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模式标本的考订,指出大苞茶的原始描述中关于子房特征的部分与模式标本的实际性状不符,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修订。基于修订后的形态特征,该“绝迹”物种在模式产地的周边地区被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2.
王雨芊  刘强  吴训锋  李金龙  王博轶  潘博 《广西植物》2020,40(11):1623-1627
孟连苞叶兰(Brachycorythis menglianensis)自2001年发表以来,再也没有被发现和记录过。由于能够用于分类学参考的仅为模式标本和依据标本绘制的素描图,加之原始文献的描述不够细致,以致于Henrik Æ Pedersen将其作为长叶苞叶兰(B. henryi)的异名处理。时隔十五年后,我们在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野外兰科植物考察时,有幸重新发现了该种。通过对其新鲜带花植株的详细比对之后,发现孟连苞叶兰与长叶苞叶兰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孟连苞叶兰叶片卵圆形,叶片大小(2.5- 4.7 × 1.7-2.3 cm)、唇瓣密被疣状突起且先端缺刻或2裂等特征,明显有别于长叶苞叶兰。因此,在该研究中支持孟连苞叶兰的分类学地位,同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生境以及生存现状等信息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苞山茶(Camelliagranthamiana)的野外种群结构,揭示大苞山茶种群的更新过程及发展趋势,可为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广东省紫金县内的两个大苞山茶种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绘制存活曲线和种群生存力函数曲线,并采用种群数量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对大苞山茶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大苞山茶的种群均为幼龄个体占比高的金字塔型结构,鹿子嶂种群和杨梅坝种群的幼龄个体(Ⅰ、Ⅱ龄级)分别占总数的71.48%、64.32%,但幼苗死亡率高;2)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说明大苞山茶各龄级死亡率基本相同;3)两个种群在忽略外部干扰时的数量动态指数(Vpi)和考虑外部干扰时的数量动态指数(V′pi)均大于0,而V′pi趋近于0,属于不稳定的增长型种群,其中,杨梅坝种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好;4)生存函数分析表明,两个种群的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在Ⅰ、Ⅱ龄级达到了平衡, Ⅴ龄级后生存曲线变化幅度变小,有限的个体开始进入生理衰退期; 5)时间序列预测的结果为:在经历未来2、4、6、8龄级后,每个龄级的个体数量均有...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山茶属连蕊茶组(Camellia Sect. Theopsis)和毛蕊茶组(Camellia Sect. Eriandria)的花粉形态研究,为2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鉴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2组植物的20种(变种)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20种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植物主要为中等花粉(25~50μm)和大花粉(50~100μm),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长球形,萌发孔类型为3孔沟型。(2)花粉的外壁纹饰主要包括孔穴状、疣状和颗粒状3种纹饰类型,长管连蕊茶(C. elongata)为孔穴状纹饰,蒙自连蕊茶(C. forrestii)和尖萼蒙自连蕊茶(C. forrestii var. acutisepala)为疣状纹饰,其余17种(变种)均为颗粒状纹饰。研究推测2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孔穴状→颗粒状→疣状。花粉的形态特征支持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植物为单系类群的观点,但作孚连蕊茶(C. tsofuii)和荔波连蕊茶(C. lipoensis)作为变种的分类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茶属连蕊茶组6种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山茶属(Camelliaa)连蕊茶组(Sect.Theopsis Coh.St.)6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这6种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4大类型:皱波状(肖长尖连蕊茶Camellia subacutissima Chang和岳麓连蕊茶Chandelii Sealy);不规则皱网状(毛柄连蕊茶C.fraternal Hance和七瓣连蕊茶C.septempetala Changet L.L.Qi);脑纹状(柃叶连蕊茶C.euryoides Lindl.);穴状(小长尾连蕊茶C.parvicaudata Chang)。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可为组内种间的区分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国  杨楠 《四川动物》2008,27(2):238-238
