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度对下丘脑神经元延迟整流性K^+单离子通道(Ik)活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观察和记录32℃、37℃和39℃时下丘脑神经元Ik的活动。结果:温度升高,记录到封 膜片上Ik活动的机率增大,由32℃时的34.6%升至39℃的51.05,而且出现通道活动;Ik通道活动密度明显增高(P<0.05),32℃、37℃和39℃时膜上的通道活动密度分别为0.71、1.22 和1.52channels/μm^2。结论:温度升高,下丘脑神经元上Ik通道更多地处于活动状态,这可能利于丘脑神经元对体温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度对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K^ 单离子通道(Kv)簇状开放(Burst opening)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观察和记录32℃、37℃和39℃时下丘脑神经元Kv的活动。结果: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记录到的Burst开放明显增多,平均开放间期变长。当温度从32℃升至39℃,B1从1.5ms升至8.1ms,B2从6.6ms升至83.2ms,Burst内部开放数目也由1-2个升至8个,从以简单Burst开放(SB)为主转变成以复杂Burst开放(CB)占优势。结论:温度升高,下丘脑神经元上IK通道更多地处于活动状态,这可能有利于下丘脑神经元对体温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 ,观察和记录了32℃、37℃和39℃时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K +单离子通道 (Kv)的活动 ,探讨Kv簇状开放 (Burstopening)与开放概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时 ,单位时间内记录到的Burst开放明显增多 ,开放概率NPo从37℃时的0.175±0.124升至39℃时的0.696±0.187(P<0.01)。明显影响NPo的Burst开放有关参数包括Burst内部的开放数目和两个Burst开放的间期。温度升高 ,Burst开放内部开放数目增多 ,两个Burst开放间期明显缩短 ,39℃时出现较多的近Burst开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L Ca2 通道单通道特性 ;Ca2 通道激动剂BayK 86 44对Ca2 通道单通道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神经元急性分离技术 ;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记录方式进行研究。结果 :大鼠下丘脑神经元L Ca2 通道是一种电导相对较大的Ca2 通道 ,其电导为 (2 9.5± 3.1)pS ,平均开放时间 (τ0 )为 0 .2 8ms,平均关闭时间的短关闭时间常数 (τc1)为 2 .91ms,长关闭时间常数 (τc2 )为 5 3.2 2ms。此通道几乎不存在时间依赖性失活。BayK86 44显著增加通道的开放概率 ,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增加为 1.6 1ms。结论 :下丘脑神经元存在L Ca2 通道 ,该通道具有明显电压依赖性 ,而无显著的时间依赖性。通道特征与文献报道的其它神经元上L Ca2 通道相似 ,也有明显不同 ,显示下丘脑神经元L Ca2 钙通道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Zhang AJ  Tang M  Jiang ZY 《生理学报》2002,54(5):417-421
采用清醒大鼠胃运动记录和玻璃微电极记录神经元活动的实验方法 ,研究下丘脑外侧区 (lateralhy pothalamicarea,LHA)微量注射胃动素 (motilin) ,对清醒大鼠胃窦运动和对麻醉大鼠迷走背核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中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作用。LHA内微量注射胃动素 (0 37nmol/ 0 5 μl)可使胃窦运动增强 76 2 9± 4 0 9% (P <0 0 1)。DVC中 6 0个胃扩张 (gastricdistention ,GD)敏感神经元中 ,39(6 5 % )个GD刺激引起电活动增强 ,2 1(35 % )个电活动减弱 ,分别称之为GD兴奋型神经元和GD抑制型神经元。双侧LHA微量注射胃动素 0 37nmol/ 0 5 μl,14个GD抑制型神经元中有 12个单位放电频率增加 4 4 35± 7 89% (P <0 0 1) ;2 4个GD兴奋型神经元中有 15个单位放电频率减少 7 17± 7 89% (P <0 0 5 )。结果提示 ,中枢胃动素可能通过LHA-DVC-迷走神经实现对胃窦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比较研究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Kv)单通道电流活动的动力学特性,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出生不同天数的大鼠,其下丘脑神经元上Kv通道的电流强度和电导无显著差别(P>0.05),通道电导接近120 pS;单位时间内封接膜片上N个通道的开放概率的总和升高,由第1天的0.19±0.08(n=10)上升到第9天的0.30±0.09(n=10,P<0.05),单通道活动密度增加,由0.14 channel/μm2升高至0.26 channel/μm2。