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足致炎大鼠双足伤害伤害感受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国蔚  罗蕾 《生理学报》1991,43(1):78-83
  相似文献   

2.
罗蕾  吕国蔚 《动物学报》1992,38(4):401-406
一足致炎大鼠对侧非致炎足的痛阈出现显著降低、不变和显著升高三种变化;分别结扎致炎与非致炎侧大隐静脉后,这三种变化均有所降低。结果提示,致炎足产生的体液因素参与健侧足出现的镇痛过程。  相似文献   

3.
脊髓中的环氧化酶及其与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SQ  Li WB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4):359-360
脊髓中的环氧化酶(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其在脊髓中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与痛和痛过敏的关系等均有不同。选择性抑制COX-2的非甾体抗炎药副作用较小,对抗炎、止痛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与炎性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岳  洪炎国 《生命科学》2010,(12):1259-1263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TRP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TRPV1广泛分布于伤害性感受器上,并且在伤害性感受器中起重要作用。TRPV1能够感受伤害性刺激,将之转化为动作电位,传至中枢形成痛觉。炎症时释放的许多炎症介质都能够与TRPV1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制TRPV1的活性。深入研究TRPV1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痛觉生理和开发新型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5.
Zhang YQ  Wu GC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3):211-216
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在痛传递与调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与这一系统相对的下行易化系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行抑制易化系统对外周伤害性信息进行双向调制。5-羟色胺(5-HT)是痛上行调制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电刺激或微量注射兴奋性氨基酸于中缝大核(NMR)或巨细胞网状核(NGC)内,既可兴奋也可抑制脊髓伤害性反应。这种相互矛盾遥效应可能与脊髓内的多种5-HT受体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Liu LY  Wu D  Li QJ  Li WB  Guo XH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7,23(1):30-34,I0004
目的:观察甲醛炎性痛过程中大鼠痛行为、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时程及区域特征。方法: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大鼠痛阈变化;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NOS表达和No含量。结果:皮下注射甲醛溶液后,大鼠出现伤害性感受反应及痛阈降低。注射甲醛后6h,海马CA1、CA2~3区及DG区NOS阳性细胞数目、阳性细胞染色深度均显著增加。海马NO含量亦显著增加;注射甲醛后12h时这些改变最为显著,48h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甲醛炎性痛可诱导海马NOS活性增强及NO生成增多.这种改变可发生在海马各区.并具有一定的时程特征。  相似文献   

