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科的系统发育与系统地理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科动物是最为昌盛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它们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却尚待解决。为此,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一个红河猪(Potamochoerusporcus)、一个马来西亚野猪(Susbarbatus)以及数头欧亚野猪(Susscorfa)线粒体细胞色素b全序列1140bp。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其他猪科物种胞色素b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猪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苏拉威西鹿猪与其他猪科物种为姐妹群的关系。非洲物种疣猪和河猪聚为一枝,而欧亚猪属物种聚为另一支。各物种在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对应。猪属物种可以被划分为3个种组:分布于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岛屿的猪属物种形成一个种组,包括苏拉威西岛疣猪、菲律宾疣猪和印度尼西亚疣猪;欧亚野猪种组,包括欧亚野猪和姬猪;须猪和爪哇疣猪形成一个种组。  相似文献   

2.
猪科动物是最为昌盛的哺乳动物之一,但它们的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却尚待解决。为此, 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一个红河猪(Potamochoerus porcus)、一个马来西亚野猪(Sus barbatus)以及数头欧亚野猪(Sus scorfa)线粒体细胞色素b全序列1 140 bp。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其他猪科物种胞色素b序列,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猪科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苏拉威西鹿猪与其他猪科物种为姐妹群的关系。非洲物种疣猪和河猪聚为一枝,而欧亚猪属物种聚为另一支。各物种在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对应。猪属物种可以被划分为3个种组:分布于菲律宾群岛、苏拉威西岛及其邻近岛屿的猪属物种形成一个种组,包括苏拉威西岛疣猪、菲律宾疣猪和印度尼西亚疣猪;欧亚野猪种组,包括欧亚野猪和姬猪;须猪和爪哇疣猪形成一个种组。  相似文献   

3.
美猪驾到     
<正>白雪公主的后母倒台后,它的魔镜几经易手,最后流落到非洲中西部地区的沼泽地带。一头全身棕红色的猪站在了魔镜前。它很快从镜子中认出并迷上了自己:一身红装镶白边,耳朵还能扎小辫儿,真是越看越好看。臭美猪情不自禁地问了魔镜一个设问句:"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猪?是红河猪。"魔镜:"请别抢我台词,谢谢!"红河猪的秘密档案红河猪体长1~1.5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45~120千克。成年的红河猪小伙儿眼下有疣,两颊有鬓,鬓毛花白。它们部是形单影只的流浪汉,独自在草原、森林中觅食。猪妈妈带着小猪会和其他同伴一起,组成11~20个成员,的小群体,过着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看到疣猪宝宝,很多人都会开玩笑地说,除了疣猪妈妈,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它。没错,疣猪的确长得有点"抽象",脸盘很宽阔,眼睛很袖珍,鼻孔很巨大,四肢很短小。最奇特的是,它的眼睛下面,还长着一对突起的小瘤。  相似文献   

5.
淘气小贴士     
正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确认过眼神,遇到了对的人。等等,写错了,是角马遇上了疣猪。(唐山刘宇鑫)疣猪:不好!这只角马好像心情不太好。我要冷静,保持乐观……(温州李宏菲)哎哎哎,角马大块头,你别过来呀!(微信小盆友)疣猪:兄弟,你别挡我的路好吗?角马:咱俩比一比谁力气大。(微信Brain)我是一头有血性的猪,我不会轻易服输。(微信ZYJ)大兄弟,你几天没刷牙了?(微信小蓝天)你多久没洗澡了?一身烂泥呀!(微信花开菩提)疣猪:角马,你好!请吃草!(哈尔滨黄禹喆)  相似文献   

6.
象虱属于虱目Phthiraptera,喙虱亚目Rhynchophthirina,喙虱科Haematomyzidae,喙虱属Haematomyzus。全世界共知有二种,象喙虱H. elephantis Piaget,1869和霍氏喙虱H. hopkinsi Clay,1963。象喙虱的描述标本采自荷兰鹿特丹动物园的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曾在苏旦、乌干达、肯尼亚和刚果的非洲野象体查见·并从法、德、美等国动物园的亚洲象体Elephas maximus Linne多次查见本种。已知产地为印度、锡兰和苏门答腊。霍氏喙虱的描述标本采自乌干达的疣猪Phacochoerus aethiopicus (Pallas),并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同一宿主体查见。  相似文献   

