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极地考察起步是不平衡的,曾经重南极而轻北极。不仅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而且自1984年以来,每年都派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对比而言,我国的北极考察要弱一些,至今没有设考察站,也很少组队前往北极。我国作为北半球国家,相对来说北极列我国的影响要大于南极,仅气候影响就非常明显。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我国的北极考察被提上日程,有的组队到达北极点,有的科学家乘船赴北极冰区考察。现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又进入中国考察队视野,已经成为中国北极考察基地。2001年10月,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随科学探险队到达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感于北极独特的风情,写出了他的所见所闻,特刊出。  相似文献   

2.
正北极历来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关键区域,北极冷空气活动、极涡位置和强度、北极大气涛动(北极涛动和北极偶极子异常)是导致我国气候异常的直接原因。冬季影响我国的强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有很多与极地冷气团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其中,途经北极巴伦支海—喀拉海以及途经东西伯利亚海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北极冷气团可以影响我国,造成剧烈的降温和降雪过程,并在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造成冷涌,甚至加强了热带地区的大尺度对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当我踏上北极大地,参观了位于北纬68度的特罗姆瑟极地探险展览馆,瞻仰了位于北纬78度的阿蒙森北极探险时住过的小屋后,对北极探险史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北极最低温度为零下69摄氏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挪威、荷兰、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的探险先驱们,为了破解北极之谜,或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抑或为了他们个人的荣誉,先后踏上北极冰原。他们与危险相伴,与寒风  相似文献   

4.
北极与中国     
正自从我国1985年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并于1986年成立"中国南极学术委员会"以来,中国科学家一直为实现中国在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而努力..以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孙鸿烈主任为代表的中国极地科学家心中一直存在一个疑问:中国在北极圈内没有领土,中国的北极考察站应当建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亚洲东部与北美西部(北极和高山)冻原植物区系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分别对亚洲东北部楚科奇与北美西北部阿拉斯加(周白令海峡)北极冻原之间,亚洲东部 长白山与北美西部落基山(跨太平洋)高山冻原之间,以及亚洲东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和北美 西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的植物区系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认为:(1)楚科奇与阿拉斯加 北极冻原应当区划为同一个植物区系省,即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省。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的存 在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18000年前的更新世末次冰期。(2)长白山与落基山高山冻原植物区系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42个共有种(仅包括维管植物,以下同),其中有41种亦分布于白令 北极冻原,这种区系联系显然是在冰期通过白令陆桥来实现的。(3)长白山高山冻原与楚科奇北极冻 原之间的共有种占长白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2%,落基山高山冻原与阿拉斯加北极冻原之间的共有种 占落基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8.9%。 由此可见,亚洲东部和北美西部的高山冻原与北极冻原(尤其是与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依托于南北极科学考察,我国科学家利用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位于极隙区纬度并构成地磁共轭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直接监测太阳风粒子进入极区高层大气引起的天气学现象。目前考察站已经建立了包括光学、无线电等探测手段在内的综合观测系统,自1995年以来对极区极光、电离层和地磁开展了持续监测。研究发现,太阳不断向外太空喷射带电粒子,形成所谓的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与地球磁  相似文献   

7.
北极巴罗地区300年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北极巴罗地区Elson泻湖300年以来的孢粉记录,揭示出小冰期以来的该地区植被的生态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对温暖期分别出现在公元1720年、1800年、1922年、1953年和1992年以后,结果和其他研究成果是比较一致的。孢粉总浓度的变化和生态变化相对应,孢粉总浓度可以作为北极巴罗地区温度变化替代性指标。温度升降是北极地区植被覆盖率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人类已经对北极地区植被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臭氧和臭氧洞?南极臭氧洞生成和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北极真的出现臭氧洞了吗?北极地区尚未出现臭氧洞的原因又是什么?自从英国科学家于1984年春季在南极发现臭氧洞之后,北极会不会出现臭氧洞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11年春季,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异常低值区,臭氧损耗创下历史新高,一时间"首个臭氧空洞已经形成""史上最大北极臭氧空洞引发科学家担心,面积大如美国大陆""地球上的人们将遭受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站里的故事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开展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的重要基地。极光观测。是日地空间物理以及空间天象研究的重要基础手段。我们在北极的越冬工作和生活,既可以欣赏美轮美奂的极光,又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但同时也要忍受极夜的煎熬与寂寞。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资料,在最近的10年中,夏季(7月)里,北极的浮冰面积逐年呈波浪式缩小。浮冰面积平均值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仅为历史上(1984年)北极浮冰面积最大值的77%,而历史最低值的2011年仅为过去最高值的72%,北极地区浮冰面积减小不利于北极熊捕食海豹。因为,除了极少数足够聪明的北极熊能够利用海豹在大片浮冰中的洞口呼吸空气时将其捕获之外,更多的北极熊几乎只能在浮冰上捕食  相似文献   

