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联合抗真菌药物在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预防其复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重度VVC的患者共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于第1、第4天阴道放克霉唑阴道片0.5g,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g,qd,连用7d;研究组上述治疗后阴道继续放阴道用乳杆菌活菌0.25g,qn,连用14d;分别于停药后7~14d、28~35d及2个月复查,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是否有复发。结果停药后7~14d,研究组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效率为86.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28—35d,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效率为8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为O%,对照组为10.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VVC在抗真菌治疗后给予阴道放乳杆菌活菌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杆菌制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至7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确诊为VVC的患者分为3组,单纯使用达克宁栓者(A组)40例,联合使用达克宁栓及定君生阴道栓者(B组)40例,单纯使用定君生者40例(C组),进行对照。对3组的临床症状及真菌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停药3~5 d时,A、B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低于A、B两组(P<0.05);停药30~37 d时,A、C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在应用阴道用乳杆菌治疗VVC时,应首先应用抗真菌药物,当真菌感染得以控制之后再使用乳杆菌,帮助恢复阴道内菌群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君生联合两性霉素B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妊娠期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16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君生,分别于治疗后10、30和60 d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阴道分泌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60 d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2% vs 82.76%,P<0.05);治疗后60d治疗组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2.07% vs 29.31%,P<0.05).结论 定君生联合两性霉素B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其治疗效果维持时间长,可较好的预防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4.
乳杆菌活菌制剂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克霉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将169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2种治疗方法。A组(85例),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与克霉唑联合用药:每日晨1粒定君生胶囊塞入阴道,且每日晚1片克霉唑栓塞入阴道,连续用药10 d;B组(84例),单用克霉唑,每晚1片克霉唑栓塞入阴道,连续用药10 d。2组患者经治疗的5 d、10 d、停药后7 d及月经来潮后复检,临床进行综合评价并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第5天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比B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治疗第5天的无效率比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第10天2组间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停药后7 d、月经来潮后的总有效率A组比B组明显增高,复发率A组比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克霉唑较单用克霉唑能更快起效,并且有效减少停药后7 d及月经来潮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乳杆菌的功能状态及治疗后阴道乳杆菌的重建情况, 为BV与VVC的乳杆菌补充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BV与VVC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女性各30例, 采用前后对照、标准对照的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阴道乳杆菌功能(定植密度、乳杆菌分级、产酸能力、产H2O2能力、体外增殖能力)研究该阴道炎症状态下阴道乳杆菌功能的变化和重建情况。

结果

BV患者阴道乳杆菌定植密度为(5.87±1.83)个/HP, 阴道乳杆菌分级正常比例仅为6.67%, H2O2阳性率53.33%, 24 h pH值为5.45, 24 h菌液浊度为23.7 MCF。BV患者治愈后阴道乳杆菌定植密度为(45.28±15.05)个/HP, 乳杆菌分级正常比例为54.55%, H2O2阳性率81.82%, 24 h pH值为4.49, 24 h菌液浊度为46.6 MCF。VVC患者阴道乳杆菌定植密度为(48.53±10.59)个/HP, 乳杆菌分级正常比例为73.33%, H2O2阳性率为80.00%, 24 h pH值为4.41, 24 h菌液浊度为52.2 MCF。VVC患者治愈后阴道乳杆菌定植密度为(47.95±10.28)个/HP, 乳杆菌分级正常比例为90.48%, H2O2阳性率85.71%, 24 h pH值为4.33, 24 h菌液浊度为51.3 MCF。

