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HE染色和Masson特殊染色方法对广西本地水牛垂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本地水牛垂体呈卵圆形,重约1.19 g,大小约为1.43 cm×1.07 cm×0.74 cm.广西本地水牛的神经部在正中矢状面所占比例约为10%~15%.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2%和9.3%;母牛的嗜酸性细胞比例比公牛的高.观察结果揭示广西本地水牛垂体的结构与形态特征与其长期繁衍进化所处生态环境变化相适应,并与其生长、生产规律相一致.这些结果将为改良广西本地水牛提供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福建本地中蜂Apis cerana cerana与不同地区中蜂间的杂交,可以产生杂种优势。经过两年生产考察,云×福、川×福、京×福等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中蜂,在产蜜量上都高于幅建本地中蜂,尤其是云×福杂交一代中蜂的采蜜量更显地高于其他杂交组合的中蜂。  相似文献   

3.
外来物种入侵后的多物种竞争共存的集合种群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培建  戈峰  王建国  郭世权 《生态学报》2009,29(3):1241-1250
基于多物种竞争共存模型,提出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竞争共存途径的两种假想:外来物种通过插队竞争与本地物种实现共存;外来物种通过等位竞争与本地物种实现共存.并提出根据外来物种在两种竞争共存模式下占据生境斑块比例的稳定值大小来判断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的竞争共存途径.根据两种假想,分别建立了外来物种插队竞争共存模型和等位竞争共存模型.通过应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4.0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模拟,得出以下结论:在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竞争共存状态下,如果外来物种通过插队竞争与本地物种实现共存,当本地物种竞争力差异较大时,外来物种极易对本地稀少物种构成危害.虽然外来物种不会直接造成本地稀少物种的灭绝,但是会使本地稀少物种的生境斑块急剧减少,增加本地稀少物种灭绝的可能性,而当本地物种竞争力差异较小时,外来物种对本地所有物种的影响都较小.如果外来物种通过等位竞争与本地物种实现共存,无论本地物种竞争力差异大小与否,外来物种只是影响到与其生态位相同的本地物种,影响程度取决于外来物种侵入时所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大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成东  杨雪  陆树刚 《广西植物》2007,27(4):564-569
简述了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的分布现状、个体生长发育特征、遗传特征和种群特征。论述肿柄菊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天然林恢复带来的影响。从药物的利用与研究,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研究,肥料和饲料的利用与研究三个面综述目前国内外对肿柄菊的开发利用与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对肿柄菊的防治对策主要是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本地植被,减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5.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与菌根共生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是反映其侵染植物情况的重要指标,影响侵染率的因素很多,但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互作对AMF侵染率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本地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藜Chenopodium album为研究对象,设置入侵植物单种处理、本地植物单种处理、每种入侵植物分别与本地植物两两混种处理以及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观察测定不同处理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根系丛枝、泡囊、菌丝及总侵染率,比较研究本地植物种类变化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根系AMF侵染率的影响,以及3种入侵菊科植物对本地植物AMF侵染率的影响规律是否一致。结果表明,与入侵植物单种相比,除豚草与藜、豚草同时与3种本地植物混种两个处理中,豚草根系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显著增加外,其余所有处理中入侵植物总侵染率均无显著差异;与狗尾草或黄香草木犀单种相比,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中,本地植物狗尾草和黄香草木犀根系上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均显著降低,即随本地植物种类数目的增加,对本地植物根系的菌丝及总侵染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入侵植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双顺  林桂珠  林植芳   《广西植物》1988,(4):353-358
引进种试管苗木薯188比本地栽培种面包木薯具有相对高的光合速率、光合产物输出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片气孔传导性、良好的水分关系参数和较低的乙醇酸氢化酶活性。表明引进种试管苗比本地栽培种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  相似文献   

