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化学》2002,22(6):599-601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德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1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他的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化学》2002,22(6):600-6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所研究员、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德宝先生不幸病逝,我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深感悲痛。  相似文献   

3.
小雪节气刚过,噩耗传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国乃至世界失去了一位睿智、正直而伟大的科学家,但恩师引领我们走入科学殿堂的谆谆教导却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随着“文革”后科学、教育事业的恢复,作为“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78级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10日是贝时璋先生百岁华诞,也是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80周年。1921年秋, 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学预科毕业后,贝先生赴德留学,先后在福莱堡、慕尼黑和土滨根三所大学学习,研究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和再生, 1928年3月获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8年4月到1929年10月,任土滨根大学动物系助教。1929年秋, 贝时璋先生回到祖国。1930年8月,他应邀任浙江大学副教授,筹建生物学系,并确定以实验生物学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亲自执教生物系的主要课程。从此,他在中国这片大地上辛勤耕耘,从事实验细胞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30日,在这金秋重阳之日,迎来了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杨福愉院士八十华诞.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生物膜研究前沿学术研讨会暨庆贺杨福愉院士八十华诞座谈会在北京怀柔举行.  相似文献   

6.
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2006年11月23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世界和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和他捍卫科学尊严的精神永存!邹承鲁先生1923年5月1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5月 4日 ,刘思职院士诞辰 10 0周年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韩启德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前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友邹承鲁院士亲临 ,为座落在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时二十二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邹承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一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单位代表、邹先生家属、生前友人以及生物物理研究所职工、学生代表等近400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邹承鲁先生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学识渊博,远见卓识,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不正之风,为我国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将邹承鲁先生生平刊登于此,以表达我们的敬佩与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6,26(6):481-48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国际名生物化学家、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八届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六、七届理事长,第八、九届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先生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时二十二分在北大医院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10.
刘贤德 《生命科学》2011,(4):420-421
沈允钢,192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允钢先生主要从事光合作用研究,内容涉及到生理和机理、基础和应用。作为沈允钢先生科研历程的总结,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沈允钢学术文选》。  相似文献   

11.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2):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贺天伟 《生命的化学》2008,28(4):125-127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邹承鲁先生近六十年学术生涯中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邹承鲁先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产率,而且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29日下午6时20分,老一辈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的先驱之一,南京大学郑集教授以110岁高龄安详辞世。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与郑集先生的交往经历描绘了郑集先生勤奋不倦、宽厚仁爱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4.
是这样吗     
通过在胚胎肾细胞膜上表达孤儿受体GPR55.阿斯利廉的生物化学家Peter Greasley及其同事们发现GPR55结合的配体与CB1和CB2结合的是一样的.而后两者是已知的大麻素受体。”  相似文献   

15.
《生命世界》2008,(7):111-111
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生物,当该生物幼体预感到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会有危险出现时,它们竟能够克隆自己的身体,这种生物就是沙钱(一种海胆纲的棘皮类动物)。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重要影响。有人把教材比喻为剧本,演一出好戏,演员固然重要,但剧本是起决定作用的。搞好教材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这方面,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郑集教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7.
李昂 《植物杂志》2012,(4):86-93
稍微接触过科幻作品的读者,大概无不听说过阿西莫夫的大名。即便没有读过他的《基地三部曲》之类大部头的小说,像“机器人三定律”、“心灵史学”等名词想必也一定有所耳闻。这些他虚构出来的学问,几十年来被人们咂摸玩味,渐渐地甚至真的成了一门学问,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简直就如同《红楼梦》之于红学。作为数百部畅销书的作者,阿西莫夫的作家之名是如此显耀,以至于大家常常忘记,他其窦还是一个有着教授头衔的生物化学家。  相似文献   

18.
陈惠黎 《生命科学》2011,(6):525-525
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主要依赖于生物大分子及其相关的一些小分子。生物化学家一直认为:蛋白质和核酸是体现生命现象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才认识到另一类由不同单糖组成的糖链是除蛋白质和核酸外体现生命现象的第三类生物大分子,糖链的研究已公认为继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后探索生命奥秘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世界》2008,(1):17-18
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7年中国、国际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日揭晓。其中国际和国内共有十大生物科技新闻入围。  相似文献   

20.
2019年3月1日,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ederation of Asian and OceanianBiochemists and Molecular Biologists,缩写为FAOBMB)执委会会议在深圳大学医学部(西丽校区)举行。六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盟执委以及来自中国的三位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