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充分认识圈养食叶猴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征,为饲养管理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个物种的19个个体[黑叶猴(n=5)、川金丝猴(n=9)和西非黑白疣猴(n=5)]的肠道菌群16S rRNA V4-V5区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 食叶猴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瘤胃菌科、普氏菌科、理研菌科和毛螺菌科为优势菌科,普氏菌属、密螺旋体属和瘤胃球菌属为优势菌属;食叶猴物种间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按照宿主物种聚类,而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 宿主物种是决定肠道微生物组成的重要因素,食叶猴肠道菌群特征反映了宿主对其食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石山是一类特殊环境,生存在喀斯特石山的动物形成特殊的行为机制以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石山叶猴是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属疣猴亚科乌叶猴属的一个种组,包括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白头叶猴(T.leucocephalus)、德氏叶猴(T.delacouri)、金头...  相似文献   

3.
非人灵长类重层社会中一雄多雌体系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层社会是指社群内个体通过两个或多层面的纽带关系将彼此维系在一起形成的社会模式,是非人灵长类进化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社会结构,但仅见于狮尾狒、埃及狒狒和我国的金丝猴中。这些物种虽与其它叶猴类一样以一雄多雌社会单元作为社群的基本单位,但单元间不再具有领域性排斥对方而是相互聚集结合在一起形成大群;这样复杂的社群内个体如何稳定有序地组织在一起,长期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从现有对埃及狒狒和狮尾狒社会系统的研究看来,虽然这些物种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社群内个体间的组织模式与社会动力却截然不同。研究重层社会一雄多雌制体系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种利用社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具体过程。但对于我国金丝猴重层社会组织机制的了解仍不充分,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行为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现生灵长类重层社会物种在个体扩散机制、雄性替换模式、个体间联盟与繁殖策略等方面的差异,介绍了母系与非母系一雄多雌社会系统的经纬,综述了各物种维持社会稳定的动力与形成原因。旨在为研究者对我国仰鼻猴属物种社会组织与结构方面的研究启发思路,促进我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并为保护金丝猴这一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叶猴是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南部和越南北部喀斯特石山特有的灵长类,全世界不足2000只,其中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我国。黑叶猴隶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该属是疣猴亚科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共有20个种。根据系统演化,这个属可以分为戴帽叶猴种组、郁乌叶猴种组、银叶猴种组和黑叶猴种组,其中黑叶猴种组包括了我国的黑叶猴、白头叶猴、越南的金头叶猴、德氏叶猴、越南乌叶猴、印支乌叶猴和老挝乌叶猴,这7个种只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石山叶猴,其中黑叶猴扩散能力最强,是分布范围最广和分布纬度最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母婴关系是婴猴第一次重要的社会体验,对婴猴的生长发育、正常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母婴关系研究一直是灵长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深入了解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母婴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因素,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我们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岜盆片区的一群野生白头叶猴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母婴行为的发生持续时长和发生频次,结合婴猴月龄和性别,探究婴猴月龄和性别对白头叶猴母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婴猴月龄显著影响白头叶猴的母婴关系。随着婴猴月龄的不断增长,母猴对婴猴的保护也随之逐渐减少,表明婴猴的发育是从依赖母猴到逐步独立融入社群的过程。婴猴性别对母婴行为的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在发生频次上母猴对雌性婴猴的照顾明显多于雄性婴猴。婴猴性别对母婴间的理毛行为、含乳行为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怀抱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白头叶猴母猴对不同性别的婴猴采取不同的照顾方式,这可能与雄性婴猴和雌性婴猴未来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圈养白头叶猴春季昼夜活动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3 ~5 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上海动物园5 只白头叶猴的行为进行24 h 昼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春季圈养白头叶猴一天的活动起于06∶ 00 左右,结束于18∶ 00 或18∶ 30。白天白头叶猴的主要行为为休息、取食和移动,平均频次依次是13.79 次、4.75 次和2.18 次。夜间的主要行为为休息、移动和抓挠,平均频次依次是22.13 次、0.43 次和0.26 次。不同个体昼夜活动节律差异很大。其中,移动、理毛、玩耍和其它行为的差异显著。夜间无理毛和玩耍行为,移动行为在夜间21∶ 00, 00 ∶ 30, 03∶00 和04∶ 30 出现高峰。在22∶ 30, 01∶ 00, 02∶ 00, 03∶ 30, 04∶ 30 和05∶30 则出现抓挠高峰。这预示白头叶猴夜间休息时处于一个“轻睡眠”状态。同时,雌雄白头叶猴昼夜移动行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新资料,中南半岛地区的灵长类动物共5科12属62种,含1个特有属和32个特有种;在91个种及亚种中,有20个为极度濒危,30个为濒危.特有属为白臀叶猴属,分布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该属的3个种包括红腿白臀叶猴、灰腿白臀叶猴和黑腿白臀叶猴,均为极度濒危物种.除红腿白臀叶猴在老挝有分布外,另外两种在越南和柬埔寨都有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叶猴类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中国的叶猴据记载朋5种;长尾叶猴、戴帽叶猴、灰叶猴、黑叶猴(含2亚种)和(?)金叶猴。对这叶猴的属、种分类颇有争议;在属级水平上, 使用过Pithecus、Semnopithecus、Presbytis和Trachypithecus作为属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迄今一直用Presbytis作为属名。本文采用Semnopithercus(长尾叶猴)和Trrachypithecus(其他叶猴)作为属名,在  相似文献   

