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碳二元酸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链二元酸(long-chain dicarboxylic acid,DCA)是指C10以上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它们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大环麝香、工程塑料、耐寒增塑剂、尼龙纤维、热熔胶以及液晶的合成,也是医药和农药合成的原料。其中十二碳二元酸(DCA12)市场需求量较大,主要用于合成高级工程塑料尼龙1212、服装用尼龙热熔胶和高级涂料等,目前由化学法和发酵法生产。由于发酵法其原料来源容易、生产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等待点,深受重视。国内外对发酵法制取DCA12的研究较为深入^[1-6],1998年我国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7]。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SP—UV—56是一株高产十三碳二元酸(DCA13)生产菌^[8],已用于工业发酵生产DCA13。现报道该突变株在10L罐发酵生产DCA12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十二碳二元酸(DC12)工业发酵生产新工艺”和“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五碳二元酸(DC15)新工艺”。在 1998年 11月 9日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鉴定会上同时通过了。 据查新结果表明,DC12研究的总体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是国际上首家用生物工程技术工业化DC12。该产品技术先进成熟,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大,是合成高级工程塑料尼龙1212,高档服装用热熔胶,高级涂料和树脂等的重要原料。专家建议,加快产业化速度,以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二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发酵新工艺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开发的“十二碳二元酸(DC12)工业发酵生产新工艺”和“微生物发酵生产十五碳二元酸(DC15)新工艺”在1998年11月9日同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鉴定会的鉴定.据查新结果表明,DC12研究的总体技术水平为国际领先,是国际上首家用生物工程技术工业化生产DC12该产品技术先进成熟、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大,是合成高级工程塑料尼龙1212,高档服装用热熔胶、高级涂料和树脂等的重要原料。专家建议,加快产业化速度,以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DC12的新工艺亦已完成2…  相似文献   

4.
所谓长链二元酸是指碳链中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它们是一类用途广泛和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化工上合成高级麝香香料、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档尼龙热熔胶、高温电解质,高级尼龙粉末涂料和油漆、高级润滑油、耐寒性增塑剂、树脂、聚酐、医药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材料。  相似文献   

5.
长链二元酸的用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89-389
1长链二元酸的用途 长链二元酸是一类有着重要和广泛工业用途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制造高级香料、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档尼龙热熔胶、高温电介质、高级润滑油、高级油漆和涂料、耐寒性增塑剂、树脂、医药和农药的重要原料。1.1合成高级香料 十一碳至十八碳二元酸(DC11-DC18)可以合成具有不同香型的大环酮,见表1。 DC15和DC16,经过不同的合成路线,都可以合成环十五酮和麝香酮(即3-甲基环十五酮)。麝香酮是天然麝香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而天然麝香稀罕难得,由于保护野生动物,更是奇缺,合成…  相似文献   

6.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2,29(2):104-104
1 汽车工业是特种尼龙树脂的最大应用领域。1998年以前国内的消费量约为3000吨/年,使用的主要品种是尼龙11和尼龙12。进口价格为14万元/吨(人民币),共4.2亿元; 2 我国每年进口服装用高档尼龙热溶胶1500吨,8万元/吨,共1.2亿元; 3 我国每年进口汽车、纺织、航空工业用的高级尼龙粉末涂料约1000吨,12万  相似文献   

7.
新兴的绿色化学工业──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4):309-309
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是绿色化学生物合成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开发的成功和工业化生产,形成一个新兴的绿色化学工业。 长链二元酸(Long chain dicarboxylic acids),是指碳链中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包括饱和及不饱和二羧酸,它们是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是化学工业中合成高级香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档热熔胶、高温电介质、高级喷漆和涂料、耐寒性增塑剂、树脂、医药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料。这些长链二元酸,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大多数饱和长链二元酸,在化学…  相似文献   

