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583属129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58科576属1285种。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163科可分为9个分布类型及10个分布变型,其中热带分布科89科,占总科数的66 %;583属可分为13个分布类型及16个分布变型,热带性质属285属、温带性质属235属,两者基本达到平衡。本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少种科、属数量多;特有现象明显,东亚特有科4科,中国特有科1科,中国特有属23属。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及食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给受灾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影响。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也是重灾区之一。该文基于灾前两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进行分析,以期为灾后生物多样性的检测评估及川金丝猴栖息地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实地调查发现,川金丝猴栖息地内木本植物共有255种,隶属44科105属,其中乔木23科51属129种,灌木22科49属113种,木质藤本7科9属13种;据统计在栖息地内共有31科58属85种川金丝猴的食源植物。该区植物区系中温带分布性质的属占优势,有58个,占属数的56.30%;热带分布性质的属有22个,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成分共有23个属,分别占属数的21.36%和22.33%;显示了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度性质。还统计了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谱,分析了该区域食源植物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庆辉  朱华 《广西植物》2007,27(5):741-747
基于西双版纳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植被调查资料,统计西双版纳季风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组成,记录有种子植物95科223属351种(包括变种和亚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以泛热带分布科最多,达41个,占总科数的43.16%。属的分布类型中,热带分布属共计187个,占总属数的83.86%。在热带分布属中,又以泛热带分布属最多,达61个,占总属数的27.35%;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计有47个,占总属数的21.08%。种的分布类型中,各类热带分布的种最多,占总种数的70.37%,其中又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西双版纳季风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具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特点,属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的性质,但同时也呈现出向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分析论述了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库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4科、401属、666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1科66属95种,双子叶植物99科329属56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居多,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48/28)。属的数量统计显示该区单种属和寡种属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71.51%,说明本地区植物组成较为分散。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共94属,占总属数的23.44%;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56属,占总属数的13.97%。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数相当(180/171)。通过大陆和岛屿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比较得出,生境片段化可能已经影响了千岛湖库区植物区系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3科627属1139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6科66属119种,裸子植物7科8属9种,被子植物150科528属1011种(双子叶植物130科417属838种,单子叶植物20科111属173种)。(2)该区种子植物科、属优势现象明显,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及茜草科Rubiaceae为主。在科属的组成上较为分散,主要以少寡种的科、属为主,分别占67.88%、91.7%。(3)该区蕨类植物在属的组成上也较为分散,以5个种以下的属为主,占比为93.94%。(4)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科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8个分布区类型及5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成分有80个科,占总科数的50.96%,而蕨类植物有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的科有23个,占蕨类总科数的63.89%;在属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13个分布区类型及16个变型,热带成分有365属,占总属数的68.10%,而蕨类植物有7个类型及1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成分有40属,占蕨类植物总属数的60.61%。  相似文献   

6.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蟒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脉东端的阳城县境内,112°22'11"~112°31'35"E,35°12'30"~35°17'20"N,面积5573 hm2。蟒河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866种,隶属于435属103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6种,被子植物100科430属860种(双子叶植物90科364属748种;单子叶植物10科66属112种)。蟒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占优势(共45科,占总科数的43.69%),其次是温带分布(共29科,占28.16%)。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共264属,占总属数的60.69%),其中北温带分布型优势明显(136属,占总属数的31.26%),反映出该区系明显的暖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占有绝对优势(305种,占总种数的35.22%),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有油松、白皮松、青杨、红桦、橿子栎、青檀、锐齿槲栎、虎榛子、陕西荚蒾等,其次是温带亚洲分布(190种,35.22%)、东亚分布(154种,17.78%)。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的珍惜濒危野生植物8种,如南方红豆杉、连香树、无喙兰和天麻等。  相似文献   

7.