11.
何剑峰 《生态学报》2004,24(4):750-754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的开放和全球变化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和海冰现存量的影响日益显现,北极浮冰生态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实质性的进展.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浮冰本身包含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高纬度浮冰生物群落的初级产量远高于原先的估算,浮冰生物群落在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进一步确认.但由于对浮冰生物群落的研究受后勤保障条件的制约,目前尚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预期我国科学家将在其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一年中较温暖的季节,气温也常常在0℃以下。但是,那里有不少植物能在冰天雪地中开花。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许多植物花朵的温度总比周围的气温稍高。80年代,三位瑞典植物学家到北极地区考察时发现,大部分北极植物的花朵都有向阳的本领,与向日葵相似,能随太阳在天空中  相似文献   

13.
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我国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旱灾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采用CERES-Maize作物模拟模型,模拟了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我国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了解我国50年来夏玉米受旱的变化情况,并为干旱的研究方法提供一些参考。结果表明:(1)1961—2010年我国夏玉米的潜在产量损失呈略微下降的趋势,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其中20世纪60年代、90年代表现为上升趋势。(2)在过去50年里,我国夏玉米潜在旱灾损失中心有向东北移动的趋势,华北地区受旱程度的减轻和东北地区受旱程度的增强是造成损失中心移动的主要原因。(3)我国夏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的经纬度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北极涡、副热带高压系统的部分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当北极涡在生长季前期或同期偏小、偏弱时,我国夏玉米潜在旱灾产量损失中心将偏东、偏北,而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生长着丰富的野生浆果植物资源,其中的多数种类色泽艳丽、晶莹如珠,且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不可多得的绿色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笔者调查及资料显示,大兴安岭野生浆果植物约有40种,多属欧洲-西伯利亚及北极,北极...  相似文献   

15.
东北航道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浮冰减少,使北极航道通航成为可能。有消息说,中国到欧洲的路线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也将大大缩短。看来有必要说说这个"东北航道"。"东北航道"西起西欧或者北欧港口,穿过西伯利亚与北冰洋毗邻海域,穿过白令海峡到达东亚日本、韩国、中国等国港口。这条航  相似文献   

16.
描述比较了早更新世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晚更新世大熊猫巴氏种(A baconi)、现生大熊猫(A.melanoleuca)和北极熊(Ursus maritimus)的虚拟三维颅内模。大熊猫脑窝内模的形态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大致相似,而与北极熊区分明显。大熊猫的脑窝内模容积从小种到巴氏种呈增大趋势,但从巴氏种到现生种呈减小趋势。大熊猫的大脑沟回在脑窝内模上留下的印痕非常明显,并从小种经巴氏种到现生种则呈稳定增长趋势。相反,北极熊的大脑沟回在脑窝内模上留下的印痕不明显,而血管印痕在脑窝枕区的两侧很明显。嗅球窝内模腹部的纵沟在大熊猫小种发育,在巴氏种较弱,在大熊猫现生种几乎不存在,而在北极熊较发育。大熊猫的脑量商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差别不大,但大熊猫的脑量商明显大于北极熊。大熊猫的副鼻窦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的差别不大,但与北极熊差别较大。大熊猫的额窦很长、较高、背侧脊形,而北极熊的额窦长度相对较短、高度较低、宽度稍大、背侧平缓。大熊猫的上颌窦较宽,而北极熊的则较窄。大熊猫的蝶窦很小,而北极熊的则较大,覆盖在脑腔前侧。大熊猫这3个不同时期的种与北极熊在颅内腔上这些明显的差异支持将大熊猫从熊科中独立出来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七子花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七子花HeptacodiummiconioidesRehd .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 ,属于忍冬科北极花族TribeLinnaeeaeDumortier,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北两省 (徐炳声 ,1 988)。关于忍冬科的细胞学研究见诸报端的已有不少如 :六道木属的糯米条AbelliachinensisR .Br.2n =32 (Benko -Iseppon ,1 992 )、北极花属的北极花LinnaeaborealisLinn .2n =32 (Benko -Iseppon ,1 992 ;Semerenko ,1 990 )、忍冬属的Loniceraalpig…  相似文献   

18.
正1995年3~5月,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考察队由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新闻记者共25人组成,经由美国和加拿大,进入北冰洋中心地区,沿途开展了包括海洋、遥感、冰雪、气候、环境、人文等综合性考察。这一创举被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选为1 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1 996年4月24日,中国因有实质性科学考察活动而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北欧萨米人     
正北极地区地广人稀,根据《北极人类发展报告》划定的边界,总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千米的地方,居民只有区区400多万人,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0.1人。在这400多万人中,一半多居住在俄罗斯北极地区;除冰岛和挪威外,其他国家如加拿大、美国、瑞典、芬兰、丹麦等国家都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口居住在北极地区。在这400万人口中,大约有40多万是北极原住民,外界对这些原住民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20.
北极Barrow地区几种冻原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中一美合作协议,研究北极巴罗地区2000年以来气候和环境变化史,张青松和唐领余于1998年5—6月到阿拉斯加巴罗地区进行了为期4周的野外考察。除湖泊打钻外,还在巴罗地区采集了表土花粉和植物标本。本文是研究北极巴罗(Barrow)地区12种冻原植物的花粉形态,它们的形状有球形、近球形、扁球形、茧形和四面体形,其萌发孔有三孔沟,三沟,二合沟以及散孔等类型。花粉具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两种类型。这些花粉的植物体是北极地区常见的植物,分属于10个科,除三种为小灌木外,大多数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这些冻原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为恢复北极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对比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