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玉明  陈世平 《菌物系统》1997,16(2):112-116
从患者皮损处皮屑及活检组织中分离出的暗纹节菱孢Arthriniumphaeospemum(Corda)Ellis菌株制成混悬菌液,用兔,豚鼠及小鼠(LACA)进行动物毒理实验,表皮直接涂抹法接种,四周后未见皮肤损害,划破表皮涂沫法及皮下注射法接种,两周后实验动物的皮肤都出现浸润性斑块,小结节,皮下脓肿及脱毛的症状,对照组动物正常,再用腹腔注射法接种,小鼠两周后死亡,病解所见,腹膜,肠系膜,腹壁及肝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报告暗孢节菱孢(又名球形阜孢霉)所致皮肤真菌病。此菌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条件致病真菌。患者头部发生多处皮下结节及萎缩性秃发。皮损活检可见毛囊和皮脂腺严重破坏。肉芽肿内有褐色孢子和分隔菌丝,尤以皮下脂肪浸润明显。多次从皮损外皮屑内检出圆形的厚壁孢子。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生长良好。菌落初呈淡黄色,渐变为橙色。小培养镜检时(放大400倍),可见菌丝分枝有隔(1—2μm)。单细胞性小分生孢子呈球形,晶体形等,光滑发亮呈褐色。有的孢子中央有一黑色纵条带。扫描电镜下发现球形或卵形分生孢子,将暗孢节菱孢制成的菌液接种于实验动物皮肤,2周后出现斑块、小结节、小脓肿和脱毛等症状,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同。对照组动物正常。动物皮损活检所见病理损害与患者皮损病理损害相同,证实了此菌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对163株从中毒甘蔗和变质甘蔗样品中分离的产毒节菱孢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98株定名为甘蔗节菱孢(Arthrinium sacchari M.B.Ellis),占60.1%;43株定名为蔗生节菱孢(A.saccharicola Stevenson),占26.4%;22株为暗孢节菱孢[A.phaeospermum(Corda)M.B.Ellis],占13.5%。前两个种为国内新记录。并用小培养法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分生孢子的形态及着生特点。  相似文献   

5.
少孢节丛孢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及变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少孢节丛孢的10个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2~13个之间。供试的10个菌株来自不同的地方,形态差异较大,但四个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基本上都体现了少孢节丛孢种的特征“指纹”。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和应用UPGMA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少孢节丛孢不同地理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提示RAPD在少孢节丛孢群体中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生孢子的大小将少孢节丛孢划分为三个变种的观点不能成立,而附属丝在少孢节从抱形态分类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来自不同地方的7个弯孢节丛孢(ArthrobotrysmusiformisDrechsler)和9个厚皮单顶孢(Monacrosporiumeudermatum(Drechsler)Subram)标准菌株用4个随机引物(OPW-18、OPW-16、OPM-1、OPK-19)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扩增谱带聚类分析结果不能将弯孢节丛孢和厚皮单顶孢的菌株分开,具有附属丝的菌株没有被聚在一起,菌株间地理起源上的亲缘关系也没有体现,证明RAPD分析不能作为节丛孢属和单顶孢属的属间鉴别分析,附属丝地捕食线虫真菌不具分类学意义,不能以之作为成立小掘氏霉属的证据,系统聚类关系与地理来源基质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COI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爱华  朱江  陈葵  史全良  姚炜雯 《遗传》2006,28(8):963-971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红鳍东方鲀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I)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显示,克隆了暗纹东方鲀COI基因1546bp及其5′端上游的tRNATyr基因和3′端下游的tRNASer基因序列共1766bp。用DNA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鲀与GenBank中10个目13种鱼类的COI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暗纹东方鲀与这些鱼类的COI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同属红鳍东方鲀的同源性最高为97.6%,与同目不同科的矛尾翻车鲀和翻车鲀的同源性为76.5%和75.4%。根据暗纹东方鲀与其他13种鱼的COI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推定的这二种tRNA的二级结构都具有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雌激素在鱼类雌性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在克隆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性腺CYP19A和DMRT1基因部分序列基础上,采用不同浓度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LE)(0、25、125、625、3 125 μg/L)处理暗纹东方鲀初孵仔鱼,每个平行组各20尾鱼,观察CYP19A和DMRT1基因的表达情况和组织学变化.RT-PCR结果显示:25 μg/L LE实验组中样本CYP19A和DMRT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LE 125 μg/L以上各浓度组中约30%的样本同时表达CYP19A和DMRT1基因,且随着LE浓度增加,CYP19A表达量下调,而DMR T1表达量上调;组织学研究表明,125 μg/L LE以上各实验组样本中可见由雌性向雄性转变的间性体性腺.孵化后56 d,125 μg/L LE实验组样本中约有20%显示雌性;625μg/L LE实验组样本显示表型雄性和间性体,未见雌性;最高浓度3125 μg/L LE组中所有样本均显示表型雄性,CYP19A和DMRT1基因表达与对照组雄性相同.上述结果说明,抑制内源雌激素合成可使暗纹东方鲀仔稚鱼CYP19A基因表达下调,同时DMRT1基因表达上调,并发生雄性化性逆转.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COⅡ及两侧t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二亚基基因(COⅡ)特异性引物对暗纹东方(Takifugu fasciatus)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COⅡ及其侧翼tRNA基因的全序列,结果显示,COⅡ基因691 bp和5′端上游的tRNAAsn基因及3′端下游的tRNALys基因序列共890 bp。用DNA分析软件比较暗纹东方与GenBank中9个目11种鱼类的COⅡ序列,显示暗纹东方与这些鱼类的COⅡ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同属红鳍东方(T.rubripes)的同源性最高为99.0%。暗纹东方COⅡ基因的核苷酸组成中,A T含量为56%,与其他11种鱼类的A T含量(55%~62%)相近。鱼类COⅡ序列组成对A T核苷酸的偏倚程度比较低。根据暗纹东方与其他11种鱼的COⅡ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分子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推定的tRNA二级结构为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益生菌(0.1%、0.2%、0.4%)、壳聚糖(0.2%、0.5%、1.0%)、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在室内水泥池(5.0m×2.0m×1.0m)中喂养暗纹东方鲀幼鱼(3.15±0.05g),用基础饲料投喂暗纹东方鲀作为对照,每组三个重复,60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成分、肝胰脏、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和白肌RNA/DNA。结果显示,对照组相对增重率为476.4%,饲料中添加0.2%的壳聚糖、0.1%的益生菌对暗纹东方鲀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相对增重率显著提高。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对生长无显著影响。对照组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82.94%、11.21%,壳聚糖、益生菌与甘露聚糖在饲料中的添加,能够显著降低肌肉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肝体比。0.2%壳聚糖和0.1%益生菌能使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白肌RNA/DNA显著增大(P<0.05),说明肠道淀粉酶活性增强和蛋白质合成增加是壳聚糖和益生菌促进暗纹东方鲀生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32 例骨巨细胞瘤 (GCT) 进行了8 种抗体标记检测。结果显示: 32例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CD68 均为阳性反应,α1 抗胰糜蛋白酶和溶菌酶两种抗体的阳性反应均较弱; 所有病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标记在瘤细胞中无阳性表达; 全部病例单核基质细胞波形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均为阳性反应, 而多核巨细胞几乎都为阴性反应; PCNA增殖指数在骨巨细胞瘤虽随Jaffe 病理分级增高而呈递增趋势, Ⅰ级骨巨细胞瘤的PCNA增殖指数与Ⅱ级和Ⅲ级之间的PCNA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 001), 但Ⅱ级与Ⅲ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各级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本文结果提示,骨巨细胞瘤可能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并向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化;Jaffe病理分级与免疫组化的表达不完全一致,但PCNA 增殖指数对判断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薇甘菊的危害与田野菟丝子的防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莞、深圳、汕尾、香港等地的11个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危害并有田野菟丝子( Cuscuta campestris )生长的野外样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的危害极其严重,对各样地的覆盖度高达75%~95%,样地共有111种植物,其中属于重度危害(III级)和极重度危害(IV级)  相似文献   