7.
思维跳跳糖     
<正>糖兄:"或许你不知道哦,在美国,每年的3月1日是一个很有趣儿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角就是--猪!"糖妹:"在这个节日里有什么新鲜事儿发生呢?让我们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8.
<正>"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大家好,我是"疣猪小火车"的车头——疣猪妈妈,目前所在的位置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这里风景优美,但常有花豹出没,为避免孩子们遭受袭击,我发明了这种特别的前进方式。接下来,我要开着这列"小火车"去很多地方,给大家讲讲我们动物界发生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9.
金丝猴(Rhinopithecus)消化系统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疣猴科种类的消化系统研究中,Ayer(1948)对亚洲的长尾叶猴和Hill(1952)对非洲的橄榄疣猴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至于中国的金丝猴,除了本文作者(1983)对胃作了研究外,尚无其他报道。本文就金丝猴消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报道于后,并与有关种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知道猪也有长相贵气的品种,也许很多人再也不会骂人"猪头猪脑"了。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的红河猪,一改猪类痴傻呆憨的形象,浑身焕发着一种漂亮偶蹄目动物的模样,堪称是猪族中的贵族。红河猪也被称为非洲野猪或丛林猪,它们很少远离雨林,并且通常靠近河流或沼泽地区居住。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猪及其周围环境传播,蜱是中间宿主。1921年该病首次暴发于非洲肯尼亚,2018年8月传入我国,目前已有24个省级行政区发生疫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猪体内,感染靶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目前受体还不明确。非洲猪瘟病毒是单分子双链DNA病毒,长度为170~190kb,编码150~200种蛋白,包括多种免疫调控蛋白,可以抵抗机体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疫苗研究较多,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等,但迄今这些疫苗都不能保护家猪免受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今后需要对非洲猪瘟病毒及其发病机制做详细系统的研究,为开发有效防治方案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申望  叶茂  石戈  王日昕 《动物学研究》2010,31(3):261-267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制约了三疣梭子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克隆三疣梭子蟹免疫相关基因,研究免疫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为三疣梭子蟹养殖病害的防治奠定基础。本研究从三疣梭子蟹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中克隆了742 bp 的profilin基因全长cDNA。Profilin全长cDNA中开放阅读框长375 bp,编码125 aa。推导的三疣梭子蟹profilin理论等电点pI 5.87,氨基酸序列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profilin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为42.9%。荧光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的三疣梭子蟹机体中,血细胞profilin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肝胰脏;在致病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诱导后,血细胞中profilin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表明profilin可能参与了三疣梭子蟹的免疫防御反应,是一个免疫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两段线粒体基因COI和ND1 -ND2部分序列片段构建了细痣疣螈种组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该单系群内包含了四个明显的进化支系(A、B、C、D).A支系与B、C支系构成姐妹群关系;A支系包含了细痣疣螈、海南疣螈、老挝疣螈和“越南疣螈”以及另外两个来自越南未被命名的种群;C支系代表了一个新的独立进化支,可能是一个隐存种;C支系与B支系构成姐妹群关系.此外,来自模式产地的越南疣螈单独构成支系D.该文结果不支持以往细痣疣螈种组部分物种的划分,建议对该种组进行新的分类修订.该文强调了在分类研究中应该重视使用来自模式产地的样品并进行广泛的地理居群采样.  相似文献   

14.
亚洲疣猴面颅和脑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亚洲疣猴123个头骨的面颅和脑颅的14项变量作了分析。讨论了东亚古环境的变迁对亚洲疣猴辐射的影响。据分析结果,似乎获得了几个新结论:1)亚洲疣猴可能还有另一条迁移路线——沿特蒂斯海北岸的西藏南部进入我国横断山区,故它们可能有两个分化或辐射中心,即“Sundaland”和我国的横断山地区;2)Nasalis(2n=48)可能是亚洲疣猴中最原始的一个属;3)Pygathrix与Presbytiscus具有最大的相似性,但前者与Phinopithecus相差甚远;4)Phinopithecus无论面颅和脑颅或是起源都是亚洲疣猴中更为特化的一个属。提出了亚洲疣猴系统发育支序图。  相似文献   