9.
RAPD分析与白头叶猴分类地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确定白头叶猴的分类地位,分析了菲氏叶猴、紫面叶猴、长尾叶猴、黑叶猴、白头叶猴、共1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用于检测的30个随机引物中有22个产生清晰的条带。根据遗传距离建立的系统树显示,黑叶猴与白头叶猴亲缘关系最近,且两者都不是单系群。白头叶猴3与黑叶猴6的亲缘关系比与白头叶猴1、2的更近。根据系统树中的关系对群体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在5%水平上,白头叶猴与黑叶猴有显著差异;然而,在同  相似文献   

10.
开展近缘物种觅食行为比较对理解动物的行为可塑性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和黑叶猴(T.francoisi)是近缘物种,体形大小相近,社会结构和栖息环境相似,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邻域分布的灵长类。为了探索两个物种在喀斯特生境中是否有相似的觅食策略,我们于2012年1—12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两种叶猴的觅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头叶猴与黑叶猴在不同时段均为叶食性,树叶是两种叶猴各个时段主要食物,其中白头叶猴日均取食树叶77.0%±4.4%,黑叶猴日均取食68.9%±8.3%,两者对树叶的采食比例均没有显著的日时段差异(白头叶猴:χ2=6.602,df=11,P=0.830;黑叶猴:χ2=11.393,df=11,P=0.411)。两种叶猴的觅食行为都在猴群清晨离开夜宿石洞后和进入过夜山洞前的时段中频繁发生。白头叶猴在09:00—10:59和16:00—17:59出现觅食高峰,时间占比分别为41.7%和46.3%;黑叶猴同样在09:00—10:59...  相似文献   

11.
关于白头叶猴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一只雄性白头叶猴与一只雌性黑叶猴杂交繁殖的F1代(雌体)与黑叶猴(雄体)的回交,成功繁殖出两只回交代个体,出生后两回交代个体健康状况良好,所显露出来的形态学特征介于亲本之间,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化现象。杂交代的成功繁殖表明白头叶猴与黑叶猴不存在生殖隔离。从而断定白头叶猴不是一个独立种,而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2.
杂交白头叶猴F1代及其后代性状和行为跟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头叶猴与黑叶猴杂交所得的雌杂白头叶猴F1代(F1f)的性状及行为观察,以及F1代与黑叶猴进行回交繁殖出来的后代Be1、Be2、Be3和Be4的性状表现及生长发育的长期观察,结果表明:杂交白头叶猴及其回交代的性状、形态特征与黑叶猴十分相似,黑毛性状占绝对的优势。白头叶猴所拥有的性状在杂白头叶猴及其后代中几乎不表现,仅是在生长中存在部分印记,在发育过程中的颜色转变时间延长,毛色转变也有痕迹的现象。这说明白头叶猴的基因控制在回交代中只起到辅助作用,但总的以黑叶猴的基因控制为主。白头叶猴回交代个体弱仔率比例高达50%,高于同期的黑叶猴弱仔率,后者一般为10%—20%,呈现出远交衰退迹象。杂交代F1在繁殖行为及对后代的哺育投资上与黑叶猴无明显区别;回交代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发育与黑叶猴的行为有趋同性。综合上述特征,结合杂交白头叶猴F1f的连续繁殖成功,可以断定白头叶猴不是一个独立种,而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3.
张通  王希  张启信  李进华 《兽类学报》2022,42(4):370-378
友好和冲突行为决定了群居动物的社会结构及其表现形式,表现为个体间近距差异。但目前尚不清楚藏酋猴个体间亲近关系的差异性是否会影响冲突和攻击的强度。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对栖息于安徽黄山的藏酋猴鱼鳞坑YA1群进行跟踪观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采集行为数据,全事件记录法用于攻击行为数据的补充,分析个体间近距、理毛和攻击行为矩阵的关系,并采用GLMM模型探讨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藏酋猴个体间近距指数越大,理毛时间越长;个体间近距指数矩阵与攻击总次数、轻度攻击和重度攻击次数矩阵均呈显著正相关;个体间亲近关系越紧密,攻击次数和强度越大,但相较雄性间和异性间,雌性间攻击次数和强度最小。这些结果表明,个体间近距持续时间会增加理毛和攻击行为的可能性,雌性个体间社会关系更稳定,但并未发现藏酋猴根据个体间亲近关系调整攻击强度。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多雌多雄的藏酋猴群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袁传照  周绮楼 《动物学报》1990,36(3):324-326
菲氏叶猴(Presbytis phayrei)为疣猴亚科,叶猴属动物。有学者在评述叶猴的分类地位时指出,叶猴在进化的历程中,虽进化的步伐很慢,但仍继续沿着其重要的演化路线发展。叶猴在旧大陆猴类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兼有进步和原始特征。其进步特征处于旧大陆猴与长臂猿之间,而原始特征仍保留着类似其祖先的特点,它与这个祖先的亲缘关系似较其它旧大陆猴更为接近。通过对长尾叶猴(Presbytisentellus)的形态解剖,有人认为叶猴的脑髓演化水平介于猴科动物与长臂猿之间。  相似文献   

