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弱,或维持正常生理效应时需超常量的胰岛素,其主要机制是胰岛素信号通路敏感性下降。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大脑神经生理及结构的改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IR与DE的关系以及IR在DE中的主要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一种发生率高、易复发、危害大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由于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神经营养假说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具有维持神经元生存、促进突触生长的作用,倘若前额叶、海马等脑区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可抑制相应脑功能从而最终导致抑郁;故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的途径是增加脑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提高突触可塑性和促进神经元生存.总之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下降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在众多神经营养因子中,VEGF是一种多功能的因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血管生成,保护缺血和退变的神经元,引发成年大脑神经元再生,从而影响抑郁.而研究表明,成年海马神经发生与正在进行的血管生成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对VEGF在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阐述.发现VEGF在调节海马神经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VEGF及其下游信号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成年神经发生是脑内一个复杂而高度调控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维持了脑内可塑性和相关功能。近年来,成年神经发生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在因素中的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转录,协调成年神经发生过程中遗传程序的表达。Sox基因家族编码的Sox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对成年神经发生起着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因此,本文就Sox基因家族中参与成年神经发生的关键因子展开综述,为人们理解成年脑内神经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脑室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 SGZ)存在持续的神经发生。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不仅在正常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脑损伤或脑疾病的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过程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和缺血性脑卒中修复中的应用,讨论激活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脑损伤的策略及其促进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年海马中神经发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成年后在其中枢神经系统内仍有神经发生。成年神经发生的主要区域是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和脑室下区的侧脑室外侧壁。目前认为成年后的海马神经发生参与记忆的形成,尤其对癫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缓解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成年海马的神经发生受多种生理、病理因素的调控。我们就近年来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指糖尿病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尤其高发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瘦素(leptin,LEP)等不仅能够调节能量代谢,还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APN和LEP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通过结合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受体,激活或抑制胞内下游的p38 MAPK、AMPK、ERK、JAK2/STAT3、PI3K/AKT和SIRT1/PGC-1α等信号通路,调节海马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等生理进程,进而调控认知功能。重要的是,APN和LEP还可能作为运动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介质。通过剖析APN和LEP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梳理APN和LEP调控认知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探讨运动介导APN和LEP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旨在为进一步丰富“脂-脑”crosstalk理论体系,制定并完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疗策略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地加大,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在成年中高达11%,糖尿病患者中约有65%左右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糖尿病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球性及最备受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且其发病机制也尚未得到完全阐明。本文就炎症反应、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营养生长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PI3K/Akt信号通路及Akt/CREB信号通路方面概述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有效治疗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成功能性整合神经元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存活。成年神经发生区以前脑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s,SGZ)为主,但皮质作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同时也是哺乳动物高度发展的脑区,是否有成年神经元新生,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2]。现本文就未成熟神经元在皮质区的研究方法、分布、来源与转归、病理生理功能影响等方面探讨成年哺乳动物皮质神经发生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调控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成熟的信号分子逐渐被揭示,其中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由兴奋到抑制的转变是神经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与传统的GABA抑制作用不同,在未成熟神经细胞中,GABA以一种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释放并作用于GABAa受体,表现出明显的兴奋作用,这种兴奋对成年动物神经发生起重要调节作用,随着神经元的成熟,GABA的兴奋作用逐渐被抑制作用取代,此后,GABA完成从调节神经发生到传递抑制性神经冲动的转变.GABA调节神经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成年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后功能修复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神经发生受体内外多种信号分子的调控,许多内源性营养因子影响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本文就多种营养因子对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调控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存在着神经干细胞(nueral stem cells,NSCs),是成年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神经发生区域。神经发生过程极为复杂,包括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在病理状态下,SVZ区的细胞增殖,新生的神经细胞迁移到病灶处,取代或修复受损的细胞,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该文就SVZ区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发生过程及病理状态下神经发生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是认知功能下降,主要影响个体的记忆和学习能力.AD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两大核心病理,这些蛋白质沉积可以通过持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大脑中这种持续的免疫反应已经被认为...  相似文献   

13.
海马成年后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 XT  Cai WQ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3):259-262
动物在成年后,中枢神经系统内仍有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目前认为海马在成年后的神经发生参与记忆的形成。另外,成年海马的神经发生受生理与病理因素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与学习和记忆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所有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中属于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当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时,就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病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在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功能行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microRNA的表达发生改变,异常表达的microRNA可从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micro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疾病发病机制的诠释也有利于microRNA调控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后新神经元发生主要见于两个脑区 ,即室管下区 (subventricularzone)与海马的颗粒下区 (subgranularzone)。正常情况下 ,除上述脑区外的其它脑区能够产生神经胶质细胞 ,但是不能产生神经元。为了研究神经元和 /或神经胶质细胞对来源于成年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Song等分离了成年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将其分别或联合与来自成年的、依赖FGF 2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 ,意外地发现神经元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 ,而星形胶质细胞则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  相似文献   

1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导致认知及运动障碍的一类不可逆损伤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的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障碍通常比经典的运动和认知障碍发生的更早,故将嗅觉障碍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标志有助于此类疾病的早期发现,而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个关键性的神经营养因子,它既影响突触的形成和重构,又可以通过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改变突触传递的效能,从而对神经结构和功能可塑性发挥调节作用。BDNF主要通过结合TrkB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系统来发挥它积极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BDNF表达或功能的变化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而应激引起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增加也是导致抑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GCs的增加会影响BDNF,一方面GCs降低BDNF的表达,另一方面GCs受体GR与BNDF受体TrkB相互作用。过多的GCs干扰了BDNF信号,使BDNF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抑郁患者脑内,尤其是海马结构的损害。就抑郁发生中糖皮质激素对BDNF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从而参与神经功能的修复过程,该过程称为神经发生。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神经发生主要发生在哺乳动物胚胎时期,而成体是不存在神经发生的。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成体神经发生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终生存在的,且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现就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