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根据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解剖及调查资料,就繁殖生物学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黄鳝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绍武  周工健  刘筠 《生态学报》2005,25(3):435-439
以洞庭湖稻区黄鳝为调查研究对象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了黄鳝的繁殖生态。对黄鳝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繁殖行为、自然产卵过程、产卵条件及繁殖洞穴的构造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产卵室是黄鳝繁殖洞穴特有的构造 ,繁殖洞穴泥土p H平均值为 6 .73± 1.0 12。亲鳝有护卵习性 ,通过对 30尾守洞亲鳝的性腺观察和切片验证 ,守洞鳝多为雄鳝 (占 6 1.3% ) ,少数为兼性偏雄性 (占 38.7% ) ,守洞鳝 1:0 0~ 2 :0 0全在外面活动 ,守洞鳝体长 L (cm)与体重 W (g)回归方程为 :W=1.2 5×10 - 2 L1 .4 2 (r=0 .76 )。人工模拟条件下 ,泡沫组受精卵的平均孵化率 (85 .2 % )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2 5 .4 % ) (t=8.18,t0 .0 5=2 .4 5 ) ,仔鱼平均成活率 (6 4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0 % ) (t=3.73) ,同时对繁殖季节黄鳝为孵卵而所吐的泡沫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另外 ,证实了黄鳝产卵的最适放养密度为 2~ 3尾 / m2。为黄鳝的全人工繁殖和半人工繁殖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48-655
为研究EPA和DHA对黄鳝脂类代谢、生长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用添加有EPA和DHA比例相同(EPA/DHA=0.35)但水平不同(EPA和DHA总量分别为0.00%、0.35%、0.70%)的3种等氮等脂肪饲料, 在常温(2230 ℃)下, 分别喂养平均体重为(21.710.54) g的黄鳝7周, 分析黄鳝脂类代谢和生长性能, 然后每组取15尾继续养殖至性腺发育成熟用于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 能促进黄鳝生长, 显著提高黄鳝的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粗蛋白含量, 降低肝体指数(HSI)及肌肉、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P0.05), 显著提高亲鳝的性体指数(GSI)、产卵量、孵化率、幼苗的存活指数(SAI)(P0.05)。添加0.35%的EPA和DHA能显著降低肝脏中粗脂肪含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EPA和DHA能促进黄鳝的脂类代谢, 显著提高其生长及繁殖性能; 饲料中添加0.70%的EPA和DH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ou XQ  Sun RY  Niu CJ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2):163-165
适当剂量的维生素E(VE),能增强抗体和补体的产生以及抗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提高免疫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VE缺乏或过量,能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维生素 E(V_E)存在于细胞膜内。动物组织研究表明:它可与 O_2和 O_2~-反应,防止脂类过氧化作用,使生物膜免受损害。但 V_E 对植物组织衰老的作用,由于研究条件及对象的不同,结果却不尽一致。为此,本文研究了 V_E 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以了解 V_E 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的抗衰老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E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4,24(8):1663-1670
15℃下 ,添加 Ve浓度为 2 0~ 80 ng/ m l时 ,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呈显著相关 ,其中 2 0 ng/ ml和 4 0 ng/ ml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 76 .4 0 ind/ ml和 6 5 .2 0 ind/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最大密度 12 .0 0 ind/ ml)。最大混交雌体百分率低于 10 % ,对照组最大混交雌体比率为 4 0 %。轮虫卵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维生素浓度为 10 0 ng/ ml时 ,对种群增长不利 ;2 5℃下 ,对照组和各添加组最大密度依次为 6 8.0 0 ,12 2 .0 0 ,12 4 .0 0 ,16 8.0 0和 2 36 .0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2 1,1.2 5 ,1.2 2 ,1.4 1和 0 .6 9,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2 7.6 9,19.89,18.4 2 ,17.0 2和 12 .88% ;30℃下 ,最大密度依次为 113.80 ,12 1.0 0 ,12 2 .80和 15 1.2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5 0 ,1.4 2 ,0 .6 4和 0 .96。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1.76 ,32 .2 6 ,37.5 0和 32 .0 0 %。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E是聚异戊二烯取代的6-羟基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在苯环上有一个酚羟基。早年认为它有抗不育作用,故又名生育酚,自然界中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物质已知有8种,根据甲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分为α、β、γ、δ、ζ、η等生育酚,以前4种较重要,α-生育酚生理活...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维生素E(VE)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的生长、肝脏VE和血清皮质醇的影响,通过特定生长率、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放免法,我们测定了中华鳖幼鳖的生长、肝脏VE和血清皮质醇含量。发现VE添加量为1000和5000mg/kg的两组,能明显降低中华鳖幼鳖的生长。维生素E添加量为500、1000和5000mg/kg的三组,肝脏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E添加量在0—1000mg/kg的范围时,肝脏VE的含量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呈指数式增加,并且在VE添加量为5000kg/kg的一组基本达到饱和。维生素E添加量为0和50mg/kg的2组,其血清皮质醇的平均值明显高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500、1000和5000mg/kg的4组的平均值。上述结果表明:高剂量的VE降低了中华鳖幼鳖的生长和血清皮质醇的含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肝脏VE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黄鳝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271尾野生黄鳝的食性研究表明,全长小于100mm的稚鱼,其食性随着全长的生长而变化,稚鱼前期以摄食轮虫,枝角类为主,后期则以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为主,而全长101mm-200mm的幼鳝及全长大于200mm的成鳝的食性,随全长变化相对稳定,且细鳝和成鳝的食谱基本相同,其主要食物组成均包括摇蚊幼虫,水生寡毛类,蚯蚓,昆虫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其肠内含物中的饵料生物种类含量均在季节变  相似文献   