上述结果提示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出生发育过程中,Kv单通道活动的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L-Ca2+通道单通道特性;Ca2+通道激动剂BayK8644对Ca2+通道单通道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神经元急性分离技术;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记录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大鼠下丘脑神经元L-Ca2+通道是一种电导相对较大的Ca2+通道,其电导为(29.5±3.1)pS,平均开放时间(τ0)为0.28ms,平均关闭时间的短关闭时间常数(τc1)为2.91ms,长关闭时间常数(τc2)为53.22ms.此通道几乎不存在时间依赖性失活.BayK8644显著增加通道的开放概率,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增加为1.61ms.结论下丘脑神经元存在L-Ca2+通道,该通道具有明显电压依赖性,而无显著的时间依赖性.通道特征与文献报道的其它神经元上L-Ca2+通道相似,也有明显不同,显示下丘脑神经元L-Ca2+钙通道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抑制性频谱整合对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由声场条件下 ,采用特定双声刺激方法研究了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非线性整合对下丘神经元声强敏感性的调制作用。实验在 1 2只麻醉与镇定的大棕蝠 (Eptesicusfuscus)上进行 ,双电极同步记录 2个配对神经元的声反应动作电位。主要结果如下 :1 )所获 1 1 0个 (5 5对 )配对神经元中 ,85 5 %表现为抑制性频谱整合作用 ,其余 1 4 5 %为易化性频谱整合 ;2 )阈上 1 0dB (SPL)放电率抑制百分比与神经元最佳频率 (BF)及记录深度呈负相关 ;3)抑制效率随声刺激强度升高而逐步下降 ;4 )当掩蔽声分别位于神经元兴奋性频率调谐曲线(FTC)内 (MSin) /外 (MSout)时 ,其抑制效率存在差异。前者的放电率抑制百分比及声反应动力学范围(DR)下降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后者 ;5 )抑制性频谱整合导致 3类DR改变 :6 1 6 %为下降、 1 0 9%增加、另有2 7 5 %变化小于 1 0 %。本结果进一步支持如下设想 :下丘不同频率通道之间的抑制性频谱整合参与了对强度编码的主动神经调制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和方法 :采用膜片钳技术之膜内面向外记录方法 ,在急性分离大鼠皮层神经元上 ,研究胞内酸碱环境改变对神经元ATP敏感钾通道的影响。结果 :Vp = 6 0mV时 ,pH6 .0组开放概率 2 .2 0 %± 0 .5 7% (n =1 0 )较 pH7.3时的开放概率 8.41 %± 1 .2 0 % (n =1 6 )显著降低 (P <0 .0 1 ) ;pH 8.0组开放概率 1 8.2 9%± 4.0 5 % (n =8)较 pH7.3时明显增加 (P <0 .0 1 )。当浴液由 pH 7.3降为pH 6 .0时 ,有 40 %出现多级通道电流并可逆转。当浴液 pH6 .0及 pH 8.0时 ,ATP抑制通道开放概率的量效曲线 ,与pH 7.3时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结论 :脑细胞内氢离子可能参与KATP通道的调节 :胞内酸化环境可进一步激活KATP通道多级电流 ,保护脑缺血缺氧损伤 ;而KATP,通道开放 ,膜超极化到一定程度 ,胞内酸化环境又可抑制通道开放。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组建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在米蛾 Corcyra cephalonica(Stainton)卵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 ,考察了梯度恒温 17、2 0、2 3、2 6、2 9、32℃和 35℃对该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卷蛾分索赤眼蜂的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历期由 17℃时的 2 0 .77d降至 35℃时的 7.2 5 d。卷蛾分索赤眼蜂的临界发育温度为 11.92和 38.95℃ ,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区则介于 2 0~ 2 9℃之间 ,最适发育温度为 2 3.0 7℃。在适宜温度 (2 0~ 2 9℃ )范围内 ,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幼期存活率维持在 90 %以上 ,雌成蜂具有较长的寿命 ,7.6 7~ 10 .87d;内禀增长率 (rm)及净生殖力 (R0 ) ,分别介于 0 .2 395~ 0 .4 890和 4 2 .32~ 6 4 .2 3之间。极端温度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 35℃时 ,其幼期存活率为 12 .98% ,雌成蜂寿命不足 1d,且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活动。温度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子代性比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 17~ 35℃范围 ,子代雌雄性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 ,17,2 0 ,2 3,2 6 ,2 9℃和 32℃时的子代雌雄性比分别为 6 .73,3.4 8,2 .88,2 .4 5 ,2 .4 1和 1.75 ,温度与子代性比的作用关系可用公式 s=exp(3.5 1- 0 .10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