8.
《生物加工过程》2008,6(5):35-3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海南投资兴建的年产6万t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已获批准。该套生物柴油装置将建于中海油东方化工城富岛一期化肥装置后面。项目将利用麻风树(又名小桐子)作为原料进行生产。1kg果可榨取约0.3kg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9.
韩国工业大学KAIST的Sang—YupLee教授(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在2009年11月26日召开的亚洲太平洋生物化学工程学会议上公布.用植物原料成功地生产出尼龙原料1,4-二氨基丁醇(1.4-diaminobutan01)。Lee教授的研究小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以大肠杆菌为中心的微生物来生产琥珀酸、  相似文献   

10.
《生物产业技术》2012,(4):56-57
2012年2月13日,日本味之素公司和东丽公司宣布,在以赖氨酸为原料生产纤维尼龙的事业化过程中进行共同研究。味之素公司用酶催化反应使发酵法生产的赖氨酸转变成1,5.戊二胺(1,5.PD),东丽公司利用己二酸与之聚合生成尼龙56并加工成纤维。  相似文献   

11.
植物脂肪酸合成基因工程动态林定松,罗闰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长沙410125)前言植物脂肪酸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植物代谢产物,已广泛用作工业产品的原料。世界上生产的植物油,约三分之二食用,近三分之一用于非食用制品,如润滑剂、增塑剂、表...  相似文献   

12.
曲酸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食品酿造业操作工人的双手总是显得白嫩这一现象,生物化学家受此现象启发并进行研究,发现豆酱、酱、酒、醋等的酿造过程中发酵菌曲霉菌(Aspergilussp.)产生了一种天然产物,经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分析,确定是一种5羟基2羟甲基γ吡喃酮化合物,定名为曲酸(KojicAcid)。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明曲酸是皮肤细胞合成黑色素(Melanin)关键酶酪氨酸氧化酶的专特性抑制剂,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肯定了曲酸祛斑、阻滞色素沉着、使皮肤美白的独特功效。曲酸的应用,使美白祛斑化妆品更新换代,在国外各种牌号的含曲酸高档化妆品已相继投入市场。本研究生产的生物高技术新产品—曲酸制剂,为我国化妆品生产厂家开发高级曲酸化妆品提供优质廉价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分类号TQ92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016209(1999)03027981十三碳二元酸(DC13)是化学合成麝香T香料和尼龙1313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DC13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用化学方法难以合成,只能从菜籽油中提出甘油芥酸酯再经…  相似文献   

14.
培养小鼠髓系DC2.4细胞,加入LPS(阳性对照组)或甘草甜素,用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MHCII、CD86及CD40的表达、4-氨基安替比林(4-AAP)比色检测DC内酸性磷酸酶活性、ELISA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浓度,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刺激后,DC表面树突状突起增多,表面分子MHCⅡ、CD86及CD40表达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培养上清中IL-12浓度升高,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也明显增强。结果表明,甘草甜素能够促进小鼠髓系DC2.4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与正常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负荷Der p2抗原后表达表面分子(CD11c、CD86)和细胞因子(IL-10、IL-12p70)的差异及其对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过敏性哮喘发生中DC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从哮喘组和对照组提取骨髓培养DC,第五天负荷Der p2,24小时后吹打收集细胞,观察DC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后细胞表面CD11c、CD86表达。并留取负荷Der f2前后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10及IL-12p70含量。同时以DC:反应细胞比例为1:10混合培养,72 h后ELISA法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IL-4、IL-5、IFN-γ的水平。结果:1负荷Der p2后,哮喘组CD86、CD11c表达比对照组高,分别为(t=11,P0.05)(t=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细胞因子分泌方面,Der p2负荷前,两组DC均能分泌IL-10与IL-12p70,IL-10水平哮喘组高(t=9.5,P0.05),而IL-12p70水平对照组高(P0.05);负荷Der p2后,对照组IL-10、IL-12p7分泌量比负荷前明显增加(P0.05),哮喘组无明显差异(P0.05);3在DC刺激同种T细胞因子分泌方面,负荷Der p2后哮喘组DC刺激T细胞分泌IL-4、IL-5分泌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刺激INF-γ能力降低(P0.05)。结论:DC在过敏性哮喘中起着重要作用,异常DC通过增加CD86、CD11c的表达和减少IL-10及IL-12的合成,致使T细胞向Th2细胞优势分化。  相似文献   