12.
黄鳝性逆转时生殖腺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黄鳝由雌转雄性时,其生殖腺滤泡细胞变得肥大和充满分泌物,卵母细胞的微绒毛、线粒体与放射带退化,卵黄液化。滤泡细胞吞噬卵黄颗粒并消化吸收后,最后形成类胡罗卜素瘤。随着卵巢的退化,精细胞与精巢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黄鳝孵卵泡的生化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繁殖季节黄鳝为孵卵所吐的泡沫的特性和生化成分分析 ,孵卵泡的黏度为 2 72mPaS ,证明了该孵卵泡是糖蛋白 ,其中糖类含量为 0 15 6mg/mL ,蛋白质含量为 0 2 5 0mg/mL ,蛋白质 /糖类比值为 1 6 0。分离的泡沫蛋白经SDS PAGE电泳含 4种组分 ,分子量从小到大依次为 4 2 5kDa、5 8 6kDa、6 5 3kDa、98 2kDa。泡沫蛋白含 16种氨基酸 ,氨基酸总含量为 2 0 1 88mg/ 10 0mL。同时对孵卵泡的生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黄鳝体内胃瘤线虫的种群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瘤线虫幼虫主要寄生于黄鳝的体腔内 ,以包囊形式附着于肠壁及肠系膜等处。该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但有些波动 ,在体长 35 0— 4 0 0mm的黄鳝中其感染强度先有所下降 ,后又迅速增加 ,体长 4 5 0mm以上的黄鳝其感染率降低。这可能宿主鱼的食性改变及对寄生虫的感染产生免疫力等有关。胃瘤线虫的种群平均丰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缓慢地增加 ,其种群平均丰度 (M)与宿主体长 (L)符合直线方程M =- 1 0 76 0 0 0 0 85L的变化规律。随着黄鳝体长的增加 ,胃瘤线虫种群在黄鳝中的频率分布的尾增长 ,即黄鳝感染较多线虫所占的比例增加。 4— 5月份黄鳝体内的胃瘤线虫种群组成中以体长较大的虫体 (4 0— 6 0mm)为主。胃瘤线虫种群在宿主黄鳝种群中呈聚集分布 ,且聚集强度随线虫种群平均丰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催产时黄鳝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哺乳动物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诱导黄鳝排卵过程中,血浆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含量变化的规律。根据172尾黄鳝血样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试验组雌鱼于排卵前相继出现E2和P浓度高峰(P〈0.01);雄鱼于催产后24h出现T浓度峰值(P〈0.01);试验组雌鱼的T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照组,雄鱼的E2和P浓度及雄鱼的T含量差异不显著(P〉  相似文献   

16.
黄鳝性逆转与性腺蛋白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方法,对262黄鳝的性腺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雌性黄鳝随着性腺的成熟性腺蛋白组分有所增多,相反雄性黄鳝随着性原的成熟其性腺蛋白组分则有所减少;;雌鱼性腺Ⅱ-Ⅲ期为10-12条区带,雄鱼性腺Ⅲ-Ⅵ期为13-10条区带。兼性期性腺蛋白组分明显增加为15-19条区带,其增加的蛋白带为一组位于凝胶偏负极端、分子量相近的蛋白分子,性逆转时精巢的组建可能与这组蛋白的调节有关。性逆  相似文献   

17.
黄鳝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Tris-HCl缓冲液(pH8.6)抽提,正丁醇处理,30%-75%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纯化,从黄鳝内脏组织中分离纯化出电泳纯的碱性磷酸酶。该酶提纯倍数为564倍,比活力达到3015U/mg。酶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磷酸苯二钠的水解反应,最适pH值为10.2,pH小于7和大于12均不稳定;最适温度为40℃,温度高于50℃不稳定;米氏常数Km值为1.17mmo1/L。金属离子对该酶的催化活力有不同的影响,K+对该酶活力无影响,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鳝卵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对252尾黄鳝卵巢标本进行观察记录,运用常规染色法、组织化学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黄鳝的卵子发生、卵巢发育和卵巢周年变化规律。讨论了黄鳝的卵黄发生、卵巢发育分期和产卵类型等问题。本研究为黄鳝人工繁殖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蟹、克氏原螯虾、黄鳝摄食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疫区围网养殖河蟹、黄鳝、克氏原螯虾试验,解剖观察食性表明:河蟹、黄鳝、克氏原螯虾都可以摄食钉螺、蚊幼虫.为进一步验证它们的这一食性及其摄食量,通过模拟网栏养殖模式的数据统计表明:河蟹每天每只能摄食蚊幼虫2.4尾、钉螺4.8个;克氏原螯虾每天每只能摄食蚊幼虫17.尾、钉螺0.9个;黄鳝每天每尾摄食蚊幼虫8.1尾、钉螺0.7个;河蟹、克氏原螯虾、黄鳝摄食生态的研究为生物灭螺、灭蚊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鳝膀胱上皮表面结构。发现其膀胱上皮表面具有许多平行排列的黏膜纵褶和褶间沟,它们的表面具大量微嵴,这些微嵴排列成指纹状结构;微嵴分为边嵴和中央嵴,其断面呈短指状;上皮表层细胞的顶面形态为近六边形。它们的界限是边嵴;边嵴间存在着一些呈椭圆形的微孔;在微孔下方发现一类含许多松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