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新型人工心肺机反搏装置是用微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而微机的智能控制是以心电QRS波的检出为前提的。由于人体体表的心电信号极其微弱,几乎被各种各样的干扰和伪迹所淹没,而且心电信号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导联和病情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要买现反搏的智能控制,必须设计一个QRS波检出系统,将QRS波放大整形至一定宽度的方波信号,然后送至微机的中断申请接口。就能为微机提供一个同步基准信号。长久以来,心电放大器和QRS波检出器的设计一直是医用电子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发表的许多文献介绍了多种多样的电路设计方案,并对几种典型电路进行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肺机     
人工心肺机作为暂时性替代自然心脏与肺功能的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临时性的人工器官。人工心肺机主要由血泵(心)和氧合器(肺)组成。当前人工心肺机的类型,是鼓泡式人工肺和膜式人工肺,血泵主要采用滚压式。而在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时的转碟式人工心肺机已经不用。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人  相似文献   

3.
TX04型人工心肺机是在TX02和TX03型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颖人工心肺机。在设计过程中,曾调访了上海、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各有关医院,听取了专家们对人工心肺机的改进意见。81年试制样机四台,进行了全性能测试和例行试验,测试结果全部达到设计要求。此后分送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及第二军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的 TX_(04)型人工心肺机于1982年12月6日~8日在上海进行技术鉴定。来自全国各地35个单位的65名心脏外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临床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议,一致通过鉴定。人工心肺机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体外循环以暂时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脏由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的 TX_(04)型人工心肺机于1982年12月6日~8日在上海进行技术鉴定。来自全国各地35个单位的65名心脏外科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机的技术性能和临床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议,一致通过鉴定。人工心肺机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体外循环以暂时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脏外科的重要设备之一。该机主机有三只组合式单泵,采用鼓泡式氧合器作为人工肺,配备有曲管型和袋式氧合器架,可供这两种氧合器的安装使用。此外主机本身尚有静脉贮血器,过滤器,血温测温装置等。并附有热交换水箱,血液热交换器,动脉贮血器和另一个滚柱式血泵等多种附件。该机转速用可控硅整流器——直流电机系统进行调速,最大流量在6,000毫升以上,并可任意调节。泵管采用硅胶管和无毒聚氯乙烯塑料管。该机经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等使用,经过9次离体试验,3次动物实验,79次临床应用,一致认为此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中未出现任何故障,达到临床使用要求。代表们一致要求该机投入批量生产,以供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肺机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用作暂时代替人体的心肺功能,是心肺外科的重要设备之一。 TXO4型人工心肺机为单泵组合式,主机为三只单泵,TXO4型人工心肺机采用鼓泡式氧合器作为人工肺,该机另备有曲管形氧合器架和袋式氧合器架,可供安装曲管形氧合器和袋式氧合器之用。  相似文献   

6.
赵燕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28(2):119-120,99
以病员作为信号源对体外反搏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检测既不方便又不实际,本研究利用单片机模拟输出多种心电波形和反搏前、反搏中的颞脉波能解决此问题。实验表明研制出的体外反搏机用心电和颞脉波信号发生器运作良好,具有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我国医疗卫生界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全国体外循环设备情报网、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体外循环设备技术交流会于1986年6月17~19日在广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脏病学、肾脏病学和肝脏病学的内、外科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130余人出席了这次技术交流会。会议交流了人工心肺机、人工肾、人工肝之类体外循环设备的新技术、新装置、新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经验、基础理论研究等论文90余篇。综观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1953年Gibbon研制成人工心肺机后,三十年来,体外循环技术和人工心肺机均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亦越趋扩大,但距生理和临床要求相差毕竟还很远,转流后(特别是两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转流)还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其中微栓塞颇为常见,临床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1953年Gibbon研制成人工心肺机后,三十年来,体外循环技术和人工心肺机均有了很大的改进,应用范围亦越趋扩大,但距生理和临床要求相差毕竟还很远,转流后(特别是两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转流)还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其中微栓塞颇为常见,临床危害很大,直接影响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人工心肺机设备和灌注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和提高。为此,上海医疗器械厂同上海市胸科医院等单位共同协作,在原有的Ⅰ、Ⅱ、Ⅲ型人工心肺机的基础上,改进和研制出TX04型人工心肺机(简称Ⅳ)。