15.
果疣衣属地衣系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茶渍衣亚纲Lecanoromycetidae,鸡皮衣目Pertusariales,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的成员。由于粉色果疣衣Varicellariarhodocarp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使中国地衣区系中新增添了一个属:果疣衣属Varicellaria。该属迄今已知仅含三种,即粉芽果疣衣V.kemensis,八孢果疣衣V.carneonivea及粉色果疣衣V.rhodocarpa。果疣衣属为壳状地衣,地衣体微薄,膜质;子囊盘茶渍型,单个或数个聚生于瘤状果疣中;类侧丝多分枝并呈网状缠绕;子囊内含单孢或八孢;子囊孢子大型(长度为200~400mm),双胞,无色透明,椭圆形;孢子壁厚达27mm;与鸡皮衣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子囊内含双胞孢子,后者子囊内含单胞孢子。由于该属在中国是首次被发现,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还提供了该属迄今已知的全部三种的分种检索表。粉色果疣衣以其地衣体基本无粉芽和遇Pd呈负反应而区别于粉芽果疣衣,以子囊内含单孢而区别于八孢果疣衣。通过薄板层析法首次从该种髓部检测出茶渍衣酸。其地理成分为北极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挪威、瑞典、芬兰、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苏格兰以及北美洲;在亚洲迄今只见于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16.
果疣衣属地衣系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茶渍衣亚纲Lecanoromycetidae,鸡皮衣目Pertusariales,鸡皮衣科Pertusariaceae的成员。由于粉色果疣衣Varicellaria rhodocarpa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使中国地衣区系中新增添了一个属:果疣衣属Varicellaria。该属迄今已知仅含三种,即粉芽果疣衣V.kemensis,八孢果疣衣V.carneonivea及粉色果疣衣V.rhodocarpa。果疣衣属为壳状地衣,地衣体微薄,膜质;子囊盘茶渍型,单个或数个聚生于瘤状果疣中;类侧丝多分枝并呈网状缠绕;子囊内含单孢或八孢;子囊孢子大型(长度为200~400μm),双胞,无色透明,椭圆形;孢子壁厚达27μm;与鸡皮衣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子囊内含双胞孢子,后者子囊内含单胞孢子。由于该属在中国是首次被发现,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文中还提供了该属迄今已知的全部三种的分种检索表。粉色果疣衣以其地衣体基本无粉芽和遇Pd呈负反应而区别于粉芽果疣衣,以子囊内含单孢而区别于八孢果疣衣。通过薄板层析法首次从该种髓部检测出茶渍衣酸。其地理成分为北极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的挪威、瑞典、芬兰、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苏格兰以及北美洲;在亚洲迄今只见于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17.
潘汝亮 《动物学研究》2007,28(6):569-579
为了研究亚洲疣猴牙齿形态与功能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异速生长公式比较分析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猕猴。主成份分析用来分析来自异速生长公式的残差。结果表明:疣猴出乎意料地展示了比猕猴更小的门齿。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疣猴与猕猴之间的食物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小于亚-非大陆种类。也就是说,在过去的500万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于同一大陆的疣猴和猕猴已经产生了一些对环境和食性的趋同性。当每一个疣猴属分别与猕猴进行比较时,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揭示了地理分布的差异。金丝猴(Rhinopithecus)和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具有比其他疣猴发达的臼齿。欧氏距离的结果说明疣猴和猕猴牙齿的差异性揭示了它们在系统发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和非洲有着千年以上的传统友谊。自从公元三世纪鱼豢在《魏略·西戍传》中记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为乌迟散起,其后各代史籍都有关于非洲的记载,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动物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我国古籍记载非洲动物,最早见于唐代。这个时期我国和阿拉伯之间有了频繁的海上交通,通过阿拉伯商人,中国和非洲发生了联系。因此唐代有两都史籍记载有非洲情况。杜环《经行记》记载摩邻国(今肯尼亚的马林迪)的人民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不食猪、狗、驴、马等肉”。这从风习方面,间接反映有猪、狗、驴、马等常见的牲畜。在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拨拔力国(今索马里的柏培拉)“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阿末香即龙涎香,是抹香鲸肠内的分泌物质,是一种贵  相似文献   

19.
正黄昏时,美丽的非洲草原气温终于下降了些,适宜出门。可小土豚贝拉才外出玩了一小会儿,便哭着回来了:"妈妈,我再也不跟附近那些小伙伴玩了。它们总说我坏话,好气哦!"土豚妈妈爱女如命,听到宝贝受了委屈,洞挖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可恶!快说说都是谁欺负你了,让妈妈把它们统统加入‘黑名单’,以后坚决不许这些坏孩子住妈妈挖的洞了!""土豚长得丑""疣猪说我长得丑!"贝拉一开口,土豚妈便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  相似文献   

20.
寇瑾  白学良  冯超  任冬梅  张乐  福英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1):2224-2231
选择中国丛藓科中具有代表性的4亚科、11属、13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叶细胞的疣和乳突进行形态、大小、数量、疏密及形成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为探讨并确定丛藓科中部分物种的系统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国丛藓科13个种植物的叶细胞疣和乳突在形态上主要分为圆疣、分叉疣和乳头状突起共3个类型,不同物种的疣和乳突在形态特征和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对不同资料相应物种疣和乳突描述的比较,纠正了一些物种疣和乳突的描述错误,并提出疣和乳突的区分方法:观察叶片横切,疣是细胞壁的局部加厚或凸起,数量变化较大,而乳突是细胞壁和腔整体的膨起,每细胞仅具一个乳突。研究认为,疣和乳突是丛藓科物种叶细胞表面的稳定结构,具有重要的辅助分类功能,可利用其差异对丛藓科属间和种间的物种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