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昆明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Y79 21及Y79-15两株放线菌。Y79-21菌株无气生菌丝体,在基内菌丝体顶端形成球形或椭圆形孢囊,孢囊孢于能游动,细胞壁组份II型,属于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 Couch,1950)[1],但与该属的已知种不同,定为新种,命名为云南游动放线菌(Acunoplanes yunnanensts n. sp.)。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土壤中分离出5株放线菌,经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细胞壁组份及DNA中GC%含量的研究,这5株菌都形成孢囊,孢囊孢子有鞭毛,能游动,细胞壁组份11型,属于游动放线菌科中游动放线菌属。经与国内外已知种比较,定为三个新种:丛鞭毛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tuftoflagellus n. sp.);梨形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pyriforinis n. sp.)绛红褐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purpeobrunneus n. sp.)。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35株游动放线菌,细胞壁组份为II型,即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和甘氨酸。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系统研究,定为4个新种:桔橙游动放线菌新种(Actlnoplanem ourantlacus n. sp. 71—C38);粉红孢囊游动放线凶新种(Actinoplanesroseosporangius n. sp. 71-C29);淡桔橙游动放线菌新种(ActlnoplaneJ pallido-aurantiacusn. Sp. C);赭红孢囊游动放线菌新种(Actinoplanes rutilosporangius n. sp.71-C6)。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自我国四川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马杜拉放线菌。该菌株在某几种培养基上基丝呈粉红色或紫色;孢子链螺旋、波曲或呈假孢囊状,孢子链孢子一般1一IO个;基丝上未发现孢子;菌丝体不断裂;细胞壁组分为III型;全细胞糖类型B型并含马杜拉糖。经研究证明为马杜拉放线菌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成都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chengduensis nov. sp.)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一拣马杜拉放线菌,该菌株在一些培养基上产生粉红色至玫瑰红色的基内菌丝体,气生菌丝体白色或浅粉红色,孢子链直或波曲,孢子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III型,全细胞水解糖类型B。经研究证明为马杜拉放线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玫瑰红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rosea n. sp.)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从贵阳市细叶桉树流胶上分离到的一株青霉,在查氏琼脂上生长极为局限,菌落质地为绳状,并形成匍匐枝样的菌丝,超越菌落之外再重新进入培养基内生长。帚状枝大多为双轮对称型,少数单轮生或不规则分枝。瓶梗不呈典型的披针形。分生孢子球形至近球形,具瘤状突起。分生孢子链形成相当致密的短柱,一部分的顶部稍尖。该菌属于双轮对称青霉组的绳状青霉系,近于擒状青霉(Penicillium piceum Raper et Fenncll),但区别在于菌落特征明显不同和具有瘤状突起的分生孢子,命名为树脂青霉(Penicillium resinae sp. Nov)。  相似文献   

7.
8.
链球菌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君子兰(Clivia miniata)软腐病病株的叶片病灶中分离到两株致病菌。经鉴定其中一株(85—2)多为双球状,也有呈单个存在,极少为四个细胞相连的短链。无芽孢,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均为阴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凝固、胨化;生长温度范围为15—53℃,DNA中G+C含量为41.7mol%。由于其性状与链球菌属的各已知种均不相同,故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君子兰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niatus Zhou,Ping et Shao sp. Nov.)。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广东省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中温好气性放线菌80-1330其主要特征: 气丝稀少至茂盛,在气丝上形成短的节孢子链,顶端圈卷;基丝顶端或孢子梗上,着生单个或有时2—4个成短链的球形孢子,直径2.5μm;细胞壁组分I型。 DNA中G+C含量为72.4克分子%。其特征有别于放线菌目中已发表的五十多个属,认为是该目中的一个新属,命名为小链孢菌属(Micrstreptospora gen nov.)|代表种为烬灰小链孢菌(Microstreptospora cinerea sp.nov.)。  相似文献   

10.
孔华忠 《菌物系统》1999,18(1):9-11
新种短密篮状菌,其无性型为短密梅丽霉,它的子囊果原基可能是由卷曲的菌丝形成;子囊孢子的壁平滑或近于平滑;帚状枝主要是三轮生成三轮和双轮生于同一个孢梗茎的顶端,偶有双轮生或不规则者。这些特征和近似种榛色篮状菌具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刘国钧 《植物研究》1985,5(3):163-165
本种与D.nodulosum Rupr.近似,不同的是苞片、花尊及花冠均为紫色。花冠下唇中裂片中部具紫色斑点。  相似文献   

