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古老的三叶虫及一些古杯组合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虫是寒武纪地球上最特征、种类多、分布广、数量最多的动物,故寒武纪也有"三叶虫时期"之称.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以三叶虫的出现,作为寒武纪开始的标志.只是近年来,才倾向于将最古老的多门类带壳动物化石的出现,作为寒武纪的开端.然而至今仍有人坚持以三叶虫的出现,作为寒武纪的开始,如在我国将寒武系的底界划在含三叶虫的筇竹寺组、或九老洞组、或水井沱组之下(湖北省地质局三峡研究组,1978,21-22页)(王宝琛,1978,5-6  相似文献   

2.
美国Upjohn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蛋白质,动物试验结果证明它有希望用作疫苗以对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这种病毒病每年使美国5.5万婴儿得病住院,并夺走2000名婴儿的生命。 Upjohn公司的研究人员分离了形成病毒外壳的两种糖蛋白的致免疫部分。G糖蛋白与呼吸道中易感细胞结合,而F糖蛋白则使细胞融合成称作合胞体的巨型细胞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汤姆·洛伊最近从骨化石中成功的提取了血分子,这一成果对帮助解答一些最深奥的考古学迷开拓了广阔的前景。通常,化石形成过程中,矿物质逐渐转换了骨中分子而形成外壳,其中填充了碳酸钙和二氧化硅。骨中大多数可溶解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将被过滤掉,但仍有20%以上的蛋白在几千至上万年后能残存。洛伊指出,血蛋白具有独特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使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哺乳动物能够形成发达的大脑,可能与其体内存在一些特定DNA序列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中,有着许多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一个是在大约距今六亿年以前的寒武纪初期,各类骨骼化的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等具有骨髂和外壳的后生动物(即多细胞动物),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纷纷出现,并骤然繁盛起来。而在此以前,地球上有没有这些动物?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6.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历史上唯一的动物门类创生事件, 导致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几乎同时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首现——地球动物树成型。显生宙之后的其他重大地质事件甚至动植物登陆过程中地球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因此, 寒武纪大爆发既是重大生命事件也是地质事件, 成为地球宜居性演化研究的关键。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寒武纪大爆发做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取得了系列成果和认识。基于生命物质的组织层次(organismal hierarchical level)及其地质背景, 本文提出了地球早期生命宏演化包括分子水平进化、细胞水平进化和组织水平进化三大宏演化阶段。据此, 认为寒武纪大爆发的实质是原生生物细胞群“组织化”的必然结果, 并提出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组织“拼图”新假说(Lego Blocks Hypothesis)。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的突发性和爆发性是在现代板块构造体制建立和异养型消费者生态位空缺的背景下, 在全球圈层联动、全球海洋微生物和化学循环的促使下, 部分真核细胞发生“分化和特化”形成原始组织后, 快速“拼图组装”的必然结果。期间, 地球海洋生态空间(生态位)多样性剧增、动物消费者生态位空缺及其导致的古地理和生殖隔离, 成为寒武纪早期动物门类爆发的生态动力和生物发育内在需求。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形成过程中, 全板块深俯冲为标志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建立, 导致全球圈层联动和全球海洋微生物化学循环, 进一步加速了动物门类的生态扩张。显生宙盘古大陆演化和原、古、新特提斯洋发育过程中全球海洋生态空间多样性阈值的稳定甚至减少, 可能成为寒武纪大爆发后地球海洋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的环境条件和地质背景制约。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因为线粒体中的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组只属于母系遗传。这项研究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雌性实验鼠的线粒体DNA中诱发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的后代平均寿命仅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约10周。此外,这些有遗传缺陷的实验鼠还出现了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等衰老加速的症状。研究人员解释说,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和场所,一般认为线粒体损伤与衰老之间有密切关系。而线粒  相似文献   

8.
关於地球上生命发生的问题,关於各种植物和动物出现的问题,从最古的时候起就为人们所注意。各种宗教从古代开始,就说生物正如地球本身一样,是由於神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的。神似乎“赋予”死的物质以某种精神原基,而这种原基就是生命的本质。认为神创造地球上一切现存植物种和动物种、并认为这些种从当时起就一直保持到现在的神话,在很长一个时期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宗教的教条现在还为某些资产阶级的科学家,以非常隐秘的方式保留着。他们说生物有一种特别的精神“生命力”,说有机体有一种使它的构造和机能合理化的意图等等。但是,先进人们爱好研究的智慧,在古代就已经不满足宗教对於世界和生命起源问题的解释。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企图唯物地解释生命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寒武纪初发生过生物大灭绝事件古生物学家认为,早寒武世是生物进化的特别时期,那时首次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动物,海洋中进化出一大批生物。但是,新的研究揭示,就在这一进化过程中,有一大批新出现的动物不久即遭灭绝之灾。美国学者菲利普、西格诺在搜集全球早寒武世(5...  相似文献   

10.
《生命世界》2005,(11):13-13
科学家日前发现了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一条全新途径:一些使它们能够彼此连接、交换分子的窄而长的管道。研究人员在9月份出版的《免疫学》杂志上报告说,这种名为隧道微细管(TNT)的管道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免疫响应会出现得如此之快。这种结构最初是由德  相似文献   