江西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药用种子植物 1 67科 ,含 5 2 9属 1 1 2 5种 (包括变种、变型 )。 1 67科可划分为 9个分布区类型 ,其中热带性科为 81科 ,占总科数的 63 .78% (除世界分布 ) ,温带性科为 46科 ,占总科数的 3 6.2 2 % ,热带性科占优势。 5 2 9属可划分为 1 4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2 2 8属 ,占47.80 % (除世界分布型 ) ,其中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1 0 8属 ,占总属数的 2 2 .85 % ,占热带分布属的 5 3 .5 1 % ,是本区中占主导地位的区系成分。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 2 3 8属 ,占 49.89%。中国特有属含 1 1属 ,占总属数的2 .3 1 %。该区系具有各种区系成分并存、区系中古老性成分与新特有成分并存、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而复杂的特征。在植物区系的分区上 ,井冈山处于从亚热带至温带间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的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朱华  王洪  李保贵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6,16(4):317-330
西双版纳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经调查有维管束植物153科,640属,1394种及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29科558属1269种及变种。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和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71.3%;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90.1%;热带分布种超过总种数的90%。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占总数的35.3%;热带分布种中则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占总种数的64.5%为特点。这表明该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区是许多典型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地理成分的交汇地带,这又使该石灰岩区系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多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瑞丽莫里热带雨林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  赵见明  李黎  司洪虎   《广西植物》2006,26(4):400-405
初步分析了鲜为人知的滇西南瑞丽莫里的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与地理成分。该植物区系中热带和主产热带的科占总科数的80%以上,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84.1%;典型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82.1%,该区系在科、属和种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明显属于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在其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6.5%;典型热带分布种中也以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2.9%,反映了该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在其热带亚洲成分中,又具体以南亚—大陆东南亚成分比例最高,反映了滇西南的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由于地域邻接关系,受印度(喜马拉雅)—缅甸植物区系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相邻保护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2~2013年对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进行了3次全面踏查,并根据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设置样地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海陀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类型,并将其与周边相邻4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比较,以明确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特点,为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00种,隶属于108科,429属。其中蕨类植物14科19属28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92科407属869种。(2)保护区内区域单种属数达到249个,占总属数的58.0%,反映了该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复杂性。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属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且温带性质的属是构成该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区内种子植物温带分布类型(8~14型)共281属,占总属数的78.3%。(3)对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相邻的4个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比例进行比较发现,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与纬度相似的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比例最为相似,同时也说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例与所处地理区域应有的植物区系组成比例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与南京市本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该文采用踏查及样方调查对其入侵地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入侵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00种(含种下单元),隶属于62科156属,其中被子植物195种,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物4种; 数量最多的是菊科(Aste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分别有25种和24种; 从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占多数,有133种,占所有种的66.50%; 此外,群落内尚有其他外来植物29种。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为40.00%; 其次是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为7.00%。(2)从植物区系看,非入侵地中植物科的区系分布型共4个,而入侵地植物科的区系类型仅有3个,其中泛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两者均有,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型仅在非入侵地中存在。非入侵地植物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有13科,占该类型群落中所有科的39.39%; 入侵地则以泛热带分布型为主,有16科,占总科数的45.71%。非入侵地中植物属的区系分布型有10个,而入侵地有12个,两者区系成分相近,旧世界热带型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仅在入侵地中出现。北温带分布型和世界分布型同为两者中最主要成分。入侵地及非入侵地群落属的区系R/T值分别为0.58和0.38,种系分化度分别为3.29和3.11。(3)重度入侵群落的Margalef指数(E)与非入侵及轻度入侵群落相比,显著降低; 此外,重度入侵群落的Simpson指数(D)、Shannon-Weiner(H'')指数和Pielou指数(J)均显著低于非入侵、轻度入侵、中度入侵群落。(4)不同生境之间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的EDH''J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为南京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的治理防控和生态恢复,以及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江西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岭山脉植物区系发生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早期种子植物演化、动植物迁徙、物种分布格局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九岭山脉种子植物区系成因和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利用,该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结合经典植物地理学方法,对该山脉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九岭山脉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11科956属2928种,占江西种子植物1064属4028种的比例分别为89.8%和72.69%。