7.
野生马齿苋生物学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以苏州本地的野生马齿苋植株为观察对象,调查生长发育习性,植株的形态特征,为今后推广马齿苋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土壤真菌差异影响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生长及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本地植物土壤与豚草入侵地土壤中真菌对外来植物豚草和2种本地植物生长及对豚草与本地植物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地植物土壤中,杀真菌剂处理下,豚草单独种植、与本地植物狗尾草混合种植或与紫花苜蓿混合种植时,其生物量分别比未采用杀真菌剂处理高46.7%、39.1%和90.5%,但杀真菌剂对狗尾草及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却没有显著影响;在豚草入侵地土壤中,与未采用杀真菌剂的处理相比,杀真菌剂处理使单独种植的豚草的生物量降低了44.3%,同时杀真菌剂也降低了本地植物狗尾草和紫花苜蓿的生物量,但杀真菌剂的施用对与狗尾草或紫花苜蓿混合种植的豚草的生物量却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比较了本地植物土壤和豚草入侵土壤中真菌对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结果显示,在本地植物土壤中,真菌对豚草生长呈现负反馈,但在豚草入侵地土壤中,真菌对单独种植的豚草表现出正反馈,而且与本地植物土壤比较,土壤真菌对与本地植物混合种植的豚草的负反馈作用明显变小了。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豚草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小地蚕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办法的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根据本地历史资料,加以研究分析,试以积温预测法,预测害虫发生期,4月5日前的有效蛾量与卵量的相关预测发生量,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检验,初步认为这一方法比较简单可靠,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黄金银耳不同基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银耳(TrmellaauranfiaSc-hw.exFres.)又名金耳、黄耳,是我国名贵的食、药兼用菌。黄金银耳的人工栽培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十几年来发展很快,在全国各地黄金银耳栽培已相继开展。随着食用菌产品外销出口创汇的不断发展,黄金银耳栽培越来越被重视,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本文立足本地资源,以棉籽壳为主料,探求黄金银耳代料栽培的高产基质配方。期望推进黄金银耳栽培生产的发展。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黄金银耳菌种原引自昆明,为本地商品种。经PDA+5q0麦粒浸出液加富培养基活化,转接配方为:棉籽壳78畅…  相似文献   