7.
8.
阿片耐受—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阿片镇痛耐受和痛觉过敏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前沿课题。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行为学、形态学、功能指标等方面阐述阿片耐受机体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从NWDA受体激活、第二信号转导系统及NO的作用、中枢敏感化和神经元可塑性改变等方面阐明了它们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更好地理解阿片耐受和痛觉过敏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NMDA受体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菲  方步武 《生命科学》2006,18(1):51-54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的一种类型,属于离子型受体。它涉及了体内许多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wind-up、中枢敏化、长时程增强、外周敏化和内脏疼痛、细胞坏死和凋亡,除此以外,还参与了痛觉过敏的产生和维持。对NMDA受体在痛觉过敏中作用的探讨为研发新一代的镇痛药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化疗药物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多种化疗药物的共同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CIPN模型是紫杉醇(PTX)腹腔注射建立的SD大鼠模型,但关于影响CIPN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却少有涉及.本实验拟考察影响PTX所致SD大鼠CIPN模型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和研究防治CIPN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大鼠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给予PTX,采用测痛丝致痛行为学实验考察PTX对大鼠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后足表皮下神经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的形态及数目,电子显微镜检测坐骨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及数目.结果 隔日腹腔注射2 mg/kgPTX四次对SD大鼠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给予PTX后,初始体重为200 g的大鼠在34 d的实验周期内未观察到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仅在第17天出现了一次机械性痛觉过敏;而初始体重为400 g的大鼠则在第17天表现出了机械性异常性疼痛,第8-26天表现出了机械性痛觉过敏,免疫荧光显示PTX处理组大鼠后足表皮下IENF断裂,IENF密度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可见空泡变性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升高,PTX处理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外周神经病变.结论 初始体重400 g的SD大鼠对PTX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敏感,适合作为PTX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1.
卢刚  杨Kun 《生理学报》1991,43(4):338-344
本文用苯肾上腺素和硝普钠改变血压,同步记录心动周期,用平均动脉血压-心动周期关系为指标,研究了 Grollman一肾一包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Ar-terial baroreflex sensitivity,ABS)的变化。实验分为三组:Grollman 高血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手术后三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Grollman 高血压组的 ABS 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侧脑室注射150μg Captopril 后,Grollman 高血压组和假手术组的 MAP都下降,但 Grollman 组更明显(注射35 min 时,P<0.01 Fig.1),注射后35到60 min时,假手术组的 MAP 已趋稳定水平,而 Grollman 组仍有下降趋势。注射后60 min 时高血压组的 ABS 比注射前60 min 值明显增加,而假手术组的增加不明显(Fig.2)。此外向正常动物 i.v.c.注射8μg 血管紧张素Ⅱ,MAP 显著增加但 ABS 则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提示在Grollman 肾性高血压形成期,ABS 下降,这可能与中枢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酒精性肝病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酒精灌胃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分别于4、8、12和16周留取血清和肝组织,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用生化比色法检测肝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甘油三酯(TG)、氧自由基(ORF)、抗超氧阴离子(ASO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用HE染色、苏丹Ⅳ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随着病程进展,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呈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炎性坏死灶、窦周纤维化和汇管区纤维间隔形成等病理改变,血清ALT和AST逐渐升高,CHE降低,肝组织匀浆TG、OFR、MDA和TXB2含量逐渐升高,SOD、ASOA和6-K-PGF1α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ALD发病过程中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在酒精性肝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及其对照组Wistar Kyoto (WKY)大鼠进行了肾脏移植的研究, 并观察受肾移植大鼠动脉血压的变化以及免疫抑制剂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用尾套法对接受同窝另一同胞WKY大鼠肾脏移植且存活5周的6只WKY大鼠(A组)及接受SHR肾脏移植且存活5周的6只WKY大鼠(B组)的尾动脉收缩压进行检测, 移植前A、 B两组受肾移植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8.0±0.93 和18.3±0.68 kPa,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 移植后3、 4、 5周时, B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A组大鼠, 移植后5周时, A, B两组大鼠的收缩压分别为19.0±0.71 和23.0±0.69 kPa (P<0.001); 所用剂量的免疫抑制剂CsA对双侧肾脏完整以及右侧肾脏切除的SHR、 WKY大鼠的动脉血压无显著影响。 以上结果表明, SHR的肾脏在高血压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杏仁核神经元Caspase 9表达变化,有望揭示PTSD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建立大鼠PTSD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SPS模型的1d、4d、7d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杏仁核Caspase 9的表达变化。结果SPS刺激后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内Caspase 9于1d开始逐渐升高,7d时表达最多;Caspase 9 mRNA的变化与之相一致。结论海马Caspase 9的表达变化,可能是PTSD大鼠情感行为异常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75只清醒麻痹大鼠身上,记录了下丘脑弓状核(ARC)区的166个单位放电。单位自发放电频率最幔的不到1次/s,最快的很少超过10次/s。所记录的单位放电的平均频率白天(1.83±0.2次/s,n=75)低于晚上(2.70±0.3次/s,n=91)。观察了129个单位对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其中发生兴奋反应的有56个(43.4%);抑制反应的有46个(35.7%);不发生反应的有27个(20.9%)。电针和电刺激中缝背核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能改变 ARC 区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并明显削弱 ARC 区单位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结果提示,ARC 区神经元在痛觉整合过程和针刺镇痛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spinophilin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L-谷氨酸钠6μl(50mg/ml)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动物存活2小时,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巴内spinophilin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CAI及CA3区阳性反应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提示spinophilin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但是其机理尚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浅麻醉wistar大鼠25只,用G-6805型治疗仪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以辐射热照尾部作为伤害性刺激,将痛兴奋神经元(PEN)诱发放电频率减少,痛抑制神经元(PIN)诱发放电频率增加和甩尾反射潜伏期(TFL)延长作为镇痛效应,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对尾核中PEN、PIN及TFL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刺激“足三里”,尾核中PEN、PIN放电及TFL均显示镇痛效应;电针对PEN、PIN放电及TFL的影响高峰均出现在电针后即刻;电针前PEN放电频率增加、PIN放电频率减少与甩尾反射(TF)相伴行。放电变化发生在TF之前,结束在TF之后,PEN、PIN放电变化与TFL呈高度正相关。镇痛作用高峰期PEN、PIN放电变化仍在TF前,结束在TF之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提示尾核中的PEN、PIN是痛觉调节中枢的一部分,可能参与对TF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The cutaneous nociceptive response threshold to mechanical and thermal stimul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algesia and plasma extravasation afte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carrageen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totomy behaviour after nerve section were assessed in interleukin-6-deficient (IL-6−/−) and age-matched wild-type (IL-6+/+) mice. IL-6−/−mice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response threshold to both mechanical and thermal stimulation in comparison to IL-6+/+controls. Both IL-6−/−and IL-6+/+mice developed hyperalgesia to mechanical and thermal stimulation after localized carrageenan injection,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 hyperalgesia was less in the IL-6−/−than in the IL-6+/+controls. IL-6−/−mice also exhibited less plasma extravasation after carrageenan injection. No difference was noted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basal nociception and inflammatory hyperalgesia. However, female IL-6−/−mice exhibited autotomy behaviour, a sign of neuropathic pain,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ly and after a shorter interval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than male IL-6−/−or male and female IL-6+/+m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IL-6−/−mice exhibited numerous changes in nociceptive responses compared to controls, some of which are sex related. The mechanisms of these changes in relation to null-mutation of the IL-6 gene and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backgroun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中NOS表达及NO含量的变化,研究糖尿病对海马的影响。方法用Wista大鼠,共24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12只,糖尿病组12只,糖尿病组用STZ制模,满12周后,取脑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技术对大鼠海马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大鼠海马NOS的表达及NO含量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可引起海马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