该机是由TXT12型滚压式血泵、TXT31型热交换水箱、TXT51型血液热交换器等附件组成(见图1),是进行体外循环手(1)TXT51型血液热交换器(2)TXT12型滚压式血泵(3)主机(4)TXT31型水箱术的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新型设备。我院于1982年6月应用上海Ⅳ型人工心肺机,在作离体试验和动物试验的基础上用于临床,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反搏的原理、装置、方法:报告用体外反搏治疗23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症状和心电图都得到了恢复和改善,总有效率为86.95%,显效率52.17%。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反搏对犬冠状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外周压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监测犬冠状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外周压力,发现体外反搏能明显地逐渐提高犬冠状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的外周压力,反搏开始后即开始升高,反搏30min时达到高峰,在反搏的60min中,记录到逐渐增大的反搏波,展示侧支循环逐渐建立开放的动态过程。结果提示体外反搏能快速和有效地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开放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临床心脏病学的心肺机和心肺转流技术的诞生、改进、发展历程,以及其核心技术-人工氧合器的产生和进步,进而评述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进步对医学发展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鼓泡式氧合器是国内外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最广泛应用的血气交换装置(人工肺),是人工心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暂时替代患者的肺功能,将静脉血氧化使之成为动脉血,并通过血泵(人工心)将动脉血回输患者体内,维持生命。这种多功能微泡氧合器已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共同研制成功,八月三十日在沪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5.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了解体外反搏(吸氧)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全部受试者采用HP Sonos 100多功能超声心动图仪做常规脉冲多普勒检查,同步记录心电图,观察患者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多个参数.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后VE/VAEi/Ai的比值分别提高了22%,35%(P<0.001).体外反搏(吸氧)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确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四十余年来,心血管外科的飞速发展与J.H.Gibbon Jr.有极密切的关系。1973年他首次发表用人工心肺装置维持动物循环的论文,以后 Dennis,Lillehei等继起进行深入研究,为近代的人工心肺机奠定基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医学中心均应用转子泵作为人工心脏,用氧合器代替人工肺。氧合器(人工肺)开始时为鼓泡型,其后转蝶型风行,近十余年来又为经改良过的鼓泡氧合器所替代。四十余年来虽有反复,但万变不离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了逐步缩短体外循环管道对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手术输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至2010年体重10kg以下病人4822例,分为3组:组1(n=1265)Dedico901/902/Medtronic氧合器+Stockert II/Jostra HL20人工心肺机;组2(n=2534)Rx-05氧合器+Stockert II/Jostra HL20人工心肺机;组3(n=1023)Rx-05氧合器+Jostra HL30人工心肺机。比较各组预充总量,红细胞悬液的使用量和血球压积。结果组3和组2的预充量显著低于组1预充量(组1,718±15ml;组2,458±15ml;组3,334±8ml,P〈0.001)。围术期各组血球压积无显著差异;然而各组在预充液中加入的红细胞悬液有显著差异(组1,313±5 ml;组2,205±5ml;组3,167±8ml,P〈0.001),体外循环转流中加入的红细胞悬液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组1,117±8ml;组2,88±7ml;组3,60±8ml,P〈0.001)。结论通过改进氧合器和缩短管道长度能减少预充量和总用血量,逐步向不用血心脏外科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体外反搏降低心脏后负荷的机理,分析影响治疗安全的原因,提出反搏治疗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3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FMFM)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精细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142.43±18.65 vs. 136.48±15.67;81.19±10.60 vs.74.52±1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体外反搏能更好地改善颅脑外术后早期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胞融合 ( 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 ,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 1个双核或多核细胞 ,不经有性过程而得到杂种细胞。自细胞融合技术 ( Barski,1961)创建至今 ,依据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的不同可分为 :1)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 ;2 )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 ;3 )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 ,此外还有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在保证助融剂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 ,细胞融合成功与否及融合率取决于实验所选择的亲代细胞。目前 ,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