13.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LP1-G菌株在MBS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位于芽孢孢外膜外的伴孢晶体。其产生的41.9和51.2kD二元毒素蛋白合成于芽孢形成期,另一分子量约为49kD蛋白和二元毒素同期合成,并随着芽孢的释放而被降解。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营养体生长阶段对致倦库蚊幼虫无毒,孢子囊初期毒力较高,并在整个芽孢形成期都维持较高的毒力水平。其全发酵液对敏感和抗性库蚊幼虫都具有中等的毒杀作用,对3~4龄幼虫48h的LC_50。值分别为0.113和0.137mg/mL。该菌株对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杀作用可能同其产生49kD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14.
袁国秀  周丹 《蛇志》1992,4(4):6-7
选择体重20g 左右小白鼠分别使用眼镜蛇毒、蝮蛇毒以及经过紫外线、~(60)Co 照射灭菌后的这两种蛇毒进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眼镜蛇毒和白眉蝮蛇毒的毒性降低了6.98%和6.41%.经~(60)Co 照射的眼镜蛇毒和蝮蛇毒的毒性降低了21%和33%.  相似文献   

15.
藻类的接触致毒——恢复培养及其对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接触致毒-恢复培养法,试验共有五个浓度组,即0.10,0.13,0.18,0.24和0.316mg/LCu~(2 ),和对照组。以比增长率作指标,实验结果经回归分析:确定Cu~(2 )对月牙藻逐步加深的三种致毒效应,半数效应浓度、完全抑藻浓度和完全杀藻浓度分别为0.204、0.297和0.316mg/LCu~(2 )。由恢复培养可知在杀藻效应浓度以上,藻类细胞受到不可逆转损害。恢复培养试验结果能客观地反映了毒物对藻类的毒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杂交鲇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病理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一起杂交鲇皮肤溃疡症的病原,实验从病鱼体内分离到几株优势菌(DYJ140914-DYJ140917),根据4株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P693689和KP693690)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此基础上以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杂交鲇溃疡症的病原菌。病鱼组织器官具有典型的病理变化,其主要靶器官为肝脏、皮肤肌肉以及肾间质,分别引起多灶性坏死性肝炎、坏死性肌炎及坏死性间质性肾炎。此外,还可引起心外膜、心内膜炎及坏死性脾炎。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甲基异恶唑、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特有种滇螈的绝灭及其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何晓瑞 《四川动物》1998,17(2):58-60
滇螈是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是云南省二极保护珍稀动物,征求竽云南高原淡水湖泊也,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绝迹。绝迹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湎水严重污染大搞建筑设施水生生物严重减少以及外一引种,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繁殖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最后绝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特有种滇螈的绝灭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滇螈是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是云南省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生活于云南高原淡水湖泊滇池。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绝迹。绝迹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水严重污染,大搞建筑设施,水生生物严重减少以及外来引种,使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繁殖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最后绝种。它的绝种却为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特别是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供十分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重点江段水质污染及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南京,镇江和长江口4江段水质及其对鱼类毒性影响的调查发现,长江下游江段主航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II类标准,但近岸的污染带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类和挥发酚等,这些污染物对鱼类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可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并可诱导鱼类产生微核,同时在上述几个江段内的鱼体内可检出较高的污染物残留,这表明长江下游江段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种污染对区域性渔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