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正丁酸钠预处理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给小鼠腹腔注射正丁酸钠(500 mg/kg)0.5 h后,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组织HMBG1的表达与释放。结果显示,正丁酸钠预处理能明显降低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1);显著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P0.01);显著抑制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释放(P0.05或P0.01)。以上结果提示,正丁酸钠预处理对Con A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产生及抑制HMGB1的表达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Con A模型组和雷公藤甲素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Con A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微孔板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5),肝组织呈局灶性炎性浸润、坏死。与Con A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中CD4+T细胞的浸润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β、IL-2)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抑制CD4+T细胞向肝脏募集,下调IFN-γ、TNF-α、IL-1β、IL-2的表达,有效防治Con 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探讨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 zinate,DG)对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连续给予ICR小鼠各保肝药的临床等效量7天后,再以Con A造成小鼠肝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药物代谢物与转氨酶异常大鼠血清共孵育,检测DG对转氨酶活性的直接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凋亡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DG的保肝机制。结果显示,58. 5 mg/kg DG能够改善Con A所致小鼠肝脏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而对AST、ALT的活性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DG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以及BAX/BCL-2的表达)和炎性反应(降低TGF-β1、COX-2、IL-6、TNF-α和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综上所述,DG可改善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 zinate,DG)对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连续给予ICR小鼠各保肝药的临床等效量7天后,再以Con A造成小鼠肝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药物代谢物与转氨酶异常大鼠血清共孵育,检测DG对转氨酶活性的直接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凋亡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DG的保肝机制。结果显示,58. 5 mg/kg DG能够改善Con A所致小鼠肝脏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水平,而对AST、ALT的活性没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DG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下调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以及BAX/BCL-2的表达)和炎性反应(降低TGF-β1、COX-2、IL-6、TNF-α和IFN-γ等炎性因子水平)。综上所述,DG可改善Con 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 LAG-3)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 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内免疫细胞LAG-3表达;利用LAG-3敲除小鼠研究LAG-3对Con 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于Con A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收取外周血,检测血清ALT、AST、细胞因子水平;收集肝脏组织样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并统计肝脏组织坏死面积;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内细胞分群、T细胞活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酵母双杂交筛选LAG-3相互作用蛋白质。结果:Con A诱导肝脏免疫细胞LAG-3表达增加;LAG-3敲除加重Con A所致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坏死面积增大、炎症消除延迟;LAG-3敲除不影响Con A诱导的肝内免疫细胞浸润;LAG-3敲除抑制调节性T细胞扩增及IL-10表达;MHCII辅助分子CD74与LAG-3存在蛋白质相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周血Th17、Th1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BA病例57份,称作BA组,另选取呼吸系统正常的病例5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入选者的外周血IL-2、TNF-α、Th17、IL-6、Th1指标表达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BA组Th17(0.62±1.67)%、Th1(1.45±0.48)%及Th1/Th17(2.33±1.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BA组TNF-α(27.46±8.12)pg/mL、IL-6(11.69±2.14)pg/mL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2(2.58±3.89)pg/mL、IFN-γ(3.74±6.15)pg/mL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NF-α、IL-6、IFN-γ、Th1/Th17、IL-2均和BA有密切相关性(P均0.05)。结论:IL-2、IFN-γ、Th1/Th17、TNF-α、IL-6表达水平均与BA有密切关联,可能是参与BA发病的主要原因,及早进行Th17、Th1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查有助于明确病情。  相似文献   

7.
