组织互相延伸,构成肝完整骨架,有利于调节肝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 fat globule-epidermal growth factor 8,MFG-E8)是一种由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蛋白.MFG-E8在凋亡细胞和吞噬细胞之间发挥桥接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组织中死亡细胞的清除,从而影响各种疾病的进展.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胞内生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可以在专业和非专业吞噬细胞内生存和复制。当布鲁氏菌与细胞接触时,细菌可以通过受体分子进入细胞。布鲁氏菌在细胞内首先定位于早期吞噬体,然后,在胞内改变其运输方向,最终抵达其胞内复制部位内质网,开始大量复制。这种复制既不影响细胞的基本功能,也不诱导细胞的损伤。主要综述了布鲁氏菌对细胞的侵袭、胞内运输和复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免疫监视、抗原递呈和参与调节损伤修复的作用。关于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的热点。要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需要通过相应的组织化学手段,比如免疫组织化学术或者碳酸氨银反应来显示该细胞。我们在技术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单位在进行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时,并未正确使用这些方法,难免出现染色结果不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