11.
Biosource Technologies公司和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纳瓦尔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协作研究,获得了位于重组烟草花叶烟草花叶病毒组(TMV)表面的疟疾表位。他们用遗传工程方法,使疟疾序列在TMV外壳蛋白内表达。将筛选的B-细胞疟疾表位插入TMV外壳蛋白表面环状区或与其C-末端融合。用任意一种形式的这种修饰过的病毒侵染烟草植株时,都产生高浓度外壳蛋白。Thomas Turpen及其同事认为,重组植物病毒有可能满足大规模及有经济效益地生产亚基疫苗(易于贮藏及管理)的需要。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2.
赵汉雄 《化石》2002,(1):31-33
始于5.4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从小壳化石和动物生痕出现起界 ,尔后腕足类、三叶虫等完整化石出现 ,形态结构已相当复杂 ,到5.1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 ,所有动物大门类(包括人所属的脊索动物门)都已齐备。似乎接下5亿年演化史只在实践某个时刻制定的规划 ,再不能突破它。这般离奇的演化事实 ,怎不让人惊讶?最近几十年 ,开始在寒武纪以前地层搜索化石 ,所找到的几乎都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的化石 ,比较复杂的多细胞动物是从5.6亿年前才开始出现。这更增疑团 ,似乎那次让生命演化发生急转弯的神秘事件起自空穴 ,突然降临。最最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04,39(7):21-2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教授陈均远和同事将在6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贵州省瓮安县5.8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结构复杂,具有两侧对称结构。新化石只有0.2mm,他们将之命名为“小春虫”。《科学》杂志说,这些令人惊奇的微小动物出现的时间,比生命大爆发时的寒武纪要早5000多万年,它们复杂的结构显示:动物多样性分化所需要的基因工具包早在寒武纪之前就已…  相似文献   

14.
冯伟民 《古生物学报》2020,59(2):160-162
我国三峡地区发现的已知最古老足迹化石,使远古动物开启步行时代前推到了5.51亿年前,为两侧对称动物在晚前寒武纪末就已出现提供了依据,也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可能开启于寒武纪前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这一发现进一步提高了足迹化石在研究古老动物行为和了解重大生物事件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鹦鹉贝     
鹦鹉贝(Nautilus)隶属于软体动物,头足纲,四鳃亚纲(或称为外壳亚纲Ectocochlia),鹦鹉贝目(Nautiloidca),鹦鹉贝科(Nautilidae)。以往在我国动物学教科书上通常称为“鹦鹉螺”,但为了与腹足类区别起见,所以我认为用“鹦鹉贝”的名称较为妥当。鹦鹉贝这一属为四鳃亚纲中现代唯一生存的—个属,它开始于古生代的寒武纪(Cambrium),在志留亚纪(Silurian)和泥盆纪(Devonian)时期繁殖最盛,自古生代的石炭纪以后,则逐渐消灭,现在大约仅存有四种,它们生活在深海里,因此鹦鹉贝在动物的进化系统上是很重要的,有人称它为“活的化石”。  相似文献   

16.
最新证据表明接触DNA而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实验人员有可能会产生癌症,这个发现使英国政府加强了实验的安全措施。研究人员发现一段裸露的人体DNA进入皮肤破损的小鼠体内后,会引起小鼠肿瘤的产生。健康及安全委员会的分子生物学专家David Bosworth说,巴斯德研究所中有些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及少见的肿瘤,促使了有关方面投资研究可以触发肿瘤的基因。一个研究小组人员宣布他们的实验首次揭示来源于人体肿瘤细胞的一段裸DNA序列可以引起动物肿瘤,这段序列是人类癌基因(这种基因突变后可使健康细胞转为恶性细胞)。其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1):2202-2204
《自然》:脊椎动物大脑起源研究获进展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橡子蠕虫(acorn worm)发现了一些调控脊椎动物大脑发育的遗传进程。异常复杂的脊椎动物大脑的起源颇有些神秘。"在进化方面,它基本上就像不知道从何处冒出来的。你在其他的动物中看不到解剖学上与它相似的东西,"芝加哥大学研究生、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研究人员Ariel Pani说。  相似文献   

18.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 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寒武纪大爆发是多因素制衡的自然历史过程, 任何单因素的内、外因驱动假说都不足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复杂过程。分子遗传基础和宜居环境分别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内在和外在必要条件, 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因此, 寒武纪大爆发, 与其他所有生命演化事件一样, 必须通过生态作用实现。寒武纪大爆发是在氧气和其他资源不太受限、环境多变、生态荒芜的外在条件下, 基因发育调控系统预先高配的内在条件下, 发生的动物门类大爆发。在埃迪卡拉纪晚期, 多细胞的文德生物与动物采取了不同的体型发育策略和演化途径, 共享海底两千万年后, 文德生物灭绝。此后, 动物在寒武纪最初的两千万年间快速分异演化, 产生了大量演化结局各不相同的动物门类, 生态适应策略同步分化, 形成了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 踏上显生宙的演化征程。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偏向性或局限性, 主要关注动物门类演化和生存环境氧化还原条件, 没有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未来探索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全面的研究工作, 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一种蛙,它的鼻子上有一硬壳,看上去就象是甲鱼与青蛙的混合种。这种蛙仅以白蚁为食,跟鼹鼠一样穴居打洞,前臂相当有力。这种蛙被认为是澳大利亚西部稀有的一种小动  相似文献   

20.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10,(3):54-55
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 中国学者的文章首次登上本杂志封面,报道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取得的成果。针对澄江动物群的埋藏机制和生态群落特征问题,该研究不仅定量论证了节肢动物是澄江动物群的优势类群,还识别了两个重要的化石埋藏相,证实了同一群落经过不同埋藏过程是导致两种埋藏相内化石群落差异的丰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