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 FA)对刀豆蛋白A (concanavalin A, Con 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阿魏酸对照组(100 mg/kg)、模型组(15 mg/kg Con A)、低剂量阿魏酸干预组(10 mg/kg)、中剂量阿魏酸干预组(30 mg/kg)、高剂量阿魏酸干预组(100 mg/kg)。阿魏酸灌胃后,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 15 mg/kg,24 h后,取其血和肝组织进行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苏木精和伊红染色(HE)坏死区域明显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半胱天冬氨酸酶3 (Caspase-3)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CD4~+T细胞中CD69的表达都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干预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HE坏死区域减少,Caspase-3活性、TNF-α和IFN-γ水平、CD4~+T细胞CD69的表达都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阿魏酸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和肝组织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22(IL-22)对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刀豆蛋白A(ConA)建立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静脉注射IL-22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的影响,同时取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L-22刺激HepG2和LO2细胞后,对c-myc及Bcl-2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L-22明显降低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值的升高,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体外检测IL-22对HepG2和LO2细胞表达c-myc及Bcl-2基因转录水平有促进作用。结论IL-22对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IL-22促进肝细胞的抗凋亡因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抑制性寡脱氧核苷酸(suppressive oligonucleotides,Sup ODN)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NS)组、对照寡脱氧核苷酸(control oligonucleotides,Con ODN)组、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组、Sup ODN组.Con A(20mg,kg)尾静脉注射Ba1b/C小鼠,2h时腹腔给药,给药8h时观察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死亡率;检测血清TNF-α、IFN-γ、TIL-4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IFN-γ mRNA的表达;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发现Sup ODN组与NS组、Con ODN组相比,ALT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NS组、Con ODN组和CsA组比较,IFN-γ明显降低(P〈0.01),IL-4明显升高(P〈0.01),TIFN-γ mRNA表达亦显著减少:而且Sup ODN可明显减轻肝脏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P〈0.05).实验表明Sup ODN对Con A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递增法灌胃乙醇24周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用OLE(250 mg·kg~(-1)、500 mg·kg~(-1)、1 000 mg·kg~(-1))进行灌胃治疗。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LE治疗后,血清ALT、AST、TG、TC水平降低;肝脏TNF-α、IL-1β、MDA含量及SREBP-1c表达呈降低趋势;SOD、CAT、GR水平均显著升高;肝脏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OLE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抑制SREBP-1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功能改变情况,寻找一种在病理生理机制上更接近临床特点的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 A模型组、α-Galcer模型组、LPS/D-Gal N模型组,每组10只。Con A模型组尾静脉注射ConA溶液(18 mg/kg),α-Galcer模型组腹腔注射α-Galcer溶液(40 μg/kg),LPS/D-Gal N模型组腹腔注射LPS溶液(10 μg/kg)和D-Gal N溶液(700 mg/kg)。造模完成后8 h,检测小鼠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计算肝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组织NKT细胞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FN-γ、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指数增加(P<0.01或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NKT细胞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TNF-α、IFN-γ、IL-6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各模型组之间比较,α-Galcer模型组血清ALT、AST含量显著低于Con A组(P<0.05),病理损伤也相对较轻,LPS/D-Gal N模型组NK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Con A、α-Galcer和LPS/D-Gal N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NKT细胞明显激活,介导炎症紊乱;其中,以Con A诱导的动物模型肝脏病理损伤及免疫紊乱最为明显,更符合疾病临床特点,可作为免疫性肝损伤的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12.
探讨紫堇灵(Corynoline,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Con)、GW9662阻断剂组(GW)、模型组(CCl4)、紫堇灵预处理组(COR)以及紫堇灵与阻断剂GW9662联合处理组(COR+GW),采用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10 m L/kg)建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0 h后,小鼠脱臼处死后取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检测肝脏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紫堇灵能显著降低CCl4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脏中炎症因子CRP和TNF-ɑ含量和NF-κB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效地拮抗受损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并且我们发现紫堇灵的这种减轻CCl4性肝损伤的作用几乎全部被GW9662阻断。COR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探讨Tim-3通路在阻断或激活时对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8周,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无菌取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取外周血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取肝脏组织放入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备用。在96孔板上将脾淋巴细胞平均分成5组,即阻断实验组、阻断对照组、激活实验组、激活对照组和Con A对照组。用Tim-3的单克隆抗体即Anti-Tim-3来阻断Tim-3通路;用Tim-3的重组配体galectin-9来激活Tim-3通路,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 h,收集细胞上清液于-20℃保存。生化分析法测血清中ALT、AST和AL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中IL-17A和ROR-γt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中IL-17A及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测各组脾淋巴细胞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E染色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组织损伤及较多的假小叶,免疫组化可见IL-17A和ROR-γt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与阻断对照组相比,阻断实验组中IL-17A和IL-6的水平升高(P0.05);与激活对照组相比,激活实验组中IL-17A和IL-6的水平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与阻断对照组相比,阻断实验组中ROR-γt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与Th17细胞密切相关,免疫调控Tim-3通路可通过影响Th17细胞效应,进而参与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雷公藤甲素致肝损伤作用机制。