2007年5月5日,在四川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 m的常绿阔叶林中,采到蛇类标本一号.经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尔宓院士鉴定为瓦屋山腹链蛇Amphiesma metusium lnger, Zhao, Shaffer, and Wu, 1990,标本保存于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本次采集是该蛇发表十多年后再次在异地被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鞘尾蝠科(Emballonuridae)墓蝠属(Taphozous)在全世界共有14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 2019),分布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Kitchener et al., 1993)。该属在我国仅分布2种,即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和大墓蝠(Taphozous theobaldi),前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澳门和香港(蒋志刚等,2015),为广布种;后者文献记录甚少,标本稀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a虫龄鉴别特征,为准确、快速识别茶蚜龄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分别对两翅型茶蚜各龄期若蚜和成蚜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7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无翅型和有翅型茶蚜的7个指标在各虫龄中均存在差异。不同龄期无翅型茶蚜体长、后足胫节长度和有翅型茶蚜后足胫节长度在不同龄期若蚜和成蚜间存在部分重叠或无,可用于鉴定茶蚜虫龄。此外,翅基发育程度可用于区分3和4龄若蚜,触角节数可用于区分1和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尾片的外部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若蚜和成蚜。【结论】无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体长和后足胫节长度,而有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后足胫节长度,同时结合胸部翅基发育、不同龄期触角节数及尾片形态等,可准确识别两翅型不同龄期的茶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茶/油茶嫁接苗叶片在形态和代谢产物上的变化,以茶‘舒茶早’品种(Camellia sinensis ‘Shuchazao’)为接穗,大别山野生油茶(C. oleifera)为砧木进行根颈嫁接,对嫁接体、茶树和油茶的叶片形态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油茶嫁接体叶片在形态上更接近于茶,而嫁接体叶片形态学指标却受到了油茶的影响。嫁接体叶片中的氨基酸、嘌呤碱和多酚含量比油茶叶片高,其中茶氨酸含量比油茶显著提高。嫁接体叶片中含有酚酸,而在油茶中未被检出。嫁接体叶片中咖啡碱含量比茶树叶片显著下降。这对茶、油茶的栽培,茶树次级代谢及次级代谢物的转运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的形态描述,对丹霞和喀斯特地貌4个分布点的植株宏观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丹霞梧桐的叶柄、叶片、花序、雄蕊、蓇葖果、花萼等特征与其原始文献的描述明显不同,且原始描述缺少败育雄蕊、败育子房、及花萼、果皮、种皮在发育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等特征。因此,对丹霞梧桐形态描述进行了修订或补充,并提供图片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獐(Hydropotes inermis)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及长江两岸,在1949年以后的多篇文献中没有发现对吉林省獐分布的记载。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于吉林省白山市(原浑江市)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獐有效照片21张,有效视频时长总计600 s。在后续的野外调查中,研究者现场拍摄到獐幼崽活体及大量獐的活动痕迹,确认獐在吉林省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南山茶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对南山茶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南山茶果皮中分离并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奈酚(2)、原儿茶酸(3)、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6→1)-2′′′,4′′′-O-二乙酰基-α-L-鼠李糖基-(3→1)-2′′′′,3′′′′,4′′′′-O-三乙酰基-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6→1)-4′′′-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3→1)-3′′′′-O-乙酰基-α-L-鼠李糖苷(5)、3-甲氧基鞣花酸(6)、鞣花酸(7)、羽扇豆烷醇(8)、β-谷甾醇(9)和胡萝卜苷(10)。化合物2、6、7均为首次从南山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7为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李彦福  霍达  王进 《生物资源》2018,40(4):377-381
介绍了西南红山茶在盘州境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对84棵样树的综合测量和分析,报道了盘州西南红山茶叶、花和果实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结果显示,西南红山茶是西部高海拔地区的特色油茶经济物种,它不仅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目前还处于野生野长的自然状态,对其研究报道尚少,导致西南红山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也分析了当地西南红山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西南红山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树中内生菌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见明 《广西植物》2008,28(1):82-85
