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兰科羊耳蒜属一新记录种——秀雅羊耳蒜(Liparis elegans Lindl.),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本种与近缘种细茎羊耳蒜(L. condylobulbon Rchb. f.)和L. parviflora (Blume) Lindley的区别是:卵状假鳞茎较短,花序直立,花不倒置,花梗和子房较短等。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福建兰科羊耳蒜属Liparis植物一新记录种--紫花羊耳蒜Liparis gigantea C L Tso,。该种与见血清L. nervosa (Thunb ex A Murray) Lindl.非常相似。但前者花较大,中萼片长达1.8~2 cm,花深紫红色,后者中萼片长度小于1.6 cm,花绿色,略带紫色,不呈深紫红色,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紫花羊耳蒜无菌带芽块茎为外植体,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方法: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配比植物激素及不同移栽基质等,对紫花羊耳蒜进行丛生芽诱导、壮苗生根及炼苗移栽研究.结果:芽增殖的最适合培养基为1/2MS(大量元素减半)+6-BA 3.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平均达到3.24倍;适合紫花羊耳蒜离体培养壮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6 mg/L+NAA 0.5 mg/L+20%的马铃薯汁,生根率可达95%;紫花羊耳蒜组培苗长出3条根时可炼苗,移栽基质以菜土∶兰花土=1∶1为宜,移栽成活率为63.64%.结论:以紫花羊耳蒜无菌带芽块茎为外植体,能够实现其高频再生体系建立,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1植物名称 长唇羊耳蒜(Liparis pauliana Hand.-Mazz.). 2材料类别 种子。  相似文献   

5.
曲唇羊耳蒜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也有报道,但是《中国植物志》认为,该种在中国东北是否存在尚有很大的疑问。本研究证明曲唇羊耳蒜的确在中国东北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和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共3个产地的兰科植物羊耳蒜属长茎羊耳蒜Liparis viridiflora的菌根真菌类群区系组成.根内菌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rDNA-ITS)采用PCR技术扩增,克隆,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长茎羊耳蒜根内所检测到的真菌大部分为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真菌;根据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所有真菌可归为1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胶膜菌科有7个OTUs,达到总数的90.6%,为优势类群.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区系组成在3个不同产地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菌根真菌可能和兰科植物的生境适应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广西兰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了广西兰科植物6个新记录物种,即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Blume)Szlachetko]、吉氏羊耳蒜(Liparis tsii H.Z.TianA.Q.Hu)、小羊耳蒜(L.fargesii Finet)、条裂鸢尾兰(Oberonia jenkinsiana Lindley)、果香兰(Cymbidium suavissimum C.Curtis)和大花斑叶兰[Goodyera biflora(Lindley)J.D.Hooker],分别描述了每个物种的分类学特征,提供了相关的引证标本及地理分布信息,并附有彩色照片以供识别。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中国一新外来植物--蒜味草(Petiveria alliacea L.)。蒜味草为商陆科(Phytolaccaceae)蒜味草属植物,既是一种有毒植物,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羊耳蒜属(Liparis Rich.)植物一新记录种——岩生羊耳蒜(Liparis petraea),并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岩生羊耳蒜与见血青(L.nervosa)在形态上相近,但前者叶银灰绿色,叶面平展,唇瓣基部胼胝体为短圆柱状突起,植株通常具珠芽而易与后者区分。岩生羊耳蒜居群内个体呈聚集式分布,并与其具有的珠芽繁殖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兰科独蒜兰属2个未详知种:藏南独蒜兰(Pleione arunachalensis Hareesh, P.Kumar M.Sabu)和矮小独蒜兰[P.humilis (Sm.) D.Don],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植物标本馆(YAF)。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其绮丽的森林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在那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兰科奇葩——独蒜兰(见封三照片)。 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ldes),又名一叶兰,兰科独蒜兰属植物。该属10种,我国约有6种,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独蒜兰为附生兰,株高10—25厘米,假鳞茎紫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化蒜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蒜粉微胶囊化工艺可以保护蒜粉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被破坏.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化蒜粉的产率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蒜粉粒径范围30~100目,EC壁材溶液浓度3%,心材与壁材比4∶ 1,壁材与聚乙二醇(PEG)比4∶ 1,此时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95%和96.8%.  相似文献   