将雌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并以雷公藤甲素造模,通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以及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了解肝脏损伤情况;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中白细胞介素(IL)-17、IL-6、维甲酸孤儿核受体(ROR-γt)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17、IL-6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0.005),HE染色切片显示较多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IL-17、IL-6、ROR-γt mRNA表达水平和IL-17、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5),此外,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5)。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所导致的肝损伤可能通过激活TLR4信号,增加IL-17、IL-6的表达,影响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进而促进Th17细胞活化,增强其致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包虫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包虫病患者40例作为包虫病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Tim3、Galectin9、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包虫病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与IFN-γ、TNF-α、IL-4、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包虫病组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包虫病组患者血清IFN-γ、TNF-α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更低,而IL-4、IL-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包虫病患者血清Tim3、Galectin9水平与血清IFN-γ、TNF-α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IL-4、IL-6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包虫病患者血清可溶性Tim3/Galectin9水平异常升高,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6水平变化有关,在包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睡莲花总黄酮(NCTF)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和NCTF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大豆油0.2 m L/10 g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0.12%的CCl4大豆油溶液0.2 m L/kg。禁食8 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胺酶(AS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解剖取肝脏、脾脏,计算肝、脾指数,制备肝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留取肝左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与模型组比较,NCTF(100、200 mg/kg)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以及小鼠的肝、脾指数(P0.05);并可明显提高小鼠肝组织匀浆SOD、GSH-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和NO水平(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不同剂量NCTF均可减轻小鼠的肝组织损伤程度。结果说明NCTF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肝功能及淋巴因子变化特点和规律,为研究抗肝炎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BCG+LPS和Con-a建立两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检查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IL-4、IL-10、TNF-α、IFN-r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模型ALT、AST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BCG+LPS组IL-2、IFN-r、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IL-4、IL-10的含量无明显变化;Con-a组IL-2、IL-4、IL-10、TNF-α、IFN-r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模型均出现严重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论Con-a建立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更适用于防治免疫性肝损伤药物的筛选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以及脾脏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肝损伤组尾静脉注射12.5mg/Kg ConA一次。各组分别于ConA注射后8h,24h,72h取材,进行下列研究: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②经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ALT和AST。③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新鲜肝、脾组织(各100mg),获取肝、脾组织裂解液。用多参数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即FlowCytomix技术,通过流氏细胞仪对荧光素PE信号强度的检测,实现对各组小鼠血清、肝组织、脾组织内多种Th1/Th2类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肝损伤组8h时表现为急性肝损伤表现,24h时可见大片坏死灶,72h时肝损伤缓解。②血清ALT和AST检测: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内无明显升高,肝损伤组3个时间段内ALT和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③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肝脏:肝损伤组8h时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后开始下降,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清: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均升高,24h后逐步降低。脾脏: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时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时明显降低。结论①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主要是由Th1类细胞、巨噬细胞和Th2类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所造成。②脾脏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起到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了解克拉霉素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为感染组、正常组及药物治疗组,建立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成功后,药物组用克拉霉素(6 g·kg-1·d-1)进行治疗, 连续5 天。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建立后的第8 天,检测三组小鼠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FN-γ、IL-5 水平。结果: 相比较于正常组,感染组小鼠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IL-6、IFN-γ、IL-5 均显著升高(P <0.05)。而克拉霉素的使用能使IL-6、 IFN-γ降低(P <0.05),但对IL-5 水平无影响。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使小鼠IL-6、IFN-γ、IL-5 水平增高,克拉霉素治疗有一定疗 效。  相似文献   

20.
以黄根醇提物为实验药物,对其进行了最大耐受量试验(MTD)和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根醇提物最大耐受量为2080g生药/kg,并能显著降低CCL4、D-GalN所致的小鼠血清中ALT、AST升高(P<0.01);亦能明显降低BCG和LPS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的MDA的水平(P<0.01),增加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的水平(P<0.01)。该实验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