16.
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葡萄糖醛酸是细胞内重要的糖基供体,参与多种代谢途径,也是体外进行糖基化反应的重要糖基供体,但其价格昂贵、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大量使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基于此,利用双酶偶联法氧化UDP-葡萄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并研究反应产物的合成情况。以UDP-葡萄糖为底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为辅因子,利用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源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lucose dehydrogenase,UGD)、猪源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双酶偶联催化合成UDP-葡萄糖醛酸,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确定产物的结构及产物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利用双酶偶联法氧化UDP-葡萄糖所得到的产物为UDP-葡萄糖醛酸。在UGD的作用下,氧化UDP-葡萄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同时辅因子NAD+在LDH的作用下实现循环再生,减少高能产物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对反应的反馈抑制作用,产物的生成率约为60.17%。研究提高了产物UDP-葡萄糖醛酸产物生成量,为后续工业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塞美松中间体的C1,4脱氢和11α-羟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塞美松 (Dexamethasone)为高效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临床上广泛使用。开拓用梯可吉宁 (Tigogenin)为起始原料生产从化学结构和合成技术上讲较为合理 ,而且适合于资源综合利用[1] 。在合成过程中 ,除了A环需引入C1,2 和C4 ,5两个双键 (含C-3 羟基氧化 )外 ,还需用微生物法在C-11位引入羟基。国外常采用化学法脱氢 ,然后再用霉菌 11α 羟基化[2 ,3 ] 。本文报道用两类微生物菌种 ,节杆菌 (Arthrobactersp .)AX86和绿僵菌 (Metarhiziumsp .)M 88,混合转化一步完成脱氢和羟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槐小卷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芬  阎晓华  韩艳  盛承发  孟宪佐 《生态学报》2001,21(10):1583-1588
林间试验研究了用合成性信息素(反,反)-8,10-十二碳双烯-1-醇(E8,E10-12,OH)和(反,反)-8,10-十二碳双烯乙酸酯(E8,E10-12,Ac)(2:3)诱捕法防治行道树害虫槐小卷蛾(Cydia trasias Meyrick)的防治效果,诱捕区长500米,宽40米,三角形粘胶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约3m的国槐树侧枝上,诱捕器间距约15m,共悬挂62个诱捕器,对照区长250m,与诱捕区相距400米,防治效果用活雌蛾诱捕器,粘翅活雌蛾交配率以及国槐叶柄和果荚的受害率进行评价,槐小卷蛾一年有3次成虫发生高峰期,雌雄性比接近1:1,在诱捕区内,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发生期间分别诱集到雄蛾2268,2149和2342头,在越冬代和第二代成虫发生盛期,诱捕区内活雌蛾诱捕器诱捕雄蛾的数量比对照区明显减少(P<0.01),诱捕区内粘翅雌蛾的交配率比对照下降86.0%,在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末期,诱捕区内叶柄及果荚被蛀率分别比对照降低63.51%,68.47%和73.45%(P<0.01),试验结果表明,用合成性信息素诱捕法防治槐小卷蛾效果明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N-(膦羧甲基)α-甘氨酸的化学合成及其在除草剂方面的应用。该化合物有五条合成路线:曼尼斯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其他反应。其中曼尼斯反应较简便,可由甘氨酸、甲醛和亚磷酸酯一步合成标题化合物。N-(膦羧甲基)α-甘氨酸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传导型叶片喷药除草剂,它能有效地控制世界上危害最大的78种恶性杂草中的76种,还能“斩草除根”。除草机理为竞争性抑制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ase)。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二酸是一种葡萄糖衍生物,可作为原料制备多种聚合物和生物质新能源,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葡萄糖二酸也具有调控体内激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癌症病发的作用,它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关注度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目前葡萄糖二酸的制备主要依靠化学氧化法生产,用微生物法合成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综述了葡萄糖二酸的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其生产方法及测定手段,并对微生物法生产葡萄糖二酸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