12.
李延辉  韦发南 《植物研究》1981,1(4):139-141
乔木,高约7米,胸径约15厘米;树皮暗褐色;枝条具纵条纹,幼枝具断坏纹。叶坚纸质,狭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长渐尖,通常镰状,稀钝,基部渐狭,微下延,中肋在表面平坦,背而隆起,侧脉7-13对,网脉少,不明显;叶柄长0.4-1.2厘米。  相似文献   

13.
从四川省某煤矿发热的煤矸石堆上,分离到一株极端嗜热嗜酸细菌(ES-23),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0—75℃,最适70℃;生长的pH范围为1.0—5.0,最适pH2.0.该菌株好氧,兼性自养,既能利用有机物异养生长,又能利用元素硫氧化产硫酸获得能量、固定空气中二氧化碳自养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9—1.5μm.自养生长时细胞外有类似纤毛的附属物.细胞外被由分三层的膜构成,无细胞壁.膜脂中醚键代替酯键.DNA中G+C含量为38mol%.根据这些特征,鉴定此菌株为热原体属(Thermoplasma)的一个新种,定名为氧化硫热原体(Thermoplasma thiooxidans nov.sp.).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从安徽省望江酒厂大曲中分离到的红曲霉属(Monascus van Tieghem)的一个新种——橙色红曲霉 Monascus aurantiacus Li sp. Nov. AS 3.4384。 该菌株不仅具有很强的糖化酶活力,而且在形态上与芝曲霉属的已知种有较明显的差异。对这个新的分类单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并讨论了定为新种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拟青霉属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桃江县采集的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新鲜子座、单子囊孢子及其寄主,一种蝙蝠蛾(Hepialus sp.)的僵死幼虫,培养获得拟青霉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霍克斯拟青霉(Paecilomyces hawkesii Xiao,T.B.Li et Q.T.Chen,sp.nov.)。本文报道该菌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近缘种肉色拟青霉(P.carneus)的关系,并认为它可能是亚香棒虫草的无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海南黄山茶 新种(珊瑚茶组)图1 常绿灌木,高3—4米,树皮淡褐色,遍布黑褐色腺点,平滑,小枝淡灰色,无毛,当年生嫩枝淡褐色,无毛。叶革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5—12厘米,宽2.2—3.7厘米,先端钝,有时微凹,有小凸尖头,基部楔形至钝,边缘反卷,仅上部1/3处有疏离极浅的小牙齿,每边大约有7—11齿,上面绿色,平滑,下面色淡,平滑无毛,有细小乳头状突起,中肋在上面凹入,在下面突起,侧脉7—11对,上面微下陷,下面微隆起;叶柄长  相似文献   

17.
从云南省哀牢山土样分离到一株帚霉属(Scopulariopsis Bainier)菌株 Y82-922,进行了它的形态学研究。它兼具瓶形和柱形并且可以层出的环痕瓶梗,分生孢子小,多为球形,直径2—3μm,有1—3个芽孔,可在原位上产生短侧分生孢子链并以其末端与亲本主链相接合。它的分类学位置介于细微帚霉(Scopulariopsis parvula Morton et Smith)与寡见拟沃德霉(Wardomycosis inopinatus Udagawa et Furuya,)之间,但具有不同于二者的特性,故定名为新种,云南帚霉 Scopulariopsts yunnanensis Chen et Jiang,sp nov.  相似文献   

18.
19.
自北京郊区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它具有纤维单胞菌属的特征,而又不同于该属的其他种。其细胞壁含有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特别是含有半乳糖;不需要外源生物素和硫胺素;不利用无机氮作为唯一氮源;不能利用乙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可从甘油、阿拉伯糖、木糖和麦芽糖产酸;DNA的G+C含量为71.7克分子%?。经鉴定为纤维单胞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异样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variansnov. sp.)。  相似文献   

20.
1973年1月在广州市采到生于箣竹(Bambusa sp.)死的叶鞘上的菱节孢属(Arthrinium)的一个新种:大孢菱节孢(A. macrosporum Liu Li et Du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