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43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62株涉及11个属,茎部55株涉及9个属,叶部26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茶树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香气是茶叶的重要品质之一,萜类物质不仅香气好,而且沸点普遍较高,是构成茶叶香气的重要物质基础,决定着茶叶的香气品质,也可作为茶叶香型划分的依据。在植物中,倍半萜、多萜醇等通过胞质中的甲瓦龙酸(MVA)途径合成。HMG-Co A还原酶(HMGR)催化HMG-Co A(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生成甲瓦龙酸,是依赖MVA萜类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反应。为了有助于理解茶树萜类合成的分子遗传机制,通过RACE-PCR方法从茶树中克隆了一个编码HMG-Co A还原酶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s HMGR1),该序列由1 979 bp组成,包含一个1 72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73个氨基酸。其推定的编码蛋白与橡胶树、旱莲木、人参、荔枝、西洋参、丹参、罗汉果及龙眼的同源蛋白具有80%~82%的序列一致性。利用Cs HMGR1和其它物种HMGR同源蛋白的催化区域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其属于真核生物I类HMGR家族。结构分析表明,Cs HMGR1含有两个跨膜区,推测其与其它真核生物同源蛋白类似地定位于内质网上;含有两个HMG-Co A结合位点、两个NADPH结合位点、四个保守的催化活性残基及一个磷酸化位点,说明磷酸化/去磷酸化很可能也是其活性调节的重要方式。表达分析表明,Cs HMGR1在"大叶龙"叶芽、母株叶芽及花芽都有较强的表达。其表达调控及生理活性对茶叶品质可能有重要影响,并在其功能解析的基础上,有可能作为茶叶品质鉴定及育种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茶树‘龙井长叶’为材料,克隆获得了茶树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CsLEA5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515 bp,包含一个37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3.5 kD,理论等电点为5.92。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LEA5为高亲水性和稳定性蛋白,且含有一个典型的LEA_3保守结构域,属于LEA蛋白中LEA_3亚家族成员。CsLEA5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乙烯响应元件(ERE)、胁迫响应元件(STRE)、创伤响应元件(WUN motif)及MYB、MYC转录因子识别位点等。qRT PCR分析显示,CsLEA5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嫩茎,而在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较低,且CsLEA5基因表达受低温和干旱胁迫的诱导。研究表明,CsLEA5基因可能在茶树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对了解茶树抗逆分子机制,筛选抗性候选基因资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实验以茶树品种‘紫娟’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茶树cDNA中克隆得到一个R2R3-MYB型基因(CsMYB12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sMYB12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915bp,编码30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34.07kD,理论等电点为8.69,含有2个保守的MYB结构域,编码1个R2R3-MYB蛋白;CsMYB123蛋白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MYB转录因子家族第五亚组的AtMYB123亲缘关系最近;CsMYB123属于亲水性蛋白,无N端信号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上。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sMYB123基因在茶树各组织的表达量大小依次为:一芽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老茎嫩茎,且在一芽一叶中的表达量是嫩茎的15.68倍;但CsMYB123的表达受IAA、ABA、ETH和GA3的抑制。花青素含量检测显示,茶树‘紫娟’各组织中花青素的含量高低依次为:第二叶一芽一叶第三叶第四叶嫩茎老茎,且第二叶和一芽一叶的含量分别为老茎的15倍和11倍。研究发现,CsMYB123基因在茶树‘紫娟’的新稍中高水平表达,且其表达模式与不同组织中的花青素含量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推测CsMYB123基因与茶树花青素合成的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9.
The chromosome number and karyotype of Camellia azalea were report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 The species showed in somatic cells the round prochromosome type of the interphase nuclei and the interstitial type of the prophase chromosomes. It was a diploid , and the karyotype could be formulated as 2n = 2x = 30 = 28m (1SAT ) + 2sm, belonging to Stebbins’1B type. The third, fourth, ninth, tenth, eleventh and twelfth chromosomes had secondary constriction respectively, and one satellite had been found on the fifteenth chromosome. The cytological results supported the suggestion that C. azalea was primitive species in Sect . Camellia of the genus Camellia. A clue on selecting parents was also proposed due to the chromosome numbers and the position in Sect. Camel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