11.
黄振远  王瑁  王文卿 《生态学报》2007,27(3):1206-1216
传统上认为红树林输出的有机质产生巨大的能流,支持了巨大的河口和近岸水域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但能量标签技术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红树林输出的有机质的作用并没有如此巨大。用红树碎屑难消化特性来解释此现象,此外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发现潮汐的稀释作用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但这两者都不能解释,在其他初级生产者稀少时,红树材输出的有机质可以被大量利用的现象。在有红树林的河口和近海岸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等非红树初级生产者具有比红树植物更高的初级生产力,而且更容易被动物获得和消化。可以认为是藻类等巨大初级生产力的竞争作用导致红树初级生产在消费者组织中很难被发现,如此上面提到的难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能量标签技术检测出的是红树的初级生产在消费者组织中的相对比率,不是绝对数量值,从此角度看,能量标签技术的结果与传统观点不是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由此推测红树的初级生产应该还是被消费者所利用,只是它们在消费者初级营养来源组成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这与传统观点认为的红树的初级生产被大量利用,支撑了具有巨大的次级生产稍有不同。此外,能量标签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适用性尚未检验;计算食物组成的数学工具不是很完善;实验设计上考虑的不够全面;对定量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本地鲶鱼的形态、生活习性、食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并把它与在外形上与其相似的南方鲶进行了比较.发现本地鲶鱼生长缓慢,推断与南方鲶不属于同一种.采取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本地鲶鱼的性腺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月份所取的本地鲶鱼卵巢中的卵细胞大部分处于第Ⅲ、Ⅳ时相.精巢处于Ⅴ时期,其中包含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成熟的精子,因此可以认为本地鲶鱼繁殖季节是4~6月,当年性成熟.此外,还分析了一种类似于大口鲶的鲶鱼,与本地鲶鱼相比除体形明显较大外,其卵巢中大部分卵细胞处于第Ⅱ时相,只能见少量的Ⅲ时相卵细胞.因此推断该种鲶鱼不是当年性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薇甘菊在海南的危害现状与入侵动态,提供有效防治的科学依据,对海南全岛薇甘菊入侵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入侵动态,并对其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2003年在海口、文昌首次发现以来,薇甘菊已侵入到海南10余个市县,由于其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好,与本地植物进行强烈的资源竞争,对本地农林业生产已构成一定危害,而且有向整个海南岛扩散蔓延的趋势。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有效减少薇甘菊大面积入侵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人都喜欢说一个词:本地公众保护本地环境。当然,本地公众又分为几个类型,当地政府、本地企业当然首当其冲;本地的草根组织、公益组织当然也责无旁贷;本地的环保志愿者、本地的居民,也都有责任。甚至来此地挂职的官员,经过此地的游客,到本地乞讨的落难者,在本地打上几天工的各种临时人员,都可能成为"本地环保力量"。但光靠本地就足够了吗?似乎又不是。本地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甘肃省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武山县优质红皮洋葱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餐桌上的营养,红皮洋葱的营养价值是众所周知的。我县盛产的红皮洋葱不仅满足于本地人民的需求,而且还远销到国内新疆、青海、四川、武汉、长沙等各大省份城市及韩国、美国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采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居民对农产品安全的认知来源和认知现状,并从产业链环节和危害程度两个维度探讨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原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关注程度很高,总体评价是较为不安全;农产品生产特性、消费者购买经验、媒体曝光度、消费者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担心程度。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序稳定。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0):990
达尔文归化难题描述了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促进(预适应假说)或阻止(达尔文归化假说)外来种成功入侵的悖论。目前, 在中国仍缺少针对达尔文归化难题的研究。为系统研究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对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该文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从省级、市级和群落3个空间尺度以及归化、扩散和入侵3个阶段探究了外来种-本地种谱系距离和外来植物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省级和市级(区域)尺度上, 与本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更有可能在当地归化和扩散, 符合预适应假说的预期; 而在群落(局域)尺度上, 外来种-本地种亲缘距离与外来种是否在群落中成功定居及其入侵程度无关。该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区系亲缘较近的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竞争并不强烈, 却能较好地适应本地气候环境而具有更强的归化和入侵潜力。因此, 在今后的外来植物管理和治理中需要尤其重视与本地区系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  相似文献   

18.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与本地生物的互作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作为一种恶性的水生入侵动物, 通常进入新生境后, 种群迅速增长, 大量取食本地植物, 与本地物种形成竞争,进而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全方位影响。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 综述了福寿螺在入侵地与所处生境中本地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关效应, 旨在为福寿螺的生态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归化难题描述了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促进(预适应假说)或阻止(达尔文归化假说)外来种成功入侵的悖论。目前, 在中国仍缺少针对达尔文归化难题的研究。为系统研究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对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该文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从省级、市级和群落3个空间尺度以及归化、扩散和入侵3个阶段探究了外来种-本地种谱系距离和外来植物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省级和市级(区域)尺度上, 与本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更有可能在当地归化和扩散, 符合预适应假说的预期; 而在群落(局域)尺度上, 外来种-本地种亲缘距离与外来种是否在群落中成功定居及其入侵程度无关。该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区系亲缘较近的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竞争并不强烈, 却能较好地适应本地气候环境而具有更强的归化和入侵潜力。因此, 在今后的外来植物管理和治理中需要尤其重视与本地区系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  相似文献   

20.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本地生物的进化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入侵植物能通过杂交和基冈渐渗等对本地种造成遗传侵蚀,甚至产生新的"基因型"来影响本地种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生境片断化,改变本地种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造成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间接影响本地种的遗传多样性.另一方面,本地种能对入侵植物做出适应性进化响应,以减小或消除入侵植物的危害.本地种在与入侵植物的互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进化、物种形成以及灭绝事件,且这些事件不仅局限于地上生态系统,土壤牛物多样性同样受到影响,甚至也能发生进化响应.为更全面地了解外来植物入侵的生态后果和本地生物的适应潜力,本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本地生物的进化响应.讨论了外来植物入侵导致的遗传和进化变化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如土著种与外来种的协同进化、植物一土壤反馈调节途径和全球变化其他组分与生物入侵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