结论

BV患者阴道乳杆菌功能减退, 治愈后未能完全重建, 需帮助恢复阴道乳杆菌功能状态。VVC患者阴道乳杆菌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清洁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清洁度的情况。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随机选取1000例念珠菌阳性分泌物,对其阴道清洁度进行观察。结果1000例念珠菌阳性分泌物中,阴道清洁度Ⅳ度有606例,阴道清洁度Ⅲ度有279例,阴道清洁度Ⅱ度有82例,阴道清洁度Ⅰ度有33例。结论虽然大多数念珠菌阳性分泌物(88.5%)阴道清洁度异常(Ⅲ~Ⅳ度),但仍然有少数念珠菌阳性分泌物(11.5%)阴道清洁度属于正常(Ⅰ~Ⅱ度)。这一结果应有助于临床妇产科医生在为患者做常规妇检、在外观性状上对阴道分泌物作判断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治疗方法。方法确诊为RVVC的患者82例,用氟康唑加制霉菌素治疗至真菌学转阴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上述抗真菌巩固后采用阴道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对照组连续进行6个月的抗真菌巩固治疗。结果2组近期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而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能够预防RVVC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物中脂肪酸组分(以下称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探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生态制剂疗法。方法不同浓度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及作用不同时间的抑菌效果;对2003年9月~2004年1月57例VVC患者分别给予抑菌液(试验组)及达克宁栓(对照组)进行治疗,并做相关细菌培养及疗效判定。结果(1)体外试验中抑菌液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1:2浓度(乙酸含量0.8mg/ml)抑制作用随着时闻的延长而增强,12h达100%;对乳杆菌无抑制作用。(2)体内试验中抑菌液使阴道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使阴道pH明显降低(P〈0.05),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克宁栓使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阴道pH无变化。(3)2组1疗程治愈率及1个月复查治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4)副反应: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菌液在体内外对白假丝酵母茵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降低阴道pH;对阴道乳杆菌数量无影响;无副作用;可用于VVC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通过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定菌生)与灭滴灵对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经临床及化验室检查证实无其他疾病并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的BV患者60例,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30例,灭滴灵对照30例,治疗1个疗程(10),停药3天复查。结果:乳杆菌活胶囊制剂和灭滴灵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二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7.3%及77.8%,治疗前后实验室无明显改变。结论: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与阴道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联合及序贯应用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的有效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40例SVVC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以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序贯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先行治疗随后序贯应用乳杆菌制剂)、联合组(克霉唑阴道片与乳杆菌制剂同时联合用药)及单纯用药组(仅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各80例。3组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后第14~21天进行第1次复查,第28~35天进行第2次复查,观察2次复查后的乳杆菌分级、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第1次复查时,序贯组及联合组患者阴道内乳杆菌数量较单纯用药组均显著增加(P=0.001);序贯组、联合组、单纯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78.8%、85.0%、63.8%,序贯组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该2组与单纯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2)。第2次复查时3组患者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序贯组、联合组、单纯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67.5%、66.3%、48.8%,序贯组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该2组与单纯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25)。序贯组、联合组、单纯用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4.3%、22.1%、23.5%,序贯组明显低于联合组及单纯用药组(P=0.033)。结论克霉唑阴道片与乳杆菌制剂联合及序贯用药治疗SVVC均可达到更高的有效率,序贯用药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VV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咪康唑栓400 mg/晚,1次/d,阴道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0.25 g/晨,1次/d,阴道给药,两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阴道乳酸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其母婴结局。结果 2周后复诊,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χ2=4.23,P0.05)。结论 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VVC患者的效果好,能增加阴道乳酸菌数量,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并可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其早产、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表达及意义。收集RVVC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VVC)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阴道分泌物各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中SP-A蛋白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中SP-A的基因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中SP-A蛋白的含量发现,VVC组的S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VVC组的SP-A高于对照组及VVC组(P0.05)。RT-PCR检测结果发现,VVC组的SP-A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VVC组的SP-A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VVC组(P0.05)。SP-A可能是RVVC患者抗假丝酵母菌的重要物质,其性质或数量的改变可能在RVV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酸菌联合氟康唑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03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杆菌阴道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妊娠中晚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孕13~36周单胎妊娠期妇女560例,取其阴道分泌物,经革兰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症反应等)状况评价,检测阴道分泌物成分、阴道病原菌类型。对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根据是否接受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乳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不采用药物干预。追踪随访所有孕妇的妊娠情况,比较阴道微生态正常组、微生态失调治疗组及微生态失调对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560例研究对象中,阴道微生态正常 335 例(59.82%),微生态失调225例(40.18%)。225例微生态失调孕妇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32例(14.22%),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56例(24.89%),滴虫性阴道炎(triehomonal vaginitis,TV)11例(4.89%),BV和VVC混合感染4例(1.78%),BV和TV混合感染3例(1.33%),菌群增殖过度75例(33.33%),菌群抑制44例(19.56%)。微生态失调组pH值>4.5、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微生态正常组(χ2=55.59~340.06,Ps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容易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调,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乳杆菌活菌胶囊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邱俊杰  熊礼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248-1254, 1261
目的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与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女性阴道乳杆菌方法,同时探究不同阴道微生态背景的汉族育龄女性阴道内乳杆菌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260例汉族育龄女性阴道拭子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及乳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阴道微生态鉴定结果分为正常组(173例)、中间型细菌性阴道病组(IBV,55例)、细菌性阴道病组(BV,9例)和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病组(VVC,23例),分离乳杆菌并进行纯化培养,纯化的乳杆菌经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种方法鉴定的一致率为95.3%。260例标本中149例(57.3%)检出了乳杆菌,共发现17种乳杆菌,检出的乳杆菌分布于5个乳杆菌系统发育群,其中分离出较多的乳杆菌为卷曲乳杆菌(47例)、加氏乳杆菌(38例)、阴道乳杆菌(21例)。正常组116例(67.1%)标本分离出乳杆菌,IBV组19例(34.5%),BV组2例(22.2%),VVC组12例(52.2%)。正常育龄女性与患BV女性乳杆菌种类与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6 0,P<0.000 1),与患VVC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3 0,P=0.160 0)。与其他组相比,正常组育龄女性中分离出卷曲乳杆菌的比例显著高于BV组和VVC组(χ2=4.548 0,P=0.033 0;χ2=5.605 0,P=0.020 0),VVC组育龄女性分离出加氏乳杆菌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χ2=5.090 0,P=0.035 0)。结论对比16S rRNA基因测序与MALDITOF MS方法的乳杆菌鉴定结果,除了阴道乳杆菌和人阴道乳杆菌出现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其余15种乳杆菌鉴定结果一致性均为100%,但基于测序与基于质谱的方法产生的乳杆菌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卷曲乳杆菌可能是反映育龄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的重要标志物,加氏乳杆菌可能与女性VV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阴道微生态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已成为近期医学研究的焦点。阴道内定植有多种微生物,其中优势菌为乳杆菌,维持着阴道内正常pH。当机体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或者内分泌系统紊乱时,机会致病菌占据优势,极易诱发阴道炎性病变,严重影响妊娠期女性正常生活,并且对胎儿的发育及健康成长造成威胁,导致早产和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阴道菌群毒力强弱具有差异性,感染所致的阴道炎性疾病容易复发且不易根除,因此在治疗方面,临床医师需要根据个体化原则指导用药。本文对近年来阴道微生态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合并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对86例复发性VVC(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219例单纯性VVC患者以及健康妇女200例,分别进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检测;所有VVC病例均进行真菌培养。RVVC组和单纯VVC组与对照组之间Uu、Mh及Uu混合Mh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之间CT和CT混合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Uu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T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VVC患者合并Uu感染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假丝酵母菌与Uu混合感染可能导致VVC的发生和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