13.
以抗XCAP-C抗体为探针,用SDS-PAGE、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技术,对蒜(Allium sativa L.)根端细胞核、核骨架、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进行研究.SDS-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细胞核中的165kD多肽是XCAP-C类似蛋白,在核骨架中未检测到XCAP-C类似蛋白.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结果表明:蒜细胞核、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中含有XCAP-C类似蛋白,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区域,但核骨架不含有XCAP-C类似蛋白.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桦木科(Betulaceae)鹅耳枥属(Carpinus L.)一新种——香港鹅耳枥(C.insularis N.H.Xia,K.S.PangY.H.Tong)。香港鹅耳枥与太鲁阁鹅耳枥(C.hebestroma Yamamoto)及多脉鹅耳枥(C.polyneura Franch.)相似,但习性灌木状,叶具13~16对侧脉,先端锐尖,边缘锯齿的芒尖较短,果苞宽半卵形或半卵形,长8~14 mm,小坚果顶端密被长柔毛且疏具树脂状腺体,与后两者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5.
云南蒜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曲靖产大蒜(Allium sativum L.)蒜油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分析,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6-甲基-1-硫杂-2,4-环己二烯(6-methyl-1-thi-2,4-cyclohexadiene),5-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5-methyl-1,2-dithi-3-cyclopentene),4-甲基-1,2-二硫杂-3-环戊烯(4-methyl-1,2-dithi-3-cyclopentene),4-乙烯基-1,2,3-三硫杂-5-环己烯(4-vinyl-1,2,3-trithi-5-cyclohexene)及甲基烯丙基五硫醚(allyl methyl pentasulfide)等为蒜油中首次报道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兰科(Orchidaceae)独蒜兰属(Pleione D. Don)植物分类学问题并探索叶片超微结构在分类学中的意义,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蒜兰属15种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界限、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等15个叶表皮超微特征进行观测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细胞界限、表皮细胞蜡质量、角质层纹理、气孔器分布、气孔器周围蜡质、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角化现象、气孔器相对高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面积、保卫细胞长度和保卫细胞面积这9个指标对于该属分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利用上述特征可以对春花独蒜兰组(S. Humiles)、独蒜兰组(S. Pleione)和独蒜兰复合体(P. bulbocodioides complex)的组内区分进一步细化。(3)聚类分析将15种独蒜兰属植物聚类为4个分支,与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大理独蒜兰(P. × taliensis P. J. Cribb & Butterfield)与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 (Rolfe) Rolfe]、黄花独蒜兰(P. forrestii Schltr.)在多个叶片微观特征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大理独蒜兰的亲本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17.
独蒜兰     
刘虹  吴瑞云  陈雁 《生物学通报》2010,45(12):50-50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为兰科独蒜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陆生兰,一般株高15~25 cm,多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海拔630~3 000 m的密林下或沟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常见大片野生分布。独蒜兰属植物全球约16种,中国分布有15种。根据1999年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第4号令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名录(第1批)》,  相似文献   

18.
独蒜兰属(Pleione D. Don)为兰科(Orchidaceae)极具观赏价值的一个属,有24个原生种,9个自然杂交种,并已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登录杂交群431个,该属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我国为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物种多样性中心,但我国在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和育种方面远落后于欧洲。为加强其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从独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杂交育种两个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近50年来育种家在独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育种目标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资源、育种和产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为开展独蒜兰属育种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个广东兰科植物新记录属:长喙兰属(Tsaiorchis),5个新记录种:江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尾唇羊耳蒜(Liparis krameri),小沼兰(Malaxis microtatantha),长轴白点兰(Thrixspermum saruwatarii),长喙兰(Tsaiorchis neottianthoides)。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20.
蒜香藤 (Pseudocalymma alliaceum)又名蒜藤,紫葳科蒜藤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花卉。原产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巴西,华南植物园已有引种栽培。蒜香藤茎长 2— 4米,枝条披垂,绿色至灰白色,具肿大的节,单叶对生或复叶对生,叶柄木质,长 1— 2厘米,每一叶柄的顶端着生 2片小叶,长 8— 12厘米,宽 4— 6厘米,革质而具光泽,矩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极偏斜,叶面较粗糙,全缘,叶面浓绿色,背面绿色,揉搓有蒜香味。在两枚小叶之间,常长出一条由顶生小叶演变而来的长长的卷须,能攀附其它物体向前生长,它也能散发蒜香味。蒜香藤的花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