(2)该植物区系的热带成分科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科数(不含世界分布科)的81.35%,但缺乏典型热带成分科,区系中的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数量接近,显示该植物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这与九岭山脉地处重要的气候和生态交错地带有一定关联。(3)该地区共分布中国特有植物6科33属41种,特有属主要为古特有属,体现了该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推断该山脉在第四纪冰期环境较为稳定,为众多植物提供了“避难所”。(4)该地区的种子植物中有30科63属10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15种,极危植物3种、濒危植物11种、易危植物20种。该山脉中的九岭山、官山和大围山已有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发挥生态保护作用,而其余的山地则未建立有效保护,应对相关濒危植物所在区域加以监管,可采取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等措施,建立相关的种质资源库,确保濒危保护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年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野外50个样地调查的数据,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方法,从各群落基本特征、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50个样地灌木植被群落中共出现了169种植物(其中灌木植物36种,草本植物133种),隶属于118属,31科,其中以藜科、菊科、禾本科等干旱区的表征科居多。灌木物种的植物区系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2)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可将50个样方划分为10个灌木群落类型。乌鲁木齐地区典型灌木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黑果小檗+宽刺蔷薇+金丝桃叶绣线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大,群落之间水平差异显著;欧亚圆柏群落、宽刺蔷薇+矮锦鸡儿群落和铃铛刺+喀什菊群落次之;多枝柽柳群落和琵琶柴+喀什霸王群落最低。(3)属于灌丛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属于荒漠植被类型的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结构为灌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植被调查、标本采集和资料查询整理的基础上,汇总了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流域内植物物种的组成、优势科属、区系地理成分及性质进行分析。运用R语言在属水平上与其周边16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探讨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区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察隅河流域共含种子植物138科、689属、2 771种(含变种),其中裸植子物4科12属56种,被子植物134科677属2 715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2科531属2 270种占绝对优势。(2)区内地理成分联系广泛,科的区系划分除世界分布类型外,热带分布型53科(55.21%),温带分布型43科(44.79%);属的区系划分中所有类型均有分布,温带分布型396属(62.07%),热带分布型230属(36.05%);属的分布型与科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温带性质;植物种类丰富度高但特有成分低,无特有科,仅含12特有属。(3)流域内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较为明显,保留了较多古老孑遗植物,如裸子植物的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察隅冷杉(Abies chayuensis)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由于青藏高原的上升运动,成为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虎耳草属(Saxifraga)、龙胆属(Gentiana)和报春花属(Primula)等新生高山植物区系成分分化繁衍的摇篮。(4)察隅河植物区系属喜马拉雅山南侧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区系性质,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6科、730属、1792种。对保护区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种类丰富,有裸子植物7科、16属、24种;被子植物139科、714属、1768种。(2)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地理分布类型有15个及变型19个。其中温带分布占65.2%,热带分布占30.3%,温带分布占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出与热带-亚热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原始、残遗植物成分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玉兵  杜凡  曹顺伟   《广西植物》2006,26(3):261-267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0科787属2195种。分析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热带性质的属有506属,占总属数的68.6%,温带性质的属有224属,占总属数的30.4%。热带性质的种890种,占总种数的40.9%,温带性质的种有1267种,占总种数的58.3%。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同时深受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植物区系来源主要由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三部分融合而成。特有现象明显,有东亚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属,中国特有种778种,占种总数的35.8%,而云南特有种有355种,占中国特有种的45.6%。保护区还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ivestigation and statical analyses,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of Fengyangshan Nature Reserve(Mt. Fengyangshan)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paper.There are 1448 species and varieties,659 genera and 164 families of seed plants in the nature reserve. The areal types of families,genera and speci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pantropic type of families reaches 40.9%,cosmopolitan type 20.7%,and north temperate one 19.5% according to the statisics of plant families,which indicates that temperate elements are less than tropic ones(47:81). The pantropic type is 20.5%,the north temperate type is 18.0% and the East Asia one 17.1% at generic level,and the temperate elements are slightly more than tropical one(308:277).  相似文献   

18.
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报道了浙江凤阳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现知凤阳山有种子植物164科、659属、1488种(含种下分类群)。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40.9%),其次是世界分布(20.7%)和北温带分布(19.5%),温带分布少于热带分布(47:8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20.5%),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8.0%)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19.
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文  屈兴乐  任毅华  罗大庆 《广西植物》2018,38(11):1428-1439
为了丰富西藏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资料,深入开展该区域植被生态学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种类较贫乏。佩枯错共有种子植物31科77属115种,仅占西藏种子植物的18.90%、6.73%、2.17%。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75属11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3科58属91种,单子叶植物6科17属22种。(2)优势科明显,单种科占绝对优势。所有科中有5个科至少含有7种种子植物,占该研究区总种数的39.13%,是该区系的主要组分;同时科数中有11科仅含1种植物,该类科占一定优势。(3)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较复杂,划分为3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0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科、属分别占总数的29.03%和77.92%,表明本区系具有明显温带性质。(4)科属特有现象不明显,没有中国特有科分布,仅有1个中国特有属分布,说明佩枯错植物区系的特有化程度极低,表现出寒旱化与高山、高原特化综合而成的高寒植物区系的年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