15.
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李兆元 《兽类学报》1992,12(1):7-13
通过白头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探讨引起种群活动时间分配的内在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群体及各性别年龄组能量的不同需求改变其活动时间分配。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活动时间分配反映各种因素对群体的综合作用。作者推测,在白头叶猴分布区的南北种群间,因地理位置及植被保护状况的差异可能有不同的活动时间分配。在所观察的几个行为因子中,运动和休息相关性最大。群体本身的结构也造成群内各性别年龄组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叶色猴樟花青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差异,初步分析猴樟春季叶色形成的机理。方法:以3种不同叶色的猴樟种苗为材料,测定其功能叶片花青素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参数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紫叶猴樟和红叶猴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与绿叶猴樟无明显差异,花青素含量分别是绿叶猴樟的134.24倍和49.80倍;红叶猴樟和紫叶猴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高于绿叶猴樟,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低于绿叶猴樟;红叶猴樟和紫叶猴樟的初始荧光(Fo)、暗适应下最大荧光(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适应下PSII的最大量子产额(Fo’/Fm’)均高于绿叶猴樟,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光适应下PS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低于绿叶猴樟,暗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紫叶猴樟的CbDFR、CbANS和CbUFG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绿叶猴樟,红叶猴樟的CbDFR、CbANS和CbUFGT基因表达量高于绿叶猴樟,其中仅有CbUFGT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中立竞技场中通过两两互作确定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同性个体间的社会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尿液,研究不同社会等级个体的自我或非自我识别能力及模式、尿液气味的行为响应机制,以及社会等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1)四川短尾鼩优势个体表现攻击行为较多,从属个体防御行为较多,优势个体的标记行为显著高于从属个体;攻击行为表现为同等级雄性高于同等级雌性,且雌性间的攻击强度低于雄性;(2)从属个体和优势个体分别对自身尿液气味和非自身尿液气味存在明显偏好差异;不同性别、等级个体自我识别模式差异不明显,不同社会等级个体对于自身识别模式和非自身尿液的行为反应模式均不同。不同社会等级个体具有自我识别能力且能力不同;(3)四川短尾鼩能够识别不同社会等级个体的尿液气味,雌性对雄性尿液更感兴趣,雄性对优势雄性尿液选择回避;雄性对其他个体的访问时间与嗅舔频次均显著高于雌性,雌雄个体在识别不同社会等级的尿液气味时存在性二型。  相似文献   

18.
菲氏叶猴与黑叶猴面颅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6个菲氏叶猴(Presbytis phayrei)和8个黑叶猴(P.francoisi)的成年头骨作了比较研究。经45项定性和定量的差异性分析表明,在种间22项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菲氏叶猴为低颅型,而黑叶猴为正颅型;菲氏叶猴面颅比黑叶猴更凸出,枕骨大孔比黑叶猴更向嘴侧;黑叶猴比菲氏叶猴有更发育的视力;在犬齿与颅长的相关性中,黑叶猴比菲氏叶猴显示了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白臀叶猴     
白臀叶猴(Pygathrixnemaeus)其臀部是白色的,故名。1892年,在我国海南岛曾发现,列为国家Ⅰ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6年冬至1997年春,笔者从南宁市动物园收集到该园购自中越边境广西凭祥市农贸集市的白臀叶猴标本5件,其中雄性个体4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玩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共同参与的一种互作性玩耍行为,个体间的行为彼此适应并相互影响。社会玩耍行为在灵长类物种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普遍发生,作为未成年个体一种重要的发育行为,其对个体的生存技能和成年后的繁殖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灵长类物种的社会玩耍不仅仅表现为追逐、摔跤、跳跃等一些常见行为,部分物种还发展出自己特有的行为。一般而言,社会玩耍在婴儿后期和青少年早期的发生频率最高,然后随着年龄增长直到成年时期,这类行为的平均发生频率将逐渐下降。未成年雄性个体要比同年龄段的雌性个体更喜欢玩耍,但常因物种、研究对象年龄等因素表现不同甚至相反;很多物种的个体喜欢与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玩耍,或者与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等级相近的个体玩耍。总之,非人灵长类个体社会玩耍的发育不但受环境参量如食物、场地等的影响,而且还与个体的年龄、性别、等级、亲缘关系等社群因素紧密相关。未成年个体在玩耍过程中,获得了身体机能的快速发育、完善了生存技能、建立了个体间的友好关系、增强了认识自身及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从而为顺利过渡到成年期和履行自己的职能打好基础,但有时却需要承担玩耍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玩耍作为灵长类社会的一种行为文化,对其研究有助于对人类自身行为进化的不断认识,相信这方面的理论将会得到后来者的不断创新和丰富,也期望这方面的理念及经验能被及时运用到保护繁育等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